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屏蔽机构、域控制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889219发布日期:2023-07-25 17:23阅读:33来源:国知局
电磁屏蔽机构、域控制器及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屏蔽机构、域控制器及车辆。


背景技术:

1、车载域控制器是汽车智能化实现不可或缺的部件,随着汽车域控制器的功能丰富增加,域控制器芯片发生出电磁波越来越强,电磁屏蔽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此外,在考虑密封防水的情况下,以往仅通过密封圈实现密封的域控制器外壳,难以兼顾防水冲击、防渗水以及强效电磁屏蔽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磁屏蔽机构、域控制器及车辆,可以兼具防水冲击、防渗水以及强效电磁屏蔽的功能。

2、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磁屏蔽机构,包括:金属腔壳和金属盖体,所述金属腔壳设有腔室,所述金属盖体连接于所述金属腔壳,且所述金属盖体盖合所述腔室;

3、所述金属腔壳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一凸起分别环绕所述腔室,并间隔设置;

4、所述金属盖体设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凸起插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5、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金属腔壳与所述金属盖体之间具有接缝端面;

6、所述金属腔壳自所述接缝端面向背离所述金属盖体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一凹槽,所述金属盖体自所述接缝端面向背离所述金属腔壳的方向凹陷形成所述第二凹槽。

7、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凸起接近所述腔室的一侧具有第一内嵌端面,所述第一凸起背离所述腔室的一侧具有第二内嵌端面;

8、所述第一内嵌端面和所述第二内嵌端面皆垂直于所述接缝端面,且所述第一内嵌端面和所述第二内嵌端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二凹槽的内侧壁。

9、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二凸起接近所述腔室的一侧具有第三内嵌端面,所述第二凸起背离所述腔室的一侧具有第四内嵌端面;

10、所述第三内嵌端面和所述第四内嵌端面皆垂直于所述接缝端面,且所述第三内嵌端面和所述第四内嵌端面分别贴合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侧壁。

11、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在自所述腔室沿所述接缝端面指向外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依次间隔设置。

12、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金属腔壳和/或所述金属盖体还设有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环绕所述腔室,且所述第三凹槽内安装有密封圈,并使所述密封圈被压紧在所述金属腔壳和所述金属盖体之间。

13、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一凸起分别围设在所述第三凹槽的外侧。

14、结合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施方式,其中,所述第一凸起设有第一密封端头,所述第二凹槽设有第二渐缩部,所述第一密封端头插设于所述第二渐缩部,沿所述金属腔壳指向所述金属盖体的方向,所述第二渐缩部和所述第二凹槽的宽度尺寸递减;

15、和/或,所述第二凸起设有第二密封端头,所述第一凹槽设有第一渐缩部,所述第二密封端头插设于所述第一渐缩部,沿所述金属盖体指向所述金属腔壳的方向,所述第二密封端头和所述第一渐缩部的宽度尺寸递减。

16、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域控制器,包括:域控制器本体和第一方面记载的电磁屏蔽机构,所述域控制器本体安装于所述腔室内部。

17、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辆配备有第一方面记载的电磁屏蔽机构。

18、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带来了以下有益效果:采用金属腔壳设有腔室,金属盖体连接于金属腔壳,且金属盖体盖合腔室,金属腔壳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分别环绕腔室,并间隔设置,金属盖体设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第二凸起插设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凸起插设于第二凹槽内,通过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凸起,形成了交错结构,可以最大程度阻挡接缝处水流冲击,并且可以极大程度降低电磁波泄漏,实现了防水冲击、防渗水以及强效电磁屏蔽的功能。

19、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技术特征:

1.一种电磁屏蔽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金属腔壳(100)和金属盖体(200),所述金属腔壳(100)设有腔室(101),所述金属盖体(200)连接于所述金属腔壳(100),且所述金属盖体(200)盖合所述腔室(1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腔壳(100)与所述金属盖体(200)之间具有接缝端面(30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20)接近所述腔室(101)的一侧具有第一内嵌端面(121),所述第一凸起(120)背离所述腔室(101)的一侧具有第二内嵌端面(12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凸起(210)接近所述腔室(101)的一侧具有第三内嵌端面(211),所述第二凸起(210)背离所述腔室(101)的一侧具有第四内嵌端面(212);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其特征在于,在自所述腔室(101)沿所述接缝端面(300)指向外侧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凹槽(110)和所述第一凸起(120)依次间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腔壳(100)和/或所述金属盖体(200)还设有第三凹槽(130),所述第三凹槽(130)环绕所述腔室(101),且所述第三凹槽(130)内安装有密封圈(400),并使所述密封圈(400)被压紧在所述金属腔壳(100)和所述金属盖体(200)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10)和所述第一凸起(120)分别围设在所述第三凹槽(130)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起(120)设有第一密封端头(123),所述第二凹槽(220)设有第二渐缩部(221),所述第一密封端头(123)插设于所述第二渐缩部(221),沿所述金属腔壳(100)指向所述金属盖体(200)的方向,所述第二渐缩部(221)和所述第二凹槽(220)的宽度尺寸递减;

9.一种域控制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域控制器本体和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所述域控制器本体安装于所述腔室(101)内部。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配备有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屏蔽机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磁屏蔽机构、域控制器及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屏蔽机构,包括:金属腔壳和金属盖体,金属腔壳设有腔室,金属盖体连接于金属腔壳,且金属盖体盖合腔室;金属腔壳设有第一凹槽和第一凸起,第一凹槽与第一凸起分别环绕腔室,并间隔设置;金属盖体设有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第二凸起插设于第一凹槽内,第一凸起插设于第二凹槽内。本技术提供的电磁屏蔽机构、域控制器及车辆,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分别向相反的方向凸起,形成了交错结构,可以最大程度阻挡接缝处水流冲击,并且可以极大程度降低电磁波泄漏,实现了防水冲击、防渗水以及强效电磁屏蔽的功能。

技术研发人员:李恒旭,孙永刚,王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03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