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折弯均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756066发布日期:2024-01-23 10:41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折弯均热板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均热板,具体涉及一种抗折弯均热板。


背景技术:

1、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技术)的出现和快速发展,电子产品尤其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越发朝着高性能、高集成和微型化的方向发展,以手机为例,满载功耗从最初的1w增加到5w以上,未来甚至可能达到15w。因此,对于便携式电子设备而言,开发能够在极窄空间内处理高散热功率的散热方式成为普遍的迫切需求。

2、超薄均热板具有自驱动、等效导热系数高、质量轻、结构紧凑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狭小空间内的电子元件散热。然而,当面对一些复杂工作环境时,常规的平板型超薄均热板将面临工作寿命的考验,例如折叠屏手机、折叠屏幕式笔记本电脑等,因此,通过优化超薄均热板壳体结构,成为了提高超薄平板热管工作寿命的关键因素。

3、目前,超薄均热板所采用的壳体结构为常规的平面型,在折弯条件下,由于壳体一面受压、另一面受拉,导致受压一侧因缺乏足够的形变余量而产生褶皱,产生的褶皱为塑性变形,这就意味着经过成千上万次的折弯操作以后,超薄均热板的壳体将面临着破损、断裂的风险,这一旦破损将导致其完全失效。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它可以提供更多的形变余量,避免因弯折而产生褶皱,从而可以减少因弯折而带来的损伤,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包括均热板上壳体和固定连接在均热板上壳体一侧的均热板下壳体,所述均热板上壳体的中部和均热板下壳体的中部为折弯区,所述均热板上壳体的折弯区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均热板下壳体的折弯区设置有沿均热板下壳体宽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鱼鳍结构,所述均热板上壳体和均热板下壳体之间设置有金属丝网和金属编织带。

3、进一步的,所述弯折结构包括若干开设在均热板上壳体表面的条形槽,若干所述条形槽沿均热板上壳体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4、进一步的,所述均热板下壳体与均热板上壳体相连接的一侧开设有凹槽,若干所述鱼鳍结构设置在凹槽的中部。

5、进一步的,所述鱼鳍结构包括若干等距分布的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固定连接在凹槽的底端。

6、进一步的,所述凹槽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

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结构和第二支撑结构均包括若干沿均热板下壳体宽度方向等距分布的直条,相邻两个所述直条之间为金属编织带安装区。

8、进一步的,所述均热板上壳体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所述金属丝网固定安装在安装槽的内部。

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当本均热板形弯折时,均热板上壳体弯折区上的条形槽和均热板下壳体弯折区上的鱼鳍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形变余量,避免因弯折而产生褶皱,从而可以减少因弯折而带来的损伤,提高本均热板的抗弯折性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包括均热板上壳体(1)和固定连接在均热板上壳体(1)一侧的均热板下壳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上壳体(1)的中部和均热板下壳体(2)的中部为折弯区,所述均热板上壳体(1)的折弯区设置有弯折结构(3),所述均热板下壳体(2)的折弯区设置有沿均热板下壳体(2)宽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鱼鳍结构(24),所述均热板上壳体(1)和均热板下壳体(2)之间设置有金属丝网(4)和金属编织带(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弯折结构(3)包括若干开设在均热板上壳体(1)表面的条形槽(31),若干所述条形槽(31)沿均热板上壳体(1)的长度方向等距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下壳体(2)与均热板上壳体(1)相连接的一侧开设有凹槽(21),若干所述鱼鳍结构(24)设置在凹槽(21)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鱼鳍结构(24)包括若干等距分布的支撑块(241),所述支撑块(241)固定连接在凹槽(21)的底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底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支撑结构(22)和第二支撑结构(23)。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结构(22)和第二支撑结构(23)均包括若干沿均热板下壳体(2)宽度方向等距分布的直条(221),相邻两个所述直条(221)之间为金属编织带(5)安装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板上壳体(1)的一侧对称开设有安装槽(11),所述金属丝网(4)固定安装在安装槽(11)的内部。


技术总结
本技术属于均热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折弯均热板,包括均热板上壳体和固定连接在均热板上壳体一侧的均热板下壳体,所述均热板上壳体的中部和均热板下壳体的中部为折弯区,所述均热板上壳体的折弯区设置有弯折结构,所述均热板下壳体的折弯区设置有沿均热板下壳体宽度方向等距分布的鱼鳍结构,所述均热板上壳体和均热板下壳体之间设置有金属丝网和金属编织带,所述弯折结构包括若干开设在均热板上壳体表面的条形槽。本技术,使用时当本均热板形弯折时,均热板上壳体弯折区上的条形槽和均热板下壳体弯折区上的鱼鳍结构可以提供更多的形变余量,避免因弯折而产生褶皱,从而可以减少因弯折而带来的损伤。

技术研发人员:尹树彬,汤勇,黎洪铭,黄梓滨,余小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东畅能达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17
技术公布日:2024/1/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