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光纤维荧光屏显像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88679阅读:4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导光纤维荧光屏显像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涉及组合大屏幕电视屏、整体图像无间隔的荧光屏显像管。
背景技术
目前的组合式荧光屏显像管大屏幕电视屏、都存在着整体图像有间隔的现象,由于该电视屏显示的整体图像、是由若干只荧光屏显像管排列所显示的单元图像的组合,而目前所有显像管都是由一定厚度的玻壳制成,在壳内、荧光粉点涂层的发光面积小于不产生光的外壳尺寸,因而在若干只排列的显像管与显像管之间、显像管的壁厚间隔了荧光粉点涂层,使之在显示整体图像时出现了、沿若干只显像管外缘形成方条状的无显像区域,从而间隔整体图像。由于电子束是在高度真空条件下产生效能,显像管各部位承受着效大的内压,即使将显像管的壁厚减小至承受内压的极限、其管壁与荧光屏的结合面所形成的无显像区域也远大于荧光粉点图层的像素分辨线,而形成间隔整体图像的现象。

发明内容
为了消除目前组合式荧光屏显像管大屏幕电视屏、显示的整体图像存在的间隔现象,使其排列的显像管的屏面发光面积大于显像管外壳尺寸,本发明提供一种导光纤维荧光屏显像管,该显像管屏面的发光面积大于外壳尺寸。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真空条件下显像管内、电子束扫描荧光粉点涂层、使荧光粉点涂层产生光,将若干根外部涂隔光层、内端部着荧光粉点涂层、外端部透光的导光纤维、内端部靠拢、外端部呈放射状整齐排列、粘接成立体梯形荧光屏,将其镶入开口斜面与该梯形荧光屏斜面相平行、最外缘尺寸小于该梯形荧光屏屏面尺寸、内口尺寸大于该梯形荧光屏内端面、荧光粉点涂层尺寸的钢箍和显像管玻壳内粘接、密封。由于该显像管的荧光屏为梯形、荧光屏与玻壳的结合面置于荧光屏的后背侧,当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扫描荧光粉点涂层、导光纤维将面积小于外壳尺寸的内端面荧光粉点涂层产生的光、传导至大于外壳尺寸的屏面位置发出光,该显像管所有部位在荧光屏屏面的垂直方向都小于该荧光屏屏面的发光面积。将若干只该显像管排列、组合为大屏幕电视屏,其排列的显像管与显像管之间便没有显像管壁厚的间隔,即其显示出的整体图像中便没有无显像区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可将其排列、组合成显示整体图像无间隔、画面完整的大屏幕电视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导光纤维荧光屏显像管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图1的部件图。
图3是图2的零件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将若干根外部涂隔光层(17)、内端部着荧光粉点涂层(18)、外端部透光(16)的导光纤维(图3)内端部靠拢(19)、外端部呈放射状(12)整齐排列、粘接成立体梯形荧光屏(图2),将其(图2)镶入开口斜面与该梯形荧光屏斜面相平行(11)、最外缘(4)、(5)、(13)、(14)尺寸小于该梯形荧光屏屏面(3)、(10)尺寸、内口(6)、(15)尺寸大于该梯形荧光屏内端面、荧光粉点涂层尺寸(1)、(7)的钢箍(4)、(13)和显像管玻壳(5)、(14)内粘接(11)、密封。梯形荧光屏屏面、每根导光纤维排列的间距(12)和导光纤维的长度、决定梯形荧光屏斜面与钢箍、显像管玻壳内口斜面的结合面(11)的大小,以及在钢箍、显像管玻壳最外缘(4)、(5)、(13)、(14)尺寸不超过梯形荧光屏屏面(3)、(10)尺寸、其内口(6)、(15)尺寸大于梯形荧光屏内端面、荧光粉点涂层(7)、(1)尺寸状态下、钢箍(4)和显像管玻壳(5)的厚度,即能承受内压力的强度。当电子枪(8)射出的电子束扫描到荧光粉点涂层、每根导光纤维将面积小于外壳(4)、(5)、(13)、(14)尺寸的内端面荧光粉点涂层(7)、(1)产生的光传导至大于外壳(4)、(5)、(13)、(14)尺寸的荧光屏屏位置(3)、(10)发出光。
权利要求
1.一种导光纤维荧光屏显像管,在真空条件下显像管内、电子束扫描荧光粉点涂层、使荧光粉点涂层产生光,其特征是将外部涂隔光层、内端部着荧光粉点涂层、外端部透光的导光纤维、内端部靠拢、外端部呈放射状整齐排列,粘接成立体梯形荧光屏,将其镶入开口斜面与该梯形荧光屏斜面相平行、外缘尺寸小于该梯形荧光屏屏面尺寸、内口尺寸大于该梯形荧光屏内端面、荧光粉点涂层尺寸的钢箍和显像管玻壳内粘接、密封。
全文摘要
在真空条件下显像管内、电子束扫描荧光粉点涂层、使荧光粉点涂层产生光,该显像管的荧光屏为导光纤维排列成的梯形荧光屏,该显像管荧光屏与玻壳的结合面置于荧光屏的后背侧,当电子枪射出的电子束扫描荧光粉点涂层、导光纤维将面积小于外壳尺寸的内端面荧光粉点涂层产生的光、传导至大于外壳尺寸的屏面位置发出光,该显像管所有部位在荧光屏屏面的垂直方向都小于该荧光屏屏面的发光面积。将若干只该显像管排列、可组合成显示整体图像无间隔、画面完整的大屏幕电视屏。
文档编号H04N5/64GK1630014SQ200410005139
公开日2005年6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6日 优先权日2003年2月14日
发明者罗勇 申请人:罗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