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膜、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54893发布日期:2023-07-22 16:46阅读:78来源:国知局
散热膜、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膜、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电子设备升级换代速度的加快,对显示面板的集成度以及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显示面板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越来越大。目前,主要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贴附散热膜来对显示面板进行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散热膜,包括主体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主体区域一侧的边缘区域,所述散热膜包括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包括以下膜层至少之一:层叠设置的粘胶层、缓冲层和金属层,所述边缘区域的复合膜层与所述主体区域的复合膜层不同,且所述边缘区域的复合膜层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复合膜层厚度;

2、所述粘胶层以及所述缓冲层位于所述主体区域内,且在所述散热膜的法线方向上,所述粘胶层以及所述缓冲层与所述边缘区域无交叠;

3、所述金属层包括:

4、第一金属部,位于所述主体区域内;

5、第二金属部,位于所述边缘区域内;以及

6、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金属部与所述第二金属部之间;

7、其中,在所述散热膜的法线方向上,所述第一金属部、所述第二金属部以及所述连接部覆盖所述主体区域以及所述边缘区域。

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粘胶层背离所述第一金属部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金属部靠近所述粘胶层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膜还包括:

10、支撑结构,位于所述边缘区域内,设置在所述第二金属部背离所述粘胶层的一侧;并且

11、所述支撑结构背离所述第二金属部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一金属部背离所述粘胶层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散热膜还包括:

13、第一离型保护膜,位于所述边缘区域内,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背离所述第二金属部的一侧;

14、所述支撑结构包括:支撑垫片,所述支撑垫片单面带胶,且带胶面朝向所述第一离型保护膜。

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16、第一双面胶垫片,粘贴固定在所述第二金属部背离所述粘胶层的一侧;以及

17、可移除垫片,设置在所述第一双面胶垫片背离所述第二金属部的一侧,所述可移除垫片能够从所述第一双面胶垫片背离所述第二金属部的一侧移除。

18、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19、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弯折区以及绑定区,所述绑定区通过所述弯折区弯折至所述显示区背离出光侧的一侧;以及

20、如部分实施方式所述的散热膜,所述散热膜位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绑定区之间,所述粘胶层靠近所述显示区设置,所述绑定区在所述散热膜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边缘区域有交叠。

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22、第二双面胶垫片,设置在所述边缘区域的复合膜层与所述绑定区之间,用于将所述绑定区粘贴固定在所述复合膜层背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

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压缩比例为25%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双面胶垫片与所述缓冲层的压缩负荷变形值均大于或等于0.02mpa,且小于或等于0.4mpa。

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双面胶垫片的基材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相同。

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双面胶垫片的基材以及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均包括泡棉。

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27、第一支撑膜,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与所述散热膜之间,所述第一支撑膜朝向所述弯折区的端面包括靠近所述显示区的第一侧边,以及远离所述显示区的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显示区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显示区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远离所述弯折区的一侧。

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显示区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显示区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2mm,且小于或等于0.05mm。

2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弯折区的纵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所述纵截面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所在平面,且垂直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的交界线。

30、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31、如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显示模组;以及

32、驱动组件,与所述显示面板的绑定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画面。

33、上述说明仅是本公开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公开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膜,包括主体区域以及位于所述主体区域一侧的边缘区域,所述散热膜包括复合膜层,所述复合膜层包括以下膜层至少之一:层叠设置的粘胶层、缓冲层和金属层,所述边缘区域的复合膜层与所述主体区域的复合膜层不同,且所述边缘区域的复合膜层厚度小于所述主体区域的复合膜层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膜,其中,所述粘胶层背离所述第一金属部一侧的表面,与所述第二金属部靠近所述粘胶层一侧的表面位于同一个平面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膜,其中,所述散热膜还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膜,其中,所述散热膜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膜,其中,所述支撑结构包括:

6.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在压缩比例为25%的状态下,所述第二双面胶垫片与所述缓冲层的压缩负荷变形值均大于或等于0.02mpa,且小于或等于0.4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双面胶垫片的基材与所述缓冲层的材料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二双面胶垫片的基材以及所述缓冲层的材料均包括泡棉。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第一侧边在所述显示区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二侧边在所述显示区所在平面上的正投影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0.02mm,且小于或等于0.05mm。

13.根据权利要6至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其中,所述弯折区的纵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或半椭圆形,所述纵截面垂直于所述显示区所在平面,且垂直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弯折区的交界线。

14.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技术总结
散热膜、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散热膜包括主体区域以及位于主体区域一侧的边缘区域,散热膜包括复合膜层,复合膜层包括以下膜层至少之一:层叠设置的粘胶层、缓冲层和金属层,边缘区域的复合膜层与主体区域的复合膜层不同,且边缘区域的复合膜层厚度小于主体区域的复合膜层厚度;粘胶层以及缓冲层位于主体区域内,且在散热膜的法线方向上,粘胶层以及缓冲层与边缘区域无交叠;金属层包括:第一金属部,位于主体区域内;第二金属部,位于边缘区域内;以及连接部,连接在第一金属部与第二金属部之间;其中,在散热膜的法线方向上,第一金属部、第二金属部以及连接部覆盖主体区域以及边缘区域。

技术研发人员:陈伟,黄小霞,姚孟亮,杨虎飞,都阿娟,黄允晖,吴易谦,曾国栋,孙浩,杨恩建,曾乙伦,王永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