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排液的挂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688757发布日期:2023-10-11 11:26阅读:26来源:国知局
便于排液的挂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电路板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排液的挂篮。


背景技术:

1、pcb在生产过程中会涉及到药水和清洗水,药水主要对pcb起到功能性作用,而清洗水主要是稀释和清洗板面残留的药水,避免残留pcb板面的药水污染下一个药水缸。在生产过程中,会利用提升装置将装有pcb板的挂篮从药水缸及水洗缸中提出,而如何避免药水或者清洗水在挂篮提出时被带出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排液的挂篮,以便于在加工时降低药水的带出量。

2、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便于排液的挂篮,包括框体、设于所述框体上的挂钩和齿梳。所述框体包括底框、顶框、连接所述底框和所述顶框的多个竖梁、连接多个所述竖梁之间的多个横梁。所述底框由多个支撑杆围成,每个所述支撑杆具有一顶面,所述顶面为一倾斜面。

3、本申请的上述挂篮,所述顶面为一倾斜面,使得液体能够沿所述倾斜面的滑落,降低残留在所述顶面上的液体的量,从而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即使得的所述挂篮具有更好的排液效果。

4、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顶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α,其中,15°≤α≤20°。

5、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α的取值,使得液体能够更容易的从所述顶面滑落,有利于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进一步地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同时也便于对盛放于所述挂篮内的物件进行有效地支撑,从而便于对支撑的物件进行传送。

6、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每个所述横梁的顶面由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连接构成,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底框,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底框。

7、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使得所述横梁的顶面朝远离所述底框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连接处为所述横梁的顶面的顶点,从而使得液体能够更容易的从所述横梁的顶面滑落,有利于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

8、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5°,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5°。

9、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以及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范围使得液体能够更容易的从所述横梁的顶面滑落,有利于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进一步地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

10、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竖梁为沿水平面方向的截面为方形的柱体,所述横梁为沿垂直于所述竖梁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六面体的柱体,其中,所述横梁的顶端为所述六面体的柱体的一条棱边,所述六面体中的两表面沿与其连接的所述竖梁的延伸方向设置。

11、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上述横梁和上述竖梁配合,在便于排液的同时还有利于避免所述横梁的凸楞对盛放于所述挂篮内的物件造成损伤。

12、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齿梳安装于所述底框,每个所述齿梳朝背离所述底框的方向设有多个间隔的梳齿,每个所述梳齿的顶面由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连接面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底框,所述第二连接面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底框。

13、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使得所述梳齿的顶面朝远离所述底框的方向凸起,且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为所述梳齿的顶面的顶点,从而使得液体能够更容易的从所述梳齿的顶面滑落,有利于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

14、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个所述齿梳安装于所述横梁,所述齿梳具有一顶面,所述齿梳的顶面为倾斜面。

15、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齿梳的顶面为倾斜面使得液体能够沿所述倾斜面的滑落,降低残留在所述齿梳的顶面上的液体的量,从而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即,使所述挂篮具有更好的排液效果。

16、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齿梳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横梁,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齿梳,所述连接件上还对应每个所述安装孔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底框的一侧,且所述排水孔连通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连接件的底面。

17、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排水孔,便于将进入所述安装孔中的液体排出,有利于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

18、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干个所述齿梳安装于所述顶框,所述齿梳具有一顶面,所述齿梳的所述顶面为倾斜面。

19、在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齿梳的所述顶面为倾斜面,使得液体能够沿所述倾斜面的滑落,降低残留在所述齿梳的顶面上的液体的量,从而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即使得的所述挂篮具有更好的排液效果。

20、基于第一方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齿梳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于所述顶框,所述连接杆包括杆部和设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凸部,所述杆部与所述凸部呈“t”形,所述杆部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顶框,且所述杆部背离所述凸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齿梳,所述凸部位于所述顶框背离所述框体中心的一侧,所述杆部靠近所述凸部的区域由所述杆部的外表面内凹形成若干个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环绕所述杆部的延伸方向设置用于与所述顶框卡持定位,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顶框卡持时,所述凸部与相邻的所述顶框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设于所述框体上的挂钩和齿梳,所述框体包括底框、顶框、连接所述底框和所述顶框的多个竖梁、连接多个所述竖梁之间的多个横梁,所述底框由多个支撑杆围成,每个所述支撑杆具有一顶面,所述顶面为一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倾斜角为α,其中,15°≤α≤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横梁的顶面由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连接构成,所述第一斜面远离所述第二斜面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底框,所述第二斜面远离所述第一斜面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斜面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底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5°,所述第二斜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15°。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竖梁为沿水平面方向的截面为方形的柱体,所述横梁为沿垂直于所述竖梁的延伸方向的截面为六面体的柱体,其中,所述横梁的顶端为所述六面体的柱体的一条棱边,所述六面体中的两表面沿与其连接的所述竖梁的延伸方向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齿梳安装于所述底框,每个所述齿梳朝背离所述底框的方向设有多个间隔的梳齿,每个所述梳齿的顶面由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连接构成,所述第一连接面远离所述第二连接面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底框,所述第二连接面远离所述第一连接面的一端相较于所述第一连接面和所述第二连接面的连接处靠近所述底框。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齿梳安装于所述横梁,所述齿梳具有一顶面,所述齿梳的所述顶面为倾斜面。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梳通过连接件安装于所述横梁,所述连接件上设有若干个安装孔用于固定所述齿梳,所述连接件上还对应每个所述安装孔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位于所述安装孔靠近所述底框的一侧,且所述排水孔连通所述安装孔以及所述连接件的底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若干个所述齿梳安装于所述顶框,所述齿梳具有一顶面,所述齿梳的所述顶面为倾斜面。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于排液的挂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梳通过至少一个连接杆连接于所述顶框,所述连接杆包括杆部和设于所述杆部一端的凸部,所述杆部与所述凸部呈“t”形,所述杆部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顶框,且所述杆部背离所述凸部的一端连接所述齿梳,所述凸部位于所述顶框背离所述框体中心的一侧,所述杆部靠近所述凸部的区域由所述杆部的外表面内凹形成若干个定位槽,每个所述定位槽环绕所述杆部的延伸方向设置用于与所述顶框卡持定位,所述定位槽与所述顶框卡持时,所述凸部与相邻的所述顶框之间具有间隙。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便于排液的挂篮,包括框体、设于所述框体上的挂钩和齿梳。所述框体包括底框、顶框、连接所述底框和所述顶框的多个竖梁、连接多个所述竖梁之间的多个横梁。所述底框由多个支撑杆围成,每个所述支撑杆具有一顶面,所述顶面为一倾斜面,使得液体能够沿所述倾斜面的滑落,降低残留在所述顶面上的液体的量,从而在所述挂篮从反应池中移出时降低所述挂篮带出的反应液的量。

技术研发人员:金万祥,梁腾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礼鼎半导体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519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