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具的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794788发布日期:2023-10-21 22:11阅读:23来源:国知局
模具的预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铸造用模具预热,特别涉及一种模具的预热装置。


背景技术:

1、用模具铸造或锻造工件时,由于模具温度低、铸造熔液温度很高,很容易造成成型困难、粘膜、铸件裂纹等缺陷。其次,由于低温模具与高温铸造熔液变化太大,冷热应力很大,很容易造成模具损坏,严重的情况下,造成模具炸裂,因此,模具使用前必须预热,使模具工作状态时到达一定温度。相关技术中,通过模具预热装置对模具进行预热,以降低铸造熔液和模具的温差,提高成型效果,但现有的模具预热装置预热效率低,不利于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模具的预热装置,能够同时预热至少两个模具,提升模具预热效率,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模具的预热装置,包括底座和平板状的发热体,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有多根导线。所述发热体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发热体内均设有4根电热管,所述发热体设置有2块用于传导热量的传热板,2块所述传热板沿宽度方向互相相邻设置,所述发热体的侧壁均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用于穿过所述导线,使所述导线分别连通4根所述电热管。所述发热体设置有2个,2个所述发热体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2个所述发热体设置所述传热板的一端互相相对设置,用以容置模具,所述发热体均设置2块所述传热板,以增大加热区域,用以容置至少2个模具。

3、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模具的预热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两个传热板延长发热体的整体宽度,电热管作相应的适配长度,通入电压220v或380v的电流,以满足加热温度290℃-310℃,以满足同时至少加热两个模具,提高预热效率,进而提升生产效率,满足生产需求。

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热板为矩形状。

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传热板为铜制品或铝合金制品。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过线孔套设有绝缘圈,所述绝缘圈为瓷制品或橡胶制品。

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发热体背离所述传热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底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源,所述电源的开关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

9、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技术特征:

1.一种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为矩形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板为铜制品或铝合金制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线孔套设有绝缘圈,所述绝缘圈为瓷制品或橡胶制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体背离所述传热板的一侧设置有绝缘板,所述绝缘板设置有温度传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模具的预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电性连接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电源,所述电源的开关通过所述温度传感器控制。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具的预热装置,包括底座和平板状的发热体,所述底座的内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连接有多根导线。所述发热体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发热体内均设有4根电热管,所述发热体设置有2块用于传导热量的传热板,2块所述传热板沿宽度方向互相相邻设置,所述发热体的侧壁均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用于穿过所述导线,使所述导线分别连通4根所述电热管。所述发热体设置有2个,2个所述发热体均设置在所述底座上,2个所述发热体设置所述传热板的一端互相相对设置,用以容置模具,所述发热体均设置2块所述传热板,以增大加热区域,用以容置至少2个模具。能够同时预热至少两个模具,提升模具预热效率,进而提升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覃献春,覃献力,吕志敏,陈树标,毛万江,谭德明,欧阳代云,余伟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韶关星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