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面板和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7861675发布日期:2024-05-07 19:38阅读:29来源:国知局
显示面板和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显示,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1、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oled) 是一种利用有机固态半导体作为发光材料的发光器件,由于其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功耗低、发光亮度高、工作温度范围广等优点,使其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oled显示面板的每个像素都是由红、绿、蓝三种颜色的有机发光材料中的一种组成,而这些材料的寿命并不相同,一般来说,蓝色的寿命最短,红色的寿命最长。再加上蓝色有机材料发光效率低,要显示相同想过的话施加电流更大。因此,在长时间显示相同的图像或文字时,蓝色的二极管会比其他颜色的二极管更快地衰减或损坏,从而导致屏幕上出现色差或残影。

3、其次,oled显示面板的亮度和对比度都很高,这也意味着它需要更大的电流来驱动。在长时间使用或充电时,过大的电流会加速像素的老化或损坏,从而导致屏幕上出现亮斑或暗斑。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提供的显示面板和控制电路,旨在解决现有oled显示面板存在的子像素长时间持续发光造成老化速度快,子像素损坏影响显示面板正常显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底和设置于所述驱动基底上的多个子像素;其中,所述子像素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每一所述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于所述驱动基底一侧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至少所述第一子像素包括设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或所述阴极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第一磁性层;所述第一磁性层包括若干磁性粒子;所述第一子像素还包括:

3、第一磁场施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磁性层的相对两端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所述第一磁场施加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磁性层的磁性粒子在所述第一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层叠方向。

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场施加组件被配置为能够将若干所述磁性粒子聚集在所述第一磁性层的一端;还能够驱动若干所述磁性粒子朝向所述第一磁性层的另一端移动,且随着施加磁场的增强,移动的所述磁性粒子的数量增加;所述第一磁性层内具有多个在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容纳槽,多个所述容纳槽在第二方向排布且间隔设置,所述磁性粒子设置于所述容纳槽内,并能够在磁场作用下沿所述容纳槽移动;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层叠方向且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5、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子像素还包括:

6、第二磁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二子像素的所述阳极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或所述阴极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第二磁性层包括若干所述磁性粒子;

7、第二磁场施加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磁性层的相对两端的第三磁性件和第四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和所述第四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所述第二磁场施加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磁性层的磁性粒子在所述第二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和/或,

8、所述第三子像素还包括:

9、第三磁性层,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像素的所述阳极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或所述阴极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第三磁性层包括若干所述磁性粒子;

10、第三磁场施加组件,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三磁性层的相对两端的第五磁性件和第六磁性件;所述第三磁性件和所述第四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所述第三磁场施加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三磁性层的磁性粒子在所述第三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

1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像素的颜色为蓝色,所述第二子像素的颜色和所述第三子像素的颜色分别选自红色和绿色中的一种。

1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基底为柔性驱动基底,还包括:

13、多个像素岛,设置于所述驱动基底上并呈阵列排布;所述像素岛包括多个所述子像素;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岛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连接;

14、力传感器,设置于所述柔性连接线上,用于检测所述柔性连接线的拉伸长度或强度;

15、所述第一磁场施加组件基于所述力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所述第一磁性层的磁性粒子在所述第一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

1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所述子像素包括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所述子像素还包括:

17、磁性层,设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或所述阴极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磁性层包括若干磁性粒子;

18、磁场施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磁性层的相对两端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所述磁场施加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磁性层的磁性粒子在所述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层叠方向;

19、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20、显示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的子像素显示图像;

21、控制单元,与所述显示驱动单元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显示面板的子像素的持续发光时长;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子像素的磁场施加组件电连接,用于根据获取的所述子像素的持续发光时长控制所述磁场施加组件的磁场强度,以调节所述磁性粒子在所述显示面板的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

22、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子像素的持续发光时长小于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所述磁场施加组件向所述磁性粒子施加第一磁场,以使所述磁性粒子分布于所述磁性层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或,

23、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子像素的持续发光时长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时长,控制所述磁场施加组件向所述磁性粒子施加第二磁场,以使第一预设数量的所述磁性粒子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磁性层的一端向另一端扩散至第一分布区域内,以减少空穴与电子的结合率。

24、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子像素的通电电流大于阈值,控制所述磁场施加组件向所述磁性粒子施加第三磁场,以使第二预设数量的所述磁性粒子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磁性层的一端向另一端扩散至第二分布区域内,以减少空穴与电子的结合率。

2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控制电路,用于控制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子像素,多个所述子像素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岛,相邻两个所述像素岛之间通过柔性连接线和力传感器连接;所述子像素包括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所述子像素还包括:

26、磁性层,设置于所述阳极与所述空穴传输层之间或所述阴极与所述电子传输层之间;所述磁性层包括若干磁性粒子;

27、磁场施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磁性层的相对两端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和所述第二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所述磁场施加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磁性层的磁性粒子在所述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层叠方向;

28、所述控制电路包括:

29、显示驱动单元,用于驱动显示面板的子像素;

30、控制单元,与所述力传感器电连接,用于获取所述力传感器的拉伸长度或强度;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磁场施加组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力传感器的拉伸强度控制所述磁场施加组件的磁场强度,以调节所述磁性粒子在所述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

31、在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力传感器的拉伸强度小于预设值,控制所述磁场施加组件向所述磁性层施加第一磁场,以使所述磁性粒子分布于所述磁性层沿第一方向的一端;或,

32、所述控制单元响应于所述力传感器的拉伸强度大于等于预设值,控制所述磁场施加组件根据所述力传感器的拉伸强度向所述磁性层施加第四磁场,以使第三预设数量的所述磁性粒子沿所述第一方向从所述磁性层的一端向另一端扩散至第三分布区域内,以降低载流子对激子的猝灭作用。

33、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控制电路;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基底和设置于驱动基底上的多个子像素;其中,子像素包括颜色不同的第一子像素、第二子像素和第三子像素;每一子像素包括层叠设置于驱动基底一侧的阳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阴极;至少第一子像素包括设置于阳极与空穴传输层之间或阴极与电子传输层之间的第一磁性层;第一磁性层包括若干磁性粒子。其中,第一子像素还包括第一磁场施加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于第一磁性层的相对两端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中的至少一个为电磁铁;第一磁场施加组件用于控制第一磁性层的磁性粒子在第一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通过设置第一磁场施加组件控制磁性粒子在第一磁性层中的分布情况,以使磁性粒子在子像素长时间持续发光后,能够在第一磁性层中扩散开来,从而大幅度降低发光层朝向第一磁性层一侧的载流子的迁移率,从而降低了电子与空穴结合产生的光子数量,降低第一子像素的发光亮度,进而避免第一子像素长时间在同一亮度下工作而加速老化导致损坏的情况发生,有效延长了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并且,第一磁场施加组件还可以使磁性粒子在子像素持续发光时能够聚集在第一磁性层的一端,以避免影响子像素的正常发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