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1157发布日期:2023-08-07 00:51阅读:38来源:国知局
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数据中心冷却,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1、当前针对数据中心较为主流的液冷方案主要包括冷板液冷和浸没液冷。不管是采用哪种液冷形式,液冷系统的架构设计,特别是冷量分配单元(cdu)的冗余度,对液冷系统的可靠性、致冷性能、可用性、成本和机房空间配置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从而会影响液冷数据中心的设计和部署。常规的液冷方案只能在系统设计复杂度和cdu的冗余度两方面进行简单的平衡和取舍,而难以均实现良好的设计效果。例如,对于设计复杂度和成本较低的冷却方案,cdu的冗余度通常也较低,而对于冗余度较好的方案,设计却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以在降低系统设计复杂度的同时,提高cdu的冗余度。

2、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包括:第一组供回液环路,所述第一组供回液环路中的每个供回液环路连接至至少一个机柜,以用于向相应的机柜供应第一冷却液;第一组冷量分配单元,被配置为向所述第一组供回液环路供应所述第一冷却液,所述第一组冷量分配单元中的每个冷量分配单元包括彼此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循环路径和第二循环路径,所述第一循环路径中设置有所述第一冷却液,所述第二循环路径中设置有第二冷却液,其中所述第一组冷量分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冗余冷量分配单元,所述至少一个冗余冷量分配单元的所述第一循环路径通过第一冗余分配管路连接至所述第一组供回液环路中的每个供回液环路;以及一次侧环路,连接至所述第一组冷量分配单元中的每个冷量分配单元的所述第二循环路径,并且被配置为从外部冷源接收所述第二冷却液并且将所述第二冷却液提供给所述第二循环路径。

3、在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中心,包括如上所述的任意一种液冷系统。

4、应当理解,该内容部分中所描述的内容并非旨在限定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特征或重要特征,也不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将通过以下的描述而变得容易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系统,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冷量分配单元(21)中的每个冷量分配单元与所述至少一个机柜(40)并排设置或单独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组冷量分配单元(21)包括与所述第一组供回液环路(11)一一对应的多个专用冷量分配单元(212),每个专用冷量分配单元(212)的所述第一循环路径连接至相应的供回液环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冗余冷量分配单元包括第一冗余冷量分配单元(210),所述第一冗余冷量分配单元(210)通过所述第一冗余分配管路(61)连接至所述第一组供回液环路(11)中的每个供回液环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二冗余分配管路(62)连接至所述第一冗余分配管路(6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冷系统,其中所述第一冗余分配管路(61)和所述第二冗余分配管路(62)中以及所述第一冗余分配管路(61)和所述第二冗余分配管路(62)之间设置有故障隔离阀(5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系统,其中所述故障隔离阀(50)包括手动阀和电动阀中的至少一项。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系统,其中所述故障隔离阀(50)包括座阀和球阀中的至少一项。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系统,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机柜(40)采用冷板液冷和浸没液冷中的至少一项进行冷却。

11.一种数据中心,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系统。


技术总结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冷系统,包括:第一组供回液环路,每个供回液环路连接至至少一个机柜,以用于向相应的机柜供应第一冷却液;第一组冷量分配单元,被配置为向第一组供回液环路供应第一冷却液,每个冷量分配单元包括彼此进行热交换的第一循环路径和第二循环路径,第一循环路径中设置有第一冷却液,第二循环路径中设置有第二冷却液,第一组冷量分配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冗余冷量分配单元,至少一个冗余冷量分配单元的第一循环路径通过第一冗余分配管路连接至第一组供回液环路中的每个供回液环路;以及一次侧环路,连接至每个冷量分配单元的第二循环路径,并且被配置为从外部冷源接收第二冷却液并且将第二冷却液提供给第二循环路径。

技术研发人员:田婷,井汤博,王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有竹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