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017341发布日期:2023-11-17 13:27阅读:32来源:国知局
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灯控制电路,特别是公开一种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1、随着汽车电气化程度的加深,led车灯越来越普及,目前在一些24v电气系统的商用卡车上,也在大量使用led车灯。对于一些功率较大的灯具,如前大灯,往往使用效率较高的dcdc电路作为驱动方案。商用车的电气使用电压范围是18-32v,也就是说18v以下电压条件时,允许不工作,由于dcdc电路输入电压与电流成反比的特性,在负载相同的条件下,输入电压越小,输入电流则越大,商用车大灯正常电压18-32v条件下,电流已经很大,如果在低压供电条件下,电流甚至可能会翻倍,通常情况下,会使用一个使能电路,对dcdc电路进行低压关断的保护,避免低压时电流过大,对前端输入元器件造成损伤。

2、目前低压关断保护一般有两种做法:

3、a方案:在供电信号与驱动电路使能间串联一个稳压管,当供电电压低于稳压管和驱动电路使能阈值之和时,使能信号无效,驱动回路进入关闭状态。此方案的好处是电路简单,成本很低,但由于输入电压信号为模拟信号,会有启动电压临界点模糊抖动的问题。通常使用在小功率的线性驱动电路上。如果使用在大功率的dcdc驱动电路上,在的临界电压,dcdc芯片会在开启和关闭间抖动,可能会进入一种非正常的工作状态,甚至造成元件损坏。

4、b方案:使用单片机实时监控供电电压,通过单片机的io口直接对驱动电路进行使能控制。此方案的好处是数字信号控制使能,避免了临界点模糊问题。此方案的缺点也很明显,器件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以较小成本避免电压临界点抖动的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

2、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包括使能控制电路和dcdc控制芯片,所述使能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二稳压二极管z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3、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负极与所述第三电阻r3的一端相连并接入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所述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负极相连,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2的正极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分别与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负极、第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二二极管d2的正极与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基极相连;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5v电压端,所述第一三极管q3的集电极连入所述dcdc控制芯片的en引脚;

4、所述第二二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q2的基极分别与所述第一电阻r1的一端、第二电阻r2的一端相连,所述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的正极相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集电极相连,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

5、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分别为npn三极管。

6、设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二稳压管z2之间、第三电阻r3与第一二极管d1之间的电压为第一电压v1,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一端的电压为第二电压v2,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一端的电压为第三电压v3,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一端的电压为第四电压v4;当所述第二电压v2为1.4v时,所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和关闭临界值;所述第三电压v3为1.4v时,所述第三三极管q3导通和关闭临界值;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二稳压二极管z2以标称值为导通电压;en信号高电平有效。

7、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由0v上升至5.1v时,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2开始导通;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继续上升至7.2v时,所述第三电压v3为1.4v,此时第一三极管q1开始导通;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继续上升至10v时,第一稳压二极管z1导通;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上升至12.8v时,所述第二电压v2处分压为1.4v,所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使能开启电压。

8、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为12.1v时,使能关闭电压。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使能控制电路的分立器件,对使能信号的开启和关闭电压进行了分离识别,将原来单一的临界点,拆分为两个,分别是开启临界点和关闭临界点,从而解决电压临界点抖动问题。本实用新型以较小的成本,解决了单个稳压二极管管使能方案的开启关闭电压临界点抖动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使能控制电路和dcdc控制芯片,所述使能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二稳压二极管z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

2.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pnp三极管,所述第二三极管q2和第三三极管q3分别为npn三极管。

3.根据权利要求 1 所述的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设所述第三电阻r3与第二稳压管z2之间、第三电阻r3与第一二极管d1之间的电压为第一电压v1,所述第二三极管q2的基极一端的电压为第二电压v2,所述第三三极管q3的基极一端的电压为第三电压v3,所述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一端的电压为第四电压v4;当所述第二电压v2为1.4v时,所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和关闭临界值;所述第三电压v3为1.4v时,所述第三三极管q3导通和关闭临界值;所述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二稳压二极管z2以标称值为导通电压;en信号高电平有效。

4.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由0v上升至5.1v时,所述第二稳压二极管z2开始导通;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继续上升至7.2v时,所述第三电压v3为1.4v,此时第一三极管q1开始导通;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继续上升至10v时,第一稳压二极管z1导通;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上升至12.8v时,所述第二电压v2处分压为1.4v,所述第二三极管q2导通;使能开启电压。

5.根据权利要求 3 所述的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压输入端vbat的供电电压为12.1v时,使能关闭电压。


技术总结
本技术为一种基于分立器件的使能控制电路。它包括使能控制电路和DCDC控制芯片,所述使能控制电路包括第一稳压二极管Z1、第二稳压二极管Z2、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第一三极管Q1、第二三极管Q2、第三三极管Q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和第三电阻R3;通过使能控制电路的分立器件,对使能信号的开启和关闭电压进行了分离识别,将原来单一的临界点,拆分为两个,分别是开启临界点和关闭临界点,从而解决电压临界点抖动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张晓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晨阑光电器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4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