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37165699发布日期:2024-03-01 12:05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方法和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链路备份,具体是一种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1、所谓链路就是a点和b点之间的网络连接所使用的介质,是光纤、双绞线、无线网络或者其他网络连接。链路备份就是a点和b点之间的网络连接只有一条(a线)时,出现故障时a点和b点之间就无法通讯,于是就在增加一条(b线)线路在a点和b点之间,当a线出现问题时,可以使用b线保持a点和b点之间的通讯。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方法有:链路级备份、端口级备份、路由级备份和业务级备份。端口级备份是一种基于交换机的备份方法,通过配置两个交换机端口来实现备份路径,当主链路故障时,备份端口可以迅速切换并接管数据传输。

2、但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的不足:

3、企业通常会配置主交换机和多组备份交换机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常可靠性,主交换机与备份交换机通常安装在交换机柜内,交换机前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柜内的支撑板上,后段放置在托板上,为保证数据传输,需对主交换机和备份交接机进行定期检修及清理,通过螺丝的安装方式在拆装时会花费较多时间,同时来回托拉交换机也会造成交换机的损伤,在拖动交换机时,内部的灰尘也会被抖落,大量的灰尘从接口等缝隙处进入交换机,也会缩短交换机的寿命,增加交换机故障频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企业通常会配置主交换机和多组备份交换机来确保数据传输的正常可靠性,主交换机与备份交换机通常安装在交换机柜内,交换机前端通过螺丝固定在机柜内的支撑板上,后段放置在托板上,为保证数据传输,需对主交换机和备份交接机进行定期检修及清理,通过螺丝的安装方式在拆装时会花费较多时间,同时来回托拉交换机也会造成交换机的损伤,在拖动交换机时,内部的灰尘也会被抖落,大量的灰尘从接口等缝隙处进入交换机,也会缩短交换机的寿命,增加交换机故障频率的问题,提供一种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方法和设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本发明为一种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s1、确定主链路和备份链路:首先需要确定主链路和备份链路的路径以及相应的交换机端口,主链路是网络正常运行时所使用的主要路径,备份链路是备份路径,用于在主链路故障时接管数据传输;

5、s2、配置交换机端口:在主交换机和备份交换机上,需要对相应的端口进行配置,通常将主链路连接的端口配置为主端口,备份链路连接的端口配置为备份端口1和备份端口2,备份端口1和备份端口2之间需要通过交换机端口的绑定或虚拟链路配置进行备份连接的设置;

6、s3、监测主链路状态:主交换机需要不断监测主链路的状态,可以通过链路监测协议来实时检测主链路是否正常;

7、s4、故障转移:一旦主链路发生故障,主交换机会检测到链路异常,并触发故障转移机制,此时,主交换机会通过备份端口1和备份端口2来接管数据传输,并通过路由或链路聚合等技术来实现备份链路的利用;

8、s5、恢复主链路:一旦主链路恢复,主交换机会再次检测链路状态并触发恢复机制,恢复过程中,主交换机会将数据流量从备份链路切换回主链路,以恢复正常的数据传输。

9、一种pon网络中的链路备份设备,包括:

10、主体组件,包括机柜外框架、安装在机柜外框架内部的u型隔层板;

11、主交换机,所述主交换机放置在u型隔层板上;

12、第一备份交换机,所述第一备份交换机放置在另一组u型隔层板上;

13、移动件,所述移动件包括连接在u型隔层板上轨道,活动连接在轨道上的托板;

14、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连接在轨道内;

15、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连接在主交换机和第一备份交换机上;

16、清理件,所述清理件连接在托板下方;

17、收线件,所述收线件连接在托板两侧边。

18、通过设置主体组件用于放置收纳主交换机、第一备份交换机和第二备份交换机,主交换机和第一备份交换机用于信号的转换,移动件用于带动托板上方的交换机移动,限位件可防止托板滑出u型隔层板,连接件用以固定交换机,清理件可在移动件移动的同时对交换机上层的灰尘进行清理,收线件可收紧交换机上的线缆。

1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体组件还包括通过螺丝连接在机柜外框架内部上下两处的第一固定板、通过螺栓连接在第一固定板上的支撑板;

20、所述u型隔层板通过螺栓连接在支撑板,且u型隔层板可根据需要设置多组。

21、通过设置机柜外框架,起收纳与主支撑作用,用以支撑内部各部件,第一固定板用以固定支撑板,u型隔层板用以放置交换机,支撑板上开设有多组安装孔,便于根据客户需要调整每组u型隔层板的间距。

22、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主交换机与第一备份交换机通过配置线连接,第一备份交换机下方通过配置线连接有第二备份交换机。

23、通过主交换机、第一备份交换机和第二备份交换机可实现链路备份,当主交换机出现故障时,可快速切换到第一备份交换机上,当第一备份交换机出现故障可快速切换到第二备份交换机上。

24、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移动件还包括开设在托板下表面前端的凹槽拉手、连接在托板上方的防滑垫、连接在托板下方的第二固定板、转动连接在第二固定板上的轮子,且轮子滑动连接在轨道内;

25、所述轨道共有两组,第二固定板和轮子共有六组分别连接在托板前中后三处,每组轨道对应三组轮子。

26、开设的凹槽拉手,便于拉动托板,当向外拉动托板时,带动第二固定板上的轮子沿轨道转动并向前移动,可减小托板移动时的摩擦阻力,将交换机放置在托板上,设置在托板上的防滑垫可避免托板移动进交换机发生晃动。

27、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件包括开设在轨道两侧边的长腰孔、滚动连接在长腰孔内的限位柱;

28、所述限位柱螺接在托板后端轮子两侧。

29、通过在最后端轮子上连接限位柱,当托板向前移动时,带动轮子向前移动,最后一组轮子两侧的限位柱被限制在长腰孔内,使托板不会移出轨道。

30、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件包括通过螺丝固定在主交换机两侧的边耳、连接在边耳后方的连接块、开设在边耳和连接块上的内嵌槽、活动连接在连接块两侧的三角块、连接在三角块上的拉板、连接在拉板之间的弹簧、开设在支撑板上的方形通孔;

31、所述拉板和弹簧活动连接在内嵌槽内,连接块和三角块活动连接在方形通孔内。

32、用螺丝将边耳固定在交换机两侧,拉出托板,将交换机放置在托板上,推动交换机向内移动,带动托板向内移动,当连接块移动到方形通孔时,施加向内的力,使连接块移入方形通孔,同时三角块被压入连接块内,随后弹出连接块,此时连接块和三角块卡在方形通孔后方,使得边耳无法脱离支撑板,若需拉出交换机,则相对按下两块拉板,带动三角块移向连接块内,并向外拉动拉板,则会带动连接块和边耳向外移拉出,即可拉出交换机,松开拉板,在弹簧的作用下,拉板和三角块复位。

33、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理件包括开设在u型隔层板中间的活动孔、通过螺丝连接在托板下方的安装板、连接在安装板下方的弹簧柱、连接在弹簧柱下方的连接板、通过魔术贴连接在连接板上的清洁棉;

34、所述弹簧柱活动连接在活动孔内。

35、当检修交换机时,拉出交换机,带动托板向外移动,可带动下方的安装板及弹簧柱沿活动孔向外移动,弹簧柱将清洁棉压在下方交换机上,将下方交换机上的灰尘擦除,清洁棉可通过魔术贴快速更换。

36、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线件包括连接在托板两侧的第一齿条、转动连接在第一齿条上的齿轮、滑动连接在齿轮上的第二齿条、连接在第二齿条上的支撑块、连接在第二齿条上的l型支撑杆、连接在l型支撑杆上的l型夹块;

37、所述齿轮转动连接在u型隔层板上,第二齿条共有两组,沿齿轮相对或相背移动。

38、将安装好的线缆整理好穿过两组l型夹块内,并从机柜外框架后方拉出了,当交换机向内移动时,向内移动的托板带动第一齿条移动,会带动齿轮转动,转动的齿轮会带动两组第二齿条相对移动,设置的支撑块起到支撑第二齿条的作用,带动l型支撑杆相对移动,带动l型夹块相对移动将线缆收紧,可避免线缆杂乱放置,同时节约了使用扎带的成本,以及每次拆捆扎带的时间。

39、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主交换机、第一备份交换机和第二备份交换机处均设置有连接件、清理件和收线件。

40、在每一组交换机上均设置相同的连接件、清理件和收线件,便于交换机的整体安装、清洁以及整理。

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42、通过设置的轨道和托板,配合托板下方的轮子,便于推进和拉出交换时,同时通过在最后方轮子上连接有限位柱,以及开设在轨道上的长腰孔,可避免托板移动到最外侧时滑出轨道,砸伤工作人员以及摔毁交换机,另一方面通过设置的连接块、三角块和弹簧,可将边耳直接卡合进支撑板上的方形通孔内,使边耳无法移动,从而将交换机快速的稳定在支撑板上,上述设置,更有利于后期检修交换机,提高检修效率。

43、基于有益效果一,通过连接在托板下方的安装板、弹簧柱、连接板和清洁棉,可在托板向外移动同时,带动清洁棉将下方交换机上的灰尘擦除,节约了清洁时间,同时也减少了机柜内部的灰尘,降低了因灰尘过多带来的故障率。

44、基于有益效果一,通过设置的第一齿条、齿轮和第二齿条,当托板向内移动内,第一齿条向内移动,带动齿轮转动,带动两组第二齿条相对移动,设置的支撑块起到支撑第二齿条的作用,最后带动l型夹块相对移动将线缆收紧,可避免线缆杂乱放置,同时节约了使用扎带的成本,以及每次拆捆扎带的时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