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37297发布日期:2023-10-06 05:30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波导板,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


背景技术:

1、波导(waveguide),是用来定向引导电磁波的结构。在电磁学和通信工程中,波导这个词可以指在它的端点间传递电磁波的任何线性结构,最初和最常见的意思是指用来传输无线电波的空心金属管。

2、目前的波导板不具备拆装的功能,无法对板芯进行更换,在板芯损坏后会导致整体装置报废,无法正常进行使用,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1、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板、支撑板、拉杆、限位块、横板、第一弹簧、阻尼器、限位凹块、固定板和第二弹簧的设置,达到便于拆装的目的,解决了目前的波导板不具备拆装的功能,无法对板芯进行更换,在板芯损坏后会导致整体装置报废,无法正常进行使用,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包括连接板和波导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波导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凹块,所述壳体内腔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所述阻尼器的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横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

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波导板的内腔放置有板芯。

5、进一步地,所述横板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一侧与壳体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

6、进一步地,所述滑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壳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的一端与第一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7、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固定箱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与第二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通过连接板、支撑板、拉杆、限位块、横板、第一弹簧、阻尼器、限位凹块、固定板和第二弹簧的设置,达到便于拆装的目的,解决了目前的波导板不具备拆装的功能,无法对板芯进行更换,在板芯损坏后会导致整体装置报废,无法正常进行使用,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的问题。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包括连接板(3)和波导板(21),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4),所述波导板(2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6),所述壳体(6)内腔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8),所述固定箱(8)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20),所述第二弹簧(20)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9),所述固定板(1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凹块(18),所述壳体(6)内腔一侧的上端和下端均固定连接有阻尼器(15),所述阻尼器(15)的表面缠绕有第一弹簧(14),所述第一弹簧(1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13),所述横板(1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块(7),所述横板(13)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拉杆(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的两端均开设有安装孔(1),所述波导板(21)的内腔放置有板芯(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1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套(10),所述滑套(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杆(12),所述滑杆(12)的一侧与壳体(6)内腔的一侧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9),所述壳体(6)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第一滑槽(11),所述第一滑块(9)的一端与第一滑槽(11)的内腔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9)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16),所述固定箱(8)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二滑槽(17),所述第二滑块(16)的一侧与第二滑槽(17)的内腔滑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电磁屏蔽通风波导板,包括连接板和波导板,所述连接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波导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壳体,所述壳体内腔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本技术属于波导板技术领域,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目前的波导板不具备拆装的功能,无法对板芯进行更换,在板芯损坏后会导致整体装置报废,无法正常进行使用,大大增加了使用成本问题。达到的技术效果为:通过连接板、支撑板、拉杆、限位块、横板、第一弹簧、阻尼器、限位凹块、固定板和第二弹簧的设置,达到便于拆装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四辈,付秀凯,邓达,杨玉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海泰格瑞电子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08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