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换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50461发布日期:2023-10-06 11:21阅读:25来源:国知局
液冷换热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散热,特别涉及一种液冷换热设备。


背景技术:

1、随着国家信息化和数字化的高速发展,数据中心机房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高功率密度服务器大规模使用,单机柜产热量急剧增加。一方面,高功率密度服务器的热量需及时带走,不然会导致设备损坏宕机,造成经济损失;另一方面,高散热所需制冷设备功率成倍提高,增加了数据中心的能源消耗。

2、现有的数据中心机房主要采用工业空调等成熟风冷技术,但空调设备自身具有的高能耗特点,导致数据中心机房的pue值普遍较高。为解决高功耗it设备散热难题,数据中心开始采用液冷技术,液冷技术冷却效率显著高于风冷散热,可以有效解决高功耗it设备的散热问题,降低冷却系统能耗。

3、在目前采用液冷技术的数据中心机房里,常用的液冷换热设备在经过一次循环换热后无法快速回温,易导致后续的换热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冷换热设备,通过设置降温部件,改变液冷换热设备内部的空气温度,进而影响换热部件的温度,使其温度调节至室温或预设温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液冷换热设备内部温度无法合理调节导致影响换热效果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换热设备,至少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温控部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温控部件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并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以形成第一环路和第二环路,所述第一环路和所述第二环路通过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其中,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降温部件,所述第一环路与第二环路交换热量后,所述箱体内的温度随所述降温部件改变,以调节所述第一环路的温度。

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管道包括容器回液管和容器供液管,所述容器回液管和所述容器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两端连接;所述容器回液管和所述容器供液管远离所述第一流道一端均与容器连接,以使得所述容器内的液体流经所述第一环路,与所述第二环路进行热量交换。

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回液管上设置有泵体,所述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泵体沿所述第一环路循环流动。

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回液管和所述容器供液管均具有过滤部件,以使得流向所述第一流道和流向所述容器内的液体均能流经所述过滤部件。

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供液管为直角结构,以使得所述容器供液管被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侧或右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容器供液管上设置有电导率仪,以检测流入所述容器内液体的电导率。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二管道包括外循环回液管和外循环供液管,所述外循环回液管和所述外循环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两端连接;所述外循环回液管和所述外循环供液管远离所述第二流道一端均贯穿所述箱体与外循环系统连接,以使得经所述外循环系统流出的液体流入第二环路中,与所述第一环路进行热量交换。

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降温部件至少包括叶片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且与所述叶片连接,以驱动叶片使其产生气流,从而改变所述箱体内的温度。

10、由此可见,本申请一个或者多个实施方式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温控部件,对液冷服务器容器内部液体进行换热,以保证冷却液能长期处于预设的温度区间内,实现对设备的冷却。

11、同时通过设置降温部件,改变液冷换热设备内部的空气温度,进而影响换热部件的温度,使其温度调节至室温或预设温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液冷换热设备内部温度无法合理调节导致影响换热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温控部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包括容器回液管和容器供液管,所述容器回液管和所述容器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一流道两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冷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回液管上设置有泵体,所述容器内的液体通过所述泵体沿所述第一环路循环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冷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回液管和所述容器供液管均具有过滤部件,以使得流向所述第一流道和流向所述容器内的液体均能流经所述过滤部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供液管为直角结构,以使得所述容器供液管被配置于所述箱体的左侧或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任意一项所述的液冷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供液管上设置有电导率仪,以检测流入所述容器内液体的电导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包括外循环回液管和外循环供液管,所述外循环回液管和所述外循环供液管分别与所述第二流道两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换热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降温部件至少包括叶片和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箱体上,并且与所述叶片连接,以驱动叶片使其产生气流,从而改变所述箱体内的温度。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冷换热设备,至少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置有温控部件、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温控部件具有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并且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分别与所述第一管道和所述第二管道连通,以形成第一环路和第二环路,所述第一环路和所述第二环路通过接触进行热量交换;其中,所述箱体内还设置有降温部件,所述第一环路与第二环路交换热量后,所述箱体内的温度随所述降温部件改变,以调节所述第一环路和所述第二环路的温度。本申请通过设置降温部件,改变液冷换热设备内部的空气温度,进而影响换热部件的温度,使其温度调节至室温或预设温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液冷换热设备内部温度无法合理调节导致影响换热效果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炳华,李明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秦淮数据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3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