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

文档序号:36271525发布日期:2023-12-06 19:3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试验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


背景技术:

1、根据国家规范《建筑结构加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2、gb50550-2010要求,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应进行粘结层缺陷检测,检测方法为简单的、基于经验的敲击法。目前粘钢结构加固的缺陷检测和验收尚无科学的、定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2、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3、一种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和红外热辐射装置;

4、其中,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环境监控及报警单元、单片机数字化控制单元、电源输入及变压稳定单元和过载保护单元;

5、所述控制装置接入市电,通过所述电流过载保护器、电源输入及变压稳定单元进行电源稳压处理;

6、所述电流过载保护器对输入电流进行管理;

7、所述环境监控及报警单元测得粘钢表面的温度数据,通过所述单片机数字化控制单元的控制按钮对所述红外热辐射装置进行升温或断电控制;

8、所述红外热辐射装置包括镜面反射单元及安装在所述镜面反射单元上的近红外发射单元和/或远红外发射单元;

9、所述近红外发射单元和/或远红外发射单元通过所述单片机数字化控制单元的控制按钮实现近红外热辐射工作和/或远红外热辐射工作。

10、进一步地,所述远红外发射单元包括若干个远红外发射管,所述近红外发射单元包括若干个近红外发射管;

11、若干个所述远红外发射管和近红外发射管交错排布于所述镜面反射单元上。

12、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急停单元;

13、所述急停单元用于停止所述控制装置和红外热辐射装置正在进行的工作。

14、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和红外热辐射装置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15、进一步地,所述红外加热系统还包括移动座,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控制装置上通过伸缩杆悬置所述红外热辐射装置。

16、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

17、进一步地,所述移动座包括底板和活动轮,所述活动轮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

18、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9、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定时、定量辐射热量及反馈式控制加热能量、加热持续时间或终止热辐射,最终得到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可调可控的用于检测钢板外表面温度的功能,结合粘结层缺陷图像识别方法,可以有效的识别粘结层缺陷。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和红外热辐射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发射单元包括若干个远红外发射管,所述近红外发射单元包括若干个近红外发射管;

3.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急停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和红外热辐射装置之间通过电缆连接。

5.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红外加热系统还包括移动座,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移动座上,所述控制装置上通过伸缩杆悬置所述红外热辐射装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可转动的设置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座包括底板和活动轮,所述活动轮设置于所述底板的底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粘钢加固混凝土结构外侧钢板升温的红外加热系统,包括电性连接的控制装置和红外热辐射装置;控制装置包括环境监控及报警单元、单片机数字化控制单元、电源输入及变压稳定单元和过载保护单元;控制装置接入市电,通过电流过载保护器、电源输入及变压稳定单元进行电源稳压处理;电流过载保护器对输入电流进行管理;环境温度监控及报警单元测得粘钢表面的温度数据,通过单片机数字化控制单元的控制按钮对红外热辐射装置进行升温或断电控制;红外热辐射装置包括镜面反射单元及安装在镜面反射单元上的近红外发射单元和/或远红外发射单元。可以实现定时、定量辐射热量及反馈式控制加热能量、加热持续时间或终止热辐射。

技术研发人员:杨英武,范伟,潘剑云,张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农林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3060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