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5947143发布日期:2023-11-06 21:51阅读: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5g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5g设备的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


背景技术:

1、目前,5g建设主要以c-ran的组网方式,能够降低基站选址难度、降低机房租赁成本、提高建设灵活性。但5g设备高密集中会带来柜内设备局部过热等一系列问题,且随着5g业务量增加所带来的5g设备不断增加,也使得设备发热量进一步增大。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相关技术中通常在放置5g设备的户外柜内设置空调对其进行散热。

2、现有空调器(参见申请号2021114448494公开的“机房制冷系统的控制装置、方法和机房制冷系统”,参见申请号2016202337599公开的“一种热管复合型空调系统”等)能够进行压泵复合型制冷,其包括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和气泵制冷循环模式,能够在室外温度较高时,利用制冷工质进行压缩机会冷循环模式,在室外温度较低时,利用自然外界冷源,降低能源消耗。

3、在5g基站中,由于5g通讯设备种类众多且高密集中,导致空调器无法对柜内设备有效散热,影响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且户外柜会在高温天气下面临空调冷量不足、空调超负荷运行易损坏、空调高能耗导致电池超量配置或电池备电时长不足等多项问题,进一步影响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此,如何提高户外柜内设备的有效散热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4、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技术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背景技术中指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用于通过模块化布置多个设备模块、送风风道、导风风道、换热风道和回风风道,充分引入冷量,有效实现设备散热,确保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且共享的送风风道能够实现多设备区冷量共享,避免局部发热严重造成冷热不均;压泵复合型制冷能够有效利用自然冷源,降低制冷系统能耗。

2、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3、本技术一种压泵复合型制冷的户外设备柜,包括柜体和至少一个设备区,该至少一个设备区间隔布置在所述柜体内,所有设备区与所述柜体前侧板之间形成送风风道,且与所述柜体后侧板之间形成回风风道,使整个柜体内共享送风风道,避免设备区因设备安装不均匀导致的局部发热严重,局部热点、冷量分布不均的问题。

4、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设备区包括支撑架、多个设备模块和空调器,所述多个设备模块上下间隔可拆卸布置于所述支撑架上,每个设备模块具有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所述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之间形成换热风道,且每个设备模块对应设置与所述换热风道连通的导风风道。

5、设备区的全模块化设计,方便户外基站快速部署,且可灵活组合扩容,根据基站使用需要自由组合,后续维护扩建成本低;且多设备模块上下间隔设置,避免布置高密集中,便于通风散热。

6、且每个模块对应设置导风风道,便有引入换热气流至换热通道,实现对每个设备模块的有效换热,提高设备模块的换热效率,从而提高设备模块使用可靠性及安全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第一腔室内设置有室内单元且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室内出风口和室内回风口,所述第二腔室内设室外单元且壁面上分别设置有室外出风口和室外回风口,所述室内出风口分别与所述送风风道和导风风道连通,所述回风风道分别与所述室内回风口和模块出风口连通,使经由所述室内出风口排出的气流经过所述送风风道、导风风道导流至所述换热风道内换热,换热后的气流进入所述回风风道,再经过所述回风口进行回风。

7、空调器一体式设计,随装随用,独立运行,检修维护方便快捷,各空调器的冷量共享使用,避免长时间维修降低设备使用可靠性。

8、空调器采用压泵复合型制冷能够有效利用自然冷源,将压缩机作为气泵使用,不仅可以实现空调系统低温有效制冷,拓宽了压缩机节能制冷范围,降低制冷系统能耗。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

9、四根立柱,其围合成方形区域,各设备模块分别通过安装于两侧立柱上的两个托板支撑于所述立柱上,所述设备模块具有外壳体,所述外壳体上分别开设所述模块进风口和模块出风口,所述模块进风口与所述导风风道连通,所述模块出风口与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10、左侧挡板,其竖向安装于左侧两个立柱之间,且与所述模块进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11、右侧挡板,其竖向安装于右侧两个支撑柱柱体之间,且与所述模块出风口之间具有间距。

12、通过设置左侧挡板和右侧挡板,用于密封风道,密闭进入换热风道的气流,便于与设备模块有效且充分换热,提高设备模块内设备散热效率。

1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风道内倾斜设置导风板,用于将从所述送风风道分流至所述导风风道内的气流导向所述模块进风口。

14、具体设置倾斜的导风板,易于将来自送风风道的气流引导至换热风道,实现有效换热。

1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两个前侧立柱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

16、所述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上分别开设若干安装孔;

17、所述设备模块的前侧板左右侧分别设置有安装凸耳,分别与对应安装孔拆卸连接。

18、通过安装设备模块,将阻断送风风道和回风风道的直接连通,使得换热气流通过导风风道进入设备模块内进行充分换热。

19、在本技术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拆卸掉设备模块时,采用盲板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立板和第二安装立板对应所拆卸掉设备模块的位置处,用于阻断所述送风风道和所述回风风道连通。

20、采用盲板封闭未安装设备模块的位置,避免因前侧送风风道和后侧回风风道连通造成冷气流无法充分穿过其他设备模块进行换热,降低设备散热效率。

21、在本技术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相邻设备区的相邻立柱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提高多个设备区整体连接稳定性。

22、在本技术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器包括蒸发器、室内风机、冷凝器、室外风机和压缩机单元;

23、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上下分隔布置;

24、所述蒸发器和室内风机布置于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第一腔室具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前端设置所述室内出风口,所述第一壳体的后端设置所述室内回风口,所述冷凝器、室外风机和压缩机单元布置于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第二腔室具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的前端设置所述室外回风口,所述第二壳体的后端设置所述室外出风口。

25、设计位于相对侧的室内出风口和室内回风口,便于气流能够在整个柜体的横截面上穿过设备模块进行换热;且上下分隔布置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且室外单元较重,放置于下方的第二腔室内,确保整个空调器的稳定性。

26、在本技术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的不同侧;

27、所述压缩机单元设置在所述冷凝器的冷凝进风侧。

28、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反向设置,能够避免回风短路和风机振动引起的共振,降低整机的噪音;且将压缩机设置在空气穿过冷凝器换热前的位置可避免对冷凝器的换热造成影响,保证了空调器的整体制冷换热效率。

29、在本技术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空调器具有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和气泵制冷循环模式,所述户外设备柜还包括:

30、温度检测单元,其用于检测室外温度;

31、控制单元,其分别与所述温度检测单元和所述室外单元中的压缩机单元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所检测的室外温度,所述控制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空调器在所述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与气泵制冷循环模式之间切换。

32、控制单元可以根据室外温度控制切换压缩机单元在压缩机工作模式和气泵工作模式之间切换工作,使得在室外温度高时进入压缩机工作模式(即,压缩机制冷循环模式),在室外温度低时进入气泵工作模式(即,气泵制冷循环模式),如此,可以在实现利用自然冷源降低能耗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设备成本,气泵工作模式可以在低温及过度季节下极大程度地提高机组能效,降低能源消耗。

33、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柜体上设置有过滤单元,用于过滤进入所述柜体内的外界空气。

34、由于空调器设置在设备柜内部,空调器的室外回风口和室外出风口与设备柜的外部相连通,因此,在设备柜的前侧通风口处设置过滤单元,该过滤单元采用通风格栅和过滤网双层设计,通风格栅作为外层设计,用于防止灰尘、砂砾等杂质进入柜体内,过滤网作为内层设计,用于阻止进入柜体内的细小颗粒。

35、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