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功率模组及变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62514发布日期:2023-12-30 06:58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功率模组及变流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变流器,具体涉及一种功率模组及变流器。


背景技术:

1、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业界对于高功率变流器的需求日益增加,为此,高功率的功率模组也逐步地走向市场。但是,随着功率的增加,功率模组的尺寸也不断增大,严重影响功率模组的安装以及运输。

2、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方案,以克服或者缓解上述缺陷,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功率模组及变流器,其中,该功率模组中器件结构形式更为合理,有利于缩减尺寸,可以方便地进行安装和运输。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功率模组,包括功率回路和第一导电排,所述第一导电排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功率回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板段的板面和上下方向呈夹角设置。

3、上述方案中,第二板段的板面和上下方向呈夹角设置,第二板段在上下方向上的空间占用可以相对较小,有利于减小整个功率模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以方便功率模组的安装以及运输。

4、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排包括第一排体和第二排体,所述第一排体形成所述第一板段,所述第二排体和所述第一排体电连接,所述第二排体的局部形成所述第二板段。

5、可选地,所述第二排体包括转接排和延伸排,所述转接排和所述第一排体电连接,所述延伸排和所述转接排电连接,局部的所述转接排和至少局部的所述延伸排形成所述第二板段。

6、可选地,所述第二板段和上下方向相垂直。

7、可选地,还包括吸收回路,所述吸收回路和所述功率回路在前后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导电排的数量为多个,部分的所述第一导电排还包括第三板段,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相连,且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吸收回路电连接。

8、可选地,所述吸收回路包括两个液冷电阻和两个电抗器,两所述液冷电阻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两所述电抗器设置在两所述液冷电阻之间;所述电抗器具有长度方向,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左右方向相平行。

9、可选地,所述电抗器配置有电连接端和液冷接口,所述电连接端位于所述电抗器的上侧,所述电连接端和所述第三板段电连接,所述液冷接口位于所述电抗器的下侧。

10、可选地,所述吸收回路还包括模组电容,在前后方向上,所述模组电容相对所述电抗器以及所述液冷电阻更为靠近所述功率回路,所述模组电容和所述功率回路电连接,且所述模组电容和所述液冷电阻电连接。

11、可选地,所述模组电容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模组电容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所述吸收回路还包括第二导电排,所述第二导电排和两组所述模组电容均电连接,所述第二导电排还连接有n极导电排,所述n极导电排具有n极连接端,所述n极连接端位于左右方向上的中间区域。

12、可选地,所述吸收回路还包括正极导电排和负极导电排,所述正极导电排具有正极连接端,所述负极导电排具有负极连接端,所述正极连接端和所述负极连接端均位于左右方向上的中间区域。

1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变流器,包括内部电容和功率模组,所述内部电容和所述功率模组电连接,所述功率模组为上述的功率模组。



技术特征:

1.一种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功率回路(2)和第一导电排(3),所述第一导电排(3)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功率回路(2)电连接,所述第二板段的板面和上下方向呈夹角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排(3)包括第一排体(31)和第二排体(32),所述第一排体(31)形成所述第一板段,所述第二排体(32)和所述第一排体(31)电连接,所述第二排体(32)的局部形成所述第二板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排体(32)包括转接排(321)和延伸排(322),所述转接排(321)和所述第一排体(31)电连接,所述延伸排(322)和所述转接排(321)电连接,局部的所述转接排(321)和至少局部的所述延伸排(322)形成所述第二板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板段和上下方向相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收回路(4),所述吸收回路(4)和所述功率回路(2)在前后方向排布,所述第一导电排(3)的数量为多个,部分的所述第一导电排(3)还包括第三板段,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相连,且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三板段和所述吸收回路(4)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回路(4)包括两个液冷电阻(41)和两个电抗器(42),两所述液冷电阻(41)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两所述电抗器(42)设置在两所述液冷电阻(41)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抗器(42)配置有电连接端(421)和液冷接口(422),所述电连接端(421)位于所述电抗器(42)的上侧,所述电连接端(421)和所述第三板段电连接,所述液冷接口(422)位于所述电抗器(42)的下侧。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回路(4)还包括模组电容(43),在前后方向上,所述模组电容(43)相对所述电抗器(42)以及所述液冷电阻(41)更为靠近所述功率回路(2),所述模组电容(43)和所述功率回路(2)电连接,且所述模组电容(43)和所述液冷电阻(41)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电容(43)的数量为两组,两组所述模组电容(43)在左右方向上间隔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功率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回路(4)还包括正极导电排(46)和负极导电排(47),所述正极导电排(46)具有正极连接端(461),所述负极导电排(47)具有负极连接端(471),所述正极连接端(461)和所述负极连接端(471)均位于左右方向上的中间区域。

11.一种变流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电容和功率模组,所述内部电容和所述功率模组电连接,所述功率模组为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功率模组。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一种功率模组及变流器,其中,该功率模组包括功率回路和第一导电排,所述第一导电排包括相连接的第一板段和第二板段,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第二板段呈夹角设置,所述第一板段和所述功率回路电连接,所述第二板段的板面和上下方向呈夹角设置,这样,第二板段在上下方向上的空间占用可以相对较小,有利于减小整个功率模组在上下方向上的尺寸,以方便功率模组的安装以及运输。

技术研发人员:杨善文,时晓蕾,陶高周,庄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427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