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307006发布日期:2023-09-02 13:30阅读:4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钣金设计制造,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1、目前各种机械电子设备壳体均采用轻薄美观的薄钢板钣金工艺来实现,通过钣金结构设计在设备外部形成具有防护作用的壳体,同时该壳体内部可设计各种钣金机械结构作为连接支撑结构用以安装设备内部各种模块及部件。所以说钣金壳体作为整个设备结构中重要的一环,其兼具机械结构功能、外部防护功能及外部造型等美观实用功能,设备钣金壳体的结构设计和制造工艺制订就成为了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2、如说明书附图1所示为自动售卖机的钣金壳体,现有常规结构设计为整体式结构。依照原料板材尺寸规格以及考虑钣金工艺将整个壳体拆解为左、右、后、顶及底等几个部件,接着在各部件连接处经过焊接工艺形成如图所示的整个壳体部件,而后再经过表面喷涂后进入装配工序将其他部件安装进壳体中。该种焊接整体式结构设计及制造工艺较为普遍,多数壳体均采用该种方案,但在如图1所示的产品中该种常规结构及工艺会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3、1、产品整体外形尺寸较大,各部件在焊接时需要使用较大的工作平台及较大的定位工装夹具,场地及夹具成本较高;

4、2、产品整体重量较大,在焊接过程中难于移动周转,在焊接成型后的工序流转过程中也难于搬运,运转效率低,且容易发生磕碰等外观不良;

5、3、产品整体外形尺寸较大,在喷涂过程中无法进入常规尺寸的自动喷涂线进行流水线式自动喷涂,需要逐件在喷涂房中单独人工进行喷涂,人工喷涂易出现质量波动;喷涂完成后同样还需要逐件在烘房中进行烘烤,整个喷涂工序中无法进行流水线式生产,生产效率低下,质量不稳定;

6、4、各个面的连接部分抵抗弯折变形能力较小,极易受力发生外力弯曲,造成相邻板体连接处变形问题。

7、如上所述的几个因素会对批量生产造成较大的影响,经常会出现产能瓶颈及质量不稳定等影响产品批量生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通过将钣金壳体的侧边进行褶边、弯折双侧加固结构,这样钣金壳体的连接侧边部分的板材局部厚度进行了加倍,同时连接部分设计成“u”型折弯,使得连接部分抵抗弯折变形能力大大增强,便于焊接加工、便于运输周转以及利于喷涂作业,可使用自动流水线进行喷涂和烘烤,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及质量稳定性。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单个所述钣金壳体与相接的钣金壳体的相接侧边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强度增强结构,以及将相邻的所述钣金壳体连接的相接紧固结构。

3、优选的,所述强度增强结构包括将所述钣金壳体的侧边一定宽度范围反向弯折并与钣金壳体表面平贴接触的褶边,所述褶边与钣金壳体重叠构成加强层。

4、优选的,在所述加强层上沿其长度方向间距开设有与所述钣金壳体连接的单通孔。

5、优选的,所述加强层间距且连续直角弯折构成u型槽状结构,所述相接紧固结构连接在相接的所述钣金壳体的所述u型槽状结构上。

6、优选的,所述相接紧固结构为同时穿设在相接的所述钣金壳体的所述u型槽状结构上的连接螺栓。

7、优选的,所述钣金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限位嵌入有与所述连接螺栓配合的拉铆螺母,并且所述拉铆螺母与所述第二壳体的u型槽状结构同时与第一壳体的u型槽状结构平贴接触。

8、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该连接结构通过将钣金壳体的侧边进行褶边、弯折双侧加固结构,这样钣金壳体的连接侧边部分的板材局部厚度进行了加倍,同时连接部分设计成“u”型折弯,使得连接部分抵抗弯折变形能力大大增强。

9、在褶边u型槽中设计有若干只穿过一层板的单通孔,这些孔作为将塞焊孔用以固定褶边结构的双层板。通过在这些孔中进行塞焊将双层板连为一体,避免双层板之间在受到外力的情况下发生滑动位移,该塞焊结构使得各部件连接处的强度和结构刚性进一步增强。

10、本发明通过钣金结构设计将壳体分为若干部分的部件,各部件可以独立进行预制,互不干扰;当各部分部件加工完成后再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壳体结构。与前述现有整体焊接式结构相比较,该种分体式预制结构可使需要加工的部件尺寸显著减小,结构简单便于焊接加工、便于运输周转以及利于喷涂作业,可使用自动流水线进行喷涂和烘烤,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及质量稳定性。同时本发明采用钣金褶边结构,对各部件连接部分进行局部加固,杜绝连接处强度欠缺,壳体整体结构刚性不足的问题出现,以保证组装后壳体整体尺寸一致性稳定,利于批量生产安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单个所述钣金壳体与相接的钣金壳体的相接侧边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有强度增强结构,以及将相邻的所述钣金壳体连接的相接紧固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强度增强结构包括将所述钣金壳体的侧边一定宽度范围反向弯折并与钣金壳体表面平贴接触的褶边(10),所述褶边(10)与钣金壳体重叠构成加强层(2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加强层(20)上沿其长度方向间距开设有与所述钣金壳体连接的单通孔(20a)。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层(20)间距且连续直角弯折构成u型槽状结构(30),所述相接紧固结构连接在相接的所述钣金壳体的所述u型槽状结构(30)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接紧固结构为同时穿设在相接的所述钣金壳体的所述u型槽状结构(30)上的连接螺栓(4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钣金壳体包括第一壳体(51)和第二壳体(52),所述第二壳体(52)上限位嵌入有与所述连接螺栓(40)配合的拉铆螺母(60),并且所述拉铆螺母(60)与所述第二壳体(52)的u型槽状结构(30)同时与第一壳体(51)的u型槽状结构(30)平贴接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新型分体式钣金壳体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设置于单个所述钣金壳体与相接的钣金壳体的相接侧边处,连接结构包括有强度增强结构,以及将相邻的钣金壳体连接的相接紧固结构。通过钣金结构设计将壳体分为若干部分的部件,各部件可以独立进行预制,互不干扰;当各部分部件加工完成后再进行组装形成完整的壳体结构。与前述现有整体焊接式结构相比较,该种分体式预制结构可使需要加工的部件尺寸显著减小,结构简单便于焊接加工、便于运输周转以及利于喷涂作业,可使用自动流水线进行喷涂和烘烤,大大提升生产效率及质量稳定性。同时本发明采用钣金褶边结构,对各部件连接部分进行局部加固,以保证组装后壳体整体尺寸一致性稳定。

技术研发人员:胡怀斌,王军平,李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宝鸡丰立德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227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