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6398发布日期:2023-11-17 12:09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oled)显示技术以其轻薄短小、精致灵敏、色彩鲜艳的特点在显示领域得以广泛应用,由于更宽的亮度范围意味着可以获得更高的像质和色彩,增亮始终是oled技术提升方面的一个重要研发方向。

2、目前oled器件仍然存在蓝光效率低和寿命短的问题,并且,由于oled的外量子效率很低,通常小于20%,oled器件的发光效率较低,而在光损失的几种模式中,波导效应占了很大一部分,导致oled显示装置的亮度不够,因此,亟需提高oled显示装置的光取出,以增加正视角亮度,提高oled显示的显示亮度和显示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发光基板可以具有较高的显示亮度。

2、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发光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

3、封装层,位于所述多个发光单元的出光侧;

4、多个增亮结构,位于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多个发光单元的一侧;相邻的所述增亮结构之间形成开口区域,所述开口区域对应所述发光单元设置;

5、第一折射层,位于所述增亮结构背离所述发光单元的一侧,且所述第一折射层覆盖各所述增亮结构和各所述开口区域;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增亮结构的折射率。

6、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增亮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7、所述增亮结构在沿第一方向上的横截面面积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于所述第一表面且由所述第一表面指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

8、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表面为弧形表面,在沿逐渐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表面的切线与第二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9、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增亮结构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增亮结构的对称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0、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位于所述第一折射层与所述增亮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增亮结构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折射层在所述开口区域对应的区域和在所述增亮结构对应的区域内厚度一致。

11、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封装层包括多个膜层,所述封装层中与所述开口区域相邻的膜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

12、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折射层采用的材料为掺杂折射粒子的胶材,所述折射粒子包括二氧化锆;

13、所述第二折射层采用的材料包括二氧化硅、氟化锂或氟化镁中的一种。

14、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开口区域在所述第一折射层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折射层上的正投影。

15、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基板还包括:

16、多个遮光结构,每个所述遮光结构设置于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所述多个遮光结构与所述多个增亮结构一一对应,所述增亮结构在所述第一折射层上的正投影与对应的所述遮光结构在所述第一折射层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

17、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上述的任一种发光基板。

18、本发明有益效果如下:

19、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其中,发光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封装层,位于多个发光单元的出光侧;多个增亮结构,位于封装层背离多个发光单元的一侧;相邻的增亮结构之间形成开口区域,开口区域对应发光单元设置;第一折射层,位于增亮结构背离发光单元的一侧,且第一折射层覆盖各增亮结构和各开口区域;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增亮结构的折射率。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从开口区域入射至第一折射层,在从折射率较高的第一折射层入射至折射率较低的增亮结构的表面时可以发生全反射现象,使得更多光线可以向发光单元的正上方出射,有利于提高显示亮度。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三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表面远离所述封装层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表面为弧形表面,在沿逐渐远离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三表面的切线与第二方向的夹角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正交。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相互平行,所述增亮结构为轴对称结构,所述增亮结构的对称轴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折射层,所述第二折射层位于所述第一折射层与所述增亮结构之间;所述第二折射层的折射率小于所述增亮结构的折射率;所述第二折射层在所述开口区域对应的区域和在所述增亮结构对应的区域内厚度一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多个膜层,所述封装层中与所述开口区域相邻的膜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射层采用的材料为掺杂折射粒子的胶材,所述折射粒子包括二氧化锆;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区域在所述第一折射层上的正投影完全覆盖所述发光单元在所述第一折射层上的正投影。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基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基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基板及显示装置,其中,发光基板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封装层,位于多个发光单元的出光侧;多个增亮结构,位于封装层背离多个发光单元的一侧;相邻的增亮结构之间形成开口区域,开口区域对应发光单元设置;第一折射层,位于增亮结构背离发光单元的一侧,且第一折射层覆盖各增亮结构和各开口区域;第一折射层的折射率大于增亮结构的折射率。发光单元出射的光线从开口区域入射至第一折射层,在从折射率较高的第一折射层入射至折射率较低的增亮结构的表面时可以发生全反射现象,使得更多光线可以向发光单元的正上方出射,有利于提高显示亮度。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祺,李晓虎,孙中元,焦志强,靳倩,张娟,顾仁权,侯东飞,李士佩,张可忆,安澈,康亮亮,王红丽,刘旭,吴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