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519687发布日期:2023-06-21 13:18阅读: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


背景技术:

1、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是一种依靠电机提供辅助扭矩的汽车动力转向系统,相比较传统液压转向,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油耗低、转向手感好、助力软件可调、尺寸小、生产装配简单和开发周期短等诸多优点,是目前汽车转向方案的首选。

2、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主要由扭矩传感器、电控单元ecu、电机和减速器等几个部分构成,其中,电控单元ecu是整个系统的大脑,所有信号通过电控单元ecu计算处理后再发送到相应单元从而控制整车的转向。

3、常规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的电控单元ecu中,硬件电路没有备份设计,这样的转向系统配置功能安全等级低,失效率会达到500fit左右,即1000套转向系统运行1小时出现500次左右的突然失去助力失效,只适用于l0以及l1级智能驾驶,无法满足l2以及更高级别智能驾驶的需求。

4、为了满足l3级智能驾驶低失效率的要求,电控单元ecu的控制器需要进行冗余设计,冗余后的控制器中,12v电源接插件、整车通信接插件、硬件电路的数量加倍,电机也由3相变成6相,pcba的尺寸几乎大了1倍,相应电控单元ecu尺寸也同步变大。

5、通常,满足l3及以上等级的智能驾驶车辆往往是中高端车,其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是放在汽车底盘而非驾驶舱,底盘可布置空间比较小,电机控制器尺寸变大1倍很难能放进去,这也是当前行业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设计的难点。pcba是整个电控单元ecu控制器的核心,它的尺寸直接决定了控制器的大小。

6、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使pcba的布局更紧凑,从而减小控制器尺寸,便于在整车上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使pcba的布局更紧凑,从而减小控制器尺寸,便于在整车上应用。

2、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包括功率板、逻辑控制板、可折弯pcb,逻辑控制板与功率板平行放置,逻辑控制板与功率板之间采用可折弯pcb板连接,可折弯pcb板的折弯区域设有锣槽结构,锣槽结构底部的pcb板一与两侧的pcb板二电性连接。

3、所述的功率板固定在控制器上。

4、所述的可折弯pcb板为半柔性线路板或可折弯pcb硬板。

5、所述的逻辑控制板、功率板、pcb板二为六层pcb板。

6、所述的pcb板一为两层pcb板。

7、所述的逻辑控制板上安装有微处理器芯片mcu、芯片供电电源模块sbc、mos控制芯片模块gdu、整车通信can模块。

8、所述的功率板上安装有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和12v电源输入模块、lc滤波处理模块。

9、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通过可折弯pcb板的设置,将功率板与控制板分离并平行安装在控制器内,减小了控制器尺寸,便于在整车上应用。折弯区域仅保留两层pcb板,既能够保证线路的连接导通功能,又减小了厚度便于折弯。



技术特征:

1.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包括功率板、逻辑控制板、可折弯pcb,其特征在于:逻辑控制板(1)与功率板(2)平行放置,逻辑控制板(1)与功率板(2)之间采用可折弯pcb板(3)连接,可折弯pcb板(3)的折弯区域设有锣槽结构(31),锣槽结构(31)底部的pcb板一(32)与两侧的pcb板二(33)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板(2)固定在控制器(4)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折弯pcb板(3)为半柔性线路板或可折弯pcb硬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逻辑控制板(1)、功率板(2)、pcb板二(33)为六层pcb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pcb板一(32)为两层pcb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逻辑控制板(1)上安装有微处理器芯片mcu、芯片供电电源模块sbc、mos控制芯片模块gdu、整车通信can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功率板(2)上安装有功率mos场效应晶体管和12v电源输入模块、lc滤波处理模块。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包括功率板、逻辑控制板、可折弯PCB,逻辑控制板与功率板平行放置,逻辑控制板与功率板之间采用可折弯PCB板连接,可折弯PCB板的折弯区域设有锣槽结构,锣槽结构底部的PCB板一与两侧的PCB板二电性连接。本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设计了冗余电动助力转向系统控制器的PCBA结构,通过可折弯PCB板的设置,将功率板与控制板分离并平行安装在控制器内,减小了控制器尺寸,便于在整车上应用。折弯区域仅保留两层PCB板,既能够保证线路的连接导通功能,又减小了厚度便于折弯。

技术研发人员:王焘,吴夏青,汪兵兵,邢锦鹏,陆劲锋,陈海明,管金炜,钱结苗,叶扬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博世华域转向系统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