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车机的散热装置、汽车车机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959564发布日期:2023-04-26 16:23阅读:92来源:国知局
汽车车机的散热装置、汽车车机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车机的散热装置、汽车车机及汽车。


背景技术:

1、车机指的是安装在汽车里面的车载信息娱乐产品的简称,车机在功能上能够实现人与车,车与外界(车与车)的信息通讯,回顾初代车机,我们可以理解为是最初级具备多媒体功能的产品,只是实现纯粹的播放音乐功能。而第二代的产品则是加入了dvd、mp3以及导航功能产品,来到了车机3.0,也就是第三代产品,具备驾驶辅助系统、360°3d全景行车可视辅助系统、全新的畅ui2.0信息聚合桌面的产品,在硬件以及功能已经完全颠覆了用户对车机的定义,更契合的满足用户在日常行车的应用需求。

2、随着科技的发展,现有车机设备所具备的功能较多,且设备均通过电力来供应启动条件,在设备做工时元件产生的能量损耗,会以热量散发的形式呈现,但现有设备,无法及时对做工元件进行降温处理,导致热量持续堆积在设备中,使得中控元件核心的温度持续增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现有车机设备无法及时进行降温处理的缺陷,提供一种汽车车机的散热装置、汽车车机及汽车。

2、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一种汽车车机的散热装置,汽车车机包括做工元件,所述做工元件工作时产生热量,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有:

4、防护外壳,用于装载所述做工元件;

5、第一冷却组件,包括冷却元件,所述冷却元件内部填充有液冷介质,所述冷却元件安装到所述防护外壳上并用于与所述做工元件相贴合。

6、在本方案中,冷却元件中填充有液冷介质,通过与做工元件相贴合,冷却元件能够冷却做工元件,进而实现做工元件的散热,能够及时对做工元件进行降温处理,而不至于导致热量持续堆积在车机中。

7、较佳地,所述第一冷却组件还包括用于存储所述液冷介质的储液器、输液导管组件和水泵,所述输液导管组件连通在所述储液器和所述水泵之间,所述冷却元件与所述水泵相连通;

8、其中,所述冷却元件、所述水泵、所述输液导管组件和所述储液器构成循环回路;

9、所述冷却元件设置在所述水泵用于朝向所述做工元件的一侧。

10、在本方案中,液冷介质在循环回路中循环流动,当需要对做工元件进行散热时,启动水泵,水泵能够快速抽取储液器中的液冷介质,并通过输液导管组件对液冷介质进行输送,当液冷介质被传送到水泵中后,水泵中的液冷介质持续接触冷却元件,此时冷却元件中的低温会迅速渗入冷却元件,并通过冷却元件与做工元件的贴合实现对做工元件的冷却,进而实现做工元件的及时散热。另外,由于采用的是循环回路,因此液冷介质能够较为持续、稳定地流动,进而能够较为持续、稳定地作用于冷却元件,以实现做工元件的可靠散热。

11、较佳地,所述冷却元件为水头,所述第一冷却组件还包括装配座,所述水头通过所述装配座安装到所述水泵的底部,且所述水头和所述水泵位于所述装配座的两侧。

12、在本方案中,通过装配座,方便实现水泵、水头与外部(如防护外壳)的连接。

13、较佳地,所述防护外壳具有用于装载所述做工元件的承载区域,所述承载区域的外缘设置有间隔设置的多个第一连接孔,所述装配座沿周向方向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孔,所述装配座通过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孔和多个所述第一连接孔与所述防护外壳可拆卸连接。

14、在本方案中,通过装配座,方便实现水泵、水头与防护外壳连接。装配座与防护外壳可拆卸连接,方便根据需要,将装配座安装到防护外壳,或者将装配座从防护外壳上拆卸下来,方便更换、维修或养护做工元件。

15、较佳地,所述承载区域具有用于容纳并安装所述做工元件的承载腔室。

16、在本方案中,做工元件安装在承载腔室内,一方面,能够减少做工元件在防护外壳的顶部占用的空间,有利于减少防护外壳占用的空间;另一方面,承载腔室能够对做工元件起到保护作用。

17、较佳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于所述防护外壳并跨设在所述防护外壳的上方;

18、其中,所述储液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19、在本方案中,储液器通过第一安装架安装到防护外壳,通过合理设置第一安装架与防护外壳的位置,可以使得储液器与防护外壳的距离较近,有利于简化循环回路的结构,同时也有利于缩短液冷介质的流动路径,从而有利于保证散热的及时性和可靠性。

20、较佳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二冷却组件,所述第二冷却组件设置在所述循环回路上,并能够在激活状态和非激活状态之间切换。

21、在本方案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激活第二冷却组件,或者使得第二冷却组件处于非激活状态。其中,当第二冷却组件处于激活状态时,可以进一步冷却循环回路中的液冷介质。具体地,液冷介质在循环流动时,防护外壳内部产生的温度会有部分渗入液冷介质中,使液冷介质的温度增高,通过第二冷却组件的作用,能够有效中和液冷介质中上升的温度,使得液冷介质中的温度一直保持在恒定的范围。

22、较佳地,所述第二冷却组件包括冷源部件和多个冷却管,多个所述冷却管交叉设置在所述储液器上并与所述储液器的内部相连通;

23、其中,所述冷源部件作用于多个所述冷却管,以降低多个所述冷却管的表面温度。

24、在本方案中,冷源部件作用于冷却管,能够降低冷却管的表面温度,进而能够降低冷却管内部的温度,通过回流进入储液器中的液冷介质持续与冷却管的外壁两端接触,进而能够中和部分渗入进液冷介质中的温度。

25、较佳地,所述冷源部件包括第二安装架、风扇、传动杆和电动马达,所述第二安装架安装到所述防护外壳,所述电动马达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架,所述电动马达通过所述传动杆连接于所述风扇,多个所述冷却管位于所述风扇的作用范围内。

26、在本方案中,电动马达通电后能够通过传动杆电动风扇转动,进而能够对位于风扇作用范围内的冷却管进行降温。

27、较佳地,所述电动马达的输出端套设有限位套筒。

28、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限位套筒,有效限制传动杆在转动过程中产生的位置偏移,能够保证电动马达做工时的稳定性。

29、较佳地,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连接于所述防护外壳并跨设在所述防护外壳的上方,所述储液器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架上;

30、所述第二安装架为l型结构,所述第二安装架的第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安装架、第二端与所述储液器相对设置,多个所述冷却管安装于所述储液器中与所述第二安装架的第二端相对的一侧;

31、其中,所述风扇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架的第二端中与所述储液器相对的一侧。

32、在本方案中,风扇与冷却管、储液器相对设置,使得风扇能够更加直接、有效地作用于冷却管,进而能够保证冷却、散热的可靠性。另外,第二安装架设置为l型结构并连接在第一安装架上,也能够进一步减少散热装置占用的空间。

3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车机,包括做工元件,所述汽车车机还包括上述汽车车机的散热装置。

34、较佳地,所述汽车车机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安装于所述防护外壳中背离所述做工元件的一侧,且所述显示屏与所述做工元件通信连接。

35、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显示屏,可将做工元件中处理的数据进行展示,供使用者进行查看。

36、较佳地,所述做工元件包括pcb、触点安装座和中控gpu,所述pcb装载到所述防护外壳上,所述中控gpu设置在所述触点安装座的内部,所述触点安装座安装在所述pcb上。

37、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汽车,其内部装载有上述汽车车机。

3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39、在该散热装置中,冷却元件中填充有液冷介质,通过与做工元件相贴合,冷却元件能够冷却做工元件,进而实现做工元件的散热,能够及时对做工元件进行降温处理,而不至于导致热量持续堆积在车机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