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器件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4284882发布日期:2023-05-27 16:36阅读:33来源:国知局
发光器件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器件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等发光器件因为具备轻薄、节能、色域广、对比度高等特性,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电视、手机等产品中。

2、oled等发光器件在应用过程中材料会逐渐老化,影响显示面板的画质。目前为了解决oled等发光器件的老化问题,通常是在垂直方向设置两个拥有公共电极的oled,并给公共电极输入交流电源,给独立的阴极或者独立的阳极输入直流电源,通过交流电源的周期性电压变化,实现叠层的两个发光单元在一个周期内不同时段发光,即两个oled交替发光,以延缓oled的老化。

3、然而上述方案会造成oled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移,导致oled亮度出现差异,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用以在延缓oled的老化的同时,减小对oled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影响,以提升显示效果。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下方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交替导通;

3、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阴极、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一阳极;

4、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阴极;

5、所述第一阴极、所述第一阳极、所述第二阴极和所述第二阳极均接入交流电源。

6、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阴极接入同一交流电源。

7、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阳极、所述第一阴极、所述第二阳极和所述第二阴极分别接入不同的交流电源。

8、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第二阴极之间的过渡层。

9、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阴极、所述第二阴极和所述过渡层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

10、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每个交替导通周期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导通帧数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导通帧数均为n帧,n为正整数。

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应用于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方法包括:

12、在每个交替导通周期的上半周期,向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阴极输出高电位电压,向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第二阳极输出低电位电压;

13、在每个交替导通周期的下半周期,向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阴极输出低电位电压,向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第二阳极输出高电位电压。

14、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均包括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

15、作为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源极、漏极、过孔、层间介质层、钝化层、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

16、所述遮光层位于所述衬底基板上方;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遮光层和所述衬底基板上方;所述有源层位于所述缓冲层上方;所述栅极绝缘层位于所述有源层上方;所述栅极位于所述栅极绝缘层上方;

17、所述层间介质层位于所述缓冲层、所述有源层、所述栅极绝缘层和所述栅极上方;

18、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位于所述层间介质层上方,并通过不同的过孔与所述有源层的两端接触;

19、所述钝化层位于所述层间介质层、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上方;所述平坦层位于所述钝化层上方;

20、所述第二阳极位于所述平坦层上方;所述像素定义层位于所述第二阳极上方;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位于所述第二阳极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方。

21、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用于制备如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22、在衬底基板上形成遮光层;

23、在所述遮光层和所述衬底基板上方形成缓冲层;

24、在所述缓冲层上方依次形成有源层、栅极绝缘层和栅极;

25、在所述缓冲层、所述有源层、所述栅极绝缘层和所述栅极上方形成层间介质层;

26、在所述层间介质层上方形成源极和漏极;

27、在所述层间介质层、所述源极和所述漏极上方形成钝化层;

28、在所述钝化层上方形成平坦层;

29、在所述钝化层和所述平坦层上方形成所述第二阳极;

30、在所述第二阳极上方形成像素定义层;

31、在所述第二阳极和所述像素定义层上方形成第二空穴传输层;

32、在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上方依次形成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第二阴极、过渡层、第一阴极、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一阳极。

3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位于第一发光单元下方的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交替导通;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阴极、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一阳极;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阴极;第一阴极、第一阳极、第二阴极和第二阳极均接入交流电源。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交替导通,从而可以延长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一倍的使用寿命,即本方案能够延长发光器件一倍的使用寿命;并且在第一阴极、第一阳极、第二阴极和第二阳极均接入交流电源,这样能够减小使用直流电压对发光器件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影响,减少oled交替发光时的显示差异,进而提升显示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位于所述第一发光单元下方的第二发光单元,所述第一发光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交替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和所述第二阴极接入同一交流电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阳极、所述第一阴极、所述第二阳极和所述第二阴极分别接入不同的交流电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阴极和所述第二阴极之间的过渡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阴极、所述第二阴极和所述过渡层的材料均为透明导电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在每个交替导通周期中,所述第一发光单元的导通帧数和所述第二发光单元的导通帧数均为n帧,n为正整数。

7.一种发光器件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方法包括:

8.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像素,每个像素均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基板、遮光层、缓冲层、有源层、栅极绝缘层、栅极、源极、漏极、过孔、层间介质层、钝化层、平坦层和像素定义层;

10.一种显示面板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制备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发光器件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其中,发光器件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位于第一发光单元下方的第二发光单元,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二发光单元交替导通;第一发光单元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一阴极、第一电子传输层、第一发光层、第一空穴传输层和第一阳极;第二发光单元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第二阳极、第二空穴传输层、第二发光层、第二电子传输层和第二阴极;第一阴极、第一阳极、第二阴极和第二阳极均接入交流电源。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在延缓OLED的老化的同时,减小对OLED的驱动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卢昭阳,李荣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