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902086发布日期:2024-02-02 21:32阅读: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双路选择电路,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


背景技术:

1、双电源供电系统在很多应用领域都存在,在传统的双电源供电系统方案中,两个电源各自串联二极管,然后给负载供电。两个供电电源谁的电压高,就会由较高电压的电源给负载供电。由于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两个电源之间不会直接连通。

2、传统的双电源供电方案采用了二极管,二极管的正向导通时,其管压降比较恒定,比如硅管在0.7v左右,当大电流通过二极管时,二极管上会产生很大的功耗,导致二极管发热量大,温升高,二极管容易损坏。即使采用多个二极管并联,能降低单个二极管上的功耗,但总的功耗没有降低,如果在散热不好的环境中,二极管的温升同样很高,也可能会导致二极管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以解决现有双电源供电电路的问题发热量大,温升高,二极管容易损坏,总的功耗高的问题。

2、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包括锁定模块、负载、与第一电源正端和第二电源正端均连接的差分放大模块的输入端,差分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窗口比较器的输入端;

4、窗口比较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有第一分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其第二输出端连接有第二分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窗口比较器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均与锁定模块的控制端连接;

5、第一分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一电源正端连接,第二分压控制模块的输入端与第二电源正端连接;第一分压控制模块输出端和第二分压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均与负载一端连接,负载另一端与电源负端连接。

6、在较佳的实施例中,差分放大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放大器ic1;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正端和第二电源正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放大器ic1的正向输入端和其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两端分别与电阻r1与放大器ic1的结点和放大器ic1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和放大器ic1输出端的结点为c;电阻r4与电阻r2和放大器ic1的结点连接后接地。

7、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窗口比较器包括电压比较器ic2和电压比较器ic3;电压比较器ic2的参考电压为vref1,电压比较器ic3的参考电压为vref2;放大器ic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比较器ic2反向输入端和电压比较器ic3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ic2输出端和电压比较器ic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分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第二分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电压比较器ic2输出端和电压比较器ic3的输出端均与自锁模块连接。

8、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一分压控制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3;电压比较器ic2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串联有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5和电阻r6的结点分别连接有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稳压管d1的阳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第一电源正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5和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后与负载的一端连接。

9、在较佳的实施例中,第二分压控制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4;电压比较器ic3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串联有电阻r9和电阻r10;电阻r9和电阻r10的结点分别连接有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稳压管d2的阳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二电源正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0和稳压管d2的阴极连接后与负载的一端连接。

10、在较佳的实施例中,锁定模块包括或非门ic4、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7、电阻r8、场效应管q5和场效应管q6;电压比较器ic2和场效应管q3的结点为d与或非门ic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ic3和场效应管q4的结点为e与或非门ic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或非门ic4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的结点f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5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电阻r6和场效应管q3的结点g连接,场效应管q6的漏极与电阻r9和场效应管q4的结点h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和场效应管q5的结点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和场效应管q6的结点连接。

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2、(1)本实用新型中当供电第一电源的电压高于供电第二电源达到设定阈值时,差分放大模块通过窗口比较器控制第一分压控制模块导通通过第一电源为负载供电,控制第二分压控制模块不能供电,锁定模块锁定。

13、(2)本实用新型中当供电第电源的电压低于供电第二电源达到设定阈值时,差分放大模块通过窗口比较器控制第二分压控制模块导通通过第二电源为负载供电,控制第一分压控制模块不能供电,锁定模块锁定。

14、(3)本实用新型中当供电第一电源和供电第二电源的电压差值比较小,在设定值之内时,差分放大模块通过窗口比较器控制锁定模块开启,第一分压控制模块和第二分压控制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连通,同时为负载供电。

15、(4)本实用新型中多个场效应管并联的方式,能降低供电线上的功耗问题,实现大电流的工作系统。



技术特征:

1.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锁定模块、负载、与第一电源正端和第二电源正端均连接的差分放大模块的输入端,差分放大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窗口比较器的输入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差分放大模块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放大器ic1;电阻r1的一端和电阻r2的一端分别与第一电源正端和第二电源正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和电阻r2的另一端分别与放大器ic1的正向输入端和其反向输入端连接;电阻r3的两端分别与电阻r1与放大器ic1的结点和放大器ic1的输出端连接;电阻r3和放大器ic1输出端的结点为c;电阻r4与电阻r2和放大器ic1的结点连接后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窗口比较器包括电压比较器ic2和电压比较器ic3;电压比较器ic2的参考电压为vref1,电压比较器ic3的参考电压为vref2;放大器ic1的输出端分别与电压比较器ic2反向输入端和电压比较器ic3的正向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ic2输出端和电压比较器ic3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分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和第二分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连接;电压比较器ic2输出端和电压比较器ic3的输出端均与自锁模块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一分压控制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3;电压比较器ic2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3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3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3的漏极串联有电阻r5和电阻r6;电阻r5和电阻r6的结点分别连接有场效应管q1的栅极和稳压管d1的阳极;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第一电源正端连接,场效应管q1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5和稳压管d1的阴极连接后与负载的一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第二分压控制模块包括场效应管q4;电压比较器ic3输出端与场效应管q4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4的源极接地,场效应管q4的漏极串联有电阻r9和电阻r10;电阻r9和电阻r10的结点分别连接有场效应管q2的栅极和稳压管d2的阳极;场效应管q2的漏极与第二电源正端连接,场效应管q2的源极分别与电阻r10和稳压管d2的阴极连接后与负载的一端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其特征在于:锁定模块包括或非门ic4、二极管d3、二极管d4、电阻r7、电阻r8、场效应管q5和场效应管q6;电压比较器ic2和场效应管q3的结点为d与或非门ic4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电压比较器ic3和场效应管q4的结点为e与或非门ic4的第二输入端连接;或非门ic4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阳极和二极管d4的阳极的结点f连接;二极管d3的阴极和二极管d4的阴极分别与场效应管q5的栅极和场效应管q6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5的漏极与电阻r6和场效应管q3的结点g连接,场效应管q6的漏极与电阻r9和场效应管q4的结点h连接;电阻r7的一端和电阻r8的一端连接后接地,电阻r7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和场效应管q5的结点连接,电阻r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4和场效应管q6的结点连接。


技术总结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路选择及自锁电路,主要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双电源供电电路的问题发热量大,温升高,二极管容易损坏,总的功耗高的问题。该技术包括锁定模块、负载、与第一电源正端和第二电源正端均连接的差分放大模块,差分放大模块连接有窗口比较器;窗口比较器连接有第一分压控制模块和第二分压控制模块的控制端;窗口比较器与锁定模块的的控制端连接;第一分压控制模块与第一电源正端连接,第二分压控制模块与第二电源正端连接;第一分压控制模块和第二分压控制模块均与负载一端连接,负载与电源负端连接。通过上述方案,本技术达到了分散热量,能耗低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黄开文,蔡良莉,李治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嵘旺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30731
技术公布日:2024/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