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节能环保灯饰的自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890132发布日期:2023-04-21 01:20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节能环保灯饰的自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灯饰自调节,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节能环保灯饰的自调节系统。


背景技术:

1、led即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一种固态的半导体器件,它可以直接把电转化为光。led节能灯是用高亮度白色发光二极管发光源,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易控制、免维护、安全环保;是新一代固体冷光源,光色柔和、艳丽、丰富多彩、低损耗、低能耗,绿色环保,适用家庭,商场,银行,医院,宾馆,饭店其他各种公共场所长时间照明。无闪直流电,对眼睛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是台灯,手电的最佳选择,然而,目前市场中大部分的led节能灯,由于使用亮度是固定的,无法适用于不同亮度需求的情况。

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2110524675.6公开了一种led灯具亮度调节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包括获取硬件值和虚拟值;实时获取用于调节档位等级的调节指令,基于获取的调节指令更新虚拟值;按照定时更新策略,根据虚拟值的变化趋势逐次更新硬件值,基于更新后的虚拟值获取满足目标亮度条件的硬件值为最终值;保持对应于最终值的亮度等级。当档位等级改变后,硬件值并不跟随档位等级的变化直接进行大幅度的改变,而是在预设的时间间隔内,基于额定的变化幅度进行定时更新。

3、由此可见,所述方法虽能够对led灯的亮度进行调节,但无法通过针对led灯亮度的调节以完成对其照明的区域的完全照明,从而导致其照明的区域的亮度达到预设标准,导致针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低。

4、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节能环保灯饰的自调节系统,用以克服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对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导致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低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节能环保灯饰的自调节系统,包括:

3、照明模块,包括若干用以照射待照明区域的节能灯;对于单个所述节能灯,包括led灯和灯罩,led灯与灯罩活动连接,用以在灯罩内沿对应路线移动;

4、补偿模块,其与所述照明模块相连,包括若干补偿灯,用以在照明模块无法将所述待照明区域内的亮度调节至对应值时启动以对该待照明区域进行补偿照明;

5、亮度检测模块,其设置在所述待照明区域内,包括若干设置在待照明区域内的亮度检测器,用以检测待照明区域中的亮度;

6、信号接收模块,其与各所述亮度检测器相连,用以分别接收各亮度检测器测得的亮度值,并将各亮度值转化成对应的电信号;

7、中控模块,其分别与所述照明模块、所述补偿模块以及所述信号接收模块相连,用以根据所述信号接收模块输出的各电信号对所述照明模块是否完成对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进行初步判定,并在判定照明模块未将待照明区域完全照亮时将对应的所述led灯与灯罩的距离调节至对应值,以及,在判定照明模块完成对待照明区域的完全照明时根据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判定是否将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至对应值或是否启动所述补偿模块以对待照明区域进行补偿照明。

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控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分别接收各所述亮度检测器测得的亮度值以获取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l,并根据l确定针对所述照明模块的调节方式,其中,

9、第一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根据其预设的第一预设亮度la与平均亮度l的差值将各所述led灯的亮度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一调节方式满足所述平均亮度l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la;

10、第二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依次检测各所述亮度检测器测得的亮度值以对所述照明模块是否完成对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进行进一步判定并在判定照明模块未完成对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时将对应的所述led灯与和其匹配的灯罩根部的距离调节至对应值;所述第二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所述平均亮度l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la且平均亮度l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二预设亮度lb;

11、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照明模块运行时。

12、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二预设条件下计算所述第一预设亮度la与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l的亮度差值△la,并根据△la确定针对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方式,设定△la=la-l,其中,

13、第一照明亮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一预设照明亮度调节系数α1将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至第一照明亮度la1,设定1<α1<1.2,la1=l0×α1,其中,l0为各所述led灯的初始照明亮度;所述第一亮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亮度差值△la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一预设亮度差值△la1;

14、第二照明亮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二预设照明亮度调节系数α2将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至第二照明亮度la2,设定α1<α2<1.5,la2=l0×α2;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亮度差值△la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差值△la1且△la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二预设亮度差值△la2;

15、第三照明亮度调节方式为中控模块使用第三预设照明亮度调节系数α3将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至第三照明亮度la3,设定α2<α3<1.6,la3=l0×α3;所述第三亮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亮度差值△la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差值△la2;

16、所述第二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所述第一调节方式对所述照明模块进行调节时。

17、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三预设条件下依次检测各所述亮度检测器测得的亮度值,根据测得的亮度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的亮度检测器的数量确定针对所述led灯和所述灯罩的距离调节方式,其中,

18、第一距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将各所述led灯和与该led灯匹配的灯罩的根部的距离调节至初始距离的1.05倍;所述第一距离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测得的亮度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的亮度检测器的数量与亮度检测器总数的比例b小于等于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一预设比例b1;

19、第二距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期预存的第一预设距离调节系数β1将各所述led灯与对应的所述灯罩根部的距离调节至对应值,设定1<β1<1.15;所述第二距离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测得的亮度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的亮度检测器的数量与亮度检测器总数的比例b大于所述第一预设比例b1且b小于等于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二预设比例b2,设定b1<b2;

20、第三距离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期预存的第二预设距离调节系数β2将各所述led灯与对应的所述灯罩根部的距离调节至对应值,设定β1<β2<1.35;所述第三距离调节方式满足所述测得的亮度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的亮度检测器的数量与亮度检测器总数的比例b大于所述第二预设比例b2;

21、所述第三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调节方式中判定所述照明模块未完成对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

22、进一步地,对于第i个所述led灯,设定i=1,2,3,...,n,其中,n为所述照明模块中led灯的总数,所述中控模块将使用第k预设距离调节系数βk调节该led灯和与该led灯匹配的灯罩根部的距离记为di’,其中,k=1,2,设定di’=di0×βk,其中,di0为第i个led灯与对应的灯罩根部的初始距离。

2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四预设条件下计算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与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l的二级亮度差值△lb,并根据△lb确定针对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的二次调节方式,设定△lb=lb-l,其中,

24、第一二次照明亮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所述第一预设照明亮度调节系数α1将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至第一二级照明亮度lb1,设定lb1=l0×α12;所述第一二次亮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亮度差值△lb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一预设二级亮度差值△lb1;

25、第二二次照明亮度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所述第二预设照明亮度调节系数α2将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至第二二级照明亮度lb2,设定lb2=l0×α22;所述第二亮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亮度差值△lb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二级亮度差值△lb1且△lb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二预设二级亮度差值△lb2;

26、第三二次照明亮度调节方式为中控模块使用所述第三预设照明亮度调节系数α3将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至第三二级照明亮度lb3,设定lb3=l0×α32;所述第三亮度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级亮度差值△lb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二级亮度差值△lb2;

27、所述第四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在所述第二调节方式中判定所述照明模块完成对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

28、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五预设条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与所述待照明区域当前的平均亮度l’的二次亮度差值△lb确定针对所述照明模块的补充调节方式,设定△lb=lb-l’,其中,

29、第一补充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一预设补充调节系数γ1将各所述led灯的亮度调节至第一补充亮度lb1,设定1<γ1<1.05,lb1=l0×γ1;所述第一补充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次亮度差值△lb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一预设二次亮度差值△lb1;

30、第二补充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二预设补充调节系数γ2将各所述led灯的亮度调节至第二补充亮度lb2,设定γ1<γ2<1.15,lb2=l0×γ2;所述第二补充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次亮度差值△lb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二次亮度差值△lb1且△lb小于等于所述中控模块预设的第二预设二次亮度差值△lb2;

31、第三补充调节方式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第三预设补充调节系数γ3将各所述led灯的亮度调节至第三补充亮度lb3,设定γ2<γ3<1.36,lb3=l0×γ3;所述第三补充调节方式满足所述二次亮度差值△lb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二次亮度差值△lb2;

32、所述第五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将各所述led灯与对应的所述灯罩根部的距离调节至最大值且调节后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l’低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

3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六预设条件下控制所述亮度检测模块重新检测所述待照明区域的调节后亮度l’并根据l’确定所述补偿模块的运行模式,其中,

34、所述第一运行模式为所述中控模块控制各所述补偿灯关闭;所述第一运行模式满足所述待照明区域的调节后亮度l’大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

35、所述第二运行模式为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补偿模块启动且控制补偿模块中启动的补偿灯的数量与补偿模块中补偿灯总数的占比等于第一预设比例e1,设定0.4<e1<0.8;所述第二运行模式满足所述待照明区域的调节后亮度l’小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量度lb且l’大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la;

36、所述第三运行模式为所述中控模块控制所述补偿模块启动且控制可所述补偿灯启动;所述第三运行模式满足所述待照明区域的调节后亮度l’小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亮度la;

37、所述第六预设条件为所述中控模块使用对应的所述照明亮度调节方式或对应的所述二次照明亮度调节方式将各所述led灯的亮度调节至最大照明亮度。

38、进一步地,对于单个所述led灯,其靠近所述灯罩的端部套设有螺纹筒,螺纹筒与led灯通过轴承相连,用以在led灯侧壁的对应位置旋转;所述灯罩根部开设有螺纹孔,用以与所述螺纹筒配合以使led灯在灯罩内沿对应路线移动。

39、进一步地,对于单个所述节能灯,还包括一与所述中控模块相连的电机,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螺纹筒相连,用以控制螺纹筒旋转。

4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待照明区域中设置若干亮度检测器,通过检测待照明区域中对应位置的亮度以初步判定照明模块是否完成对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并在判定照明模块完成对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时根据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判定是否将各所述led灯的亮度调节至对应值或是否启动补偿模块,能够在保证本发明所述系统对待照明区域实现完全照明的同时,有效将待照明区域的亮度调节至对应值,从而有效提高了本发明针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

41、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一预设条件下控制所述信号接收模块分别接收各所述亮度检测器测得的亮度值以获取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l,并根据l确定针对所述照明模块的调节方式,本发明所述中控模块通过根据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对所述照明模块是否完成对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全部照明进行初步判定,并根据判定结果选取对应的处理方式以使待照明区域中的平均亮度达到标准,能够有效保证完成针对照明模块进行对应调节后使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符合预设标准,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针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

42、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二预设条件下计算所述第一预设亮度la与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l的亮度差值△la,并根据△la确定针对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调节方式,本发明所述中控模块通过根据待照明区域中的实际平均亮度完成对所述照明模块中各led灯照明亮度的针对性调节,从而在进一步保证调节后的照明模块将待照明区域中的亮度调节至对应值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针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

43、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三预设条件下依次检测各所述亮度检测器测得的亮度值,根据测得的亮度值低于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的亮度检测器的数量确定针对所述led灯和所述灯罩的距离调节方式,本发明通过对各led灯与对应的灯罩的距离进行针对性调节,能够有效增加led灯对待照明区域的照射范围,从而在使照明模块完成对待照明区域的完全照明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针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

44、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四预设条件下计算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与所述待照明区域的平均亮度l的二级亮度差值△lb,并根据△lb确定针对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的二次调节方式,本发明所述中控模块在完成对各所述led灯与对应的灯罩的距离调节后根据待照明区域的实际平均亮度对各led灯的照明亮度进行进一步调节,在保证照明模块对待照明区域的完全照明的同时,进一步保证调节后的照明模块将待照明区域中的亮度调节至对应值,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针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

45、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五预设条件根据所述第二预设亮度lb与所述待照明区域当前的平均亮度l’的二次亮度差值△lb确定针对所述照明模块的补充调节方式,本发明通过在无法仅通过调节各所述led灯与对应灯罩的距离以实现对待照明区域的完全照明时通过对各led灯的照射亮度进行补充调节以使照明模块完成对待照明区域的完全照明,在有效增加led灯对待照明区域的照射范围的同时,使照明模块实现了对待照明区域的完全照明,并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针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

46、进一步地,所述中控模块在第六预设条件下控制所述亮度检测模块重新检测所述待照明区域的调节后亮度l’并根据l’确定所述补偿模块的运行模式,本发明通过在无法仅通过调节各所述led灯的照明亮度时通过启动补偿模块中对应数量的补偿灯以对待照明区域进行补偿照明,在进一步保证调节后的照明模块将待照明区域中的亮度调节至对应值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了本发明针对待照明区域的照明效率。

47、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