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128147发布日期:2024-02-22 21:43阅读:47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显示,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场景逐渐增加,对于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以及性能需求越来越高。为了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显示装置通常存在打孔需求,以便于设置摄像头、传感器等器件,但在显示面板打孔容易造成gdsh(growing dark spot athiaa,由于封装或者外力导致的裂纹、划伤、顶伤等不良引起的开开孔区的水汽氧化)现象。

2、现有的显示面板通常通过设置隔离柱,避免公共层未进行断电设计,公共层间存在电场,会加速水汽入侵速率,引发显示面板的gdsh现象,影响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和使用寿命。

3、然而,现有技术的隔离柱通常通过钝化层进行包覆或者去除顶部钛电极再进行钝化层包覆的方案,但由于工艺的局限性,工艺的波动进而导致钝化层未能完全覆盖铝电极层远离衬底层的表面,因而在隔离柱侧蚀面积增大的情况下,侧蚀深度将减小,在发光层蒸镀过程中,容易导致发光层难以断开,进而导致显示面板的gdsh不良概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解决显示面板中隔离柱难以完全断开发光层,进而导致显示面板的gdsh不良概率较高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3、衬底层,所述衬底层包括显示区、隔离区和开孔区,其中,所述隔离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与所述开孔区之间;

4、在远离衬底层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发光层、阴极层和至少两个第一隔离柱,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用于隔断所述发光层和所述阴极层;

5、所述第一隔离柱位于所述隔离区,且所述第一隔离柱环绕所述开孔区的周侧设置,其中,所述第一隔离柱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和第一阻挡层,所述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阻挡层和衬底层之间;

6、第二阻挡层,所述第二阻挡层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所述第二阻挡层遮盖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相对的侧面、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的开口处内的隔离区,且部分遮盖所述第一阻挡层远离所述衬底层的表面,所述第一阻挡层为无机层,所述第二阻挡层为无机层或者有机层中的任一层。

7、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二阻挡层同层设置。

8、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其中,所述第二阻挡层与所述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中的至少一层同层设置。

9、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柱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像素界定层和光刻间隙柱层;

10、所述像素界定层位于所述第三平坦层和所述光刻间隙柱层之间;至少部分所述第二阻挡层与所述像素界定层同层或与所述光刻间隙柱层同层设置。

11、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柱的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电极层的材料相同;

1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包括的所述第二电极层相互背离的侧面具有相对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第三电极凹陷的侧蚀面,所述侧蚀面凹向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的开口。

13、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柱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电极层的材料相同;

14、每个所述第一隔离柱包括的所述第二电极的相对的两个侧面均具有相对于第一电极和第三电极凹陷的侧蚀面,两个所述侧蚀面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凹陷。

15、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隔离柱和至少一个阻挡柱;

16、所述第二隔离柱与所述第一隔离柱设置于所述衬底层的同侧,所述第二隔离柱设置于所述第一隔离柱与所述开孔区之间,所述阻挡柱设置在所述第一隔离柱和第二隔离柱之间,所述阻挡柱远离所述衬底层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层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所述第一阻挡层远离所述衬底层的表面与所述衬底层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大于所述第三距离;

17、其中,所述第二隔离柱至少包括层叠设置的所述电极层和所述第一阻挡层。

18、可选的,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柱形成多个隔离圈,每个所述隔离圈均环绕所述开孔区,且多个所述隔离圈沿所述开孔区的直径方向间隔排布。

19、可选的,在所述隔离圈包括的所述第一隔离柱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每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构成第一隔离组,每个所述第一隔离组内的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设置所述第二阻挡层,每相邻两个所述隔离柱之间间隔设置。

20、可选的,在所述隔离圈包括的所述第一隔离柱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至少有三个连续的设置的所述第一隔离柱构成第二隔离组,两个连续设置的所述第一隔离柱构成第三隔离组,所述第二隔离组和所述第三隔离组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间隔设置;

21、所述第二隔离组中每相邻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设置所述第二阻挡层,所述第三隔离组中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设置所述第二阻挡层。

22、可选的,所述第一隔离柱的电极层为源漏金属层。

23、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源漏金属层、第二源漏金属层和第三源漏金属层;

24、所述第一隔离柱的电极层为所述第一源漏金属层、所述第二源漏金属层和所述第三源漏金属层中的任一层。

25、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2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至少两个第一隔离柱,设置于衬底层的一侧,用于在远离衬底层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发光层、阴极层和至少两个第一隔离柱,至少两个第一隔离柱用于隔断发光层和阴极层,第一隔离柱位于隔离区,且第一隔离柱环绕开孔区的周侧设置,第一隔离柱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和第一阻挡层,电极层位于第一阻挡层和衬底层之间,因此在隔离区的第一隔离柱所在的区域,通过第一阻挡层可以将第一隔离柱远离衬底层的一侧覆盖,使得第一阻挡层可以作为刻蚀阻挡层。在干刻之后,使得第一阻挡层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和第一隔离柱在衬底基板上的正投影完全重合。又由于第二阻挡层4遮盖相邻两个第一隔离柱相对的侧面、相邻两个第一隔离柱之间的开口处内的隔离区,且部分遮盖第一阻挡层远离衬底层的表面,因此通过第二阻挡层4可以对第一阻挡层和第一隔离柱进行单边包覆,进而使得第一隔离柱单侧形成的侧蚀位置固定,也即是第一隔离柱的侧蚀面的尺寸固定,进而可以保证发光层在第一隔离柱的侧蚀位置断开,且可以避免发光层通过第一隔离柱和阴极层层电连接,进而有效避免断电失效现象的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与所述第二阻挡层同层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依次层叠的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其中,所述第二阻挡层与所述第一平坦层、第二平坦层和第三平坦层中的至少一层同层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远离所述衬底层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像素界定层和光刻间隙柱层;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的电极层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电极层的材料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3和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包括第一电极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三电极层,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三电极层之间,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衬底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其中,所述第一电极层的材料和所述第三电极层的材料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隔离柱和至少一个阻挡柱;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隔离柱形成多个隔离圈,每个所述隔离圈均环绕所述开孔区,且多个所述隔离圈沿所述开孔区的直径方向间隔排布。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圈包括的所述第一隔离柱的数量为偶数的情况下,每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构成第一隔离组,每个所述第一隔离组内的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设置所述第二阻挡层,每相邻两个所述隔离柱之间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隔离圈包括的所述第一隔离柱的数量为奇数的情况下,至少有三个连续的设置的所述第一隔离柱构成第二隔离组,两个连续设置的所述第一隔离柱构成第三隔离组,所述第二隔离组和所述第三隔离组之间间隔设置,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隔离柱之间间隔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离柱的电极层为源漏金属层。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源漏金属层、第二源漏金属层和第三源漏金属层;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该显示面板包括的衬底层包括显示区、隔离区和开孔区,隔离区设置于显示区与开孔区之间;在远离衬底层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发光层、阴极层和至少两个第一隔离柱,至少两个第一隔离柱用于隔断发光层和阴极层;第一隔离柱位于隔离区,且第一隔离柱环绕开孔区的周侧设置,第一隔离柱包括层叠设置的电极层和第一阻挡层,电极层位于第一阻挡层和衬底层之间;第二阻挡层,第二阻挡层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隔离柱之间,第二阻挡层遮盖相邻两个第一隔离柱相对的侧面、相邻两个第一隔离柱之间的开口处内的隔离区,且部分遮盖第一阻挡层远离衬底层的表面,第一阻挡层为无机层,第二阻挡层为无机层或者有机层中的任一层。

技术研发人员:代俊秀,周洋,白露,屈忆,李宇婧,温为舒,张代应,赵国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2/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