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6657845发布日期:2024-01-06 23:46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发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与流程

本公开实施例涉及显示,特别涉及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1、发光装置在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场景,尤其是采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发光装置,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对比度高、较低耗电、极高反应速度、重量超轻薄、柔软显示、屏幕可卷曲、温度适应性强、制造工艺简单等优点。

2、相关技术中,发光装置包括衬底基板和发光功能层,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在衬底基板的表面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具有反光能力。

3、在一些使用场景下,客户需要出射光的颜色的色坐标的横坐标较大,但受限于发光材料,目前发光装置与客户要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发光层材料的前提下,提升出射光的颜色的色坐标的横坐标。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2、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衬底基板、光学调整层和发光功能层;所述光学调整层包括折射率不同的至少两个子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在所述光学调整层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具有反光能力;其中,所述光学调整层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层配合,使得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的颜色的色坐标的横坐标增大。

3、可选地,所述至少两个子层包括自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至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方向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其中,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三子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

4、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为1.6~2.2,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为1.17~1.77,所述第三子层的折射率为1.6~2.2。

5、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第三子层采用氮硅化合物制成,所述第二子层采用氧硅化合物制成。

6、可选地,所述第一子层的厚度为930埃~1070埃,所述第二子层的厚度为930埃~1070埃,所述第三子层的厚度为1860埃~5350埃。

7、可选地,所述光学调整层为所述发光装置的缓冲层;或者,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钝化层,所述第三子层的一部分、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第二子层为所述发光装置的缓冲层,所述第三子层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钝化层。

8、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744埃~856埃。

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整层结构,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走线,每根所述走线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10、可选地,所述发光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块,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块包括红色发光块、绿色发光块、蓝色发光块中的至少一种。

11、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提供衬底基板;在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制作光学调整层和发光功能层;其中,所述光学调整层包括折射率不同的至少两个子层,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在所述光学调整层的远离所述衬底基板的表面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具有反光能力,所述光学调整层被配置为与所述第一电极层配合,使得所述发光层发出的光的颜色的色坐标的横坐标增大。

12、本公开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发光装置中的发光层位于光学调整层和第一电极层构成的谐振腔内,形成光学微腔,因此发光装置具有微腔效应,微腔效应可以使得发光装置的出射光相比于发光层发出的光线的色坐标的横坐标更大,即红移现象。通过设置折射率不同的至少两个子层的光学调整层,在高折射率的子层和低折射率的子层的界面处,该界面可以反射部分光线,增强发光装置中的微腔效应,增大出射光线的红移效果,实现了在不改变发光层材料的前提下提升发光装置出射光的颜色的色坐标的横坐标的目的。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包括衬底基板、光学调整层和发光功能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层包括自远离所述发光功能层至靠近所述发光功能层的方向上依次层叠的第一子层、第二子层和第三子层,其中,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所述第三子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的折射率为1.6~2.2,所述第二子层的折射率为1.17~1.77,所述第三子层的折射率为1.6~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和所述第三子层采用氮硅化合物制成,所述第二子层采用氧硅化合物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层的厚度为930埃~1070埃,所述第二子层的厚度为930埃~1070埃,所述第三子层的厚度为1860埃~5350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调整层为所述发光装置的缓冲层;或者,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和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采用透明导电材料制成,所述第一电极层的厚度为744埃~856埃。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和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包括阵列分布的多个第一电极,所述第二电极层为整层结构,所述发光装置还包括至少一根走线,每根所述走线与一个或多个所述第一电极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和权利要求6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块,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块包括红色发光块、绿色发光块、蓝色发光块中的至少一种。

10.一种发光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技术总结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装置及其制作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发光装置包括衬底基板、光学调整层和发光功能层。光学调整层包括折射率不同的至少两个子层。发光功能层包括依次层叠在光学调整层的远离衬底基板的表面的第一电极层、发光层和第二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具有反光能力。其中,光学调整层被配置为与第一电极层配合,使得发光层发出的光的颜色的色坐标的横坐标增大。本公开实施例可以在不改变发光层材料的前提下,提升出射光的颜色的色坐标的横坐标。

技术研发人员:米红玉,刘亮亮,刘旭,马玲玲,崔星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