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892208发布日期:2023-10-28 20:39阅读:20来源:国知局
智能插座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电气产品,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插座。


背景技术:

1、智能插座可透过wifi、蓝牙等方式与手持装置连接,主要功能为远端开关,语音操控。可广泛用于电视机、计算机、空调器、加湿器、饮水机、照明灯、充电器等需要定时控制通电和断电的各种家用电器及办公设备等配用。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由于wifi模块和蓝牙模块需要不间断地收发信号,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排出很容易烧毁零件,严重时还会引发火灾。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插座,旨在排出智能插座内产生的大量热量,延长智能插座的使用寿命。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智能插座,包括:

3、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容置腔具有一敞口端;

4、面板,所述面板盖设于所述敞口端;以及

5、集成电路模块,用于根据无线指令切换开关器件的导通/断开状态;

6、其中,所述容置腔的底壁和所述集成电路模块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腔,所述第一通风腔内形成有第一风道,用于将所述集成电路模块产生的热量沿所述容置腔的底壁散发至外部环境;

7、所述容置腔的内壁面和所述集成电路模块的外侧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腔,所述第二通风腔内形成有第二风道,用于将所述集成电路模块产生的热量沿所述容置腔的侧壁散发至所述第一通风腔,并通过所述第一风道散发至外部环境。

8、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风道包括:

9、第二进风通道,所述第二进风通道设置于所述壳体的内壁和所述集成电路模块的外缘之间,所述第二进风通道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设置于所述面板的侧边缘,用于将空气吸入所述第一通风腔;和

10、第二出风通道,所述第二出风通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所述第一风道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开设于所述壳体的侧壁,用于将所述集成电路模块产生的热量散发至外部环境。

11、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设置设有若干导流板。

12、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沿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进风方向延伸设置。

13、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风腔内设置有散热扇。

14、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扇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散热鳍片,用于传递所述集成电路模块底部产生的热量。

15、在本申请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鳍片沿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延伸设置。

16、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采用在壳体内设置相互连通的第一通风腔和第二通风腔,第一通风腔设置于容置腔的底壁和集成电路模块的底部之间,第二通风腔设置于容置腔的内壁面和集成电路模块的外侧之间,集成电路模块产生的热量部分通过第一通风腔直接排出至外部环境,部分通过第二通风腔排至第一通风腔后再排出至外部环境,由此可以提高智能插座内部的散热效率,有利于延长智能插座的使用寿命,及降低智能插座因高温烧毁的风险。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风道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内壁面设置设有若干导流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沿所述第二进风通道的进风方向延伸设置。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风腔内设置有散热扇。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扇的出风口处设置有散热鳍片,用于传递所述集成电路模块底部产生的热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沿所述第一风道的出风方向延伸设置。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电气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插座,包括壳体、面板以及集成电路模块,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具有一敞口端;面板盖设于敞口端;用于根据无线指令切换开关器件的导通/断开状态;其中,容置腔的底壁和集成电路模块的底部之间形成有第一通风腔,第一通风腔内形成有第一风道,用于将集成电路模块产生的热量沿容置腔的底壁散发至外部环境;容置腔的内壁面和集成电路模块的外侧之间形成有第二通风腔,第二通风腔内形成有第二风道,用于将集成电路模块产生的热量沿容置腔的侧壁散发至第一通风腔,并通过第一风道散发至外部环境。本技术技术方案旨在排出智能插座内产生的大量热量,延长智能插座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张焰华,薛克涛,江春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茂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5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