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蔽罩、无线通信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271300发布日期:2023-12-06 19:32阅读:27来源:国知局
屏蔽罩、无线通信模组及电子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电子设备散热,具体涉及一种屏蔽罩、无线通信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1、无线通信模组,如cat1(lte ue-category 1)模组或cat4(lte ue-category 4)模组等,其体积小、功能多,是多系统的集合,无线通信模组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进而导致性能下降,功耗增加。另外,无线通信模组所处的环境温度可能多变,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无线通信模组的性能下降。相关技术中,对于无线通信模组处于高温环境下的散热方式一般是通过空气散热,空气散热能起到一定的散热效果,但由于空气本身就是热的不良导体,其导热系数只有0.023w/m.k,再加上无线通信模组通常处于封闭环境中,依靠空气散热效果不甚理想,甚至可能进一步导致无线通信模组性能指标的恶化。而当无线通信模组处于低温环境时,由于缺乏对无线通信模块的保温措施,无线通信模块无法抵御外界低温将导致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至少解决无线通信模组在高温环境下的散热效果差、在低温环境下无法保温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屏蔽罩,所述屏蔽罩包括:

3、罩体;

4、热量调节层,设置在所述罩体上;

5、所述热量调节层包括导热状态和隔热状态,所述热量调节层能够通过被施加不同的电压在所述导热状态和所述隔热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导热状态下,所述热量调节层将所述罩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罩体外部,在所述隔热状态下,所述热量调节层阻止所述罩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至所述罩体外部。

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屏蔽罩,通过在罩体上设置热量调节层以对屏蔽罩的导热状态和隔热状态进行切换,在屏蔽罩温度较高时切换为导热状态,在屏蔽罩温度较低时切换为隔热状态,以使设置于屏蔽罩内的被屏蔽器件处于理想的温度下工作,优化被屏蔽器件的工作性能。

7、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屏蔽罩,还可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量调节层包括石墨层,所述石墨层沿所述罩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延伸。

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外壁面,所述热量调节层与所述外壁面相连。

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罩体包括内壁面,所述屏蔽罩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内壁面,用于检测所述罩体的温度。

11、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还包括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热量调节层的背离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部用于对所述热量调节层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

1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散热腔,所述散热腔覆盖在所述热量调节层的背离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散热腔内容纳有散热介质,所述散热介质用于吸收所述热量调节层散发的热量后汽化。

1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腔包括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覆盖在所述热量调节层的背离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腔与所述第一散热腔连通,所述散热介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腔内,所述第二散热腔用于接收汽化后的所述散热介质。

14、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还包括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腔的背离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部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二散热腔的汽化后的所述散热介质散热。

1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多个散热片呈瓦楞状依次排布并覆盖在所述第二散热腔的背离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一侧。

16、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热量调节层、所述第一散热腔、所述第二散热腔和所述第二散热部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罩体上。

17、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蔽罩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内壁面相连,所述导热层用于将吸收的热量扩散至所述罩体上,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导热层上。

1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介质层,所述导热介质层沿所述内壁面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延伸。

19、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无线通信模组,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

20、通信基板,所述通信基板上设置无线通信模块;

21、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所提出的屏蔽罩,所述屏蔽罩设置于所述通信基板,并罩设在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上。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信模组,本实用新型的无线通信模组在较高温度环境和较低温度环境下均能在理想的温度下工作,从而保证了无线通信模组的高性能的运行。

23、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方面提出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24、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所提出的无线通信模组;

25、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热量调节层电连,用于对所述热量调节层供电;

26、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供电模块和所述屏蔽罩的温度检测模块信号连接。

2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能够根据温度检测模块检测的罩体的温度来控制供电模块对热量调节层的供电电压,从而智能化控制被屏蔽器件的导热状态和隔热状态,以确保被屏蔽器件在理想温度下工作,保证电子设备的高性能低功耗的运行。



技术特征:

1.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调节层包括石墨层,所述石墨层沿所述罩体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外壁面,所述热量调节层与所述外壁面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罩体包括内壁面,所述屏蔽罩还包括温度检测模块,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于所述内壁面,用于检测所述罩体的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还包括第一散热部,所述第一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热量调节层的背离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第一散热部用于对所述热量调节层散发的热量进行散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部包括散热腔,所述散热腔覆盖在所述热量调节层的背离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散热腔内容纳有散热介质,所述散热介质用于吸收所述热量调节层散发的热量后汽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腔包括第一散热腔和第二散热腔,所述第一散热腔覆盖在所述热量调节层的背离所述罩体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腔与所述第一散热腔连通,所述散热介质位于所述第一散热腔内,所述第二散热腔用于接收汽化后的所述散热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还包括第二散热部,所述第二散热部设置于所述第二散热腔的背离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部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二散热腔的汽化后的所述散热介质散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部包括多个散热片,所述多个散热片呈瓦楞状依次排布并覆盖在所述第二散热腔的背离所述第一散热腔的一侧。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量调节层、所述第一散热腔、所述第二散热腔和所述第二散热部由内至外依次层叠设置在所述罩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4-10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罩还包括导热层,所述导热层与所述内壁面相连,所述导热层用于将吸收的热量扩散至所述罩体上,所述温度检测模块设置在所述导热层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屏蔽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层包括导热介质层,所述导热介质层沿所述内壁面的长度方向和/或宽度方向延伸。

13.一种无线通信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通信模组包括:

14.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技术总结
本技术是关于电子设备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屏蔽罩、无线通信模组及电子设备。屏蔽罩包括罩体和设置在罩体上的热量调节层,热量调节层包括导热状态和隔热状态,热量调节层能够通过被施加不同的电压在导热状态和隔热状态之间切换,在导热状态下,热量调节层将罩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罩体外部,在隔热状态下,热量调节层阻止罩体内部的热量传导至罩体外部。本技术通过在罩体上设置热量调节层以对屏蔽罩的导热状态和隔热状态进行切换,在屏蔽罩温度较高时切换为导热状态,在屏蔽罩温度较低时切换为隔热状态,以使设置于屏蔽罩内的被屏蔽器件能在理想的温度下工作,优化被屏蔽器件的性能以及降低被屏蔽器件的功耗。

技术研发人员:原彪,王浩,马志刚,程新星,席菊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佰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01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