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128510发布日期:2023-08-14 21:56阅读:31来源:国知局
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公开涉及无人机,尤其涉及一种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


背景技术:

1、为保证无人机空中对抗模块正常工作,安装散热片、防尘网是必不可少的。空中对抗模块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由于芯片长时间处于工作状态,导致空中对抗模块芯片产生大量热量,只能采取一定的方式对芯片进行合理散热,保证芯片的温度维持在规定范围之内,从而保证空中对抗模块的正常工作。通常通过增加散热片的散热面积,合理设计风道来提升散热效果,使得其有助于提升产品本身的可靠性。此外,为适应复杂环境,也需保证空中对抗模块在雨天也能进行相关任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无人机空中对抗模块长时间工作芯片发热的快速散热、恶劣环境的适应性、安装拆卸的便携性以及多种机型的适应性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包括:上壳、中壳、下壳、安装滑轨支架、散热模块、主板、pcb转接板;

3、所述上壳、所述中壳和所述下壳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一收容空间,所述收容空间用于收容所述散热模块、所述主板和所述pcb转接板;

4、所述下壳上固定安装所述pcb转接板,所述pcb转接板上固定安装所述主板,所述散热模块安装在所述主板上;

5、所述安装滑轨支架与所述下壳连接,所述安装滑轨支架上有至少一个固定安装孔,所述固定安装孔用于将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

6、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滑轨支架包括安装支架和按钮;

7、所述安装支架通过紧固件固定在所述无人机的安装孔上,所述安装支架上具有适配于所述滑槽的滑轨,通过滑动所述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使所述滑轨嵌合所述滑槽,将所述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固定在所述无人机上;

8、所述按钮设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在所述按钮被按下的情况下可将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固定在所述无人机上;

9、其中,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的背面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密封圈。

10、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对抗装置还包括两个吊耳,所述两个吊耳安装在所述上壳的两侧。

11、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壳的两侧上开设有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与所述散热模块相对。

12、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吊耳遮盖所述通风格栅。

13、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侧安装有防尘网。

14、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组和无框风扇,所述散热片组中部具有一收容部,所述无框风扇设置于所述收容部内。

15、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壳上分布有至少一个天线接口和一个电源接口;

16、所述电源接口,用于通过专用电源线将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与所述无人机连接在一起;

17、所述天线接口,用于通过天线接收地面发送的指令。

18、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下壳与所述中壳之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19、所述中壳与所述上壳之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20、在本公开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片组与所述主板之间喷涂导热硅脂。

21、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22、1、本公开的散热效果通过在散热片组上加装无框风扇实现,通过增加散热片面积、设计合理的风道提升模块散热效果。其中散热片与主板芯片之间喷涂导热硅脂,当导热硅脂涂料成膜后呈现宏观光洁,微观波浪状的辐射结构单元,这样的结构可以大大增加散热面积和传导率,显著提升热量交换的效果。

23、2、当主板芯片运算较快,处理工作量较大时,对应的热量产生的较多,此时散热片已经不能满足使用要求,需要通过散热风扇进行升级散热。通过散热风扇的抽风作用,使得外界冷风通过两侧的通风格栅并流经整个外壳的内部,并对设备主体进行散热处理。通过无框风扇和散热片的共同作用,使得无人机空中对抗模块外壳散热处理更加全面,而且可以实时降温,防止出现由于设备过热造成内部器件损坏的情况。

24、3、该空中对抗模块外壳分为上壳、中壳和下壳三段式设计,便于安装拆卸和后续维修等,同时下壳安装有滑槽,带有滑槽的下壳可通过滑轨安装到安装支架上,安装支架的内侧安装有锁止机构。安装支架通过螺栓和固定安装孔固定在无人机上,从而可实现无人机空中对抗模块快速安装到无人机上。

25、4、该空中对抗模块的中壳设有遮耳、密封胶条等,实现模块防水功能,方便无人机及空中对抗模块在雨雪天气进行作业任务。



技术特征:

1.一种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中壳、下壳、安装滑轨支架、散热模块、主板、pcb转接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底部开设有滑槽,所述安装滑轨支架包括安装支架和按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抗装置还包括两个吊耳,所述两个吊耳安装在所述上壳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的两侧上开设有通风格栅,所述通风格栅与所述散热模块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耳遮盖所述通风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上开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内侧安装有防尘网。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块包括散热片组和无框风扇,所述散热片组中部具有一收容部,所述无框风扇设置于所述收容部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壳上分布有至少一个天线接口和一个电源接口;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壳与所述中壳之间通过紧固件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片组与所述主板之间喷涂导热硅脂。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应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上壳、中壳、下壳、安装滑轨支架、散热模块、主板、PCB转接板,该上壳、该中壳和该下壳之间可拆卸固定连接,形成一收容空间,该收容空间用于收容该散热模块、该主板和该PCB转接板,该下壳上固定安装该PCB转接板,该PCB转接板上固定安装该主板,该散热模块安装在该主板上,该安装滑轨支架与该下壳连接,该安装滑轨支架上有至少一个固定安装孔,该固定安装孔用于将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固定安装在无人机上,上壳和下壳的背面均开设有凹槽,凹槽内放置密封圈用于防水,本公开提供的无人机空中对抗装置可在复杂环境中作业,实现快速散热、便携安装拆卸以及适应多种机型的技术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王壮,姚远,孟庆普,仇全会,张善彬,贾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齐鲁空天信息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