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附件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661199发布日期:2023-07-05 06:15阅读:21来源:国知局
一种附件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附件设备。


背景技术:

1、在日常办公中,用户根据需要移动便携式的多个电子设备到不同的空间,在移动过程中,需要将各个电子设备配套的充电器等一起移动,而且需要保证移动到的目标空间中有插座能够为电子设备充电。

2、这导致能够移动的目标空间非常有限,导致日常办公不便捷。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附件设备,如下:

2、一种附件设备,包括:

3、第一本体;

4、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

5、第一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

6、其中,所述附件设备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

7、如果所述附件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本体至少能承载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能承载第二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一供电装置能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供电;

8、如果所述附件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所述第二本体能承载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无法承载第一电子设备。

9、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所述附件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二本体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与支撑面形成第一距离,以及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部与支撑面成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10、所述附件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二本体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与支撑面成第一距离,以及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部与支撑面成第三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小于第二距离;

11、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包括转动连接的第三本体和第四本体,所述第二端部是第三本体上连接第四本体的端部,第一端部是所述第三本体上与所述第二端部相反的端部。

12、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一本体;

13、其中,所述第二本体承载第二电子设备时,所述第一结构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所述第二结构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部或者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二区域用于承载第一电子设备。

14、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

15、所述附件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所述第一结构与第二结构成第一角度时,所述第二结构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部;

16、所述附件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所述第一结构与支撑面成第二角度时,所述第一本体的第一区域承载所述第二设备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角度大于第二角度。

17、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所述附件设备是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能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同一侧;

18、所述附件设备是第二姿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处于第二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位于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之间。

19、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连接体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厚度满足匹配条件;

20、所述连接体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能够容纳输入装置,其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能采集所述输入装置的输入。

21、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还包括:

22、第一光学装置,用于向第一方向照射,第一方向是第二本体的第一端至第二端的方向,所述第二本体的第二端与第一本体的连接端相连或者通过连接体与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端相连;

23、其中,基于所述第一光学装置设置于连接体或所述第一本体的连接端,在所述附件设备处于第二姿态,所述连接体能够支持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具有间距,以使得所述第一光学装置照射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24、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还包括:

25、第二光学装置,设置于连接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连接件的第一面,所述连接件的第二面设置所述第一光学装置,所述第二面与所述第一面相反,

26、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装置与第一光学装置的光学效果用途不同;

27、其中,所述第二光学装置的光学效果用于提示第一光学装置处于工作过程,和/或,提示所述第一光学装置的工作进度。

28、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还包括:

29、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附件设备的姿态;

30、所述第一光学装置基于所述附件设备的姿态是第二姿态时能启动,所述第一光学装置基于所述附件设备的姿态是第一姿态时禁止启动。

31、可选的,上述的附件设备,所述第一供电装置包括:电能存储单元和第一供电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能够将所述电能存储单元的电能传递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32、所述第二本体内设置有第二供电装置;所述第二供电装置至少包括第二供电单元和电连接线路,所述电连接线路用于连接所述电能存储单元和所述第二供电单元,所述第二供电单元能够将所述电能存储单元的电能传递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技术特征:

1.一种附件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设备,所述附件设备处于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二本体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端部与支撑面形成第一距离,以及承载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端部与支撑面成第二距离,所述第一距离大于第二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附件设备,所述第二本体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二结构连接所述第一结构与所述第一本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附件设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设备,所述附件设备是所述第一姿态时,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处于第一位置关系,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和第二电子设备能在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同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附件设备,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通过连接体连接,所述连接体的厚度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厚度满足匹配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设备,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件设备,还包括: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附件设备,还包括: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附件设备,所述第一供电装置包括:电能存储单元和第一供电单元,所述第一供电单元能够将所述电能存储单元的电能传递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附件设备,包括:第一本体;第二本体,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第一供电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其中,所述附件设备具有第一姿态和第二姿态,如果所述附件设备处于所述第一姿态,所述第一本体至少能承载第一电子设备,所述第二本体能承载第二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一供电装置能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供电;如果所述附件设备处于所述第二姿态,所述第二本体能承载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一本体无法承载第一电子设备。

技术研发人员:任珊珊,井旭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