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及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42977发布日期:2024-02-07 12:05阅读:22来源:国知局
散热器及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散热,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散热器及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1、在消费工规类电子产品中,空调、洗衣机、冰箱、变频器等设备都需要用到功率模块,具体地,使用ipm(intelligent power module,智能功率模块)模块作为功率开关器件,其内部集成逻辑、控制、检测和保护等电路,相比于传统的各电路分立的方案,ipm的使用更加方便,通过使用ipm可以优化系统布局,实现小型化设计,还可节约开发时间等。

2、在各类应用系统中,ipm模块作为主要的功率器件,为保证其工作的可靠性,其温升控制显得尤为重要。这也需要对ipm模块进行切实有效的散热,安装散热片是一种常用的方式。

3、然而现有的贴片ipm模块的散热片较难安装,需要通过螺丝进行安装,并依赖电路板进行固定,在紧固过程容易造成电路板形变,从而影响电气可靠性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散热器及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以解决功率模块的散热器不易安装且容易导致电路板形变等问题。

2、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和插针,所述散热主体包括顶面和底面,以及所述顶面与所述底面之间的侧面,所述插针的至少部分从所述散热主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伸出,所述插针可与电路板相连以将所述散热主体固定。

3、可选地,所述散热主体的顶面还包括凸起。

4、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包括通孔,所述通孔位于贯穿所述散热主体的两端或所述凸起的两端或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凸起交接区域的两端中的一种,所述插针部分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插针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外。

5、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纵截面为凸字形,所述纵截面为垂直于散热主体底面且平行于散热主体侧面的截面。

6、可选地,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面还设置有导热垫。

7、可选地,所述插针为两个,每个所述插针均为l形,两个所述插针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散热主体的两侧相连,所述插针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面弯折。

8、可选地,所述插针包括针脚和连接端,所述连接端与所述散热主体相连。

9、可选地,所述插针为u形,所述插针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所述插针的横向部分与所述散热主体的顶面平行,所述插针的纵向部分朝向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面弯折,且所述插针的纵向部分垂直于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面。

10、可选地,所述凸起处设置有开槽,所述插针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开槽中,所述开槽的两侧边挤压夹紧所述插针以固定所述插针。

11、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凸起部分的厚度小于等于3mm。

12、可选地,所述插针的直径小于所述通孔的直径,所述插针的直径小于3mm。

13、可选地,所述插针的直径小于等于3mm。

14、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整体厚度小于等于10mm。

15、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包括:电路板;功率模块,位于所述电路板上,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散热器,所述散热器与所述功率模块相连;散热器,包括散热主体和插针,所述散热主体包括顶面和底面,以及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之间的侧面,所述插针的至少部分从所述散热主体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伸出,所述插针可与电路板相连以将所述散热主体固定;所述电路板包括固定孔,所述固定孔与所述散热器的插针相对应,所述散热器的插针插入所述固定孔并与所述电路板相连,以将所述散热器固定。

16、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散热主体的顶面还包括凸起。

17、可选地,所述散热器包括通孔,所述通孔位于贯穿所述散热主体的两端或所述凸起的两端或所述散热主体与所述凸起交接区域的两端中的一种,所述插针部分位于所述通孔中,所述插针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外。

18、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纵截面为凸字形,所述纵截面为垂直于散热主体底面且平行于散热主体侧面的截面。

19、可选地,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面还设置有导热垫。

20、可选地,所述插针为两个,每个所述插针均为l形,两个所述插针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散热主体的两侧相连,所述插针的第二端朝向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面弯折。

21、可选地,所述插针为u形,所述插针包括横向部分和纵向部分,所述插针的横向部分与所述散热主体的顶面平行,所述插针的纵向部分朝向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面弯折,且所述插针的纵向部分垂直于所述散热主体的底面。

22、可选地,所述凸起处设置有开槽,所述插针的至少部分嵌入所述开槽中,所述开槽的两侧边挤压夹紧所述插针以固定所述插针。

23、可选地,所述插针包括针脚和连接端,该连接端设置有通孔,所述连接端通过冷压工艺与所述散热主体相连。

24、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凸起部分的厚度小于等于3mm。

25、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整体厚度小于等于10mm。

26、可选地,所述插针的直径小于等于3mm。

27、可选地,所述固定孔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功率模块的尺寸。

28、可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开口,所述开口贯穿所述电路板,所述散热器的散热主体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开口中。

29、可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功率模块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所述散热器的插针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插入所述固定孔并至少部分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穿出。

30、可选地,所述插针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31、可选地,所述电路板包括第一表面和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所述功率模块位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所述散热器位于所述功率模块上,所述散热器的插针从所述电路板的第一表面插入所述固定孔并至少部分从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穿出。

32、可选地,所述插针在所述电路板的第二表面与所述电路板相连。

33、可选地,所述散热器、所述导热垫和所述功率模块依次接触,以将所述功率模块的热量导出至所述散热器,为所述功率模块散热。

34、可选地,所述散热器的插针插入所述固定孔并通过焊接或折弯中的至少一种方式与所述电路板相连,以将所述散热器固定。

3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散热器及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其中,该散热器可采用焊接或折弯的方式进行安装,无需螺丝等额外的安装物料,且无需旋紧螺丝的操作,焊接作为电路板常用的工艺,使得该散热器可与其他元器件一同焊接完成安装,节省装配时效;折弯作为简单的钳工操作,其操作快速便捷。

37、进一步地,该散热器的散热主体与插针之间可通过挤压等工艺实现连接和固定,该散热器的加工制作便捷,无需复杂的工艺和昂贵的加工设备,该散热器不仅成本低廉也便于进行大批量生产。

38、具有该散热器的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其整体结构简单可靠,散热器与功率模块之间还设置有导热垫以增强其导热能力,通过在电路板上设置开口,可使散热器的至少部分嵌入开口中,从而显著减小该散热结构的厚度,使其可以适用于更小的更薄的场景中。

39、进一步地,该散热器及功率模块的散热结构,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且易于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