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装置、功率模组、电源系统、车辆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605715发布日期:2024-01-06 23: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散热装置、功率模组、电源系统、车辆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功率模组、电源系统、车辆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1、功率模组在新能源行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新能源汽车、智能光伏等领域的核心组件。功率模组中的功率器件在工作状态下处于频繁的开通与关断状态之间的切换,通过在两个状态之间的切换,实现交直流电压的转换,为负载提供合适的电压。但是频繁的状态切换,会带来功率模组的热量损耗,包括开通损耗与关断损耗,两者都会为功率模组带来大量的热量,而高温将导致功率模组转换效率降低甚至损坏。作为电源系统的核心组件,功率模组的转换效率降低以及功率模组的损坏将会给整个电源系统造成严重影响。

2、为了降低功率模组在工作状态时的温度,通常在功率模组中加装散热装置,在散热装置中通入冷却介质,与发热的功率器件进行热量交换。然而目前功率模组中采用的散热装置未考虑内部不同部位的热量不同的问题,使得散热装置对于功率模组的冷却效果欠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提升对功率模块的冷却效果的散热装置、功率模组、电源系统、车辆及光伏系统。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底板、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所述底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散热设备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于所述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散热设备位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散热设备之间,所述第二表面用于固定连接功率模块,以对所述功率模块散热;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散热柱,所述第二散热设备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二散热柱,在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和所述第二散热设备通入冷却介质后,经过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所述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的流量大于经过所述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所述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的流量。

3、其中,底板的作用之一是固定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底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一散热设备连接,底板、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沿底板的厚度方向层叠设置,将底板的厚度方向定义为第一方向;底板的另一个作用是实现从功率模块到散热装置的热量传递:底板的第二表面与功率模块固定连接,功率模块中的功率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覆金属层基板传至底板的第二表面,再通过底板的第一表面与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接触。在一实现方式中,底板的第二表面与功率模块之间用焊料进行焊接,且底板采用导热材料,有利于降低散热装置的热阻。

4、其中,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用于与冷却系统连通,并传输冷却系统提供的冷却介质。当热量从功率模块传递至散热装置时,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中的冷却介质与功率模块进行热量交换,散热装置将热量带离功率模块,进而降低功率器件在工作稳态下的温度,实现对功率模块的温度控制。在本实现方式中,冷却介质为不导电的纯水。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冷却介质可为氟化物、甲基硅油、硅油、矿物油中的任意一种。

5、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设备内间隔设置多个第一散热柱,第二散热设备内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散热柱,一方面,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能够增大散热装置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增强冷却介质的湍流度,以达到提升表面传热系数的效果。

6、另一方面,若采取在散热装置中设置多个通孔的方案,则冷却介质在散热装置中的流道被通孔隔离而互相独立,换热效果受限。而本技术中,第一散热柱将第一散热设备划分成互相连通的第一散热通道,第二散热柱将第二散热设备划分成互相连通的第二散热通道,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隙以及第二散热柱之间的间隙构成散热通道,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隙流通时可流通至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隙中,冷却介质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间隙流通时可流通至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散热柱之间的间隙中,使得冷却介质在散热装置中的流道彼此连通,有利于减小冷却介质的流阻,提升散热效率。

7、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设备与底板的第一表面连接,底板的第二表面与功率模块连接,故第一散热设备相较于第二散热设备更加靠近功率模块,而功率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使得更加靠近功率模块的第一散热设备的温度相较第二散热设备的温度更高。

8、若在散热装置中仅设置一个散热设备,则散热设备靠近功率模块的一侧具有较高的温度,热阻较大;或者,若在散热装置中层叠设置两个及以上空间体积相等的散热设备,则靠近功率模块的散热设备由于局部过热而导致散热状况不良,同样会影响散热装置整体的冷却效率。

9、本实现方式中设置经过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的流量大于经过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的流量,冷却介质的流通阻力较小,使得第一散热设备的冷却效果更强,实现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相互配合,有利于散热装置传导热量,提升散热装置整体散热效果。其中,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是指所有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隙的总和,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是指所有第二散热柱之间的间隙的总和。

10、在本技术中,通过在功率模组中设置散热装置:第一,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增大了冷却介质与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升热量交换的效率;

11、第二,第一散热柱将第一散热设备划分成互相连通的流道,第二散热柱将第二散热设备划分成互相连通的流道,使得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的流动阻力较小;

12、第三,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用于在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通入冷却介质后使得第一散热设备内的流量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的流量,使得第一散热设备内的较大流量能够带走更多由功率模块传输给底板的热量,进而提升散热装置对功率模块的冷却效果。其中,设置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的流量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的流量,使得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内的流速更快,流量更大,以加快对散热装置邻近功率模块侧的散热能力,从而有利于提升散热装置对功率模块的冷却效果。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内所有所述第一散热柱的流体阻力小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内所有所述第二散热柱的流体阻力。流体阻力越小可使得冷却介质流通的阻力越小,使得第一散热设备内的流量越大,有利于提升第一散热设备的冷却效果。

14、其中,流体阻力是指一个物体在流体(液体或气体)中和流体有相对运动时,物体会受到流体的阻力。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柱的流体阻力是指第一散热柱在冷却介质中和冷却介质有相对运动时,第一散热柱所受到冷却介质的阻力。第二散热柱的流体阻力是指第二散热柱在冷却介质中和冷却介质有相对运动时,第二散热柱所受到冷却介质的阻力。

15、在本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的形状,使得第一散热柱的流体阻力小于第二散热柱的流体阻力。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全部所述第一散热柱之间的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的体积之和大于全部所述第二散热柱之间的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之和。

17、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通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通过设置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的体积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使得当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通入冷却介质后使得第一散热设备内的流量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的流量。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的体积设置小于或者等于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但需要通过设计更复杂的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的结构和排布方式,来使得第一散热设备内的流量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的流量。在本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得工艺更简化,设置第一散热通道的体积大于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

18、本实现方式中设置第一散热通道的体积大于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由于第一散热通道相对较大,冷却介质的流通阻力较小,流量大,使得第一散热设备的冷却效果更强,实现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相互配合,有利于散热装置传导热量,提升散热装置整体散热效果。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设备包括位于边缘的多个所述第一散热柱,所述第二散热设备包括位于边缘的多个所述第二散热柱;位于所述第一散热设备边缘的多个所述第一散热柱与位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边缘的多个所述第二散热柱是一对一的,且每一所述第一散热柱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散热柱至少部分对齐;所述第一散热设备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的长度。

20、在本实现方式中,位于第一散热设备内最外缘的第一散热柱围成的面积与位于第二散热设备内最外缘的第二散热柱围成的面积相等,设置第一散热设备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能够实现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的体积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使得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中的流量与流速大于冷却介质在第二散热设备中的流量与流速,有利于提升第一散热设备的冷却效果,改善散热装置的温度分布状况。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的横截面积以及数量均相同,此时仅通过设置第一散热设备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就可以实现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的体积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本方案有利于降低散热装置的制造难度。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柱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散热柱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上的长度。

23、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柱在第一方向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第一散热设备的横截面与第二散热设备的横截面均与第一方向垂直。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大于第二散热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可以理解的,当冷却介质通入第一散热设备时,第一散热设备的内壁以及第一散热柱的外表面均与冷却介质接触,故第一散热柱在第一方向上的长度越大,第一散热柱与冷却介质的接触面积越大,第一散热柱对冷却介质的扰流效果越好,从而有利于提升第一散热设备的冷却效果。

2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设备中的每两个所述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中的每两个所述第二散热柱之间的间距。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二方向与底板的第一表面平行,与第一方向垂直相交。

25、其中,第一散热设备中的每两个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距可以是沿第二方向的间距,也可以是与第一表面平行的任意一个方向的间距。

26、在本实现方式中,每两个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距是指两个第一散热柱沿第二方向的间隔距离;每两个第二散热柱之间的间距是指两个第二散热柱沿第二方向的间隔距离。设置每两个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距大于每两个第二散热柱之间的间距,使得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体积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体积,进而使得每两个第一散热柱之间冷却介质的流动阻力比每两个第二散热柱之间冷却介质的流动阻力更小,有利于提升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中的流速,冷却介质流速越快,热量交换效果越好,从而实现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中的合理分配。

27、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相等,此时第一散热柱在第一散热设备中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散热柱在第二散热设备中的分布密度,第一散热柱占据第一散热设备内的空间体积越少,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散热通道体积越大,进而可使得第一散热设备的流通阻力越小,提升第一散热设备的冷却效果。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柱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散热柱的横截面的面积,所述第一散热柱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散热柱的横截面均与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垂直。

29、其中,第一散热柱的横截面和第二散热柱的横截面均与第二方向以及底板的第一表面平行。第一散热柱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面形状和面积相同,第二散热柱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面形状和面积相同,示例性的,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呈方形柱和圆柱体。需要说明的是,此处所述形状和面积相同不限定为绝对相同,可以理解为基本相同,允许存在组装公差、设计公差、结构平面度的影响等因素所带来的不是绝对相同的情况。

30、在本实现方式中,当第一散热设备的横截面的面积与第二散热设备的横截面的面积相等时,设置第一散热柱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二散热柱的横截面的面积,能够使得每两个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隔相对更大,使得供冷却介质流通的第一散热通道体积更大,有利于减小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中的流阻;当第一散热设备的横截面的面积与第二散热设备的横截面的面积不相等时,设置第一散热柱的横截面的面积小于第二散热柱的横截面的面积,使得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中的流通体积更大。

3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柱的体积小于所述第二散热柱的体积。在本实现方式中,设置第一散热柱的体积小于第二散热柱的体积,使得第一散热设备内可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一散热通道体积大于第二散热设备内可供冷却介质流动的第二散热通道体积,能够有效提高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中的冷却效率。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柱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面不相同,第二散热柱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面不相同,具体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况,以第一散热柱为例进行说明:其一是第一散热柱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面的形状相同、面积不相等,示例性的,第一散热柱为圆台柱;其二是第一散热柱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面的形状不相同、面积相等,示例性的,第一散热柱为筷状;其三是第一散热柱沿第一方向的两个端面的形状和面积均不相同,示例性的,第一散热柱为圆锥柱、三角柱、橄榄形,椭球形,沙漏形,哑铃型,水滴形或者不规则形状。上述实现方式可适配不同的应用场景,使得散热装置更多样化。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柱的数量小于所述第二散热柱的数量。通过设置第一散热柱的数量小于第二散热柱的数量,能够使得第一散热柱在第一散热设备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散热柱在第二散热设备的分布密度。冷却介质在分别流入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时,第一散热柱对冷却介质产生的阻挡以及二者之间发生的碰撞更少,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流动相对更加顺畅,有利于冷却介质充分发挥散热效果。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的形状相同,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内部空间的总体积相等,第一散热柱的数量小于第二散热柱的数量。能够使得第一散热柱在第一散热设备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散热柱在第二散热设备的分布密度。冷却介质在分别流入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时,第一散热柱对冷却介质产生的阻挡以及二者之间发生的碰撞更少,冷却介质在第一散热设备流动相对更加顺畅,有利于冷却介质充分发挥散热效果。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散热柱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散热柱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与所述多个第二散热柱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散热柱在所述第一表面的正投影是错位的。

36、在本实现方式中,冷却介质发生热量交换的空间分别是第一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一散热柱之间的第一散热通道和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而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相较于冷却介质具有更高的导热能力,本技术中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散热柱和至少一个第二散热柱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错位排布,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隙与第二散热柱具有部分重叠,进而使得第一散热柱之间的间隙(或者第一散热通道)中的冷却介质的热量可向上传输可第二散热柱,有利于使得第二散热设备辅助第一散热设备进行冷却,从而提升第一散热设备的冷却效率。其中,错位是指不重合或者不完全重合。

3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散热柱中的每一个第一散热柱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与多个第二散热柱中的每一个第二散热柱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是错位的。本方案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导热效果。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散热柱和所述多个第二散热柱均是规则排布的。在一实现方式中,所述多个第一散热柱和所述多个第二散热柱均是规则排布的,至少一个第一散热柱和一个第二散热柱是错位的。当多个第一散热柱和多个第二散热柱均是规则排布的,且具有至少一个散热柱是相互错位的,说明多个第一散热柱和多个第二散热柱的排布规则不同,使得第一散热通道中的冷却介质能够将热量传递至位于第一散热通道上方的第二散热柱,第二散热柱从第一方向直接吸收热量,缩短热传递路径,有利于增加第一散热通道中的冷却介质与第二散热通道中的冷却介质的热交换效率。

3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散热柱规则排布是指多个第一散热柱包括沿第三方向排列的多组第一散热柱组,每一组第一散热柱组包括多个沿第四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一散热柱,第三方向与第四方向相交且均与第一方向相交。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二散热柱规则排布是指多个第二散热柱包括沿第五方向排列的多组第二散热柱组,每一组第二散热柱组包括多个沿第六方向间隔排列的多个第二散热柱,第五方向与第六方向相交且均与第一方向相交。

4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方向与第五方向相交,第四方向与第六方向相交。在本实现方式中,由于第一散热设备、第二散热设备与底板层叠设置,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和第六方向均与底板的第一表面平行。本方案通过设置第三方向与第五方向相交,第四方向与第六方向相交,使得第一散热柱与第二散热柱具有不同的排列方式,第一散热柱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与第二散热柱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呈交错排布,提升第二散热设备和第一散热设备的冷却效率。

42、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多个第一散热柱和多个第二散热柱也可遵循其他规则排布,例如多个第一散热柱和多个第二散热柱可呈放射状、同心圆分布等,只要保证第一散热柱中的至少一个第一散热柱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与第二散热柱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散热柱在第一表面的正投影是错位的即可。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柱组中第一散热柱的数量沿第三方向先增大后减小,使得所有的第一散热柱整体构成一个方形。同样的,第二散热柱组中第二散热柱的数量沿第三方向先增大后减小,使得所有的第二散热柱整体构成一个方形。

4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包括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和出液口分别位于第一散热设备、第二散热设备沿第七方向的两侧,第七方向与第三方向、第四方向、第五方向和第六方向均相交,使得冷却介质进入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后冷却介质的混匀度更高,提升散热效果。

4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一侧的顶板、隔板和侧框,所述隔板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顶板和所述第一表面之间,所述侧框环绕在所述隔板的周侧,所述侧框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表面密封连接,所述侧框沿所述底板的厚度方向的另一端与所述顶板密封连接;所述第一散热设备位于所述底板、所述隔板以及所述底板和所述隔板之间的部分所述侧框围合形成的空间内,所述第二散热设备位于所述隔板、所述顶板以及所述隔板和所述顶板之间的部分所述侧框围合形成的空间内。

46、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散热柱位于第一表面与隔板之间,第二散热柱位于隔板与顶板之间。顶板构成第二散热设备的一部分,顶板与第二散热柱连接,有利于防止冷却介质从第二散热柱的齿顶泄漏,提高冷却介质的利用率,增强散热效果。

47、在本实现方式中,隔板分别构成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的一部分,隔板用于将散热装置分隔成第一散热设备和第二散热设备。

48、在本实现方式中,侧框的两端沿第一方向分别与顶板和第一表面密封连接,有利于增强散热装置的稳固性,保证冷却介质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散热装置中稳定发挥作用。在一实现方式中,侧框与顶板、第一表面均通过焊接的方式进行密封连接。

4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包括水道底壳,顶板、第二散热柱、隔板和第一散热柱均位于水道底壳内,水道底壳呈凹槽型,且水道底壳的开口端与第一表面密封焊接。其中侧框即为水道底壳的周侧部分。本方案在散热装置中设置水道底壳,有利于防止冷却介质从第二散热柱的齿顶泄漏。

5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侧框为水道底壳,将水道底壳沿第一方向贯穿,水道底壳的两端分别密封焊接在顶板和第一表面上。其中水道底壳的材质与顶板、隔板的材质可不相同。本方案将侧框设置为水道底壳的一部分,使得水道底壳能够与顶板配合,共同防止冷却介质从散热装置中泄漏,提高散热装置对于冷却介质的利用率,改善冷却效果。

5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不额外设置水道底壳,将侧框焊接在顶板和第一表面上,其中侧框的材质与顶板、隔板的材质相同。本方案在保证冷却介质不易泄漏的前提下,减小了散热装置的制造成本。

5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散热柱与所述底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第二散热柱与所述隔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散热柱、所述隔板和所述第二散热柱为一体成型结构。

53、在本实现方式中,一体成型结构能有效地提高散热装置的稳定性,从而使得在对功率模块进行冷却的过程中,散热装置中的第一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不会出现摇晃的情况,同时有利于降低散热装置的加工难度和制造成本。

5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位于侧框沿第七方向的两侧。通过进液口和出液口连通外部冷却系统,用于将外部冷却介质通过进液口输入散热装置内,并从出液口流出,从出液口流出的高温冷却介质经过外部冷却系统冷却后再次经进液口流入散热装置中。其中进液口和出液口的个数可分别为一个,或者多个,具体可根据需要来设置。

5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散热装置还包括第三散热设备,所述第三散热设备内设有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三散热柱,所述第三散热设备位于所述第二散热设备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在所述第二散热设备和所述第三散热设备通入冷却介质后,经过所述第二散热设备内全部所述第二散热柱之间的第二散热通道的流量大于经过所述第三散热设备内全部所述第三散热柱之间的第三散热通道的流量。

56、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三散热通道用于供冷却介质流通,第三散热通道的体积小于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通过设置第三散热通道的体积小于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使得第二散热设备和第三散热设备通入冷却介质后使得第三散热设备内的流量小于第二散热设备内的流量。

5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散热柱的流体阻力小于第三散热柱的流体阻力。

58、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三散热柱的流体阻力是指第三散热柱在冷却介质中和冷却介质有相对运动时,第三散热柱所受到冷却介质的阻力。通过设置第二散热柱和第三散热柱的形状,使得第二散热柱的流体阻力小于第三散热柱的流体阻力。

59、在本实现方式中,为了实现第三散热设备内除第三散热柱以外的第三散热通道体积小于第二散热设备内除第二散热柱以外的第二散热通道体积,可通过设置以下结构参数:第三散热设备沿第一方向的尺寸,第三散热柱在第一方向的尺寸,第三散热柱的间隔尺寸、横截面的面积、体积、数量和排布方式等。在一些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第三散热通道设置大于或者等于第二散热通道,但需要通过设计更复杂的第三散热柱和第二散热柱的结构和排布方式,来使得第三散热设备内的流量小于第二散热设备内的流量。在本实现方式中,为了使得工艺更简化,设置第三散热通道的体积小于第二散热通道的体积。本方案在散热装置中设置第三散热设备和第三散热柱,能够进一步增加冷却介质与散热装置的接触面积,提升散热装置的冷却性能。同时,第三散热设备、第二散热设备和第一散热设备内的空间体积依次增大,实现第一散热设备、第二散热设备和第三散热设备中冷却介质的合理分配,使得最靠近功率模块的第一散热设备冷却效果最好,使得散热装置温度呈梯度分布,散热效果更好。

6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还包括基板,基板与顶板间隔设置,基板位于顶板远离底板的一侧,侧框环绕在基板的周侧,侧框沿第一方向与基板密封连接,第三散热设备位于隔板、基板和部分侧框围合形成的空间内。基板构成第三散热设备的一部分,基板与第三散热柱连接,有利于防止冷却介质从第三散热柱的齿顶泄漏,提高冷却介质的利用率,增强散热效果。

6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散热柱与顶板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方案有利于提升散热装置在结构上的稳固性。

6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采用铜等金属材质。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散热装置可采用非金属等其他导热性能及结构强度优良的材料。

63、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功率模组,包括功率模块和如第一方面任意一种实现方式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功率模块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表面。

64、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源系统,包括电源、用电设备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功率模组,所述电源与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用电设备和所述功率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模块用于将所述电源输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并将所述交流电传输给所述用电设备。

65、第四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本体和如第三方面所述的电源系统,所述电源系统安装在所述车本体上。

66、第五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系统,包括光伏组件和如第二方面所述的功率模组,所述光伏组件与所述功率模块电连接,所述光伏组件产生的直流电通过所述功率模块转换为交流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