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748548发布日期:2024-04-25 10:35阅读:11来源:国知局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属于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1、液晶显示(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面板、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rganiclight emitting display,oled)面板以及利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led)器件的显示模组等平面显示模组因具有高画质、省电、机身薄及应用范围广等优点,而被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视、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笔记本电脑、台式计算机等各种消费性电子产品,成为显示装置中的主流。

2、目前,如何降低显示模组的外界环境光的反射,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旨在解决降低显示模组的外界环境光的反射的问题。

2、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包括基板、发光器件层和遮挡层;发光器件层设置于基板的一侧;遮挡层设置在发光器件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在沿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遮挡层包括至少一层遮挡子层。

3、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多个发光单元,像素定义层具有像素开口,发光单元位于像素开口内;

4、优选的,每一层遮挡子层设置有多个透光口,透光口在基板的正投影与像素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

5、优选的,像素开口在基板的正投影位于透光口在基板的正投影内;

6、优选的,每一层遮挡子层包括多个遮光部和反射部,透光口形成于遮光部之间,反射部设置在遮光部靠近透光口的一侧。

7、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用于吸收部分环境光的反射控制层,反射控制层设置在发光器件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8、优选的,反射控制层的数量为至少两层,相邻的反射控制层呈间隔设置;

9、优选的,遮挡层位于两层反射控制层之间;

10、优选的,显示模组还包括封装层,封装层设置在发光器件层背离基板的一侧,遮挡层设置在封装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11、优选的,遮挡层与封装层之间的间距为l,l满足以下条件:15μm≤l≤1mm;

12、优选的,显示模组还包括盖板,盖板设置在遮挡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13、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控制层包括吸光材料;

14、优选的,吸光材料包括色浆,色浆对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的透过率大于色浆对其它波段的光的透过率;

15、优选的,反射控制层还包括透光材料;

16、优选的,吸光材料包括碳粉、黑色母、铜、铁、锌、铜氧化物、铁氧化物或锌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17、优选的,色浆包括四氮杂卟啉类化合物、卟啉类化合物、金属卟啉类化合物、噁嗪类化合物、方酸菁类化合物、三芳基甲烷类化合物、聚甲炔类化合物、蒽醌类化合物、酞菁类化合物、偶氮类化合物、苝类化合物、呫吨类化合物、二铵类化合物、二吡咯亚甲基类化合物、花菁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18、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控制层设置在发光器件层与封装层之间;

19、优选的,反射控制层包括吸光材料,吸光材料包括铜、铁、锌、铜氧化物、铁氧化物或锌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20、在一些实施例中,封装层包括沿远离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封装层、第二子封装层和第三子封装层;

21、优选的,第一子封装层和第三子封装层均包括无机材料,第二子封装层包括有机材料;

22、优选的,反射控制层设置在第二子封装层内;

23、优选的,反射控制层包括吸光材料,吸光材料包括铜、铁、锌、铜氧化物、铁氧化物或锌氧化物中的至少一种。

24、在一些实施例中,反射控制层设置在封装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25、优选的,反射控制层设置在遮挡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26、优选的,遮挡层包括至少两层遮挡子层,显示模组还包括光学胶层,光学胶层设置在相邻的遮挡子层之间;

27、或者,遮挡层包括一层遮挡子层,显示模组还包括光学胶层,遮挡子层设置在光学胶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28、优选的,反射控制层包括吸光材料,吸光材料包括碳粉或黑色母的至少一种。

29、在一些实施例中,遮挡层包括至少两层遮挡子层,反射控制层设置在相邻的遮挡子层之间;

30、或者,至少一层遮挡子层设置在反射控制层的内部,且反射控制层覆盖至少一层遮挡子层;

31、或者,遮挡层设置在反射控制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32、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层,触控层设置在封装层与盖板之间,触控层包括绝缘层以及设置在绝缘层中的触控电极,

33、优选的,反射控制层复用为绝缘层;

34、优选的,遮挡层设置在触控层背离基板的一侧。

35、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显示模组。

36、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模组包括基板、发光器件层和遮挡层,在沿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遮挡层包括至少一层遮挡子层。至少一层遮挡子层可以吸收环境光,降低外部环境光的反射率;同时,遮挡子层还可以提高显示对比度以及实现显示模组窄视角的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器件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多个发光单元,所述像素定义层具有像素开口,所述发光单元位于所述像素开口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用于吸收部分环境光的反射控制层,所述反射控制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控制层包括吸光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控制层设置在所述发光器件层与所述封装层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层包括沿远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子封装层、第二子封装层和第三子封装层;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控制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遮挡层包括至少两层遮挡子层,所述反射控制层设置在相邻的所述遮挡子层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还包括触控层,所述触控层设置在所述封装层与所述盖板之间,所述触控层包括绝缘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绝缘层中的触控电极;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显示模组包括基板、发光器件层和遮挡层;发光器件层设置于基板的一侧;遮挡层设置在发光器件层背离基板的一侧;在沿垂直于基板的方向上,遮挡层包括至少一层遮挡子层。至少一层遮挡子层可以吸收环境光,降低外部环境光的反射率;同时,遮挡子层还可以提高显示对比度以及实现显示模组窄视角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应文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4/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