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874390发布日期:2023-01-12 18:28阅读: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热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


背景技术:

2.发热管是一种集束式管状电热元件,可以集束式管状电热元件,适用于加热空气、油、水、化学介质、热压模,熔化盐、碱及低熔点合金等,具有热效率高、使用寿命长、机械强度高、安装方便、安全可靠等特点,发热管在使用时需要使用支架进行支撑固定。
3.但现有的支架通常是对发热管的接口处进行固定支撑,整体的支撑不够稳定,发热管的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在发热管受到外界震动产生的冲击力,容易导致发热管震动掉落,使得发热管损坏,增加了发热管的使用成本;且在发热管长时间使用后,存在的高温容易导致支架融化腐蚀,影响支架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了但现有的支架通常是对发热管的接口处进行固定支撑,整体的支撑不够稳定,发热管的另一端处于悬空状态,在发热管受到外界震动产生的冲击力,容易导致发热管震动掉落,使得发热管损坏;且在发热管长时间使用后,存在的高温容易导致支架融化腐蚀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包括管体、外架和撑架,所述外架卡接在所述管体的外侧壁右侧,所述撑架位于所述管体的左侧,所述管体的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端,所述外架的内腔中间固定连接有横板,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所述横板的内侧壁焊接有弹簧,且呈均匀分布,上下侧所述外架的内侧壁左右侧粘接有导热弹性垫,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所述外架的内侧壁左右侧固定连接有支块,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所述撑架的内腔底部中间粘接有缓冲垫。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7.所述管体的左端贯穿所述密封端的右侧壁前后侧之间,并向左侧延伸,所述密封端的左侧壁前后侧之间插接有引线。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9.所述管体的形状呈s形形状,所述外架、所述横板、所述弹簧和所述支块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1.所述导热弹性垫位于所述支块的内腔底部中间,且所述导热弹性垫采用导热硅胶材质制成。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3.四角所述支块的外侧壁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上侧所述固定块的内腔中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15.所述撑架的外侧壁下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片,所述撑架的内侧壁下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杆。
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该发热管中间支架,通过在管体上安装的外架、横板、弹簧、导热弹性垫、支块、撑架和缓冲垫,在使用时,通过弹簧和导热弹性垫的弹力,将发热管受到的外界震动产生的冲击力进行缓冲削弱,使得落入发热管上的力进行减低,配合撑架的支撑和缓冲垫的保护,可以对发热管进行多点支撑,不会使得支撑力受力不均,使得发热管支撑足够稳定,不易使得发热管震动掉落,不会使得发热管损坏,降低了发热管的使用成本。
18.2、该发热管中间支架,通过在管体上安装的外架、横板、弹簧、导热弹性垫和支块,通过外架、横板、弹簧和支块采用的铝合金材质,具有耐高温,导热性能好和质量轻的特性,配合导热弹性垫采用的导热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和高等级的耐压性,能够在发热管使用过程中,对热量进行快速导热传播的过程中,不惧高温,有效防止支架的融化腐蚀,增加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00、管体;110、密封端;120、引线;200、外架;210、横板;211、弹簧;220、导热弹性垫;230、支块;240、固定块;241、固定螺栓;300、撑架;310、缓冲垫;320、固定片;330、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26.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
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热管中间支架,可以对发热管进行多点支撑,不会使得支撑力受力不均,使得发热管支撑足够稳定,不易使得发热管震动掉落,不会使得发热管损坏,降低了发热管的使用成本;能够在发热管使用过程中,对热量进行快速导热传播的过程中,不惧高温,有效防止支架的融化腐蚀,增加了支架的使用寿命,请参阅图1-4,包括管体100、外架200和撑架300;
28.请再次参阅图1-4,管体100的左端之间固定连接有密封端110,密封端110用于对管体100进行连接,管体100用于安装连接外架200和撑架300;
29.请再次参阅图1-4,外架200的内腔中间固定连接有横板210,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横板210用于对弹簧211进行安装连接,横板210的内侧壁焊接有弹簧211,且呈均匀分布,弹簧211用于对管体100受到的振动力度进行分散,上下侧外架200的内侧壁左右侧粘接有导热弹性垫220,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导热弹性垫220用于对管体100受到的振动进行缓冲,外架200的内侧壁左右侧固定连接有支块230,且自前向后依次排列,支块230用于对外架200进行连接,外架200卡接在管体100的外侧壁右侧,外架200用于对管体100进行支撑;
30.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4,撑架300的内腔底部中间粘接有缓冲垫310,撑架300位于管体100的左侧,撑架300用于对密封端110进行支撑。
31.综上所述,通过在管体100上安装的外架200、横板210、弹簧211、导热弹性垫220、支块230、撑架300和缓冲垫310,可以对发热管进行多点支撑,不会使得支撑力受力不均,使得发热管支撑足够稳定,不易使得发热管震动掉落,不会使得发热管损坏,降低了发热管的使用成本。
32.请再次参阅图1-4,管体100的左端贯穿密封端110的右侧壁前后侧之间,并向左侧延伸,密封端110的左侧壁前后侧之间插接有引线120,通过引线120电启动管体100。
33.请再次参阅图1-4,管体100的形状呈s形形状,外架200、横板210、弹簧211和支块230采用铝合金材质制成,通过s形形状增加管体100的发热效率,通过铝合金材质具有耐高温,导热性能好和质量轻的特性。
34.请再次参阅图1-4,导热弹性垫220位于支块230的内腔底部中间,且导热弹性垫220采用导热硅胶材质制成,通过导热硅胶材质具有良好的导热能力和高等级的耐压性。
35.综上所述,通过在管体100上安装的外架200、横板210、弹簧211、导热弹性垫220和支块230,能够在发热管使用过程中,对热量进行快速导热传播的过程中,不惧高温,有效防止支架的融化腐蚀,增加了支架的使用寿命。
36.请再次参阅图1-4,四角支块230的外侧壁内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块240,上侧固定块240的内腔中间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41,通过固定螺栓241将固定块240进行连接,通过固定块240对外架200进行合并。
37.请再次参阅图1、图2和图4,撑架300的外侧壁下侧中间固定连接有固定片320,撑架300的内侧壁下侧中间固定连接有连杆330,通过固定片320对撑架300进行固定,通过连杆330对两侧撑架300进行连接。
38.在具体的使用时,本技术领域人员先通过固定片320将撑架300的位置固定后,再将管体100的密封端110放置在撑架300上的缓冲垫310中,被连杆330托住,再将上下侧的外架200卡住管体100,由支块230中的固定块240上的固定螺栓241将外架200合并,通过对引
线120连接启动管体100进行加热,横板210内的多个弹簧211与管体100进行支撑,与外架200内的导热弹性垫220进行接触,即开始使用。
3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40.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