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02045发布日期:2023-12-28 05:38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液冷散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模块散热,特别是涉及一种液冷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内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对交换机的需求不断的扩大,对数据传输能力需求越来越强,光模块(qsfp/osfp)做为交换机核心元器件之一,光模块的速率从25g、50g、100g、200g、400g到800g速率不断提升,功耗也从原来的1.5w增加到25w,更高的传输速率及更大的功耗也会是未来光模块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此,光模块的散热管理也有着日益严苛的要求。

2、现有技术中,针对光模块的散热一般通过分体式液冷散热器进行散热,分体式液冷散热器一般是单模块对应一个冷板,每个冷板需要4对接头及2条管路,当系统内存有多个光模块时,所需要的接头及管路数量剧增,极大的增加了漏液风险,且冷却系统需要流形(manifolds)分流,需要确保机箱内部空间充足,此外该方式装配繁琐,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液冷散热装置。

2、一种液冷散热装置,用于对光模块散热,包括:

3、电路板;

4、多个屏蔽笼,沿第一方向依次布设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屏蔽笼开设有供光模块插接的插槽,所述插槽的槽口朝向所述屏蔽笼的侧方,所述屏蔽笼的顶部还开设有与所述插槽相连通的天窗,所述插槽与所述天窗相对的底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弹性抵持件;以及

5、冷板,所述冷板位于所述屏蔽笼的顶部,并覆盖所有所述屏蔽笼,所述冷板靠近所述屏蔽笼的一侧设置有多个散热凸台,每个所述散热凸台对应伸入一个所述屏蔽笼的所述天窗中,每个所述屏蔽笼内的光模块能够在所述第一弹性抵持件的弹性作用下与所述散热凸台相贴。

6、如此设置,屏蔽笼侧方的插槽用于插接光模块,屏蔽笼顶部的天窗用于冷板散热凸台的插入,屏蔽笼插槽与天窗相对的底壁上有第一弹性抵持件,在光模块插入天窗后,第一弹性抵持件弹性作用于光模块使得光模块与散热凸台紧密贴合,增加了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第一弹性抵持件在提供压力的同时可以吸收部分器件公差,保证光模块正常插入对应电路板上的连接器,冷板覆盖所有屏蔽笼,能够同时对多个光模块进行散热,减少接头及管路使用的数量,增加了空间利用率,降低了漏液风险,装配简单,省时省力。

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板包括依次叠设的上盖板和液冷循环板,所述液冷循环板靠近所述上盖板的一侧沿第一方向开设有至少一条主流道,所述液冷循环板相对背离所述上盖板的一侧沿第一方向间隔开设有多个次流道,所述次流道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连通所有所述主流道;

8、所述冷板还包括多个异形散热件,每个所述异形散热件对应嵌设于一个所述次流道中,并封闭所述次流道,所述散热凸台凸设于所述异形散热件的底部。

9、如此设置,液冷循环板上在不同平面设置有多个主流道和次流道,主流道相对远离光模块并与次流道连通,主流道通过循环为次流道提供冷却液,次流道相对靠近光模块并通过异形散热件底部凸设的散热凸台与光模块接触进行散热,增加了与光模块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液冷循环板的长度方向同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液冷循环板的宽度方向同向。

11、如此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互相垂直,主流道沿第一方向延伸,次流道沿第二方向延伸,多个主流道与多个次流道之间可以相互连通,主流道和次流道采用了串并混合式架构,提高了多个光模块的温度一致性。

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异形散热件包括封堵块及依次间隔布设于所述封堵块上的多个引流翅片,所述封堵块封闭所述次流道相对远离所述主流道的一侧;多个所述引流翅片的设置方向与所述次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位于所述次流道中。

13、如此设置,封堵块封闭次流道相对远离主流道的一侧,能够使得主流道和次流道冷却液的循环更加顺畅,加快冷却液的流通速度,间隔布设的多个引流翅片的设置方向与次流道的延伸方向相同,并位于次流道中,能够增加异形散热件与冷却液的接触面积,在有限空间内增加有效换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次流道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流通部和第二流通部,其中所述第一流通部从所述主流道的侧壁连通所述主流道,所述第二流通部从所述主流道的底壁连通所述主流道。

15、如此设置,第一流通部从主流道的侧壁连通主流道,第二流通部从主流道的底壁连通主流道,能够加大次流道面积,加快冷却液流通速度,提高散热速率等。

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引流翅片包括相互连接的低翅片部和高翅片部,所述低翅片部位于所述第一流通部中,所述高翅片部位于所述第二流通部中。

17、如此设置,高翅片的设置有利于次流道中第一流通部和第二流通部中的冷却液的循环流通,低翅片的设置有利于主流道冷却液的流通和主流道与次流道之间冷却液的交换,进一步提高了散热效果。

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冷板还包括进液接头及出液接头,所述进液接头与所述出液接头分别与所述主流道连通。

19、如此设置,进液接头与出液接头使位于冷板内的冷液持续循环,两个接头分别通过两条辅助流道连接主流道,多个主流道之间通过次流道相连通,简化整机管路接头的同时减少了漏液风险,使得冷却液在多个流道中流动提高了冷却液的使用率,提高多个光模块的温度一致性,同时便于更换冷却液。

2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抵持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压持弹片,所述压持弹片包括连接端和抵持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插槽的底壁,并位于靠近所述槽口的一侧;所述抵持端翘起,并与所述插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预设压缩距离。

21、如此设置,第一弹性抵持件包括倾斜设置的压持弹片,压持弹片包括连接端和抵持端,连接端靠近槽口的一侧,有利于在光模块插入时获得足够的反弹支撑力,抵持端翘起与插槽的底壁之间具有预设压缩距离,能够有足够的弹性作用产生向上压力作用于光模块使之与冷板的散热凸台紧密贴合,增加散热接触面,提高散热效果。同时弹性簧片在提供压力的同时可以吸收部分器件公差,保证光模块金手指正常插入对应电路板上连接器。

2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槽的至少一个侧壁还设置有第二弹性抵持件,所述第二弹性抵持件弹性作用于光模块的侧壁。

23、如此设置,第二弹性抵持件位于插槽的侧壁,弹性作用于光模块的侧壁,使得光模块与插槽插接的更加紧密,避免光模块在插槽中松动。

2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窗的尺寸小于所述屏蔽笼的顶部尺寸,且所述天窗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所述散热凸台的尺寸。

25、如此设置,天窗的尺寸小于屏蔽笼的顶部尺寸,便于冷板与屏蔽笼的安装卡接,天窗的尺寸大于或者等于散热凸台的尺寸,便于散热凸台进入天窗内部与光模块紧密贴合,增加散热接触面积。

2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冷散热装置还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电路板,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冷板。

27、如此设置,支撑件用于支撑冷板,保证冷板稳定的在屏蔽笼上方为光模块散热。使得冷板的安装与拆卸更加便捷,整个液冷散热装置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