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553120发布日期:2023-12-30 04:17阅读:15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制冷,尤其涉及一种液冷系统。


背景技术:

1、数据中心在信息全球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互联网、金融等行业的重要基础设施。数据中心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因此需要对数据中心进行散热,尤其是对数据中心中的服务器进行散热。

2、在相关技术中,为了对服务器进行散热,一般是利用冷板式散热结构,对服务器中的中央处理器等主要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具体地,使得冷板与中央处理器接触,在冷板内具有冷媒,利用冷媒将中央处理器上的热量吸走,然后再通过管路将冷媒传输至外部,并通过换热器将冷媒中的热量散去,以此实现对中央处理器的散热。

3、但是,上述散热方式,主要是对部分主要发热元器件(中央处理器)进行散热,因此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系统,用于解决对服务器散热时,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液冷系统,包括数据箱体、发热元器件、导热管和第一泵体,数据箱体内部具有腔体,腔体内具有冷却液。发热元器件设置于腔体内,且浸没于冷却液内。导热管至少部分设置于腔体外部,且用于浸没于低温液体中,导热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腔体连通。第一泵体用于驱动腔体内的冷却液流经导热管。

3、本申请中的液冷系统,在密封箱内具有发热元器件,在发热元器件工作时,会产生热量,热量会散发至冷却液内,以此实现发热元器件的散热。

4、随着热量的进入,冷却液的温度会上升,此时启动第一泵体,使得腔体内的高温冷却液进入导热管内,由于导热管至少部分浸没在低温液体中,因此导热管内的高温冷却液中的热量会传导至低温液体中,从而降低为低温冷却液,然后在第一泵体的驱动下,低温冷却液又会回流至腔体内,以此确保腔体内的冷却液始终能保持较低的温度,从而实现对发热元件稳定且高效的散热。

5、由于发热元器件浸没在冷却液中,因此可以对所有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因此散热效果较好。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液冷系统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泵体电连接,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腔体内冷却液的实际温度值,实际温度值与第一泵体的功率值,呈正相关。

7、通过上述设置,温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腔体内冷却液的温度,当冷却液的温度上升时,增大第一泵体的功率,以提高导热管内冷却液的流速,加快散热。而当冷却液的温度下降时,减小第一泵体的功率,降低第一泵体的能耗,以降低成本。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导热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伸入腔体内冷却液的上层区域。

9、由于冷却液在受热后会上升,因此,使得导热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伸入冷却液的上层区域可以更快的抽取冷却液中温度较高的部分冷却液,如此可以更快的对冷却液进行散热,以提高散热效率。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储液罐、第一管道、第二管道和第二泵体。储液罐内部具有冷却液。第一管道的第一端与储液罐连通,第一管道的第二端与腔体连通。第二管道的第一端与储液罐连通,第二管道的第二端与腔体连通。第二泵体用于驱动冷却液依次在第一管道、储液罐、第二管道和腔体之间循环流动。

11、通过上述设置,由于储液罐内装入有新鲜的冷却液,因此当腔体内冷却液中的杂质占比过高时,可以启动第二泵体,使得腔体内的冷却液通过第一管道进入储液罐内,并与储液罐内的冷却液混合,在混合后,储液罐内的冷却液中会含有一定的杂质,但是杂质含量较低,杂质含量较低的冷却液会继续通过第二管道流回腔体内,以此实现对腔体内冷却液的更换。降低腔体内的冷却液中的杂质,从而保证冷却液的吸热能力。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液冷系统还包括三通阀,三通阀通过其进口和第一出口串联于第一管道上,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用于与储液罐的外部连通。

13、通过设置三通阀,当需要获得腔体内的冷却液时,启动第二泵体,然后使得腔体内的冷却液经过三通阀,并且部分通过第二出口排出,以此获得腔体内的冷却液。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储液罐上开设有与储液罐连通的出液口,出液口能够排出储液罐内的冷却液。液冷系统还包括换液管道和第三泵体,换液管道的第一端与储液罐连通,换液管道的第二端用于与外部储备冷却液的储液设备连通。第三泵体用于驱动储液设备中的冷却液通过换液管道进入储液罐内。

15、通过上述设置,当储液罐内的冷却液需要更换时,可以打开出液口,使得冷却液通过出液口排出至储液罐外,然后启动第三泵体,将外部新鲜的冷却液抽入储液罐内,以此实现对储液罐内的冷却液的更换。

1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箱体、发热元器件、导热管以及第一泵体均设置有多个,多个导热管与多个第一泵体一一对应,每个数据箱体内均设置有发热元器件,每个数据箱体的腔体均连通有导热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泵体用于驱动冷却液流经对应的导热管;

17、液冷系统还包括数据中心舱体,多个数据箱体均设置于数据中心舱体内。

18、通过多个导热管分别对对应的数据箱体内的发热元器件进行散热,通过将多个数据箱体均设置于数据中心舱体内,便于对多个服务器箱体内的发热元器件进行集中管理。

1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数据中心舱体用于浸没于海水或河水中,导热管伸出至数据中心舱体的外部,并浸没于海水或河水中。

20、将数据中心舱体以及导热管皆设置于水中,利用自然能源对其进行散热。节省能源,降低消耗。

2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液冷系统还包括水上平台,水上平台设置于水面上,且位于数据中心舱体的上方,储液罐设置于水上平台上。

22、设置水上平台,方便储液罐的设置,使得储液罐距离数据中心舱体的距离较近,便于管路连接。

2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冷却液为单相冷却液。

24、可以避免冷却液发生相变,避免液态冷却液转变为气态,保持腔体内外的气压稳定。保证液冷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技术特征:

1.一种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伸入所述腔体内冷却液的上层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三通阀,所述三通阀通过其进口和第一出口串联于所述第一管道上,所述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用于与所述储液罐的外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上开设有与所述储液罐连通的出液口,所述储液罐内的冷却液能够通过所述出液口排出;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箱体、所述发热元器件、所述导热管以及所述第一泵体均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导热管与多个所述第一泵体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数据箱体内均设置有所述发热元器件,每个所述数据箱体的腔体均连通有所述导热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泵体用于驱动冷却液流经对应的所述导热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中心舱体用于浸没于海水或河水中;所述导热管伸出至所述数据中心舱体的外部,并浸没于海水或河水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冷系统还包括水上平台,所述水上平台设置于水面上,且位于所述数据中心舱体的上方,所述储液罐设置于所述水上平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液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液为单相冷却液。


技术总结
一种液冷系统,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用于解决对服务器散热时,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液冷系统包括数据箱体、发热元器件、导热管和第一泵体,数据箱体内部具有腔体,腔体内具有冷却液。发热元器件设置于腔体内,且浸没于冷却液内。导热管至少部分设置于腔体外部,且用于浸没于低温液体中,导热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腔体连通。第一泵体用于驱动腔体内的冷却液流经导热管。本申请用于制冷。

技术研发人员:高娅楠,王喆,韩喆,卢薇青,朱愉,王慧娟,童阳,张富程,陈长青,李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26
技术公布日:2024/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