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82183发布日期:2023-10-28 15:58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半导体器件,具体涉及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1、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是一种常用的发光器件,通过电子与空穴复合释放能量发光,它在照明领域应用广泛。发光二极管可高效地将电能转化为光能,在现代社会具有广泛的用途,如照明、平板显示、医疗器件等。

2、发光二极管简称为led。由含镓(ga)、砷(as)、磷(p)、氮(n)等的化合物制成。发光二极管与普通二极管一样是由一个pn结组成,也具有单向导电性。当给发光二极管加上正向电压后,从p区注入到n区的空穴和由n区注入到p区的电子,在pn结附近数微米内分别与n区的电子和p区的空穴复合,产生自发辐射的荧光。不同的半导体材料中电子和空穴所处的能量状态不同。当电子和空穴复合时释放出的能量多少不同,释放出的能量越多,则发出的光的波长越短。常用的是发红光、绿光或黄光的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反向击穿电压大于5伏。它的正向伏安特性曲线很陡,使用时必须串联限流电阻以控制通过二极管的电流。

3、目前发光二极管在使用时,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盒内部常常会产生高温,高温会影响二极管的使用温定性,也会影响控制盒的使用寿命,因此,需要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盒进行内部散热。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以解决目前发光二极管在使用时,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盒内部常常会产生高温,高温会影响二极管的使用温定性,也会影响控制盒的使用寿命,需要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盒进行内部散热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置为长盒结构,所述控制盒的前后两侧壁对称开设有若干个过滤栅格,所述控制盒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开关,所述活动开关顶端设置有推柱。

4、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控制盒的左右两侧壁各设置有锁紧底脚,每一个所述锁紧底脚顶端安装有六角螺栓。

5、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过滤栅格内固定安装有微型电风扇叶。

6、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开关的前后两侧壁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壁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活动开关前后两侧的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导向滑槽内。

7、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活动开关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在活动开关的底端分别靠近于活动开关的左右两侧。

8、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滑槽的底端开设有三个让位槽,三个所述让位槽在滑槽的底端分别位于左、中、右三个位置。

9、做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其中,位于滑槽底端中间位置的所述让位槽内固定安装有菱形结构的公共弹性金属片,位于滑槽底端左侧位置的所述让位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金属片,位于滑槽底端右侧位置的所述让位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金属片。

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盒的顶端开设有滑槽,通过活动开关在滑槽内向左推动或向右推动,带动活动开关底部的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分别与底部的公共弹性金属片、第二弹性金属片连接或与底部的公共弹性金属片、第一弹性金属片连接,从而实现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

12、本实用新型控制可以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颜色或者发光二极管的启闭,具体的如何控制需要看本领域技术人员如何进行接线,本控制装置具有三根连接端子,分别与三根线相连,其中一个公共弹性金属片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的正极线或负极线,另一个弹性金属片分别连接发光二极管的省余的正极线或负极线,最后一个弹性金属片可连接或不连接电线,不连接电线时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的启闭,连接于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的亮度或颜色等。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盒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六角螺栓,通过六角螺栓用于锁紧控制盒的安装牢固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盒的内壁安装有若干个微型电风扇叶,通过微型电风扇叶提高控制盒的散热速度,有效避免该控制盒工作过程中产生高热。

14、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实用新型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



技术特征:

1.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设置为长盒结构,所述控制盒的前后两侧壁对称开设有若干个过滤栅格,所述控制盒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开关,所述活动开关顶端设置有推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的左右两侧壁各设置有锁紧底脚,每一个所述锁紧底脚顶端安装有六角螺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过滤栅格内固定安装有微型电风扇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开关的前后两侧壁各设置有滑块,所述滑槽的内壁前后两侧对称开设有导向滑槽,所述活动开关前后两侧的滑块通过滑动配合方式滑动连接于对应的导向滑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开关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第一连接端子、第二连接端子在活动开关的底端分别靠近于活动开关的左右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底端开设有三个让位槽,三个所述让位槽在滑槽的底端分别位于左、中、右三个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位于滑槽底端中间位置的所述让位槽内固定安装有菱形结构的公共弹性金属片,位于滑槽底端左侧位置的所述让位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一弹性金属片,位于滑槽底端右侧位置的所述让位槽内固定安装有第二弹性金属片。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涉及半导体器件技术领域,一种发光二极管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盒,所述控制盒设置为长盒结构,所述控制盒的前后两侧壁对称开设有若干个过滤栅格,所述控制盒的顶端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滑动连接有活动开关,每一个所述锁紧底脚顶端安装有六角螺栓。每一个所述过滤栅格内固定安装有微型电风扇叶。本技术通过在控制盒的顶端开设有滑槽,通过活动开关在滑槽内向左推动或向右推动,带动活动开关底部的第一连接端子与第二连接端子分别与底部的公共弹性金属片、第二弹性金属片连接或与底部的公共弹性金属片、第一弹性金属片连接,从而实现对发光二极管的控制。

技术研发人员:宁山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聚丰彩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