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散热翅片结构及其微型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440074发布日期:2024-03-28 18:23阅读:12来源:国知局
一种散热翅片结构及其微型逆变器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属于逆变器散热,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散热翅片结构及其微型逆变器。


背景技术:

1、光伏微型逆变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光伏并网装置,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在追求长时间、高效率、稳定运行的设计目标的同时,应兼顾设备的体积和成本。本文根据微型逆变器的设计要求,对热点研究的光伏微型逆变器典型主电路拓扑进行分析对比,指出软开关技术在微型逆变器中的重要性,对光伏微型逆变器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光伏逆变器的核心元器件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功率的消耗会产生大量的热,这部分热量会使逆变器内部集成的功率器件管芯发热、结温升高,可靠性下降;由于微型逆变器体积结构紧凑,通常采用散热翅片的方式来传导散热,但现有散热翅片通常结构单一,且垂直于翅片的方向空气流通性较差,从而可能导致热量传导不够均匀,影响整体散热效率。

3、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2、一种散热翅片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四周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组件,且散热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提高散热效果的散热通道。

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组件由若干第一翅片单元组成,第一翅片单元呈矩形环状,所述第一翅片单元呈均匀间隔分布固定安装于壳体外侧,且第一翅片单元内侧与壳体外侧配合接触。

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第一翅片单元四周外壁均匀间隔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呈圆弧凹陷状。

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通道开设于第一翅片单元两侧之间,且相邻两个圆形凹槽之间均设置有散热通道。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组件由若干第二翅片单元组成,第二翅片单元呈矩形条状,所述第二翅片单元呈环状均匀间隔分布固定安装于壳体外侧两端之间。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通道开设于第二翅片单元两侧之间靠近壳体一端。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散热组件由若干翅片单元组组成,翅片单元组由多个呈槽口状的同心间隔设置的第三翅片单元组合而成,且翅片单元组弯折呈“c”形状,所述翅片单元组均匀间隔分布从壳体两侧套装固定于壳体外侧,所述翅片单元组内侧与壳体外侧配合接触。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翅片单元组中相邻两个第三翅片单元之间形成散热通道,所述散热通道呈回转弯曲的槽口状,且壳体两侧相邻两个翅片单元组之间留有空隙。

10、一种微型逆变器,包括上述实施方式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

11、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通过直接在微型逆变器壳体外侧设置散热组件,使得逆变器散热更加直接简单,特殊形状的翅片单元将壳体包裹,使得热量传输更加均匀,且翅片单元之间设置的散热通道,增大了翅片单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翅片单元的整体散热效率,保障逆变器的使用稳定性。

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技术特征:

1.一种散热翅片结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四周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组件(21、22、23),且散热组件(21、22、23)上设置有用于提高散热效果的散热通道(213、222、23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1)由若干第一翅片单元(211)组成,第一翅片单元(211)呈矩形环状,所述第一翅片单元(211)呈均匀间隔分布固定安装于壳体(1)外侧,且第一翅片单元(211)内侧与壳体(1)外侧配合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翅片单元(211)四周外壁均匀间隔设置有圆形凹槽(212),圆形凹槽(212)呈圆弧凹陷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213)开设于第一翅片单元(211)两侧之间,且相邻两个圆形凹槽(212)之间均设置有散热通道(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2)由若干第二翅片单元(221)组成,第二翅片单元(221)呈矩形条状,所述第二翅片单元(221)呈环状均匀间隔分布固定安装于壳体(1)外侧两端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通道(222)开设于第二翅片单元(221)两侧之间靠近壳体(1)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23)由若干翅片单元组组成,翅片单元组由多个呈槽口状的同心间隔设置的第三翅片单元(231)组合而成,且翅片单元组弯折呈“c”形状,所述翅片单元组均匀间隔分布从壳体(1)两侧套装固定于壳体(1)外侧,所述翅片单元组内侧与壳体(1)外侧配合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翅片单元组中相邻两个第三翅片单元(231)之间形成散热通道(232),所述散热通道(232)呈回转弯曲的槽口状,且壳体(1)两侧相邻两个翅片单元组之间留有空隙。

9.一种微型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散热翅片结构。


技术总结
本技术涉及逆变器散热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散热翅片结构及其微型逆变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四周外壁之间设置有用于散热的散热组件,且散热组件上设置有用于提高散热效果的散热通道。该技术中,通过直接在微型逆变器壳体外侧设置散热组件,使得逆变器散热更加直接简单,特殊形状的翅片单元将壳体包裹,使得热量传输更加均匀,且翅片单元之间设置的散热通道,增大了翅片单元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翅片单元的整体散热效率,保障逆变器的使用稳定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煜霖,洪曼淇,段岭巧,朱景香,李金璐,张怡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洪曼淇
技术研发日:20230727
技术公布日:2024/3/2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