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潮盒及具有其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061693发布日期:2023-08-07 01:4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防潮盒及具有其的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防潮盒及具有其的背光模组。


背景技术:

1、近年来mini led(mini light-emitting diode)显示模组在室外的公共场所使用越来越多,比如商场、广场、公交车站台等。虽有如上广阔的室外应用需求,但mini led模组因使用led数量多,发热量大,模组需要解决散热问题,因而不可避免的在模组上设计散热通风的风道。但室外环境湿度大,如散热通风的风道长期打开,水汽很容易进入光腔内壁,导致光学膜材受潮,严重影响模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潮盒及具有其的背光模组,以解决水汽易进入光腔内壁,导致光学膜材受潮,影响模组使用寿命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防潮盒,用于与背板的风孔相配合,所述防潮盒包括:

3、盒体,扣设于所述背板的风孔处,所述盒体上沿所述防潮盒的高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流风孔;

4、隔板,设置于所述盒体内,以将所述盒体沿所述防潮盒的高度方向分隔为密封腔和过流腔,所述隔板的迎风侧为所述密封腔,所述过流腔与所述风孔连通,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风孔以连通所述密封腔和所述过流腔,所述密封腔通过所述流风孔与外界空气连通,所述流风孔的直径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不同;以及

5、密封基片,活动设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基片可覆盖所述流风孔。

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基片的至少一个侧边与所述盒体内壁存在间距。

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板的背风侧设置有筋条。

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密封腔与所述隔板相对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基片搭接于所述密封圈上,所述流风孔位于所述密封圈的内部。

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隔板在所述防潮盒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各所述隔板的迎风侧均为所述密封腔,各所述密封腔内均设置有所述密封基片,各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在所述盒体内的通风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加。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流风孔位于所述通风孔的进风侧时,所述流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在所述流风孔位于所述通风孔的出风侧时,所述流风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

1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盒体沿所述风孔的轴线方向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风孔连通,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过流腔的过风孔。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流风孔、所述通风孔和所述过风孔相连通以形成通风风道;所述背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风孔,所述盒体内形成有多个通风风道,各所述通风风道与各所述风孔一一对应。

1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风风道内包括多个过风孔。

14、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

15、背板,所述背板上开设有风孔,所述风孔包括进风孔和出风孔;以及

16、如第一方面所述的防潮盒,所述防潮盒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防潮盒分别与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相配合。

1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8、本实施例所提供的防潮盒通过盒体上的流风孔以与外界空气连通,外界空气可以通过流风孔进入到盒体内部,并经由通风孔与背板上的风孔连通,从而实现对背光上光学部件的通风散热效果。由于密封基片覆盖于流风孔处,外界空气通过流风孔进入密封腔内后会将密封基片朝向靠近隔板的一侧吹动,并且密封基片会在外界空气的作用下朝向靠近隔板一侧运动,由于流风孔的直径和通风孔的直径不同,从而形成上下压差,利用气体流动上下压差产生升力原理,进而抬动密封基片,从而打开流风孔,形成气流通道,以使外界空气进入到密封腔内,密封腔内的空气通过通风孔进入到过流腔内并通过风孔流入背板内。在气体流动停止时,密封基片在其自身的重力作用下回落至流风孔处并覆盖流风孔,从而实现防止水汽进入至防潮盒内,甚至水汽进入到背板内部的情况。



技术特征:

1.一种防潮盒,用于与背板的风孔相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潮盒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基片的至少一个侧边与所述盒体内壁存在间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的背风侧设置有筋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腔与所述隔板相对的一侧壁上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基片搭接于所述密封圈上,所述流风孔位于所述密封圈的内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在所述防潮盒的高度方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各所述隔板的迎风侧均为所述密封腔,各所述密封腔内均设置有所述密封基片,各所述隔板上的所述通风孔在所述盒体内的通风方向上直径逐渐增加。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潮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流风孔位于所述通风孔的进风侧时,所述流风孔的直径小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在所述流风孔位于所述通风孔的出风侧时,所述流风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通风孔的直径。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防潮盒,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盒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盒体沿所述风孔的轴线方向分隔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与所述风孔连通,所述隔板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挡板上设置有连通所述第一腔体和所述过流腔的过风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防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风孔、所述通风孔和所述过风孔相连通以形成通风风道;所述背板上间隔设置有多个风孔,所述盒体内形成有多个通风风道,各所述通风风道与各所述风孔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潮盒,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风道内包括多个过风孔。

10.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总结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潮盒及具有其的背光模组,该防潮盒用于与背板的风孔相配合,防潮盒包括盒体、隔板以及密封基片,盒体扣设于背板的风孔处,盒体上沿所述防潮盒的高度方向贯穿开设有流风孔;隔板设置于盒体内,以将盒体沿防潮盒的高度方向分隔为密封腔和过流腔,隔板的迎风侧为密封腔,过流腔与风孔连通,隔板上开设有通风孔以连通密封腔和过流腔,密封腔通过流风孔与外界空气连通,流风孔的直径与通风孔的直径不同;密封基片活动设置于密封腔内,密封基片可覆盖所述流风孔。该防潮盒能有效的防止外部环境中的水汽进入光腔内部,防止光学膜材受潮,提高模组室外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辉,谢俊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