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根据自身状态控制灯发亮的智能圣诞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12215发布日期:2023-12-07 16:55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根据自身状态控制灯发亮的智能圣诞树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圣诞树,具体为一种可根据自身状态控制灯发亮的智能圣诞树。


背景技术:

1、圣诞树是指用灯饰将枞树或洋松装点起来的常青树,它是圣诞节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通常在圣诞节前将一颗常绿植物弄进屋里或者在户外并用彩色的灯或者彩色的带子挂在树枝上加以点缀。

2、一般情况下,圣诞树上挂设有灯串,可控制灯串发亮以进一步装饰圣诞树。传统方式中,圣诞树的树杆和分支杆都是固定不动的,而挂设在分支杆的灯串都是依靠人工控制灯串的亮灭,智能程度低,而随着发光技术的发展,智能控制技术的发展,目前市面上的这种传统圣诞树是无法满足用户的高质量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1、(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2、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根据自身状态控制灯发亮的智能圣诞树,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3、(二)技术方案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根据自身状态控制灯发亮的智能圣诞树,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树杆,其外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一分支器,其中所述第一树杆的内侧设有用于与电压源电连接的第一控制器;多支第一分支杆,间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一分支器上,其中所述第一分支杆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灯串;第二树杆,其底端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树杆的顶端,其中所述第二树杆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分支器,且所述第二树杆的内侧设有在所述第二树杆插设在所述第一树杆上时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控制器;多支第二分支杆,间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支器上,其中所述第二分支杆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灯串;第三树杆,其底端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二树杆的顶端,其中所述第三树杆的外侧壁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三分支器,且所述第三树杆的内侧设有在所述第三树杆插设在所述第二树杆上时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控制器;多支第三分支杆,间隔转动设置在所述第三分支器上,其中所述第三分支杆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三灯串;其中,所述第一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一分支杆与所述第一树杆的第一夹角的范围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一灯串发亮;所述第二控制器在确定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二分支杆与所述第二树杆的第二夹角的范围处于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二灯串发亮;所述第三控制器在确定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三分支杆与所述第三树杆的第三夹角的范围处于第五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三灯串发亮。

5、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第一分支器沿所述第一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一树杆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分支器呈圆环状,而所述第一分支器的外侧间隔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一收容卡槽,且所述第一分支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卡槽中。

6、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第二分支器沿所述第二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二树杆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二分支器呈圆环状,而所述第二分支器的外侧间隔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二收容卡槽,且所述第二分支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二收容卡槽中。

7、进一步的,所述多个第三分支器沿所述第三树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第三树杆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三分支器呈圆环状,而所述第三分支器的外侧间隔环绕设置有多个第三收容卡槽,且所述第三分支杆可拆卸设置在所述第三收容卡槽中。

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一分支杆与所述第一树杆的第一夹角的范围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一灯串不发亮,其中所述第二预设范围比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小;所述第二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二分支杆与所述第二树杆的第二夹角的范围处于第四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二灯串不发亮,其中所述第四预设范围比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小;所述第三控制器在确定所述第三分支杆与所述第三树杆的第三夹角的范围处于第六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三灯串不发亮,其中所述第六预设范围比所述第五预设范围大。

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支杆的长度比所述第二分支杆的长度长,所述第二分支杆的长度比所述第三分支杆的长度长,所述第一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比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所述第三预设范围的最大值比所述第五预设范围的最大值大;其中,当确定所述第二树杆插设在所述第一树杆上以及确定所述第三树杆插设在所述第二树杆上时,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一分支杆与所述第一树杆的第一夹角小于所述第二分支杆与所述第二树杆的第二夹角,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灯串不发亮,如果检测到所述第二分支杆与所述第二树杆的第二夹角小于所述第三分支杆与所述第三树杆的第三夹角,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灯串不发亮。

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分支器的第一收容卡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一分支杆沿竖直方向施加在所述第一收容卡槽的底壁的第一压力值的第一竖直压力传感器,在确定所述第一分支杆插设在所述第一分支器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竖直压力传感器启动以测量出所述第一分支杆沿竖直方向施加在所述第一收容卡槽的第一压力值,并根据所述第一分支杆的总重量统计出所述第一分支杆与所述第一树杆的第一夹角,判断所述第一夹角是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还是处于第二预设范围内,且根据判断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一灯串亮灭;所述第二分支器的第二收容卡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分支杆沿竖直方向施加在所述第二收容卡槽的底壁的第二压力值的第二竖直压力传感器,在确定所述第二树杆插设在所述第一树杆上以及确定所述第二分支杆插设在所述第二分支器时,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竖直压力传感器启动以测量出所述第二分支杆沿竖直方向施加在所述第二收容卡槽的第二压力值,并根据所述第二分支杆的总重量统计出所述第二分支杆与所述第二树杆的第二夹角,判断所述第二夹角是处于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内还是处于第四预设范围内,且根据判断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二灯串亮灭;所述第三分支器的第三收容卡槽中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控制器电连接且用于检测所述第三分支杆沿竖直方向施加在所述第三收容卡槽的底壁的第三压力值的第三竖直压力传感器,在确定所述第三树杆插设在所述第二树杆上以及确定所述第三分支杆插设在所述第三分支器时,所述第三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三竖直压力传感器启动以测量出所述第三分支杆沿竖直方向施加在所述第三收容卡槽的第三压力值,并根据所述第三分支杆的总重量统计出所述第三分支杆与所述第三树杆的第三夹角,判断所述第三夹角是处于所述第五预设范围内还是处于第六预设范围内,且根据判断结果来控制所述第三灯串亮灭。

11、进一步的,当所述第一夹角处于所述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一夹角的角度越大,所述第一灯串的亮度越大;当所述第二夹角处于所述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越大,所述第二灯串的亮度越大;当所述第三夹角处于所述第五预设范围内时,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越大,所述第三灯串的亮度越大。

12、进一步的,每一所述第一分支杆的长度均不同,每一所述第一分支杆的总重量均不相同,而每一所述第一分支杆的底端均设有对应的第一id码,每一所述第一id码对应一总重量,所述第一分支器的第一收容卡槽内设有用于识别所述第一id码的第一识别器,在确定所述第一分支杆插设在所述第一分支器的第一收容卡槽时,所述第一识别器识别出所述第一分支杆的第一id码,所述第一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一id码解析出该第一id码所对应的总重量;每一所述第二分支杆的的长度均不同,每一所述第二分支杆的总重量均不相同,而每一所述第二分支杆的底端均设有对应的第二id码,每一所述第二id码对应一总重量,所述第二分支器的第二收容卡槽内设有用于识别所述第二id码的第二识别器,在确定所述第二分支杆插设在所述第二分支器的第二收容卡槽时,所述第二识别器识别出所述第二分支杆的第二id码,所述第二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二id码解析出该第二id码所对应的总重量;每一所述第三分支杆的长度均不同,每一所述第三分支杆的总重量均不相同,而每一所述第三分支杆的底端均设有对应的第三id码,每一所述第三id码对应一总重量,所述第三分支器的第三收容卡槽内设有用于识别所述第三id码的第二识别器,在确定所述第三分支杆插设在所述第三分支器的第三收容卡槽时,所述第三识别器识别出所述第三分支杆的第三id码,所述第三控制器通过所述第三id码解析出该第三id码所对应的总重量。

13、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树杆的顶部设有第一收容凹槽,所述第一收容凹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一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二树杆的底端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一收容凹槽中,且所述第二树杆的底端设有呈多边形状且用于收容并卡置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一卡孔,其中:在确定所述第二树杆插设在所述第一树杆上以及确定插设在所述第二收容卡槽的第二分支杆的第二灯串发亮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工作以通过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树杆转动;所述第二树杆的顶部设有第二收容凹槽,所述第二收容凹槽中设有与所述第二控制器电连接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三树杆的底端用于插设在所述第二收容凹槽中,且所述第三树杆的底端设有呈多边形状且用于收容并卡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的第二卡孔,其中:在确定所述第三树杆插设在所述第二树杆上以及确定插设在所述第三收容卡槽的第三分支杆的第三灯串发亮时,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工作以通过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三树杆转动;其中,在确定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工作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树杆转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三树杆转动的方向相同,且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树杆转动的转速与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三树杆转动的转速不相同;又或者,在确定所述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同时工作时,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树杆转动的方向与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三树杆转动的方向相反,且所述第一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第二树杆转动的转速与所述第二控制器控制所述第二电机带动所述第三树杆转动的转速相同。

14、(三)有益效果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根据自身状态控制灯发亮的智能圣诞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所公开的可根据自身状态控制灯发亮的智能圣诞树包括第一树杆、第一分支杆、第二树杆、第二分支杆、第三树杆和第三分支杆;其中,在确定第一分支杆与第一树杆的第一夹角的范围处于第一预设范围内时,控制所述第一灯串发亮;在确定第二分支杆与第二树杆的第二夹角的范围处于第三预设范围内时,控制第二灯串发亮;在确定第三分支杆与第三树杆的第三夹角的范围处于第五预设范围内时,控制第三灯串发亮。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根据第一分支杆与第一树杆的夹角大小来控制第一灯串的亮灭,也可根据第二分支杆与第二树杆的夹角大小来控制第二灯串的亮灭,还可根据第三分支杆与第三树杆的夹角大小来控制第三灯串的亮灭,无需人工控制灯串亮灭,智能化高,灵活性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