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软切换区域检测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855385阅读:2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软切换区域检测方法和设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CDMA系统,特别涉及CDMA系统的切换区域检测。
背景技术
在码分多址(CDMA)系统中,软切换(SHO)区域的特征在于有相似强度的导频功率信号(在宽带CDMA(WCDMA)中为CPICHEc/lo)。导频功率由处于连接模式并空闲的移动台来测量。关键是,连接模式下移动台总是连接到信号最强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而这将导致上行链路的严重干扰,并且浪费网络容量。在空闲模式下,重要的是在信号最强小区内允许快速启动呼叫,并且在呼叫启动时不引起干扰。
当移动台必须在当前业务频带外的另一频带检测软切换(SHO)区域时,就会出现新的情形。当新的下行链路(DL)载波被分配给FDD-WCDMA(频分复用宽带CDMA)时,以DL2载波(例如扩展频带载波)连接是可能的,并且导致上行链路(UL)干扰,而不能够检测到在DL2载波中干扰的情况。当前的3GPP规程中,不能够预见在另一频带的SHO区域检测从而避免UL干扰。在压缩模式下,连接模式的频间测量是事件触发的,并以切换为目的。
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DL频带与一个UL频带相关联时,DL1/UL频带的SHO区域,不一定是DL2频带的SHO区域。实际上,如果移动台处于DL2频带或在连接模式,其不会注意什么时候进入DL2/UL频带的SHO区域。但是对于所有DL频带来说UL是相同的,于是在移动台开始通信时,将引起严重的UL干扰。

发明内容
一种软切换检测方法和系统,用于避免上行链路干扰,该系统包括处于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和移动设备。该移动设备使用下行链路载波。测量下行链路载波以及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或邻近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例如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通过将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与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或邻近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相比较,由网络设备或移动设备检测软切换区域。下行链路载波、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或邻近下行链路载波可以来自核心频带(例如2.0GHz)或扩展频带(例如2.5Ghz)或它们的组合。该系统提供切换,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本发明将通过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非限制性实例在后面的详细说明部分进一步描述,该详细说明部分参照标明的多个附图。附图中的相似标号代表附图的几个视图中相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软切换检测系统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信道潜在干扰情况的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上行链路信道潜在干扰情况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处于不同移动节点状态时,移动节点的测量行为的图。
图5A和5B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对图。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示例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通过示例描述了本发明,其目的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结合附图的说明使得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明白本发明在实际中如何实现。
此外,为了防止本发明变得晦涩难懂,装置可以以方框图的形式表示,并且还考虑到这样的事实,即关于那些方框图装置实施的细节,主要依赖于本发明实施的平台,也就是细节完全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此处所说的特定细节(例如电路图、流程图)是为描述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而提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显然知道,没有这些特定细节,本发明同样可以实现。最后,很显然,任何的硬件连线电路和软件指令的组合,都能够用来实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即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任何特定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指令的组合。
虽然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以使用在示例主机单元环境下的示例系统框图来描述,但本发明的实现不仅限于此,即本发明可以在其他类型的环境下,通过其他类型的系统来实现。
说明书中的“一个实施方式”或“实施方式”的涵义是指,有关该实施方式所描述的特定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说明书不同位置出现的词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无需指明是同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一种方法和设备,用于频带内的软切换(SHO)区域检测,以避免上行链路(UL)干扰,所说的频带不是当前为移动设备提供下行链路载频的频带,在当前为移动设备提供当前下行链路(DL)载频的频带内上行链路干扰无法检测。当不是所有的下行链路邻居(downlink neighbors)都是在第二个下行链路载波频段共站(co-sited)时,发生上行链路干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当移动设备处于以下任何模式或状态时,可以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这些模式和状态包括例如CELL_DCH状态、空闲模式、CELL_FACH状态、CELL_PCH状态、URA_PCH状态,等等。
图1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软切换检测系统图。该系统包括通信网络10,其包括网络设备或节点12-22和移动设备(例如用户设备(UE)、移动节点(MN)、移动站(MS)等)30-48。移动设备、移动节点和用户设备,将在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说明中通篇可替换地使用,并且指的是相同类型的设备。
网络设备12-2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网络节点或设备,例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基站控制器(BSC)等,其支持连接到通信网络的无线设备。网络设备12和移动设备36,通过上行链路信道35和下行链路信道37,相互传输数据和控制信息。基站或小区(没有示出)可以提供特定频带的频率,该频率允许移动设备36从中选择频率并用于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上行链路载频和下行链路载频可以在同一个频带,也可以在不同的频带。
当移动设备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位置时,最靠近移动设备的基站或小区,最有可能为该移动设备提供上行和下行链路载波。通常情况下,如果邻近的基站有相同的频带可以使用,网络设备可以直接进行软切换,从在原基站提供的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切换到邻近基站提供的下行链路载波和上行链路载波。
根据本发明,切换发生以前,当前使用的网络设备12和/或邻近网络设备14,有可能和移动设备36一起检测软切换区域,这样切换可以在不引起上行链路信道干扰的情况下发生。如前所述,当移动设备移动到某位置,而该位置不提供移动设备当前用于下行链路载波的相同频带时,就会导致上行链路干扰。
每一移动设备30-48和/或网络设备12-22都可以执行各种测量,这些测量都是为避免上行链路干扰而周期地或连续地检测软切换区域。例如,可以进行对信号强度、信号质量等的测量,并与来自邻近或共站频带载波的类似测量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以及是否为避免上行链路干扰而进行切换。网络设备和/或移动设备可以确定所做测量的类型和什么时候进行测量。此外,网络设备和/或移动设备可以执行测量,在后一种情况下,网络节点可以通知移动设备执行测量,或者由移动设备执行测量而无需来自网络设备的通知。更进一步,移动设备可以执行测量并报告结果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由此决定软切换区域是否存在,以及为避免上行链路干扰是否应进行软切换。
载波(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信号质量可以包括来自其他小区的干扰,并且与特定移动设备的信号质量相关。相反,信号强度可以包括所有信号的总和,并且指示特定频率的总强度。对信号强度的测量,对特定移动设备信号的测量和其他信号的测量没有差异。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是指,与移动设备当前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一样的来自相同天线、相同基站或来自同一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
相对信号质量也是可执行的测量。按此方法,可以测量信号质量并同来自另一基站的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进行比较。两者之差可以用来确定软切换区域是否存在。并且,正在使用来自当前小区的下行链路载波并正在靠近邻近小区的移动设备,可以找到来自邻近小区的相同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作为当前的下行链路载波。如果下行链路载波正在该频带中消失,那么网络设备和移动设备知道存在软切换区域,在该区域如果不早点切换,上行链路干扰就会发生。
在移动设备处于任何模式或状态时,软切换区域检测都可以发生,例如,移动设备可以处于空闲模式,或正在等待数据或正在传输数据的连接模式。依赖于移动设备的模式或状态,可以确定进行何种类型的测量(例如频间测量)。
切换的一个原因可以是由于移动设备已经到达了扩展频带(例如2.5GHz)中所覆盖载频的边界。扩展频带所覆盖的边界可以引发带间、频间或系统间切换。触发标准可以都相同。由于带间切换可能会进行得更快,所以执行单独的触发门限。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一些覆盖触发实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因上行链路DCH质量引发的切换、因UE Tx功率引发的切换、因下行链路DPCH功率引发的切换、因公共导频信道(CPICH)接收信号码片功率(RSCP)引发的切换和因CPICH码片能量/总噪音(Ec/No)引发的切换。
覆盖可以是切换的另一原因。当(1)扩展频带小区有比核心频带更小的覆盖区域(=较低的CPICH功率或不同的覆盖触发),(2)当前使用的核心频带覆盖终止(那么扩展频带也终止),或(3)UE进入死区时,可能发生覆盖切换。
频率内测量可以是软切换的另一原因。在原理上,扩展频带的软切换过程与核心频带的软切换在分支增加、替换和删除过程具有相同的方式。SHO过程可以基于CPICH Ec/lo测量。尽管在扩展频带有较严重的衰减,Ec/lo作为比率,两个频带大致相同。所以,在原理上,相同的SHO参数设置可以用在扩展频带。然而,如果扩展频带有较严重的衰减,而没有通过增加功率分配进行补偿,则SHO测量(Ec/lo)的可靠性会降低。而且,扩展频带小区可以同时在扩展频带和在核心频带有邻居。那么,UE必须测量频率内和带间邻居。
由于在扩展频带覆盖边缘的软HO被延迟,核心频带的UL干扰可能发生。扩展频带小区可以同时拥有扩展频带邻居和核心频带邻居。然而,对于扩展频带邻居,标准SHO过程就足够了;对于核心频带邻居,必须足够早地执行带间切换。否则,严重的UL干扰就会发生在核心频带邻居小区。SHO区域可以相对接近于基站,这样不需要使用高的UE Tx(发送)功率(或收发基站(BTS)的Tx功率)。覆盖切换触发器可能不满足要求。
图2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信道潜在干扰情况的图。图中示出三个小区或基站51、53、55,在邻近(相邻)的覆盖区域间有微小交集。最左边的小区51提供两个共站频带扩展频带60和核心频带54。中间的小区53也提供两个共站频带扩展频带52和核心频带56。最右边的小区55仅提供核心频带58。
在该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UE)50正在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来自最靠近移动设备50的基站53提供的扩展频带52。当移动设备50从基站53的左侧移动并接近小区覆盖重叠区,移动设备使用来自邻近小区(即中间的小区53和最右侧小区55)的UL和DL载波。通常情况下,如果移动设备50正使用扩展频带(例如一个大约从2.5GHz开始的频带)小区的UL和DL载波,一旦移动设备50朝邻近扩展频带小区的覆盖移动,软切换将在邻近小区的DL和UL载波之间发生。然而,如此处所示,在没有邻近扩展频带小区的情况下,由于移动设备50现在必须从核心频带(例如大约在2GHz开始的频带)小区获得DL和UL载波,所以软切换不会发生。这可能会导致邻近小区的UL载波(没有示出)干扰。然而,根据本发明,网络设备可以监视这种情况,并在允许从中间小区53的扩展频带52(例如2.5GHz)到邻近小区55的核心频带58(例如2.0GHz)的软切换之前,促成已存在频带的不同DL载波的选择,从而避免邻近小区55的UL载波的潜在干扰。
图3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另一上行链路信道潜在干扰情况的图。在该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移动设备(UE)50正在使用来自基站55的核心频带58的下行链路载波。由于移动设备50将进入潜在干扰区,引起UL信道干扰,因此移动设备不能进行向基站53的扩展频带52的软切换。根据本发明,这种情形可以被检测,并较早的决定进行相关的切换,以避免UL信道干扰。
为防止直接设置进入干扰区,需要UE(移动设备)在RACH消息中报告核心频带中被测的邻居。该消息附件可以是标准的,但需要激活。之后网络节点(例如无线网络控制器(RNC))需要检查所有被测小区在扩展频带都有共站邻居。
如果在核心频带FACH解码成功,在直接设置前,自动进行相邻小区干扰(ACI)的检测。除了因移动用于拥塞的直接RRC连接设置,以负载为理由的切换是需要的。在本实现中,以负载为理由的切换,由UL和DL的特定触发启动。通过设置触发器门限,操作者可以操纵负载平衡用于RT用户的负载门限,UL中与目标接收功率(PrxTarget)相关的BTS接收的总接收功率和DL中与目标发射功率(PtxTarget)相关的BTS发射的总发射功率;用于NRT用户在UL和DL中的拒绝容量请求率;正交码不足。
在2.5GHz工作时,UL负载可以仅由频间和系统间切换来平衡,而DL负载还可以由带间切换来平衡。因此,当考虑到带间切换(UL保持相同)时,只有DL触发器是重要的。
所以,图2和图3示出扩展频带(例如大约从2.5GHz开始的频带)边缘的小区,为软切换的频内测量和连续的频率间测量(CM)都是需要的。保证避免核心频带(例如大约从2.0GHz开始的频带)SHO区域的UL干扰的一个途径为,连续监视所需小区内的核心频带的DL CPICH Ec/lo(即边缘小区的覆盖),并且当检测到核心频带的SHO区域时,启动带间切换。
相反,如果UE处于SHO区域,从核心频带到扩展频带的带间切换不会发生在扩展频带覆盖的边缘小区中。特别地,在核心频带SHO期间,不允许进行负载/服务引起的带间切换。同样,由不成功软切换(分支增加)过程引起的,从核心频带到扩展频带的带间切换被禁止,但是允许频间切换。
压缩模式也可以用于避免由相邻信道保护(ACP)引起的UL干扰。UE处于靠近相邻频带的基站的位置,ACP引起的UL干扰可能发生在某些UETx功率水平。最有可能出现在宏-微基站情形。如果正工作在相邻扩展频带载波,则被干扰的基站在DL中被保护,否则不是。
相邻信道干扰(ACI)的概率,与移动设备的发射功率直接相关。在某些功率下,移动台不会干扰微基站,干扰检测是不需要的。确定何时开始干扰检测的功率门限的合理值需要考虑MCL(最小的耦合损失)情形的统计概率、相邻信道泄漏比(ACLR)、微BTS噪声水平和减敏(desensitization)。如果功率约为平均UETx功率(=-10...10dBm)或更高,移动设备连续检查ACI干扰的次数可以显著降低。
被干扰的基站不可能保护自己免受ACI的干扰。产生干扰的移动设备必须自动停止在其当前频带的发射。只有工作在扩展频带的基站是一个具有自我保护的被干扰基站。
对于扩展频带的压缩模式操作(Cell_DCH),当UE正在扩展频带工作且需要测量核心DL频带时,通常应用核心频带CM用法,并且UL负载的平衡可能正在分别触发频间测量。如前所述,当UE在扩展频带时,有几个原因会引起带间CM测量。
由于其他频带的DL负载已知,在高负载情况下,网络设备(例如RNC)可以直接启动频间或系统间切换,而非带间切换。于是,可以执行单独的频间/系统间测量。为了将网络性能的影响最小化,CM需要非常有效率的使用,而一个稳定的CM使用策略需要覆盖所有的带间测量。最过度的CM使用来自“ACI检测”和“SHO区域检测”。这两种检测在需要时都可以是连续的。通过扩展频带的智能载波分配,或者通过网络规划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这两种检测。
大多数的载波可以通过载波分配来得到保护。只有当现有操作者对使用扩展频带(例如2.5GHz)不感兴趣时,UL相邻载波才可能需要ACI检测,以保护其他载波免遭UL干扰。同样,如果操作者需要在有些点上有不同数量的扩展频带载波时,则UL载波模式在扩展频带不再重复。此外,由于第一操作者和第二操作者,不会在相同地理区域以及在相同的开始时间使用其附加载波,因此在不能够提供来自扩展频带相邻载波保护的任何地方,都需要进行ACI检测。
只有当扩展频带也被使用时,由于此处可能存在UL载波,因此TDD频带的UL载波可以自动被保护。然而,TDD频带和UL频带之间的邻接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如果第一UL载波不(还没有)在扩展频带工作时,它可以被第二UL载波干扰。
对于SHO区域检测,网络规划可以通过限制扩展覆盖边缘的小区数量,并且由RNP参数指示边缘小区来减少CM的需要。如果核心频带的扇形小区在上边带完全重复,即在UL中没有软切换区域,也就是在扩展频带没有软功换区域,则SHO区域的检测依赖于UE的发射功率或CPICH Ec/lo。然而在这里,由于没有基站之间如何接近的通常限制,因此确定门限更为困难。如果需要几乎全部的扩展频带覆盖,则不在单站(single sites)上保存,而是使覆盖尽可能的完整是明智的。而且,如果需要稀疏容量(sparse capacity extension)扩展,通过降低CPICH的导频功率或使用不同的覆盖切换门限,可以考虑更小的扩展频带小区的覆盖区域。这样会降低稀疏小区(sparse cell)UE的平均发射功率,并且从而降低ACI的概率或减少对UL SHO区域不必要的进入。
不考虑网络规划,仍然有许多小区给出了使用CM的所有原因。在这里,CM用法必须被有效使用。
几乎所有用于CM的原因都需要测量相关DL核心频带、或者是本小区或者是邻居。通过测量核心频带的相邻载波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SSI),也可以得到ACI检测。如果SHO区域检测和ACI检测都是需要的,假若后一测量完成得足够快,都依靠Ec/lo测量可以更有效。这是可行的,有两个原因(1)扩展频带工作时的CM可以利用这样的事实,即扩展频带DL和核心频带DL是码片同步的(假定它们在相同的基站阁(cabinet)内,即共站),以及(2)DL频带有相同或者至少非常相似的传播路径,这些路径的不同之处仅仅是扩展频带的衰减更强。
码片能量/系统噪音(Ec/lo)测量的两个选择包括(1)测量核心频带Ec/lo(由于码片同步是快的)—更加精确,需要4-5个时隙的测量间隔,以及(2)测量核心频带RSSI,并使用CPICH Ec频带间的相关性=>Ec/lo-需要1-2个时隙的测量间隔。
由于测量间隔短,因此第二个选择是优选的。基本上,如果考虑DL RSSI间的相对差,需要非偶标准(not even level)测量(Ec/lo)。网络侧的不确定(天线模式/增益,线路损失,负载,PA级别,传输损耗/衍射)和UE侧的不确定(测量精度)会干扰比较,并且需要尽可能将这两种不确定考虑在内。
如果检测到RSSI的大差异(或低的核心频带Ec/lo),其原因可以通过以下查证测量相关核心小区的邻居->当SHO区域(小i)导致带间切换时,测量相邻信道RSSI->当ACI导致频间HO时,以上都不是真的->不需要任何操作(相关核心小区的负载可能比较高)。
在(a)的情况下,直接切换到SHO区域。这可能需要在带间硬切换后尽快进行分支增加。
此外,通过使用某类UE速度估计,可以通过触发CM减少CM的使用。如果UE没有移动,可以停止CM,当UE再次移动时,CM继续。
对于扩展频带被使用时的小区重选的测量,只要Ec/lo信号足够好,处于空闲模式的UE就处于扩展频带。在连接模式下,PS服务移动到Cell_FACH、UTRAN注册区域路由区域寻呼信道(URA_PCH),或者休眠(NRT)确定时间后的Cell_PCH状态。然后,空闲模式参数可以控制小区重选。小区重选可能会因为覆盖的原因而发生,即在扩展覆盖终止时。
同样由于RACH发射,为了防止UL干扰,在由空闲模式参数控制的状态中,需要提供干扰检测。在这里,对于ACI和SHO区域检测可以使用不同的机制。
空闲模式(和Cell_PCH、URA_PCH)的SHO区域检测,可以通过两步测量进行,并应用到覆盖边缘小区(1)小区特定绝对Ec/lo门限触发步骤,以及(2)无论扩展频带中是否有无带间邻居的小区,都测量核心频带。为了进行比较,UE需要知道共站核心邻居。这需要在扩展频带增加广播信道系统信息(BCCH SI)。在Cell_FACH状态中,可以通过使用IF测量时机(occasions)和检查核心频带找到的邻居是否在扩展频带中有共站邻居,来检测SHO区域。可能还需要附加的BCCH信息。
图4是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处于不同移动节点状态时,移动节点的测量行为的图。在图的顶端,移动设备的不同状态用内箭头表示出来。移动设备可以处于空闲模式、Cell_FACH状态或Cell_DCH状态。图4所示的时间轴被分为两半,上半部分代表检测软切换(SHO)区域的测量,而下半部分代表检测相邻信道干扰(ACI)的测量。发生在每个区域和移动设备沿时间轴的每个状态期间的各种测量在泡状(bubble)注释中示出。
在空闲模式下,ACI不能被检测,但通过直接测量核心频带的两个邻近(相邻)载波,可以在RACH发射前的瞬间被检测到。由于快速的RSSI测量,可以忽略RACH发射的延迟。在Cell_FACH状态下,通过连续测量相邻核心载波(RSSI测量的盗用时隙(stealingslots)),可以提供ACI检测。
在SHO区域情况下,UE可以启动到核心频带的带间切换。一旦ACI被检测到,UE可以启动频间切换(UL改变),与常规覆盖引起的小区重选相似。
图5A和5B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对图。来自已有频带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通常是相同的小区提供的频率,但也可以由不同小区提供。类似地,来自新频带的上行链路载波和下行链路载波可以是相同的小区提供的频率(不同于小区提供的已有频带的频率)。A1、A2、A3...代表不同的上行链路/下行链路频率对。每个频带的框内的频率从“A’”开始,可以由小区的一个操作者来控制,空格内的频率可以由小区的第二个操作者来控制,暗格内的频率可以由小区的第三个操作者来控制。
在这些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已有上行链路频带包括大约在1920MHz开始的频率,已有下行链路频带包括大约在2110MHz开始的频率,新的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频带包括大约在2500MHz开始的频率。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频率值,而是可以应用于任何可能的频带。如图5A和5B所示的频率,这里仅为了举例说明的目的,而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5A所示为一个实施方式,其中移动节点(UE)与来自已有上行链路频带60的上行链路载频和来自已有的下行链路频带62的下行链路载频相连接。已有下行链路载波频带62可以为来自最靠近移动节点位置的小区的核心频带。网络节点可以确定移动节点应该选择另一路下行链路载波,并指导移动节点开始使用来自新的或不同的下行链路频带64(即来自不同小区)中频率的下行链路载波。于是,移动节点可以使用来自已有频带60的上行链路载波和来自新的或不同的下行链路频带64的下行链路载波。
图5B所示为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其中移动节点可以从初始就使用来自新的上行链路频带66的上行链路载波和来自新的下行链路频带68的下行链路载波。新的上行链路频带和新的下行链路频带可以来自相同的频带(例如大约在2500MHz开始的频带,其中有些频率用于上行链路载波,有些频率用于下行链路载波)。在这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网络节点可以引导移动设备进行切换并使用不同的下行链路载波,但来自最初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处于相同的频带。新的上行链路频带66的频率和新的下行链路频带68的频率,可以由相同的小区提供,或者来自不同的小区。
图6示出根据本发明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1提供频带用于下行链路载波。S2移动节点从频带中选择频率用于下行链路载波。S3移动节点测量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S4测量共站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S5比较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和共站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S6基于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是否恶化,确定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S7如果软切换区域存在,启动切换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图7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10提供频带用于下行链路载波。S11移动节点从频带中选择所用的下行链路载波。S12测量在移动节点的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S13测量来自邻近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邻近频带来自为移动节点提供下行链路载波的小区的共站小区的邻近小区。S14比较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和邻近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S15基于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是否恶化,检测软切换区域。S16当软切换区域存在时,启动切换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图8是根据本发明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处理的流程图。S20提供频带用于下行链路载波。S21移动节点从频带选择所用的下行链路载波。S22测量在移动节点的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强度。S23测量共站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强度。S24比较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强度和共站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强度。S25基于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强度和共站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强度之差,检测软切换区域。S26当软切换区域存在时,启动切换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图6-8所示的实施方式示出为避免上行链路信道干扰而进行软切换区域检测的不同过程。然而,本发明不限于这些过程,例如,图6-8所示的操作的任何组合的过程或技术,也可用于为避免上行链路信道的干扰而进行的软切换区域检测,且仍然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图1、2所示的过程可以使用绝对的或相对的信号质量水平,并且其组合可用于指示SHO区域。在相对水平情况下,优选地使用SHO参数“Window_Add”。为了将UL干扰的SHO区域同任何其他SHO区域区分开来,可以使用共站信息DL1-DL2。在空闲模式下,在Cell_FACH、Cell_PCH和URA_PCH状态下,共站信息便于由连接到移动台的网络BCCH上的系统信息指示,在Cell_DCH状态下,由DCH上的系统信息指示。UE可以比较载波DL1和DL2上邻居小区的测量,以查明在两个载波上是否都可检测相同小区。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可避免严重干扰的情形。并且,根据本发明的软切换区域检测允许来自新频带的新频率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载波。
应当注意,前边的例子仅仅是为了解释的目的,并且绝不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描述关于优选实施方式时,可以理解,其中使用的文字为描述和说明,而不限于文字的表达。在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可以有所变化,所附权利要求如该处所述以及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构思而在本发明各个方面作的改变。虽然,本发明此处的描述参照了特定方法、材料和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处公开的特定内容,而是扩展至所有功能等同的结构、方法和应用,这些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上行链路干扰检测的方法,包括测量移动设备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测量共站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比较下行链路载波参数和共站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以及基于下行链路载波参数是否已经恶化,检测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其中避免了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空闲模式时,使用空闲模式测量周期测量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其中之一时,测量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参数包括信号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方法,还包括测量共站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此处的信号质量包括相对信号质量,该相对信号质量是基于共站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和邻近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的比较。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还包括测量共站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此处的信号质量包括绝对信号质量。
7.根据权利要求6的方法,其中绝对信号质量定义为Ec/lo。
8.根据权利要求5的方法,还包括由移动设备使用Window_Add参数确定是否进行软切换。
9.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参数包括信号强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信号强度为RSSI。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中下行链路载波使用来自核心频带和扩展频带之一的频率。
12.一种用于上行链路干扰检测的方法,包括测量移动设备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测量共站小区邻居的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比较下行链路载波参数和邻近下行链路载波参数;以及基于下行链路载波参数是否已经恶化,检测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其中避免了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空闲模式时,使用空闲模式测量周期测量邻近下行链路载波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其中之一时,测量邻近下行链路载波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参数包括信号质量。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还包括测量邻近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此处的信号质量包括相对信号质量,该相对信号质量基于邻近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和第二邻近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的比较。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测量邻近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质量,此处的信号质量包括绝对信号质量。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绝对信号质量定义为Ec/lo。
19.根据权利要求16的方法,还包括由移动设备使用Window_Add参数确定是否进行软切换。
20.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下行链路载波使用来自核心频带和扩展频带之一的频率。
21.根据权利要求20的方法,其中核心频带包括大约从2.0GHz开始的频带,扩展频带包括大约从2.5GHz开始的频带。
22.一种用于避免上行链路干扰的软切换检测方法,包括测量移动设备使用的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测量共站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比较下行链路载波参数和共站下行链路载波参数;以及基于下行链路载波参数和共站下行链路载频参数之差,检测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其中避免了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23.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参数包括信号质量和信号强度两者之一。
24.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差包括负载、衰耗、天线增益、电缆损耗和功率放大率其中至少一个的差。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空闲模式时,使用空闲模式测量周期测量共站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参数。
26.根据权利要求25的方法,还包括当移动设备处于Cell_PCH状态和URA_PCH状态其中之一时,测量共站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参数。
27.根据权利要求22的方法,其中下行链路载波使用来自核心频带和扩展频带之一的频率。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方法,其中核心频带包括大约从2.0GHz开始的频带,扩展频带包括大约从2.5GHz开始的频带。
29.一种上行链路干扰检测系统,包括至少两个处于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以及移动设备,其操作地连接于通信网络,并使用下行链路载波,其中测量下行链路载波以及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或邻近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通过将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与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或邻近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相比较,由网络设备或移动设备检测软切换区域,系统提供切换,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30.根据权利要求29的系统,其中网络设备比较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强度和共站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强度;以及基于下行链路载波信号强度和共站载波信号强度之差,检测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
31.根据权利要求29的系统,其中网络设备比较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和邻近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以及基于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是否已经恶化,检测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
32.根据权利要求29的系统,其中网络设备比较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和共站频带的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以及基于下行链路载波信号质量是否已经恶化,检测是否存在软切换区域。
33.根据权利要求29的系统,其中网络设备包括无线网络控制器(RNC)和基站控制器(BSC)其中之一。
全文摘要
一种软切换检测方法和系统,用于避免上行链路干扰,该系统包括处于通信网络中的网络设备和移动设备(图6)。该移动设备使用下行链路载波。测量下行链路载波以及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或邻近下行链路载波的参数,例如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S3)。通过将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与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或邻近下行链路载波的信号强度或信号质量相比较,由网络设备或移动设备检测软切换区域(S6)。下行链路载波、共站下行链路载波或邻近下行链路载波可以来自核心频带(例如2.0GHz)或扩展频带(例如2.5GHz)或它们的组合。该系统提供切换,以避免上行链路载波干扰。
文档编号H04W36/14GK1659900SQ03812584
公开日2005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03年4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29日
发明者尤·施瓦茨, 彼得·马斯齐恩斯基, 哈里·霍尔马, 萨里·科佩拉 申请人:诺基亚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