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控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652144发布日期:2023-06-29 20:47阅读: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控装置及其实施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中控装置,具体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控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背景技术:

1、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它企图了解智能的实质,并生产出一种新的能以人类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应的智能机器,该领域的研究包括机器人、语言识别、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和专家系统等,而中控装置往往能统一通知多种连接的装置,并对多种连接的装置得以进行辅助的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完全依靠人工进行高强度重复的控制较为繁琐,并且会失误,影响实际使用效果,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将人工智能放入中控装置内,让人工智能辅助并控制中控装置;

2、公开号为cn21201329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智能会议系统用中控装置,包括中控本体,中控本体上设有信号接口,中控本体上设有用于组合连接的组合连接机构,组合连接机构包括固定于中控本体顶部的上安装板,以及固定于中控本体底部的下安装板,上安装板之间设有安装框架,安装框架上固定有上安装柱,上安装柱端部固定有连接壳,下安装板之间设有散热板,散热板上固定有下安装柱,下安装柱端部固定有与连接壳滑动连接的连接块;该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信号接口容易发生松动、无法对多个中控装置进行组合安装的缺陷。

3、上述专利的中控装置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对于中控装置的安装往往是使其裸露在室外,裸露在室外会造成中控装置表面的语音识别装置容易接收到外部的声音,容易因意外接收到外部的声音而产生错误的控制;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控装置及其实施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控装置及其实施方法,通过第二电梯导轨外部其中一个包裹连接板可辅助固定第一电梯导轨外部的一侧,辅助固定可提高连接固定的若干个第一电梯导轨和第二电梯导轨之间提高吃力点,提高吃力点的同时可提供多个螺栓固定点,螺栓固定点的提供可提高若干个第一电梯导轨和第二电梯导轨的稳定性,稳定性的提升可避免电梯使用过程中因惯性产生抖动并造成脱落,提高装置使用时的安全性以及防抖能力,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中控装置,包括外保护框,所述外保护框内部的中间设置有储存凹糟,所述外保护框的外部设置有安装凹糟;

3、还包括保护板,其设置于外保护框外部上端的一侧,所述外保护框的上端横向设置有一对上支撑架,两个所述上支撑架的一侧均于保护板外部的两侧之间通过转动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保护板的下端设置有一对第一噪音吸附棉,所述保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噪音吸附棉,所述第二噪音吸附棉和第一噪音吸附棉均与保护板粘连固定,两个所述第一噪音吸附棉之间设置有反射镜,所述保护板的一侧设置有中控面板,所述中控面板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智能语音接收模块,所述中控面板前端的中间设置有数据显示屏,所述数据显示屏的下端设置有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的下端设置有拉动凹槽,且拉动凹槽延伸至中控面板的内部。

4、优选的,所述智能语音接收模块负责接收外部发出的声音,并将声音依次传递至中控面板内部的语音识别模块、判断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储存单元和通信模块;语音识别模块,用于将接收并进入的声音进行识别,识别成对应系统所需的对应数据,通过数据转变成型号供人工智能进行判断;判断模块,用于将语音识别模块识别的数据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是使用人员正常的语音输入;处理模块,用于对数据进行处理便于中控装置对控制的模块进行控制和装置整体的使用;控制模块,用于人工智能对于语音识别模块、判断模块、处理模块和储存单元的控制;储存单元;用于对语音的输入以及人工智能发出的控制指令进行记录并储存,记录并储存由利于后续使用者通过数据显示屏了解到之前的使用记录;通信模块,用于对控制所产生的信号进行传输。

5、优选的,所述中控面板后端的上下两侧均设置有一对滑动框,四个所述滑动框外部的上端均设置有第二滑动块,两个第二滑动块的一端通过连接杆焊接固定,所述连接杆的两端均设置有移动滚轮,且移动滚轮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滑动块的外部与滑动框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滚轮的外部设置有横向滑动轨,所述横向滑动轨的外部设置有滑动架,所述滑动架与移动滚轮的内部卡槽连接,所述滑动架的一端与外保护框的内部焊接固定。

6、优选的,所述智能语音接收模块包括用于过滤环境噪音的自适应噪音过滤模块,过滤后的声音依次传递至中控面板内部的语音识别模块、判断模块、处理模块、控制模块、储存单元和通信模块;所述保护板包括前侧板和顶侧板,所述前侧板和所述顶侧板垂直连接,所述顶侧板的宽度小于所述前侧板的宽度,所述顶侧板的下端设置有一对第一噪音吸附棉,所述前侧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噪音吸附棉;所述第二滑动块的端部可拆卸地设置有行程限位部,所述行程限位部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滑动块相对所述滑动框滑动行程范围,所述滑动框上开设有多个连通所述滑动框内部的圆孔,多个所述圆孔沿直线间隔分布;所述滑动框和所述第二滑动块之间具有润滑油。

7、优选的,所述中控面板后端的中间设置有线缆连接端,所述线缆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防摩擦棍,所述转动防摩擦棍外部的下端设置有保护环,且保护环与转动防摩擦棍的内部转动连接,所述保护环的两端均与外保护框的内部之间通过第三连接块焊接固定。

8、优选的,所述转动防摩擦棍的后端设置有一对线缆夹持架,两个所述线缆夹持架的一端均设置有橡胶防滑片,所述橡胶防滑片的下端横向设置有凸出块,且凸出块与橡胶防滑片为一体结构,所述线缆夹持架外部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纵向滑动轨,所述第一纵向滑动轨的内部与线缆夹持架外部的一侧滑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块与外保护框焊接固定。

9、优选的,所述线缆夹持架与第三连接块之间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第二纵向滑动轨,所述第二纵向滑动轨外部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动块,所述第一滑动块的内部与第二纵向滑动轨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块和线缆夹持架的一端均设置有复位弹簧。

10、优选的,所述第一滑动块外部的一侧设置有转动支撑块,且转动支撑块的前后两端均与第一滑动块的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支撑块的一侧设置有线缆支撑杆,所述线缆支撑杆的一侧与转动支撑块的一侧焊接固定。

11、优选的,所述转动支撑块外部的下端横向设置有线缆限制片,所述线缆限制片外部的上端与线缆支撑杆内部的下端滑动连接。

12、优选的,所述外保护壳(1)内部还设置有湿度传感器,所述外保护壳(1)的外侧设有微型控制器,所述湿度传感器与所述微型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与所述排风扇叶(39)电性连接,所述微型控制器根据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所述外保护壳内的湿度并控制所述排风扇叶(39)转动的步骤如下:

13、根据以下公式获取所述外保护壳(1)内部的湿度值:

14、

15、其中,γ为所述外保护壳(1)内部的湿度值,通过所述湿度传感器检测获得,p为蒸汽压,c为空气水溶量,r1为水的气体常数,t为所述外保护壳1内部的温度,v为所述外保护壳1的体积,a为中间量,且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获得:

16、

17、其中,e为外保护壳内部的气压,r2为干燥空气的气体常数,j为水的摩尔质量,u为常量8.314;

18、根据以下公式对湿度值进行判断,获得湿度判断值h:

19、

20、当湿度值判断值h为非正数时,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扇开始转动,直至其湿度判断值为正数,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风扇停止工作。

21、优选的,所述保护板外部前端的一侧设置有入风口,所述入风口一侧的下端设置有出风口,且出风口和入风口均贯穿并延伸至保护板的前后两端,所述出风口和入风口内部的一侧均设置有排风扇叶。

22、基于人工智能的中控装置的实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3、步骤一、中控面板由外保护框螺栓安装于墙壁内部的安装凹糟;

24、步骤二、将外部的待连接的线缆放置于两个橡胶防滑片之间,并通过线缆夹持架于第一纵向滑动轨内部纵向滑动适应不同口径的线缆,并且线缆由线缆支撑杆下端绕过,绕过并将线缆由转动防摩擦棍上端绕过,绕过并将线缆与线缆连接端进行电性连接;

25、步骤三、将滑动框和第二噪音吸附棉可对由外而进入装置内部的声音进行吸附,并且通过保护板对外保护框外部的前端进行包裹和限制,避免声音进入智能语音接收模块;

26、步骤四、通过智能语音接收模块内的语音识别模块对进入的声音进行识别,识别后由判断模块对声音进行判断,判断的后并由处理模块对声音进行处理,并给予控制模块一个信号,控制模块受到信号后由通信模块数据进行传输;

27、步骤五、在需要查看数据显示屏时,由拉动凹槽拉动并配合移动滚轮于滑动架内部的横向滑动轨进行滑动,滑动的同时由第二滑动块于滑动框内滑动并配合移动滚轮的转动可调整数据显示屏的朝向。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29、1、本发明通过在中控面板外部前端的一侧设置有智能语音接收模块,智能语音接收模块外部的前端设置有保护板,保护板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噪音吸附棉,保护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噪音吸附棉,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保护板可对外保护框外部的前端进行包裹,包裹的同时由第一噪音吸附棉和第二噪音吸附棉分别对外部传递至内部的声音进行阻隔和吸收,减少声音传递至智能语音接收模块内部的概率,并且通过智能语音接收模块内部的语音识别模块对语音进行识别,识别并通过判断模块判断语言所表达意思以及语言所表达的意思,判断是否为语音输入,避免中控装置进行误操作。

30、2、本发明通过在外保护框外部的上端设置有保护板,储存凹糟内部的两侧均设置有一对滑动架,中控面板外部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接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首先可由保护板通过旋转展开,展开并可露出中控面板,露出中控面板并随着连接杆外部两侧的移动滚轮进行转动,可调整中控面板于储存凹糟内的横向位置,横向位置调整的同时可由第二滑动块于滑动框外部伸缩可调整中控面板的倾斜角度,角度的倾斜可应对不同使用需求,便于使用者的使用,并且通过角度的倾斜可调整线缆连接端的朝向,线缆连接端朝向可便于使用者对于线缆的插拔。

31、3、本发明通过在中控面板的后端设置有线缆连接端,线缆连接端的一端设置有转动防摩擦棍,转动防摩擦棍的一端设置有一对线缆夹持架,两个线缆夹持架与转动防摩擦棍之间的一侧设置有线缆支撑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线缆外部的一侧夹持两个橡胶防滑片之间,而线缆外部的中间放置于线缆支撑杆下端,线缆支撑杆外部的另一侧放置于转动防摩擦棍上端,通过复位弹簧的回弹性可持续推动线缆支撑杆并带动线缆持续产生紧绷,并且由线缆限制片于线缆支撑杆外部的下端滑动可适配不同的线缆,紧绷线缆并固定线缆的位置,以应对中控面板于储存凹糟内部的横向移动,避免在移动过程中造成连接的线缆产生位置变动以造成打结,另一方面,由转动防摩擦棍于两个第三连接块之间转动可避免线缆的外部与装置之间产生相对运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