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节能通讯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7905960发布日期:2024-05-09 21:53阅读:10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节能通讯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讯电源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智能节能通讯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1、通讯电源是整个通信网络的关键基础设施,是配电系统中应对负荷用户提供保护、监测和控制的电源结构。通讯电源装置的机柜内安装有电路设备,工作时会产生热量,一般在机柜上开设散热孔并在散热孔的后端位置处安装散热风机,通过散热风机对通讯电源装置内腔进行散热。

2、现有技术cn210273139u公开了一种5g通讯电源柜,包括固定柜体前端中间内部位置处和中下方内部位置处套接有卡柱式旋转散热装置,卡柱式旋转散热装置包括散热固定板、位于散热固定板中间内部的散热孔、位于散热固定板左右两端下方的旋转轴、位于散热固定板左右两端上方内部的弹簧卡柱、位于散热孔上方的凹槽把手和位于散热孔后端的散热固定槽,当散热风机损坏的时候,维修人员通过朝外拉动凹槽把手,就会带动散热固定板朝外移动,从而使得弹簧卡柱与固定柜体的固定卡孔分离,同时散热固定板通过旋转轴在固定柜体中的旋转孔内部进行旋转工作,使得卡柱式旋转散热装置与固定柜体旋转分离,并且使得散热风机从固定柜体内部翻转出来,便于维修人员进行维修和更换工作。

3、但是以上现有技术仅通过设置于固定柜体一面的卡柱式旋转散热装置进行散热,温度较高时,散热效果差。

4、此外,机柜的固定柜体内部空间狭小,不便于维修人员对固定柜体内部的电路设备进行更换和维修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1、发明目的: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节能通讯电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节能通讯电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3、固定柜体,被配置为放置电路设备;所述固定柜体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一开口;

4、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第一开口处的盖合板,所述盖合板能够转动以打开或者封闭所述第一开口;

5、安装于所述固定柜体内部的温度传感器;

6、散热机构,包括风扇和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连接至所述风扇,所述第二电机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驱动所述风扇转动,以使固定柜体内部的空气与外部进行流通;

7、以及驱动传动机构,连接至所述盖合板,被配置为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驱动所述盖合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转动运动。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盖合板设有两个,两个所述盖合板为对开的结构。所述驱动传动机构包括安装框、两个立柱、两个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以及第一电机,所述安装框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柜体内部且位于所述第一开口处。两个所述立柱分别与两个所述盖合板固定连接,且与所述安装框可转动地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分别与两个所述立柱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安装框的两侧。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杆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与其中一个所述立柱固定连接。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用于容纳所述风扇和第二电机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位于所述固定柜体之外且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柜体的外侧壁。所述固定柜体开设有一个以上的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连通所述固定柜体与所述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具有一个以上的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连通外部环境。所述安装箱的一侧壁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处可转动地连接有用于封闭以及打开所述第二开口的挡板,以便于更换和维修所述风扇和第二电机。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柜体包括固定柜体本体以及开设于固定柜体本体一侧壁的设备安装开口。

11、该装置还包括用于安装电路设备的隔板,所述隔板滑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柜体内,以便所述隔板经所述设备安装开口至少部分地滑出所述固定柜体之外进行维修。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包括支撑箱,所述风扇和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箱内,所述支撑箱固定连接至所述隔板内,以实现所述风扇随所述隔板同步地滑入和滑出该装置。

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设备安装开口相对设置。所述安装箱固定连接至所述固定柜体中与所述设备安装开口相邻的外侧壁。所述第二开口开设于所述安装箱中与所述设备安装开口同一侧的侧壁上。

14、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柜门,所述柜门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设备安装开口,以封闭和打开所述设备安装开口。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机构还包括第一防护箱和第二防护箱,所述第一防护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箱的一侧,所述第二防护箱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柜体的一侧,所述第一防护箱和所述第二防护箱均具有第三散热孔,所述第一防护箱的第三散热孔连通所述第一防护箱内部与外部环境,所述第二防护箱的第三散热孔连通所述第二防护箱内部与外部环境。第二散热孔连通所述第一防护箱与所述安装箱。

16、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备用电源机构,所述备用电源机构包括备用电源和太阳能光伏板,所述备用电源安装于所述固定柜体内,所述太阳能光伏板安装于所述固定柜体外上方,且与所述备用电源电连接。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备用电源机构还包括连接板、放置箱和转动驱动组件,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的下方,所述放置箱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和所述固定柜体之间。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放置箱内,所述转动驱动组件连接至连接板。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固定杆、第一转动杆、固定柱、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三齿轮、第二转动杆以及第四电机,所述固定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一转动杆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固定柱与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固定柱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二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柱和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接板的下方,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齿轮可转动地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第四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备用电源机构还包括清洁组件,所述清洁组件包括清洁刷、连接块和丝杆,所述清洁刷与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表面抵接,所述丝杆可转动地连接至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丝杆螺纹连接。所述清洁刷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连接块,当所述丝杆转动时,所述清洁刷随所述连接块同步地沿所述丝杆往复移动,以擦拭所述太阳能光伏板表面。

20、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安装板、遮挡板、第一固定框、第二固定框、第一移动杆、第二移动杆、第三移动杆、第四移动杆以及第三电机,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柜体外上方,所述遮挡板位于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且竖直设置,所述遮挡板的内侧壁固定有所述第二固定框,所述安装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固定框,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移动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三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框转动连接,所述第四移动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移动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固定框转动连接,所述第二移动杆和所述第三移动杆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移动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21、在一实施例中,该装置包括一个以上的支撑底脚,一个以上的所述支撑底脚位于所述固定柜体的下方。

22、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智能节能通讯电源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上述的任一项所述的智能节能通讯电源装置。该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23、获取到温度传感器的低温信号,输出散热驱动信号至第二电机,带动风扇转动散热。

24、获取到温度传感器的中温信号,输出散热驱动信号的同时输出顺时针驱动信号至第一电机,带动盖合板打开。

25、获取到所述温度传感器的高温信号,输出散热驱动信号的同时输出正反转驱动信号至所述第一电机,带动盖合板间歇性打开预设角度。

26、有益效果:

27、(1)本发明根据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固定柜体内腔不同温度,可依次驱动所述第二电机转动带动所述风扇散热、驱动所述第一电机转动带动所述盖合板打开一定角度以及间歇性地打开一定角度,在风扇散热的基础上,通过增强所述固定柜体内腔与外部之间的空气流通进一步增强散热能力。

28、(2)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一部分空气依次通过所述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进入所述固定柜体内腔散热,另一部分空气通过所述第一散热孔进入所述固定柜体内腔散热,三面散热,散热效果好。

29、(3)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第一电机来驱动所述盖合板相对于所述第一开口转动运动。

30、(4)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将容纳有风扇的散热机构设置于固定柜体外部,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维修。

31、(5)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固定柜体内设置有用于安装电路设备的隔板,且该所述隔板能够经所述设备安装开口至少部分地滑出所述固定柜体之外,这样更便于操作人员进行维修。

32、(6)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通过在安装箱内设置支撑箱,并将风扇和第二电机固定安装于支撑箱内,然后将支撑箱固定至隔板上,实现所述风扇随所述隔板同步地滑入和滑出该装置。这样便于操作者在对滑出的隔板上的设备进行维修时,利用风扇进行散热,改善操作条件。

33、(7)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一防护箱和第二防护箱,第一防护箱和第二防护箱用于防止雨水

34、(8)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备用电源机构,用于在电源故障时临时用电。

35、(9)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遮挡机构,遮挡机构用于为维修人员遮阳,避免维修人员直接暴露于烈日下,降低中暑概率。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