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设备和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068798发布日期:2023-05-06 16:36阅读:30来源:国知局
制冷设备和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涉及空调,尤其涉及一种制冷设备和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数据中心,俗称机房,是一整套复杂的设施。它不仅仅包括计算机系统和其它与之配套的设备(例如通信和存储系统),还包含冗余的数据通信连接、环境控制设备、监控设备以及各种安全装置。

2、随着数据中心规模和集成度的发展,服务器中it设备功率密度与日俱增,热密度急剧增长。

3、目前,较大多数的数据中心应用的制冷设备存在占地空间大、运维范围广、交付时间较长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和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用于解决制冷设备维护难度大、占地空间大、装配及安装复杂、交付周期长的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2、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并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按空气的流动方向,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有间接蒸发冷却段、直接蒸发冷却段以及机械制冷段;其中,所述机械制冷段设置在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出风位置,且所述机械制冷段和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构成闭合回路。

3、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所提供的制冷设备中,通过将间接蒸发冷却段、直接蒸发冷却段以及机械制冷段同时集成在壳体中,实现了间接蒸发冷却段、直接蒸发冷却段以及机械制冷段的一体化,从而能够快速交付;而且,该一体化的制冷设备的占地空间较小,建设工程量小,在后期与通信机房的装配时,直接将通信机房的供水的管道以及回水的管道与该制冷设备连通即可,方便便利,实现制冷设备与通信机房的快速部署装配;另一方面,将机械制冷段设置在直接蒸发冷却段的出风位置,室外空气流经间接蒸发冷却段和直接蒸发冷却段,在间接蒸发冷却段和直接蒸发冷却段其中任意一者开启时,室外空气被冷却,冷却后的室外空气能够被输送至机械制冷段,对机械制冷段进行降温,从而提高了机械制冷段对通信机房的回水进行降温的效果和降温的效率,降低了机械制冷段的功耗,使得机械制冷段能够更好的为通信机房的回水进行降温,从而提高了制冷设备的制冷性能。

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包括:第一换热器,与所述进风口相对设置;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方的第一喷淋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换热器下方的第一集水箱;所述第一集水箱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连通。

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还设置有第一子出风口;所述第一子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的上方;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还包括:挡水湿膜,位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和所述第一子出风口之间。

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喷淋装置、淋水填料结构以及第二集水箱;所述机械制冷段包括机械制冷机组;所述机械制冷机组具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集水箱和所述第一进水口通过冷却水供水管连通,且所述第二喷淋装置与所述第一出水口通过冷却水回水管连通。

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淋水填料结构靠近所述第二集水箱的表面为非平坦表面。

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围绕所述第二集水箱设置。

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二集水箱和所述机械制机组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具有第二进水口和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集水箱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第一进水口连通,且所述第二出水口还与所述第二喷淋装置连通。

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器还包括: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机械制冷机组还具有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三进水口与通信机房的回水口连通;第三出水口,与所述通信机房的供水口连通,且还与所述第四进水口连通;所述第四出水口与所述通信机房的供水口连通。

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温湿度传感器,位于所述壳体上;多个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被配置为检测通信机房的供水温度、检测通信机房的回水温度以及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出水温度中的一者;变频控制柜,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和所述机械制冷段均通过线路与所述变频控制柜电连接;所述变频控制柜用于根据所述温湿度传感器和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检测数据,控制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和所述机械制冷段工作。

12、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述制冷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并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按空气的流动方向,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有间接蒸发冷却段、直接蒸发冷却段以及机械制冷段;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和所述机械制冷段之间;其中,所述机械制冷段设置在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出风位置,且所述机械制冷段和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构成闭合回路;所述制冷设备向通信机房供水的温度为t供,所述通信机房向所述制冷设备回水的温度为t回;所述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温度为δt板换;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出水的温度为t出水;所述制冷设备的出水能力为δt设计;所述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当前的室外湿球温度ts;当ts≥t供-δt板换-δt设计,且t出水>t回时,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和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开启,对所述机械制冷段进行降温;所述通信机房的回水与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供水在所述机械制冷段进行换热,换热后所述通信机房的回水被输送回所述通信机房;当ts≥t供-δt板换-δt设计,且δt设计<t出水<t回时,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和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开启,对所述机械制冷段进行降温;通信机房的回水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和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供水进行换热后,输送至所述机械制冷段,与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供水在所述机械制冷段再次进行换热后输送回所述通信机房;当t供-δt板换-3℃≤ts≤t供-δt板换-δt设计时,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开启,对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进行降温;所述机械制冷段关闭;所述通信机房的回水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和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供水进行换热后输送回所述通信机房;当ts≤t供-δt板换-3℃时,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和所述机械制冷段关闭;所述通信机房的回水在所述第二换热器中和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供水进行换热后输送回所述通信机房;其中,δt设计=t出水-ts。

13、本公开提供的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所能实现的有益效果,与上述技术方案提供的制冷设备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技术特征:

1.一种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间接蒸发冷却段还设置有第一子出风口;所述第一子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喷淋装置的上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喷淋装置、淋水填料结构以及第二集水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淋水填料结构靠近所述第二集水箱的表面为非平坦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导流装置,所述导流装置与所述壳体连接,且围绕所述第二集水箱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器还包括:第三进水口和第三出水口;所述机械制冷机组还具有第四进水口和第四出水口;

9.根据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还包括:

10.一种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制冷设备和制冷设备的控制方法,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制冷设备维护难度大、占地空间大、装配及安装复杂、交付周期长的问题。该制冷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相对的两侧壁上分别设置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空气由所述进风口进入,并由所述出风口流出;按空气的流动方向,所述壳体内依次设置有间接蒸发冷却段、直接蒸发冷却段以及机械制冷段;其中,所述机械制冷段设置在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的出风位置,且所述机械制冷段和所述直接蒸发冷却段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构成闭合回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设备用于通信机房。

技术研发人员:程序,赵静宜,贺晓,韩振东,王蕾,钟志刚,童海波,王占军,张飞,刘广红,徐文洪,雷宇,李红霞,张帅,王凯,张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