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344630发布日期:2023-12-13 23:15阅读: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可编程控制器,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


背景技术:

1、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简称pc或plc,是一种具有微处理器的用于自动化控制的数字运算控制器,可以将控制指令随时载入内存进行储存与执行。主要由cpu、指令及数据内存、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数字模拟转换等功能单元组成。它采用可以编制程序的存储器,用来在执行存储逻辑运算和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过数字或模拟的输入(i)和输出(o)接口,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设备或生产过程。

2、当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生产机械和生产过程的自动控制中,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装置,被公认为现代工业自动化的三大支柱(plc、机器人、cad/cam)之一。

3、作为可编程控制器的整流模块,其内部主板上会对外预留很多功能接口,用于与外部接线以便实现通讯。这些功能接口在未与外部连接使用时,一般需要进行密封保存,防止长时间暴露有灰尘等异物进入,进而造成功能结构阻塞或受潮发生腐蚀,而目前比较常用的方式为采用对应的接口防护塞塞入对应的功能接口以达到防护的目的。

4、但是,这种方式对操作人员的要求比较高,稍有不慎会造成防护塞对功能接口造成硬损伤,另一方面,在使用时还需要对防护塞进行拆除,不仅增加了接线前的准备时间,而且防护塞多采用橡胶材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也会受空气中潮湿或气体的影响而造成形变会腐蚀,进而会堵塞功能接口,不仅造成了设备的损毁,而且增加了维护成本。

5、因此,急需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能有效解决解决现有技术中不能快速对于主体模块面板上的功能接口进行快速隐藏或露出的技术问题。

2、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3、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个面板上设置有滑盖活动区域,所述滑盖活动区域内设置有滑盖滑接部和功能接口部,滑盖与所述滑盖滑接部活动连接,并可在所述滑盖活动区域内做左右滑移,实现将所述功能接口部遮挡或露出。

4、进一步地,在所述滑盖滑接部设置有滑轨模块、限位滑槽模块和第一滑移定位模块,对应的,在所述滑盖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滑轨模块对应的滑槽模块、与所述限位滑槽模块对应的滑移倒勾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滑移定位模块对应的第二滑移定位模块;

5、所述滑槽模块可沿所述滑轨模块进行水平滑移;

6、所述滑移倒勾模块可对所述限位滑槽模块的水平侧边进行夹持并可沿所述水平侧边做水平滑移;

7、所述第一滑移定位模块包括一个滑移定位凸起,对应的,所述第二滑移定位模块包括水平设置的可供所述滑移定位凸起滑入的第一定位凹槽和第二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与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之间通过定位凸起滑移轨道连接。

8、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凸起滑移轨道的表面为弧形桥面,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连接,连接处设置有方便所述定位凸起滑入的弧形斜坡。

9、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模块为水平设置于所述面板表面的条状凸起,所述条状凸起的凸起面为弧形面;对应的,所述滑槽模块为设置于所述滑盖背面的条状凹槽,所述条状凹槽的凹陷面为弧形,所述条状凹槽可对所述条状凸起进行套设,并可沿其做水平滑移。

10、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滑槽模块为开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矩形通槽,对应的,所述滑移倒勾模块为设置于所述滑盖背面的直角倒勾,所述直角倒勾可对所述矩形通槽的水平侧边进行夹持。

11、进一步地,所述直角倒勾的宽度小于所述矩形通槽的长度。

12、进一步地,所述矩形通槽有2个,上下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面板上,对应的,所述直角倒勾有2个,上下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滑盖的背面;位于上方的所述直角倒勾开口朝下,可对位于上方的所述矩形通槽的下侧边进行夹持;位于下方的所述直角倒勾开口朝上,可对位于下方的所述矩形通槽的上侧边进行夹持。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滑移定位模块包括开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矩形滑移通槽,沿所述矩形滑移通槽的一个竖直侧边的中心向所述矩形滑移通槽内延伸构成弹性支撑条,所述弹性支撑条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滑移定位凸起;

14、所述弹性支撑条与所述矩形滑移通槽之间形成n形通槽,所述n形通槽包括位于所述弹性支撑条上方的第一定位滑槽,和位于所述弹性支撑条下方的第二定位滑槽。

15、进一步地,沿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上下侧所对应的所述滑盖的背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定位滑块和第二定位滑块,所述第一定位滑块和所述所述第二定位滑块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滑槽和所述第二定位滑槽,并可沿其做同步水平滑移。

16、进一步地,所述滑移定位凸起为突出的半球形,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为凹陷的半球形,所述滑移定位凸起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滑移轨道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之间做水平移动。

17、有益效果

18、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采用滑盖与面板活动连接的结构,通过左右灵活推移即可快速实现对功能接口部的遮挡或露出,不仅节省了接线前的准备时间,而且在不使用时可有效对功能接口部进行遮挡防护。本结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与主体模块作为一体不占用操作空间,滑动灵活,可靠性高,能有效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包括中空的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一个面板(2)上设置有滑盖活动区域(20),所述滑盖活动区域(20)内设置有滑盖滑接部(21)和功能接口部(22),滑盖(3)与所述滑盖滑接部(21)活动连接,并可在所述滑盖活动区域(20)内做左右滑移,实现将所述功能接口部(22)遮挡或露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滑盖滑接部(21)设置有滑轨模块、限位滑槽模块和第一滑移定位模块,对应的,在所述滑盖(3)的背面设置有与所述滑轨模块对应的滑槽模块、与所述限位滑槽模块对应的滑移倒勾模块、和与所述第一滑移定位模块对应的第二滑移定位模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起滑移轨道(16)的表面为弧形桥面,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4)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15)连接,连接处设置有方便所述定位凸起(8)滑入的弧形斜坡(1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轨模块为水平设置于所述面板表面的条状凸起(4),所述条状凸起(4)的凸起面为弧形面;对应的,所述滑槽模块为设置于所述滑盖(3)背面的条状凹槽(7),所述条状凹槽(7)的凹陷面为弧形,所述条状凹槽(7)可对所述条状凸起(4)进行套设,并可沿其做水平滑移。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滑槽模块为开设于所述面板上的矩形通槽(5),对应的,所述滑移倒勾模块为设置于所述滑盖(3)背面的直角倒勾(6),所述直角倒勾(6)可对所述矩形通槽(5)的水平侧边进行夹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角倒勾(6)的宽度小于所述矩形通槽(5)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通槽(5)有2个,上下相互对称设置于所述面板(2)上,对应的,所述直角倒勾(6)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移定位模块包括开设于所述面板(2)上的矩形滑移通槽(9),沿所述矩形滑移通槽(9)的一个竖直侧边的中心向所述矩形滑移通槽(9)内延伸构成弹性支撑条(10),所述弹性支撑条(10)的端部设置有所述滑移定位凸起(8);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4)的上下侧所对应的所述滑盖(3)的背面设置有相互对称的第一定位滑块(18)和第二定位滑块(19),所述第一定位滑块(18)和所述第二定位滑块(19)可分别贯穿所述第一定位滑槽(12)和所述第二定位滑槽(13),并可沿其做同步水平滑移。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定位凸起(8)为突出的半球形,对应的,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4)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15)为凹陷的半球形,所述滑移定位凸起(8)在所述第一定位凹槽(14)、所述定位凸起滑移轨道(16)和所述第二定位凹槽(15)之间做水平移动。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可编程控制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刀片式可编程控制器的滑盖结构,包括中空的壳体,所述壳体的一个面板上设置有滑盖活动区域,所述滑盖活动区域内设置有滑盖滑接部和功能接口部,滑盖与所述滑盖滑接部活动连接,并可在所述滑盖活动区域内做左右滑移,实现将所述功能接口部遮挡或露出。本机构不仅结构简单,而且与主体模块作为一体不占用操作空间,滑动灵活,可靠性高,能有效提高操作者的工作效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技术研发人员:肖维佳,孙丙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无锡信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620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