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1286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重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例如音频装置等重放装置,包括第一操作单元(或前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或后操作单元),用来操作以控制和输出来自具有例如CD、MD、DVD等记录介质重放功能和AM/FM无线广播接收功能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
背景技术
在最近几年中,具有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已知为这种音频系统。
具有这种双介质功能的音频系统包括多个扬声器,以便同时重放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并使各扬声器的方向性可变,如在JP-A-11-75284中所公开的。
参考附图,这里将介绍一个具有这种通用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的例子。图6示出了具有普通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的完整功能的系统结构图。
如图6所示,车载音频系统100的构成包括放在车厢前面并具有包括CD重放功能的多个重放源和AM/FM无线广播的接收功能的本体装置101;用来在前面操作本体装置101的前操作单元102;用于在车厢的后部遥控本体装置101的后操作单元103;以及用于音频输出来自本体装置101的重放源的声音信号的扬声器104和耳机105。
扬声器104由放在前面的两个前扬声器104A和放在后面的两个后扬声器104B组成。另一方面,耳机105放在后面。
此外,重放源包括CD重放单元和AM/FM无线调谐器单元,后者作为AM调谐器和FM调谐器,从而其本身可以接收AM广播和FM广播。
这里,前操作单元102对应于放在前面的本体装置101的前面板,后操作单元103对应于放在后面的遥控单元。
此外,前操作单元102和后操作单元103提供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的重放模式键(将简称为“MODE”键),以及通过一次触摸操作能够接收预先记录的无线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的预置键。这里,重放模式以用于选择和操作作为重放源的CD重放单元的CD模式、用于选择和操作AM/FM无线调谐器单元以接收AM广播的AM模式以及用于选择和操作AM/FM无线调谐器单元以接收FM广播的FM模式作为例子。
此外,前操作单元102和后操作单元103具有各种功能键,包括在CD模式中用于选择和重放CD的道的道UP/DOWN键、用于搜索和接收无线电广播的接收频率的搜索UP/DOWN键以及暂停正在重放的CD和静音无线电广播的声音输出的静音/暂停键。
此外,本体装置101具有双介质功能,并且可以根据来自前操作单元102的预定操作切换和设置为单模式或双模式作为系统设定模式。
在单模式中,来自重放源之一的声音信号只从扬声器104音频输出。
在双模式中,来自重放源之一的声音信号从扬声器104音频输出,而来自另一个重放源的声音信号从耳机105音频输出。
在需要本体装置101从不同的重放源提供声音信号以便在前面的乘客要求FM模式而在后面的乘客需要CD模式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在预定的模式下操作前操作单元102设置双模式。然后,FM广播的声音信号从前面的扬声器104音频输出,而来自CD重放单元的声音信号从后面的耳机105音频输出。
简单地说,就是前面的乘客和后面的乘客可以通过扬声器104和耳机105分别接收不同重放源的声音信号。
在具有这种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100中,可以根据前操作单元102的预定操作设置双模式。在这种双模式中,可以通过扬声器104和耳机105提供来自不同的重放源的声音信号。因此,前面和后面的乘客可以听到来自不同的重放源的声音信号。不用说,在该车载音频系统100中,在双模式中,在前面和后面可以选择共同的重放源(或共同重放模式),从而来自共同声源的声音信号可以提供到前面和后面。
此外,在具有这种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100中,在单模式和双模式中来自前操作单元102和后操作单元103的所有的键操作都能有效地接收。因此,通过这些前操作单元102和后操作单元103,前面和后面的乘客可以得到所需的行动。
此外,根据具有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100,当电话中断功能检测到电话的使用时,自动启动静音/暂停功能,以使正在音频输出的声音信号进入输出停止状态,从而使电话使用环境令人满意。
但是,在具有上述普通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100中,即使在双模式中,也能够有效地接收后操作单元103所有的键操作。例如,虽然在双模式和例如前面和后面处于CD模式的共同重放模式中前面的乘客通过操作前操作单元102的静音/暂停键使CD重放进入临时停止状态(或输出停止状态)以便进行交谈,但是可能根据后面乘客对后操作单元103的预定操作而不按前面乘客的意愿而随机退出临时停止状态。
另外,在该车载音频系统100中,虽然通过用电话中断功能检测到电话的使用在双模式和例如前面和后面处于CD模式的共同重放模式中使CD重放进入临时停止状态(或输出停止状态),但是通过由后面的乘客在CD模式中对后操作单元103的例如道UP/DOWN键的按键操作,不但会随机退出临时停止状态而且重放道的位置也会随机改变,而不按前面乘客的意愿。
另外,在该车载音频系统100中,即使在单模式中后操作单元103的所有的键操作都会有效的接收。例如,虽然在单模式中前面的乘客通过操作前操作单元102的静音/暂停键使CD重放进入临时停止状态以便进行交谈,但是可能会根据后面乘客对后操作单元103的预定操作而不按前面乘客的意愿随机退出临时停止状态。
另外,在该车载音频系统100中,通过用电话中断功能检测到电话的使用在双模式和例如前面和后面处于CD模式的单独重放模式中使CD重放进入临时停止状态(或输出停止状态)。然而,后操作单元103可以接受键盘操作,控制前面的CD模式,例如音量控制的键盘操作或道UP/DOWN键盘操作。因此,与前面乘客的愿望相反,前面乘客的谈话被后面的乘客对后操作单元103的例如音量控制的键盘操作妨碍。
发明概述考虑到上述问题构思了本发明,其目的是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当选择共同重放源时,即使有来自后面的操作,也可以可靠地防止来自前面和后面的共同重放源的重放信号退出输出停止状态。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当前面和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通过用电话中断功能检测到中断,不仅即使后面进行了关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操作,也能可靠地防止在重放信号的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退出输出停止状态,而且能够防止有效的接收操作。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在前面的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停止状态。
本发明的又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重放装置,能够可靠地防止阻碍正在使用的电话通信的后面的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用于第一输出单元的操作的第一操作单元;以及用于第二输出单元的操作的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随机退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用来操作以控制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当根据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设置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当根据来自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设置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在根据中断检测信号,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随机退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用来操作以控制来自重放源的关于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以及当根据检测到的中断信号由第一操作单元的中断检测单元的操作将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设置成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一操作单元或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当根据来自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将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设置成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一操作单元或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在根据中断检测信号,使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退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用于第一输出单元的操作的第一操作单元;以及用于第二输出单元的操作的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当由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用于终止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停止设置单元;以及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关于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操作也禁止接受该操作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例如,如果根据检测电话使用状态的中断检测信号确定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则即使进行了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也禁止对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相关操作。因此,当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在根据检测电话使用状态的中断检测信号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进行了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有效接收对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操作和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以及用于操作以控制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以及当由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也禁止接收控制关于由第一输出单元选择的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操作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当检测到电话的使用状态时,即使进行了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控制关于来自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操作,也禁止接受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因此,通过在通信期间可靠地防止后操作单元(在后面)关于妨碍电话通信的控制的有效接收,可以提供满意的通信环境。


通过结合附图详细介绍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车载音频系统的整个结构的系统结构图;图2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本体装置内部的示意结构框图;图3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本体装置的微型计算机内部的示意结构框图;图4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参与在本体装置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中的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本体装置的电话中断期间参与在本体装置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中的微型计算机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以及图6示出了具有普通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的整个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文中,在介绍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前,将介绍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用于第一输出单元的操作的第一操作单元;以及用于第二输出单元的操作的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随机退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以外,控制单元包括用来根据来自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终止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停止设置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由第一操作单元设置为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由第一操作单元设置为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随机退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以外,控制单元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以及当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使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输出停止设置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根据中断检测信号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根据中断检测信号,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随机退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三方面以外,中断检测单元检测中断信号,以检测电话的使用状态。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如果根据检测电话使用状态的中断检测信号确定来自共同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则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接收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在根据检测电话使用状态的中断检测信号使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随机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一到第四方面以外,第二输出单元为耳机。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第二输出单元由耳机作为例子,从而各个重放信号可以通过例如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音频输出给在前面的乘客和在后面的乘客。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一到第五方面以外,第一输出单元将重放信号输出到车厢的前面,第二输出单元将重放信号输出到车厢的后面。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重放信号由第一输出单元输出到车厢的前面,重放信号由第二输出单元输出到车厢的后面,从而各个重放信号可以通过例如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音频输出给在前面的乘客和在后面的乘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用来操作以控制关于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当根据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设置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当根据来自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设置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在根据中断检测信号,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随机退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用来操作以控制关于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以及当根据第一操作单元的中断检测单元操作检测到的中断信号将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设置成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一操作单元或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当根据来自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将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设置成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一操作单元或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在根据中断检测信号,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退出的情况。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八方面以外,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设置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的优先权的优先权设置单元,以及即使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中根据优先权设置单元的优先权设置优先权较低的一个进行了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可以对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进行优先权设置,并且即使有来自较低优先权的操作单元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因此,在用户侧可以适当地设置不能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单元。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用于第一输出单元的操作的第一操作单元;以及用于操作第二输出单元的操作的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当由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用于终止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停止设置单元;以及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关于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操作也禁止接收该操作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十方面,例如,如果根据检测电话使用状态的中断检测信号确定来自共同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则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也禁止对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相关操作。因此,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在根据检测电话使用状态的中断检测信号使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进行了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对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的有效接收。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以及用于操作以控制关于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以及当由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也禁止接收用于控制来自第一输出单元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操作的控制单元。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当检测到电话的使用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控制关于来自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操作,也禁止接受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因此,通过在通信期间可靠地防止后操作单元(在后面)关于妨碍电话通信的控制的操作的有效接收,可以提供满意的通信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十一方面以外,当由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控制单元禁止接收第二操作单元的控制由第一输出单元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音量的操作。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二方面,当检测到电话的使用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控制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音量的操作,也禁止接收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因此,通过在通信期间可靠地防止后操作单元(在后面)关于妨碍电话通信的音量控制的操作的有效接收,可以提供满意的通信环境。
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除了本发明的第十一和第十二方面以外,第一输出单元将重放信号输出到车厢的前面,第二输出单元将重放信号输出到车厢的后面。
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第十三方面,重放信号由第一输出单元输出到车厢的前面,重放信号由第二输出单元输出到车厢的后面,从而各个重放信号可以通过例如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音频输出给在前面的乘客和在后面的乘客。
结合附图,这里将介绍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的实施例的具有双介质功能的车载音频系统。图1示出了根据实施例的车载音频系统的整个结构的系统结构图。
如图1所示,车载音频系统1的构成包括放在车厢前面并具有包括CD重放功能和AM/FM无线电广播接收功能等多个重放源的本体装置2;用来在前面操作本体装置2的前操作单元3;用于在车厢的后部遥控本体装置2的后操作单元4;与本体装置2连接,用于音频输出来自本体装置2的重放源的声音信号的扬声器5;以及与本体装置2连接,用于音频输出来自本体装置2的重放源的声音信号的耳机6。
车载音频系统1还包括例如外部DVD装置7等从外部连接到本体装置2上的电子装置。
扬声器5由放在前面的两个前扬声器5A和放在后面的两个后扬声器5B组成。另一方面,耳机6放在后面。
另一方面,重放源拥有CD重放功能、卫星广播(将简称为“SAT”)无线接收功能和AM/FM无线电广播功能。
这里,前操作单元3对应于放在前面的本体装置2的前面板,后操作单元4对应于放在后面的遥控单元。
此外,前操作单元3和后操作单元4具有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的重放模式选择键(将简称为“MODE键”),以及通过一次操作能够接收预先记录的无线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的预置键(将简称为“NEXT键”)。
图2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本体装置内部的示意结构框图。
如图2所示,本体装置2的构成包括要连接到外部DVD装置7的外部连接单元11;CD重放单元12、AM/FM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3、SAT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4作为多个重放源;用于从包括外部DVD装置7、CD重放单元12、AM/FM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3、SAT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4等重放源中选择要输出到扬声器5的重放源的扬声器输出切换单元15;用于选择要输出到耳机6的重放源的声音信号的耳机输出切换单元16;用于按由扬声器输出切换单元15选择静音从重放源到扬声器5的声音信号的扬声器静音电路17;用于静音到后扬声器5B的声音信号的后扬声器静音电路18;用于按耳机输出切换单元16选择的静音从重放源到耳机6的声音信号的耳机静音电路19;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单元20;以及总体上控制本体装置2的微型计算机21。
AM/FM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3作为AM调谐器和FM调谐器,用单个调谐器接收AM广播和FM广播。
本体装置2具有双介质功能,能够切换和设置单模式或双模式作为系统设定模式,从而能够通过在前操作单元3或后操作单元4上的SP/HP键的操作切换和设置单模式或双模式。
在单模式中,来自重放源之一的声音信号只从扬声器5音频输出。
在双模式中,来自重放源之一的声音信号从扬声器104音频输出,而来自同一个重放源或另一个重放源的声音信号从耳机6音频输出。
另一方面,本体装置2具有多种重放模式,可以通过上述MODE键切换和选择。这里,重放模式分为选择/操作CD重放单元12的CD模式,选择/操作用于接收卫星广播的SAT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4的SAT模式;选择/操作用于接收AM广播的AM/FM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3的AM模式;选择/操作用于接收FM广播的AM/FM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3的FM模式;以及选择/操作外部DVD装置7的DVD模式。
此外,前操作单元3和后操作单元4具有各种功能键,例如,在CD模式中用于选择和重放CD道的道UP/DOWN键,用于搜索和接收无线电广播的接收频率的搜索UP/DOWN键以及暂停正在重放的CD和静音无线电广播的声音输出的静音/暂停键。
图3示出了根据该实施例的本体装置2的微型计算机21内部的示意结构框图。
如图3所示,微型计算机21的构成包括用于通过外部连接单元11监视外部DVD装置7的外部连接监视单元31;存储关于例如CD模式、SAT模式、AM模式、FM模式和DVD模式等重放模式的设置内容的重放模式设置存储器32;用于根据例如MODE键的模式选择操作从重放模式设置存储器32中读出对应于重放模式的内容,根据设置内容设置相同的重放模式的重放模式设置单元33;用于根据在重放模式设置单元33中的重放模式设置,控制扬声器输出切换单元15和耳机输出切换单元16的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用于控制扬声器静音电路17、后扬声器静音电路18和耳机静音电路19的静音控制单元35;存储例如可以根据NEXT键的预制频道(简称为“Pch”)接收各无线电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的Pch存储器36;用于检测来自前操作单元3和后操作单元4的输入操作的操作检测单元37;用于控制显示单元20的显示的显示控制单元38;用于存储关于例如单模式或双模式的系统设置模式的设置内容的模式设置存储单元39;用于根据在模式设置存储单元39中存储的设置内容设置系统设置模式的模式设置单元40;用于根据输出切换控制单元和静音控制单元35的动作状态监视静音/暂停状态的静音/暂停监视单元41;用于检测表示电话的使用状态的电话中断检测信号的TEL中断检测单元42;以及从总体上控制微型计算机21的控制单元43。
重放模式设置单元33监视来自前操作单元3和后操作单元4的MODE键的模式选择操作;从重放模式设置存储器32读出对应于模式选择操作的重放模式的设置内容;并根据设置内容设置重放模式。这里,MODE键采用触发型(toggle type),其中重放模式按例如AM模式→FM模式→SAT模式→CD模式→DVD模式→AM模式→FM模式……等的顺序选择。
Pch存储器36由例如六个分别存储关于AM广播、FM广播和SAT广播的预定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的存储区Pch-1到Pch-6组成。例如区Pch-1存储AM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区Pch-2存储FM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区Pch-3存储AM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区Pch-4存储SAT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区Pch-5存储AM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区Pch-6存储FM广播电台的接收频率。
控制单元43通过操作检测单元37监视来自操作单元3和后操作单元4的NEXT键的Pch选择操作;读出存储在Pch选择操作的Pch中的接收频率;以及通过AM/FM无线电调谐器13或SAT无线电调谐器14执行接收频率的接收动作。这里,NEXT键采用触发型,其中以例如Pch-1→Pch-2→Pch-3→Pch-4→Pch-5→Pch-6→Pch-1→Pch-2……等的顺序选择Pch。
模式设置存储单元39的构成包括存储单模式的设置内容的单模式设置存储器39B;存储双模式的设置内容的双模式设置存储器39A;以及用于存储在上次本体装置2的电源关掉之前设置的前面的重放模式作为最后重放源的重放模式的上一次模式设置存储器39C。
这里,当关掉本体装置2的电源时,上一次模式设置存储器39C存储在关电之前由扬声器5音频输出的最后的重放模式,作为最后的重放源。
在要存储在单模式设置存储器39B中的单模式的设置内容中,只有从前扬声器5A和后扬声器5B的音频输出有效,从而扬声器静音电路17和后扬声器静音电路18静音关闭,而耳机静音电路19静音打开。
在要存储在双模式设置存储器39A中的设置内容中,来自前扬声器5A和耳机6的音频输出是不同的或共同的重放源,从而使它们有效。因此扬声器静音电路17静音关闭;后扬声器静音电路18静音打开;耳机静音电路19静音关闭。这里,前面的输出单元只有前扬声器5A,后面的输出单元只有耳机6。
模式设置单元40根据双模式设置存储器39A和单模式设置存储器39B中的设置内容设置系统模式。此外,根据这些设置内容,静音控制电路35控制扬声器静音电路17、后扬声器静音电路18和耳机静音电路19。
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控制扬声器输出切换单元15和耳机输出切换单元16,用来选择/输出来自指定的重放源中的一个的声音信号。
此外,当通过操作检测单元37检测到前操作单元3或后操作单元4的静音/暂停键操作时,控制单元43控制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和静音控制单元35,从而来自在当前重放模式中指定的重放源的音频信号进入输出停止状态(或静音/暂停状态)。
此外,当在TEL中断检测单元42检测到电话中断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43控制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和静音控制单元35,从而来自在前面的当前重放模式中指定的重放源的音频信号进入输出停止状态(或静音/暂停状态)。例如,当在双模式中检测到电话中断检测信号时,控制单元43使来自在前面的当前重放模式中指定的重放源的音频信号进入输出停止状态(或静音/暂停状态),并输出电话的音频信号代替来自重放源的音频信号。
基本上,本体装置2有效接收来自前操作单元3的所有键盘操作。但是,对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键盘操作加以如下限制。
在双模式和公共重放模式中,并且在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静音/暂停状态(或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本体装置2只从后操作单元4接收SP/HP键和MODE键的键操作,而不接收其它键操作。
这里,在双模式和公共重放模式中,并且在重放信号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当从后操作单元4用MODE键选择另一个重放模式时,本体装置2接收所有键盘操作,因为不会对前面产生影响。
此外,在双模式和公共重放模式中,并且在重放信号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当从后操作单元4用SP/HP键选择单模式时,本体装置2设置单模式同时继续静音/暂停状态。
此外,在单模式中,并且在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静音/暂停状态(或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本体装置2只有效地从后操作单元4接收SP/HP键的键操作,而不接收其它键操作。
这里,在单模式中,并且在重放信号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当从后操作单元4用SP/HP键选择双模式时,本体装置2设置双模式同时继续保持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此外,重放装置对应于本体装置2;重放源对应于CD重放单元(即,CD模式)、AM/FM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3(即,AM模式和FM模式)、SAT无线电调谐器单元14(即,SAT模式)以及外部DVD装置7(即,DVD模式);第一输出单元对应于扬声器5、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和静音控制单元35;第二输出单元对应于耳机6、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和静音控制单元35;第一操作单元对应于前操作单元3;第二操作单元对应于后操作单元4;控制单元和输出停止设置单元对应于控制单元43、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和静音控制单元35;中断检测单元对应于TEL中断检测单元42;输出停止状态对应于静音/暂停状态。
这里将介绍根据本实施例的车载音频系统1的动作。
在本体装置2的微型计算机21中,当例如在单模式中设置DVD模式时,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控制扬声器输出切换单元15,从而可以选择和输出来自外部DVD装置7的声音信号。
此外,根据存储在单模式设置存储器39B中的设置内容,静音控制单元33静音关闭扬声器静音电路17和后静音电路18,但打开耳机静音电路19。
这里,在本体装置2中,来自外部DVD装置7的声音信号只从前扬声器5A和后扬声器5B而不从耳机6音频输出。
另一方面,在本体装置2的微型计算机21中,当在设置为用于在前面设置CD模式和在后面的DVD模式的普通双模式的情况下,输出切换控制单元34控制扬声器输出切换单元15和耳机输出切换单元16,从而可以选择和输出来自CD重放单元12的声音信号到前面,选择和输出来自外部DVD装置7的声音信号到后面。
此外,根据存储在双模式设置存储器39A中的普通双模式设置内容,静音控制单元33静音关闭扬声器静音电路17,打开后静音电路18,关闭耳机静音电路19。
本体装置2可以不从后扬声器5B而只从前扬声器5A输出来自CD重放单元12的声音信号,并且可以从耳机输出来自外部DVD装置7的声音信号。简而言之,前面输出来自CD重放单元12的声音信号,而后面输出来自外部DVD装置7的声音信号。
这里将介绍本体装置2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图4示出了参与本体装置2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中的微型计算机21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在图4中所示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是用于判断是否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各种键操作被有效接收了或没有但使之无效的本体装置2的键接收过程。
在图4中,微型计算机21的控制单元43通过操作检测单元37确定是否检测到键操作(步骤S11)。
如果检测到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则控制单元43确定键操作是否是SP/HP键(步骤S12)。
如果确定是SP/HP键的键操作,控制单元43确定是否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否是单模式(步骤S13)。
如果确定是单模式,控制单元43通过有效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SP/HP键的键操作结束这些处理动作,由此根据该键操作设置双模式(步骤S14)。
此外,如果在步骤S13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不是单模式,则控制单元43判断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双模式,并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SP/HP键的键操作,由此通过根据该键操作设置单模式(步骤S15)结束这些处理动作。
此外,如果在步骤S12确定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不是SP/HP键,则控制单元43确定键操作是不是MODE键的键操作(步骤S16)。
如果确定是MODE键的键操作,则控制单元43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否是单模式(步骤S17)。
如果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单模式,则控制单元43通过静音/暂停监视单元41确定前面是否处于静音/暂停状态。这里,上述情况出现在例如在声音信号根据来自前操作单元3的静音/暂停键的键操作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或者由于检测到电话中断检测信号而使声音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
如果确定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则控制单元43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MODE键的)键操作,而是使其无效,并且通过输出和显示操作无效的通知结束这些处理动作(步骤S19),从而通知用户键操作无效。这里,在单模式中和在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3不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MODE键的重放模式选择操作,而是使其无效,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如果在步骤S18确定前面不处于静音/暂停状态,则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单模式。因此,控制单元43有效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MODE键的键操作,并通过根据前面和后面的键操作设置重放模式结束这些处理动作(步骤S20)。这里,当控制单元43的重放模式设置单元33接收到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设置CD模式的MODE键的键操作时,设置前面和后面处于CD模式。
另一方面,如果在步骤S17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不是单模式,则控制单元43判断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双模式,并有效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MODE键的键操作,通过只根据后面的键操作设置重放模式(步骤S21)结束这些处理动作。这里,当控制单元43的重放模式设置单元33有效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设置CD模式的键操作时,设置后面处于CD模式。
如果在步骤S16确定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不是MODE键,则控制单元43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否是单模式(步骤S22)。
如果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单模式,则控制单元43通过静音/暂停监视单元41确定前面是否处于静音/暂停状态(步骤S23)。
如果确定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则控制单元43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而是使其无效,并且通过在显示单元20中输出和显示操作无效的通知结束这些处理动作,从而通知用户键操作无效。这里,在单模式中和在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3不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道UP/DOWN键的动作键的操作,而是使其无效,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如果在步骤S23确定前面不处于静音/暂停状态,则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单模式。因此,控制单元43有效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动作键的键操作,并通过根据前面和后面的键操作执行键动作结束这些处理动作(步骤S25)。这里,当控制单元43接收到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道UP/DOWN键的键操作时,切换要重放的CD道位置。
如果在步骤S22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不是单模式,则控制单元43判断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双模式,并确定前面和后面是否处于共同重放模式以及前面是否处于静音/暂停状态(步骤S26)。
如果确定前面和后面处于共同重放模式并且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则控制单元43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动作键的键操作,而是使其无效。控制单元43通过在显示单元20中输出和显示操作无效的通知结束这些处理动作,从而通知用户键操作无效(步骤S27)。这里,在双模式中、在前面和后面处于共同重放模式的情况下以及在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单元43不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道UP/DOWN键的动作键的操作,而是使其无效,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如果在步骤S26确定前面和后面处于共同重放模式并且前面不处于静音/暂停状态,则控制单元43有效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动作键的键操作,并通过只根据后面的该键操作执行键动作结束这些处理动作(步骤S28)。这里,当控制单元43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道UP/DOWN键的键操作时,切换正在前面和后面重放的CD的道位置。
根据图4中所示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在单模式中以及在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用MODE键的重放模式选择操作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重放模式违背前面乘客的意愿切换的情况,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根据图4中所示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在单模式中以及在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道UP/DOWN键的动作键操作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执行违背前面乘客的意愿的切换的情况,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根据图4中所示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在双模式中、在前面和后面处于共同重放模式的情况下以及在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道UP/DOWN键的键操作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执行违背前面乘客的意愿的切换的情况,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在前面和后面处于共同重放模式的情况下以及在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如果有的话,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违背前面乘客的意愿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在前面和后面处于共同重放模式的情况下以及在通过前操作单元3的静音/暂停键的键操作使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如果有的话,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违背前面乘客的意愿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在前面和后面处于共同重放模式的情况下以及在根据电话中断检测信号使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如果有的话,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违背前面乘客的意志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同时继续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
根据本实施例,当由来自前操作单元3的键操作将前面设置为静音/暂停状态时,通过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如果有的话,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由后操作单元4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
根据本实施例,当根据电话中断检测信号使前面设置为静音/暂停状态时,通过不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如果有的话,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由后操作单元4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
这里,在上述实施例中,已经介绍了从前面用户的立场防止前面的静音/暂停状态被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随机退出的例子。但是,提供了例如区别和监视前面和后面的电话使用状态的功能。当检测到用于检测后面的电话使用状态的电话中断检测信号时,后面设置为静音/暂停状态。在后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通过不接收来自前操作单元3的退出后面的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如果有的话,而是使其无效,可以可靠地防止违背后面乘客的意愿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显示单元20中输出和显示操作无效通知,从而在图4中的步骤S19、步骤S24和步骤S27中通知用户键操作无效。但是,也可以通过输出嘟嘟声或类似的声音通知用户键操作无效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与前操作单元3相比对后操作单元4加以更多的各种限制,从而后操作单元4的优先级设置得比前操作单元3要低。例如,在由前操作单元3设置静音/暂停状态的情况下,不接收由低优先级的后操作单元4进行的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而是使其无效。但是,例如,通过提供优先级设置功能,可以在用户侧适当地改变后操作单元4和前操作单元3的优先级,从而可以适当改变不能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单元。
此外,已经通过列举CD、DVD等作为重放源的重放功能介绍了上述实施例。但是,不用说,通过例如MD等记录介质也可以得到类似的效果。
此外,已经通过列举耳机6作为后面的输出单元从而后面的声音不会泄漏到前面的用户介绍了上述实施例。但是,不用说,如果用只有后面的用户可以听到的高度定向性的扬声器作为后面输出单元的例子也可以得到类似的效果。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检测到电话中断时,前面设置为静音/暂停状态,从而不接收由后操作单元4进行的退出静音/暂停状态的操作,而是使其无效。但是,随后的动作是任意的。
图5示出了根据另一个实施例,在本体装置2的电话中断期间参与后操作键接收过程的微型计算机21的处理动作的流程图。
如图5所示,在电话中断期间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是本体装置2在电话中断期间有效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或者不接收而是使其无效。
在图5中,微型计算机21的控制单元43确定是否已经通过操作检测单元37检测到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步骤S31)。
如果检测到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控制单元43确定电话是否正在中断(步骤S32)。这里,在本体装置2中,在电话中断的情况下,在前面指定的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静音/暂停状态,从而前面的输出变为电话的交谈声音信号。
如果在步骤S32确定电话没有中断,则程序转移到图4所示的后操作键接收过程的步骤S12(步骤S33),从而控制单元43可以有效地接收例如控制来自由前面指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音量的键操作。
此外,如果在步骤S32确定电话正在中断,则控制单元43确定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是SP/HP键(步骤S34)。
如果确定键操作是SP/HP键,则控制单元43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是否是单模式(步骤S35)。
如果确定系统设置模式是单模式,则控制单元43有效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SP/HP键的键操作,并通过根据键操作设置双模式结束这些处理动作(步骤S36)。
如果在步骤S35确定当前的系统设置模式不是单模式而是双模式,则控制单元43有效接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SP/HP键的键操作,并通过根据键操作设置单模式结束这些处理动作(步骤S37)。
如果在步骤S34确定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不是SP/HP键,则控制单元43不接收控制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例如由前面指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音量的键操作,并通过在显示单元20中输出和显示操作无效的通知从而通知用户键操作无效来结束这些处理动作(步骤S38)。
因此,根据其它实施例,即使键操作对前面的输出状态施加影响,例如,来自后操作单元4的除SP/HP键以外的键操作,同时正在使用电话,则禁止接收后操作单元4的键操作。因此,通过在电话通信期间可靠地防止后操作单元4的关于妨碍电话通信的例如音量控制操作的音量控制等键操作的有效接收,可以提供满意的通信环境。
根据这样构成的本发明的重放装置,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随机退出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当根据来自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设置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在根据中断检测信号,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退出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当根据来自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设置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一操作单元或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因此,在根据中断检测信号,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来自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的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输出停止状态可能退出的情况。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例如,如果根据检测电话使用状态的中断检测信号确定来自共同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则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也禁止对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相关操作。因此,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和第二输出单元(在后面)选择共同重放源时在根据检测电话使用状态的中断检测信号使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情况下,即使有操作,也能够可靠地防止有效接收对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操作。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当检测到电话的使用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控制关于来自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操作,也禁止接收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因此,通过在通信期间可靠地防止后操作单元(在后面)关于妨碍电话通信的控制的操作的有效接收,可以提供满意的通信环境。
此外,根据本发明的重放装置,当检测到电话的使用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在后面)的控制由第一输出单元(在前面)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音量的操作,也禁止接收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因此,通过在通信期间可靠地防止后操作单元(在后面)关于妨碍前面的电话通信的音量控制的操作的有效接收,可以提供满意的通信环境。
在本说明书中存在如下对应关系1 车载音频系统2 本体装置(重放装置)3 前操作单元(第一操作单元)4 后操作单元(第二操作单元)5 扬声器(第一输出单元)6 耳机(第二输出单元)7 外部DVD装置(电子装置)12 CD重放单元(重放源)13 AM/FM收音机调谐器单元(重放源)14 SAT收音机调谐器单元(重放源)34 输出切换控制单元(第一输出单元、第二输出单元、控制单元、输出停止设置单元)35 静音控制单元(第一输出单元、第二输出单元、控制单元、输出停止设置单元)42 电话中断检测单元(中断检测单元)43 控制单元(控制单元、输出停止设置单元)
权利要求
1.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操作第一输出单元的第一操作单元;以及操作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二操作单元,其中还包括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选定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放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包括根据来自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终止来自至少一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停止设置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放装置,其中控制单元包括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以及当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使来自至少一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输出停止设置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的重放装置,其中中断检测单元检测中断信号,以检测电话的使用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放装置,其中第二输出单元是耳机。
6.根据权利要求1的重放装置,其中第一输出单元将重放信号输出到车厢的前面,以及第二输出单元将重放信号输出到车厢的后面。
7.一种重放装置,包括用来操作以控制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其中还包括当根据第一操作单元的操作将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设置为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8.一种重放装置,包括用来操作以控制关于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其中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以及当根据由第一操作单元的中断检测单元操作检测到的中断信号将来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设置成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一操作单元或第二操作单元的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控制单元。
9.根据权利要求8的重放装置,还包括用于设置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的优先权的优先权设置单元,其中即使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中根据优先权设置单元的优先权设置优先权较低的一个进行了退出输出停止状态的操作,控制单元也禁止退出输出停止状态。
10.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用于操作第一输出单元的第一操作单元;以及用于操作第二输出单元的第二操作单元,其中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当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用于终止来自至少一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停止设置单元;以及当由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选择共同重放源并且如果确定来自共同重放源的重放信号处于输出停止状态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关于处于输出停止状态的重放信号的操作也禁止接收该操作的控制单元。
11.一种重放装置,包括多个重放源;用于选择至少一个重放源,以便从至少一个重放源输出重放信号的第一输出单元和第二输出单元;以及用于操作以控制关于来自至少一个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第一操作单元和第二操作单元,其中还包括用于检测中断信号的中断检测单元;以及当中断检测单元检测中断信号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也禁止接收控制关于由第一输出单元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输出状态的操作的控制单元。
12.根据权利要求11的重放装置,其中当由中断检测单元检测到中断信号时,即使有来自第二操作单元的操作,控制单元也禁止接收第二操作单元的控制由第一输出单元选择的重放源的重放信号的音量的操作。
13.根据权利要求11的重放装置,其中中断检测单元检测中断信号,以检测电话的使用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1的重放装置,其中第一输出单元将重放信号输出到车厢的前面,以及第二输出单元将重放信号输出到车厢的后面。
全文摘要
一种包括本体装置的重放装置,包括用于选择例如CD模式、AM模式和FM模式等多种重放模式的重放模式设置单元;在任意重放模式中选择重放模式中的任意一种,以输出重放信号的前面的扬声器和后面的耳机;用于操作前面的前操作单元;以及操作后面的后操作单元。还包括当确定前面处于静音/暂停状态而且前面和后面处于共同重放模式时即使有来自后操作单元的操作也不接受并使其无效的控制单元。
文档编号H04R3/12GK1494355SQ0312640
公开日2004年5月5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7日
发明者伊深明, 山崎邦子, 小山善秀, 子, 秀 申请人:歌拉利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