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208232发布日期:2024-03-05 14:46阅读:14来源:国知局
显示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能够防止光入射到薄膜晶体管上的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1、在各种机制和形式中采用在tv、显示器、智能电话、平板pc和笔记本中显示图像的显示设备。

2、在各种机制的显示设备之中,液晶显示设备(lcd)被使用至今。但是,有机发光显示设备(oled)的用途和应用范围迅速扩大。

3、显示设备包括:显示面板,其具有用于实现图像的多个发光元件或者液晶;以及驱动晶体管,其用于单独控制每个发光元件或液晶的操作。

4、液晶显示设备不采用自发光机制,因而需要诸如在其后表面提供光的背光之类的光源。背光增加了液晶显示设备的厚度。因此,当使用lcd时,在实现可弯曲或者具有各种设计的显示设备方面存在限制。

5、具有自发光元件的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可被实现为比具有内置光源的显示设备更薄。由于oled不需要单独的光源,所以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可被实现为可弯曲或具有各种设计的显示设备。

6、为了驱动有机发光显示设备的发光元件,由多个薄膜晶体管和电容器构成的像素驱动器电路形成在显示设备中。像素驱动器电路向发光元件施加电压,从而有机发光显示设备发光。


技术实现思路

1、用于驱动发光元件的薄膜晶体管在暴露到从外部入射到显示设备内部的光或者从位于显示设备内部的发光元件产生的光中时可易于劣化。

2、劣化的薄膜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值降低,由此经由薄膜晶体管传输给发光元件的电流或电压改变,从而发光元件的亮度可降低。

3、因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其防止光入射到薄膜晶体管上以抑制亮度退化。

4、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改善的显示质量的显示设备,其中均匀的公共电压被施加给位于显示设备中的多个发光元件。

5、根据本发明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未提及的根据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基于下文描述可被理解,并且可基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被更清楚地理解。此外,将易于理解:根据本发明的目的和优点可使用权利要求书所示的方式或其组合来实现。

6、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其中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彼此交叉;设置在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发光元件下方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

7、关于这一点,所述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或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上方的光阻挡层,其中所述光阻挡层和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垂直高度(vertical level)处,其中所述光阻挡层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至少之一交叠。

8、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设备,包括: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其中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彼此交叉;设置在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的每一个发光元件下方的驱动晶体管和多个开关晶体管。

9、关于这一点,所述显示设备还可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晶体管或所述多个开关晶体管上方的光阻挡层,其中所述光阻挡层和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垂直高度处,其中所述光阻挡层与所述多个开关晶体管的其中之一交叠。

10、其他实施方式的细节包括在具体描述和附图中。

11、根据本发明的多个方面,设置在薄膜晶体管上的光阻挡层可防止光入射到薄膜晶体管,从而防止薄膜晶体管的劣化,由此防止显示设备的亮度劣化。因此,可改善显示设备的显示质量,并且可提高其可靠性。

12、此外,光阻挡层可连接至发光元件的第二电极,公共电压可经由公共电压线和光阻挡层施加给第二电极。因此,均匀的公共电压可被施加给显示设备的整个区域,从而可实现均匀的亮度,并且可改善显示质量。

13、本发明的效果不限于上述效果,未提及的其他效果根据下文描述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清楚地理解。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与所述第一电极分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和所述第一电极包括相同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在所述显示区中,所述光阻挡层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中的公共电压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连续地延伸,设置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相邻发光元件之间并且具有线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不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交叠并且所述光阻挡层与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用作驱动晶体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包括第一半导体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发光元件连接的第三薄膜晶体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交叠,并且不与所述第三薄膜晶体管交叠。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交叠,并且不与所述第四薄膜晶体管交叠。

14.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光阻挡层延伸到所述非显示区中。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设置在所述非显示区中的光阻挡层的部分连接至所述公共电压线,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光阻挡层的部分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极。

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在按照一定距离彼此间隔开的多个区域中彼此连接。

17.一种显示设备,包括: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连续地延伸,设置在所述多个发光元件中的相邻发光元件之间并且具有线形。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不与所述多个开关晶体管中的除了所述其中一个开关晶体管之外的其他开关晶体管交叠。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光阻挡层不与所述驱动晶体管交叠。

2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设置在所述显示区中的光阻挡层延伸到所述非显示区中。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非显示区中的公共电压线,

23.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显示设备,其中所述第一电极的尺寸大于所述发光层的尺寸。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设备,并且涉及一种包括位于用于驱动显示设备的薄膜晶体管上方的光阻挡层的显示设备,其中光阻挡层能够防止光入射到薄膜晶体管上。所述显示设备可包括: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的基板;设置在所述基板上的栅极线和数据线,其中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彼此交叉;设置在所述栅极线和所述数据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每一个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设置在每一个发光元件下方的第一薄膜晶体管和第二薄膜晶体管;以及光阻挡层,设置在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或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上方,其中所述光阻挡层和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相同的垂直高度处,所述光阻挡层与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和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至少之一交叠。

技术研发人员:崔善英,申东菜,郑美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