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板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02515发布日期:2024-01-23 12:29阅读: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热板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发热板,特别涉及一种发热板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1、在一些室内为了取暖会在地板铺设电发热板,现有的电发热板包括位于中间的电发热层和位于电发热层两侧的绝缘保护层,电发热层通电后发热产生热量。

2、但是,在电发热层通电后,当室内地面存在可导电的介质如水或导电板材等物质时,电发热层与室内地面形成平板电容器结构而产生电容性充电电流,电发热层与室内地面之间的绝缘便失去绝缘效果,电流会向室内地面泄漏,造成对人体的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发热板的生产工艺,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发热板容易出现电容性充电的电流泄漏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发热板的生产工艺,包括:

3、提供第一绝缘板、第一导电层、第二绝缘层、第二导电层、第三绝缘板、电发热层、第四绝缘板、第三导电层、第五绝缘层、第四导电层和第六绝缘板,并形成上下依次堆叠的多层结构;

4、所述电发热层电性延伸出火线接电部和零线接电部,把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与零线接电部电性连接,把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电性连接并延伸出地线接电部。

5、本发明生产工艺得到的发热板中,电发热层通过火线接电部和零线接电部分别连接外部的火线和零线,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连接到外部的零线,第一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连接到外部的地线;在发热板工作时,电发热层通电发热,电发热层与第二导电层之间、电发热层与第三导电层之间会形成平板电容器结构,由于第二导电层和第三导电层连接到零线,所以产生的电容性充电电流会回流到零线而不会向室内地面泄露,另外,位于外侧的第一导电层和第四导电层再接地,起到进一步的保护作用,从而可防止电容性充电的电流泄漏,提高发热板使用的安全性。

6、优选地,提供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绝缘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的步骤包括:

7、提供第一铝膜、第二塑料膜和第二铝膜;

8、将所述第一铝膜和所述第二铝膜分别粘接在所述第二塑料膜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形成第一铝塑复合膜,所述第一铝膜为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塑料膜为所述第二绝缘层,所述第二铝膜为所述第二导电层;

9、在形成所述第一铝塑复合膜后,把第一地线接电片的一端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一铝膜上,所述第一地线接电片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一铝膜,把第二零线接电片的一端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二铝膜上,所述第二零线接电片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二铝膜,所述地线接电部包括所述第一地线接电片,所述第二零线接电片与所述零线接电部电性连接。

10、先用第一铝膜、第二塑料膜和第二铝膜形成第一铝塑复合膜,方便后续多层结构的形成;第一地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和第二零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方便后续接电连接。

11、优选地,形成所述第一铝塑复合膜的步骤包括:

12、提供第一铝膜卷材、第二塑料膜卷材和第二铝膜卷材,所述第一铝膜卷材的宽度和所述第二铝膜卷材的宽度均小于所述第二塑料膜卷材的宽度;

13、延展所述第二塑料膜卷材,在所述第二塑料膜卷材的上侧面和下侧面上涂胶,其中,在所述第二塑料膜卷材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有多个免涂胶区间,相邻的两个所述免涂胶区间的中线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塑料膜的长度;

14、在已涂胶的所述第二塑料膜卷材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延展所述第一铝膜卷材和所述第二铝膜卷材,并且所述第一铝膜卷材和所述第二铝膜卷材位于所述第二塑料膜卷材的宽度方向上的中部;

15、通过滚压使所述第一铝膜卷材和所述第二铝膜卷材分别粘贴于所述第二塑料膜卷材的上侧和下侧,形成第一铝塑复合膜材料;

16、按照第二塑料膜的长度裁切所述第一铝塑复合膜材料,裁切缝位于所述免涂胶区间的中线;

17、去除所述免涂胶区间上的第一铝膜和所述第二铝膜,得到所述第一铝塑复合膜。

18、通过卷料的滚压粘合和裁切成多片方式,可提高第一铝塑复合膜的生产效率。第一铝膜卷材的宽度和第二铝膜卷材的宽度小于第二塑料膜卷材的宽度,可以使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在宽度方向上边缘到第二塑料膜在宽度方向上边缘设有安全距离,以免粘贴位置偏差使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相接导通,而且可容纳第一地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和第二零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在涂胶时,第二塑料膜卷材上间隔设有多个免涂胶区间,且裁切时裁切缝位于免涂胶区间的中部,在裁切出第一铝塑复合膜后,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在有涂胶的位置能够与第二塑料膜卷材粘贴,而在免涂胶区间的位置不能粘贴,可轻松去除未粘贴的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部分,使得在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在长度方向上边缘到第二塑料膜在长度方向上边缘也设有安全距离,以免裁切时使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相接导通。

19、优选地,得到所述第一铝塑复合膜后,检测所述第一铝膜与所述第二铝膜之间的电阻率;

20、若所述第一铝膜与所述第二铝膜之间的电阻率小于预设电阻率,则对所述第一铝膜和所述第二铝膜通入能够烧断导通位置的烧断电流,使所述第一铝膜和所述第二铝膜相互绝缘。

21、第二塑料膜上可能存在一些穿孔,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之间可能会通过这些穿孔而相接触导通失去防电流泄漏的效果,所以通过检测第一铝膜与第二铝膜之间的电阻率判断是否导通,若导通时通过对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施加烧断电流,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在穿孔导通位置会因烧断电流而烧穿断开,使第一铝膜和第二铝膜相互绝缘再利用,提高产品的合格率,减少生产成本。

22、优选地,所述电发热层为通过在所述第三绝缘板的下侧面或在所述第四绝缘板的上侧面印刷电阻浆料而成。电阻浆料印刷后形成电发热层,生产方便易控制,在通电时,电发热层可通过电流,在电发热层的电阻作用下产生热量。

23、优选地,提供所述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五绝缘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的步骤包括:

24、提供第三铝膜、第五塑料膜和第四铝膜;

25、将所述第三铝膜和所述第四铝膜分别粘接在所述第五塑料膜的上侧面和下侧面形成第二铝塑复合膜,所述第三铝膜为所述第三导电层,所述第五塑料膜为所述第五绝缘层,所述第四铝膜为所述第四导电层;

26、在形成所述第二铝塑复合膜后,把第二地线接电片的一端电性连接到所述第四铝膜上,所述第二地线接电片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四铝膜,把第三零线接电片的一端电性连接到所述第三铝膜上,所述第三零线接电片的另一端凸出于所述第三铝膜,所述地线接电部包括所述第二地线接电片,所述第三零线接电片与所述零线接电部电性连接。

27、先用第三铝膜、第五塑料膜和第四铝膜形成第二铝塑复合膜,方便后续多层结构的形成;第二地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和第三零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方便后续接电连接。

28、优选地,在印刷电阻浆料之前,先在所述第三绝缘板的下侧面或在所述第四绝缘板的上侧面上设置火线导电条和零线导电条,所述火线导电条和所述零线导电条间隔设置,在印刷电阻浆料时电阻浆料部分地印刷到所述火线导电条和所述零线导电条上,所述火线导电条与所述火线接电部电性连接,所述零线导电条与所述零线接电部电性连接。火线导电条和零线导电条可加大电发热层的接电面积,提高发热效率和发热量;利用印刷电阻浆料时印刷在火线导电条和零线导电条上实现相导通,方便生产,不需再设置电连接步骤。

29、优选地,所述零线导电条的一端向所述火线导电条的一侧延伸出零线延伸条,所述零线延伸条与所述电阻浆料间隔开,所述零线延伸条的远离所述零线导电条的一端延伸有第一零线接电片,所述零线接电部包括所述第一零线接电片,所述火线导电条的端部设有火线接电片,所述火线接电部包括所述火线接电片,在发热板的长度方向上所述第三零线接电片、所述第二零线接电片、所述第一地线接电片、所述第二地线接电片间隔设于所述第一零线接电片和所述火线接电片之间。

30、通过零线延伸条使第一零线接电片靠近火线接电片的位置,第一零线接电片、第三零线接电片、第二零线接电片、第一地线接电片、第二地线接电片和火线接电片依次间隔排列并相靠近集中,方便接线。

31、优选地,把所述第二导电层和所述第三导电层与零线接电部电性连接,把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四导电层电性连接并延伸出地线接电部的步骤包括:

32、在形成的所述多层结构上开设第一接线孔、第二接线孔、第三接线孔、第四接线孔、第五接线孔和第六接线孔,其中,所述第一接线孔穿过所述火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所述第二接线孔穿过所述第二地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所述第三接线孔穿过所述第一地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所述第四接线孔穿过所述第二零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所述第五接线孔穿过所述第三零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所述第六接线孔穿过所述第一零线接电片的凸出部分;

33、用零线导线穿过所述第四接线孔、所述第五接线孔和所述第六接线孔并与所述第二零线接电片、所述第三零线接电片和所述第一零线接电片电性连接,用火线导线穿过所述第一接线孔并与所述火线接电片电性连接,用地线导线穿过所述第二接线孔和所述第三接线孔并与所述第二地线接电片和所述第一地线接电片电性连接。

34、当发热板的多层结构加工完成后,火线接电片、第一零线接电片、第二零线接电片、第三零线接电片、第一地线接电片和第二地线接电片在发热板的内部,在发热板上开设第一接线孔、第二接线孔、第三接线孔、第四接线孔、第五接线孔和第六接线孔,用零线导线连接第二零线接电片、第三零线接电片和第一零线接电片,用火线导线连接火线接电片,用地线导线连接第二地线接电片和第一地线接电片,从而引出导电接电,导线不影响多层结构的复合加工。

35、优选地,所述第一绝缘板、所述第三绝缘板、所述第四绝缘板和所述第六绝缘板均为环氧树脂预浸玻纤布;

36、所述第一绝缘板与所述第一导电层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与所述第三绝缘板之间、所述第三绝缘板与所述电发热层之间、所述第四绝缘板与所述第三导电层之间、所述第四导电层与所述第六绝缘板之间通过热压复合固定形成上下依次堆叠的多层结构。

37、环氧树脂预浸玻纤布是用环氧树脂浸润玻纤布后烘干而成的板材,具有较好的绝缘性和强度。在环氧树脂预浸玻纤布烘烤至半固化未完全固化的状态,其表面具有一定的塑性和粘性,可与其他的板材层材通过热压复合,固化后便结合固定在一起形成多层结构,可简化固定工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