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36480843发布日期:2023-12-25 10:50阅读: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车灯控制,尤其是指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装置。


背景技术:

1、汽车车灯是汽车的一个小零部件,但是在日常的使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官方数据了解,车辆总行驶里程的四分之一是在夜晚或自然光线不足的情况下进行,因此汽车车灯对于驾驶员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相较于十多年前,我国如今的年均交通事故数量已经下降了很多。众所周知,在夜间正面会车时,开启远光灯会造成对向驾驶人员瞬间致盲和速度和距离的感知力下降,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危害他人的生命安全。有数据统计显示,因滥用远光灯造成的直接间接事故能占将近40%,造成的伤亡人数较多,令人触目惊心。

2、现有技术中cn112937431a专利在车标灯中引入电致变色技术,通过cob面光源、均匀分布的led光源阵列,实现光线的均匀分布,然而该申请只是单独的使用电致变色技术,但不涉及分区控制。cn218446292u专利涉及一种应用于轨道交通车窗可实现分区控制的电致变色调光膜,其主要原理是在两张透明导电膜中间注入液晶/聚合物混合材料,在没有电场作用的情况下,电控智能调控膜处于不透明状态,该专利涉及分区控制和电致变色技术,但其主要是用的液晶技术,液晶技术存在不稳定、循环寿命较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无机电致变色模块结合雷达测距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汽车车灯的分区控制变色,这样不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好的照明路况,而且使对向的驾驶人员不会因为受到远光灯的强光刺激及眩光影响其安全驾驶,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用于夜间行驶车辆灯光强度的实时调节,包括以下步骤:

3、s1:通过雷达传感器实时测量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的距离;

4、s2:根据不同的距离,产生并向控制器发送不同的电子信号;

5、s3: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电子信号后,执行对应的指令,使安装在车灯上的多个变色单元呈现出不同光线透过率的颜色,以调节车灯透过所述变色单元发出的灯光强度。

6、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s2中,将车辆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依据夜间远光灯的照射范围,分为四种情况:当l>90m时,产生的电子信号为l1;当60m<l≤90m时,产生的电子信号为l2;当30m<l≤60m时,产生的电子信号为l3;当l≤30m时,产生的电子信号为l4。

7、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s3中,在执行对应的指令之前,所述控制器判断电子信号的类型为l1、l2、l3和l4中的一种。

8、具体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安装在车灯上的多个变色单元呈现出不同光线透过率的颜色的具体方法为:

9、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电子信号为l1,执行对应的指令t1,使安装在车灯上的电致变色模块分区域呈现出第一梯度颜色;

10、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电子信号为l2,执行对应的指令t2,使安装在车灯上的电致变色模块分区域呈现出第二梯度颜色;

11、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电子信号为l3,执行对应的指令t3,使安装在车灯上的电致变色模块分区域呈现出第三梯度颜色;

12、当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的电子信号为l4,执行对应的指令t4,使安装在车灯上的电致变色模块分区域呈现出第四梯度颜色。

1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梯度颜色的光线透过率为55%~60%、所述第二梯度颜色的光线透过率为35%~40%,所述第三梯度颜色的光线透过率为6%~10%和所述第四梯度颜色的光线透过率为1%~2%。

1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系统,包括:

15、行车距离获取模块,用于测量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的距离;

16、电子信号转换模块,用于根据不同的距离,产生不同的电子信号;

17、车灯分区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子信号,执行对应的指令,使安装在车灯上的多个变色单元呈现出不同光线透过率的颜色,以调节车灯透过所述变色单元发出的灯光强度。

18、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汽车车灯分区控制系统、电致变色装置、多个雷达传感器以及供电电源;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多个变色单元和控制器,每个变色单元连接一个控制器,所述雷达传感器安置在所述变色单元上,所述变色单元和所述控制器均与供电电源连接。

1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行车距离获取模块通过雷达传感器实时测得车辆之间的距离,所述电子信号转换模块将获取的距离转换成电子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电子信号,确定所述电子信号的类型,执行对应的指令,使所述变色单元呈现不同光线透过率的颜色。

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色单元是以导电玻璃为基板,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其表面镀膜制成的。

21、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所述汽车车灯分区控制装置以及照明车灯,所述汽车车灯分区控制装置包覆安装在所述照明车灯上。

22、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23、本发明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装置通过无机电致变色并结合雷达测距技术,实现智能控制汽车车灯的分区控制变色,这样不仅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更好的照明路况,而且使对向的驾驶人员不会因为受到远光灯的强光刺激及眩光影响其安全驾驶,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用于夜间行驶车辆灯光强度的实时调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将车辆之间的距离定义为l,依据夜间远光灯的照射范围,分为四种情况:当l>90m时,产生的电子信号为l1;当60m<l≤90m时,产生的电子信号为l2;当30m<l≤60m时,产生的电子信号为l3;当l≤30m时,产生的电子信号为l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在执行对应的指令之前,所述控制器判断电子信号的类型为l1、l2、l3和l4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安装在车灯上的多个变色单元呈现出不同光线透过率的颜色的具体方法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度颜色的光线透过率为55%~60%、所述第二梯度颜色的光线透过率为35%~40%,所述第三梯度颜色的光线透过率为6%~10%,所述第四梯度颜色的光线透过率为1%~2%。

6.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系统、电致变色装置、多个雷达传感器以及供电电源;其中,所述电致变色装置包括多个变色单元和控制器,每个变色单元连接一个控制器,所述雷达传感器安置在所述变色单元上,所述变色单元和所述控制器均与供电电源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距离获取模块通过雷达传感器实时测得车辆之间的距离,所述电子信号转换模块将获取的距离转换成电子信号,所述控制器接收到电子信号,确定所述电子信号的类型,执行对应的指令,使所述变色单元呈现不同光线透过率的颜色。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变色单元是以导电玻璃为基板,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技术在其表面镀膜制成的。

10.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7~9所述的汽车车灯分区控制装置以及照明车灯,所述汽车车灯分区控制装置包覆安装在所述照明车灯上。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车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汽车车灯分区控制方法、系统以及装置,该方法包括:S1:通过雷达传感器实时测量夜间对向行驶的车辆之间的距离;S2:根据不同的距离,产生并向控制器发送不同的电子信号;S3:所述控制器接收所述电子信号后,执行对应的指令,使安装在车灯上的多个变色单元呈现出不同光线透过率的颜色,以调节车灯透过所述变色单元发出的灯光强度。本发明采用无机电致变色技术实现了车灯的智能分区控制,根据实际路况调节灯光强度,能够解决对向的驾驶人员受到远光灯强光刺激及眩光影响其安全驾驶的问题,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

技术研发人员:秦龙飞,赵勇,国星,赵婉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苏州光昛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