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0306阅读:12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及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移动终端的普及率逐渐增长。在日常生活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人们经常会更换移动终端。更换移动终端后,旧移动终端中的个人数据,如通信薄、备忘录和日程表等,也就随之丢失。另外,现在有许多移动终端支持多媒体消息或电子信函(Email)功能,但是很多移动终端的存储容量非常有限,在需要存储多媒体消息或Email时,常常由于存储容量不够而不得已删除一些多媒体消息或Email等个人数据来暂时获得一定的存储空间,从而造成个人数据的丢失。
目前,有些移动终端提供了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或红外线方式,从而使得用户可以通过USB接口或红外线方式将移动终端的个人数据备份到个人计算机上。以使用USB接口方式备份个人数据为例,该方法所涉及的装置如图1所示,移动终端11上至少包括存储器111、USB接口传输模块112,个人计算机12上至少包括数据文件121、USB接口传输模块122、数据管理模块123,移动终端的USB接口传输模块112和个人计算机的USB接口传输模块122通过USB数据线13连接。
移动终端上存储器111里保存有个人数据。当移动终端的USB接口传输模块112和个人计算机的USB接口传输模块122通过USB数据线13实现硬件连接后,移动终端的存储器111将被个人计算机识别为计算机的外部存储设备,用户通过个人计算机的数据管理模块123可以管理移动终端上的个人数据,即将个人数据从移动终端的存储器中传输保存到个人计算机上的数据文件中,或者将个人计算机上文件中的个人数据传输保存到移动终端上的存储器中。
在需要备份移动终端中的个人数据时,把移动终端上的个人数据通过上述方式保存到个人计算机中。当更换移动终端后,再通过上述方式从个人计算机中获取个人数据,保存到新的移动终端中。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备份和转移移动终端中的个人数据,从而进一步防止这些个人数据的丢失。
使用USB接口方式或红外线方式备份个人数据,需要移动终端提供USB接口或红外线传输功能,还需要个人计算机、USB数据线等外来设备。但是大多数移动终端并不提供USB接口或红外线传输功能,而且很多用户没有个人计算机或者不方便使用个人计算机,因此使用USB接口或红外线方式来传输个人数据没有通用性。并且使用USB接口方式或红外线方式备份个人数据,需要开启计算机、建立移动终端和计算机之间的联系、从计算机端进行操作等等步骤,实现起来比较烦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提出了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及装置,其目的为提供一种具有通用性的技术方案,能够让用户简单便捷地备份移动终端中的个人数据。
根据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接收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后,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转化成特定格式消息,并将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B.网络侧接收到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后,将该特定格式消息中的个人数据保存到网络侧的存储模块中。
所述特定格式消息为特定编码格式消息。
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的步骤为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自上次收集后发生变化的个人数据。
所述特定编码格式消息包括多条个人数据。
所述特定编码格式消息中每条个人数据的特定编码格式包括起始标志、发送者标识、接收者标识、个人数据类型、在移动终端中存储的位置、创建主题、数据内容以及结束标识。
所述特定编码格式消息中每条个人数据的特定编码格式进一步包括个人数据标识和创建时间。
进一步,步骤A中移动终端将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的步骤包括移动终端将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无线应用协议网关WAP GW;WAP GW接收到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后,将该特定格式消息转发给网络侧。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二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个人数据的步骤。
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个人数据的步骤包括C.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获取个人数据的指令后,向网络侧发送请求短消息;D.网络侧接收到上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请求短消息后,根据所述请求短消息的内容向移动终端发送该请求短消息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短消息;E、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网络侧的个人数据短消息后,第二移动终端的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将其解析,并将其中的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特定格式消息为特定格式短消息。
所述特定格式短消息包括服务代码、识别号码、密码和个人数据。
所述请求短消息包括服务代码、识别号码和密码。
所述识别号码为移动终端的号码或网络侧分配的号码。
步骤D中所述网络侧接收到上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请求短消息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网络侧判断请求短消息中的识别号码和相应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则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请求短消息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短消息,否则作错误处理。
步骤B 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网络侧保存个人数据后,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所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为在指定的某一时间备份个人数据。
所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为在指定的周期性时间备份个人数据。
所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为在个人数据的增加量达到某一数额时备份个人数据。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网络侧进一步设置WEB服务器查询系统;通过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查询所述个人数据。
在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用户签约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注册短消息;网络侧接收到上述注册短消息后,进行注册操作,并向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在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用户解约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注销短消息;网络侧接收到上述注销短消息后,进行注销操作,并向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在步骤E之后进一步包括用户解约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第二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注销短消息;网络侧接收到上述注销短消息后,进行注销操作,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步骤B中所述将特定格式短消息中的内容保存到网络侧的存储模块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特定格式短消息中的每一条个人数据是否与存储模块中所保存的移动终端的个人数据相同,如果是则不保存该条个人数据,否则将该条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步骤E中所述将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个人数据短消息中的每一条个人数据是否与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相同,如果是则不保存该条个人数据,否则将该条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判断存储模块中每条个人数据是否为已备份,如果是则不收集该条个人数据,否则收集该条个人数据并将其标记为已备份。
步骤A进一步包括如果收集的个人数据超过一条特定格式短消息的容量时,将个人数据转化成多条相同特定格式的短消息。
步骤D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超过一条特定格式短消息的容量时,将该个人数据转化成多条相同特定格式的短消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移动终端,至少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中保存有个人数据,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收集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消息,并且将所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为同步标记语言SYNC ML协议模块,所述SYNC ML协议模块收集所述存储模块中自上次收集后发生变化的个人数据,并将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收集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消息,并且将所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
所述存储模块进一步包括保存有该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个人数据的收件箱、保存有该移动终端已发送个人数据的发件箱以及保存有该移动终端正在编辑的或未发送的个人数据的草稿箱。
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和数据收集解析模块,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发送和接收短消息,所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将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收集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短消息并传送给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并且将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传送来的特定格式短消息解析出个人数据并保存到所述存储模块中。
所述存储模块为移动终端上的存储器。
所述存储模块为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
所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包括数据收集模块和数据解析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短消息并送至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将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传送来的特定格式短消息解析出个人数据并保存到所述存储模块中。
所述存储模块中进一步包括用来保存每条个人数据是否已备份的标记的存储空间,在每条个人数据未备份前,该存储空间中与其对应的标记为未备份,在该条个人数据被备份后,该存储空间中与其对应的标记更改为已备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网络侧设备,至少包括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和存储模块,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发送和接收短消息,存储模块中保存有个人数据,所述网络侧设备进一步包括数据收集解析模块,所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从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传送来的特定格式短消息解析出个人数据并保存到所述存储模块中,并且根据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传送来的请求短消息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提取该请求短消息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短消息并传送给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
所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为应用服务器。
所述存储模块为数据库服务器。
该网络侧设备进一步包括网络(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所述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根据接收到的HTTP查询请求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提取该查询请求所要查询的个人数据,并发送给提交该查询请求的客户端WEB浏览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网络侧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保存有个人数据的存储模块;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移动终端发送来的特定格式消息的消息接收模块和保存个人数据的数据存储模块;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移动终端发送来的消息转发给网络侧设备以及将网络侧发送来的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的WAPGW;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收集所述存储模块中自上次收集后发生变化的个人数据并将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收集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消息以及将所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的SYNC ML协议模块。
所述网络侧设备进一步包括网络(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所述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根据接收到的HTTP查询请求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提取该查询请求所要查询的个人数据,并发送给提交该查询请求的客户端WEB浏览器。
从上述方案中可以看出,由于本发明在移动终端上增加了数据处理模块,将移动终端上的个人数据收集起来转换成特定格式消息,并发送给服务器端网络侧设备;本发明在服务器端网络侧设备保存了移动终端发送来的个人数据,实现了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目的。本发明利用移动终端已有的短消息方式或HTTP协议方式备份个人数据,不需要增加外来设备,从而具有通用性,并且方便快捷。本发明进一步利用了SYNC ML协议实现增量同步,从而不需要用户一条一条的备份个人数据,增加了用户使用的方便性。本发明相对于USB接口方式或红外线方式具有可靠性高、操作方便的优点。
在个人数据备份到服务器端网络侧设备后,本发明还提供了使用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设备获取个人数据的方法,以及从PC机通过因特网查询网络侧设备上保存的个人数据的方法,为用户提供了多种非常方便的查询方式,极大的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图1为使用USB接口方式转送个人数据的模块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模块示意图;图3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模块示意图;图4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系统模块示意图;图6为根据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2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移动终端包括存储模块21、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22、数据收集解析模块23。存储模块21中保存着个人数据,如通信簿、备忘录、日程表等,还可以在存储模块中分配一个存储空间,用来保存表示每条个人数据是否已经备份的标记,该存储空间可以是单独的一块存储空间,也可以是分散在每一条对应的个人数据存储空间中。在每条个人数据没未被备份前,该存储空间中与该条个人数据相对应的标记为未备份;在该条个人数据被备份后,该存储空间中与其相对应的标记更改为已备份。存储模块可以是用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IM)卡或者是移动终端的存储器等。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22负责向网络发送短消息,并且接收从网络发送过来的短消息。数据收集解析模块23包括数据收集模块231和数据解析模块232,数据收集模块231负责收集用户的个人数据,并转化为特定格式的短消息,然后传送给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数据解析模块232在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接收到特定格式的短消息后,对特定格式的短消息进行解析,将其中的个人数据解析出来,并存储到存储模块21中。
如图3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服务器端网络侧设备包括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31、数据收集解析模块32、存储模块33。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31接收移动终端通过网络发送过来的短消息,并发送给数据收集解析模块32处理,还可以将从数据收集解析模块32发送过来的短消息通过网络发送给移动终端。数据收集解析模块32,在服务器端具体为应用服务器,它对从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31传送过来的个人数据短消息进行分析处理,然后按不同的识别号码以及不同的数据类型分别存储到存储模块33中,还根据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31接收的请求获取个人数据的短消息,从存储模块33中提取该短消息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并转换成特定格式短消息传送给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31。存储模块33一般为数据服务器,负责存储数据收集解析模块32传送过来的个人数据,以及向数据收集解析模块等相关模块提供个人数据。
服务器端的网络侧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网络(WEB)服务器查询系统34。用户通过WEB浏览器输入识别号码和相应的密码后,向WEB服务器查询系统发出HTTP的查询请求,WEB服务器查询系统判断查询请求中的识别号码和相应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向用户的WEB浏览器发出个人数据的内容,否则向用户的WEB浏览器发出错误提示信息。
下面在第一实施例的方法中,将第一移动终端的个人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端,然后第二移动终端从服务器端获取第一移动终端保存的个人数据。
本发明中,第二移动终端和第一移动终端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两者相同,则表示它们是使用同一个SIM卡号码的同一个移动终端或者是使用同一个SIM卡号码的不同移动终端;如果两者不同,则表示它们是使用不同SIM卡号码的同一个移动终端,或者是使用不同SIM卡号码的不同移动终端。
如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流程如下,包括步骤401至步骤402是将第一移动终端上的个人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端的过程;步骤403至步骤405是第二移动终端从服务器端获取第一移动终端个人数据的过程。
步骤401、接收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后,第一移动终端的数据收集解析模块收集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将其转化成特定格式的短消息,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将所述特定格式短消息发送给服务器端。
本发明中,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有如下几种情况1、立即备份方式。移动终端根据用户发出的指令立即收集个人数据并发送到服务器端。
2、在指定日期和时间方式。移动终端在到达用户指定的时间后收集个人数据并发送到服务器端。
3、指定增量方式。在移动终端中的个人数据增长指定的数额后,例如个人数据增长了100条后,移动终端开始收集个人数据并发送到服务器端。
4、指定周期发送的方式。设置启动日期和时间周期间隔后,移动终端根据所设置的周期定时收集个人数据并发送到服务器端。
本发明可以将所有个人数据全部收集并发送到服务器端,也可以只收集未备份的个人数据然后发送到服务器端。只收集未备份的个人数据的实施方案如下首先,根据存储空间中的标记判断哪些个人数据没有备份过;然后,将收集那些没有备份过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的短消息并发送给服务器端,并将其对应的标记更改为已经备份过。
特定格式短消息包括表示请求的服务代码、识别号码、密码和个人数据,在这些内容之间还可以加入间隔符。其中识别号码可以是第一移动终端的号码,也可以是一个约定的号码,如服务器端分配的号码等。下面是一条特定格式短消息的示例TJHM#13899999999#123456#姓名1,电话号码1,备注1#姓名2,电话号码2,备注2#……姓名n,电话号码n,备注n#其中,“TJHM”是服务代码,表示要添加个人数据到服务器端;“#”是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间隔符;“13899999999”为识别号码,这里以第一移动终端的号码为识别号码;“123456”是用户密码;以下为个人数据,这里以通信簿为例,包括姓名、电话号码、备注等字段,每个字段之间以逗号格开。需要指出的是,本发明的特定格式短消息不限于上面示例中的具体形式。
由于每条短消息容纳的字符数目有限,本发明在个人数据内容多于一条特定格式短消息容量时,将个人数据转换成多条相同特定格式短消息相继发出。例如,有45条个人数据需要备份,而每条特定格式的短消息只能容纳10条个人数据,那么将45条个人数据分成5条特定格式的短消息,每条短消息分别包含10、10、10、10和5条个人数据。
步骤402、服务器端的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接收到第一移动终端发送来的短消息后,将该短消息发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将该短消息解析出来,并将其中的内容存储到数据库服务器。
特定格式短消息从第一移动终端发出,经过网络,被服务器端的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接收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将该短消息发给应用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对发送过来的一条或多条特定格式的短消息进行解析,将解析后的个人数据按照用户号码以及不同的数据类型保存到数据库服务器。为了安全起见,在保存过程中还可以有加密的步骤。
以上述特定格式短消息为例,应用服务器将该短消息解析,从“TJHM”获悉该短消息是要在服务器端添加个人数据。从“13899999999”、“123456”得到识别号码和相应密码,依此在数据库服务器建立以识别号码为区别的数据记录,并将该短消息中后面的个人数据以不同的数据类型存储到该数据记录中;如果数据库服务器中已经存在该识别号码的数据记录,那么判断其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在该识别号码的数据记录中继续写入个人数据,否则不对数据库进行操作。由此在数据库服务器上形成了多个数据记录,每个数据记录与不同的识别号码相对应,在数据记录中保存着个人数据,每个数据记录中的个人数据由以关键字段相区分的多条个人数据组成。
对于每一条新解析出来的个人数据,根据关键字段进行判断,如果该识别号码的数据记录中存在相同关键字段的个人数据,则不保存该条个人数据,否则保存该条个人数据。以上面的通信簿为例,关键字段为姓名和电话号码,如果新解析出来的个人数据和数据记录中存在一条姓名和电话号码都相同的个人数据,表明这条个人数据相同,那么不保存该条个人数据,否则将该条个人数据保存在相应识别号码的数据记录中。这样可以节省大量的存储空间。
服务器端还可以在成功保存个人数据后,由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步骤403、接收到获取个人数据的指令后,第二移动终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获取个人数据的请求短消息。
当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用户发出的获取个人数据的指令后,向服务器端发送一条请求获取个人数据的短消息,该短消息包括所要获取的个人数据的识别号码和密码。下面是一条请求短消息的示例HQHM#13899999999#123456#其中,“HQHM”是服务代码,表示要获取个人数据;“13899999999”是所要获取的个人数据的识别号码,在本例中为第一移动终端的号码;“123456”是用户密码;“#”是各部分内容之间的间隔符。同样,本发明的请求短消息不限于上面示例中的具体形式。
步骤404、服务器端接收到第二移动终端的请求短消息后,判断其中的识别号码和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请求短消息中所要获取的个人数据,否则作出错误处理。
服务器端接收到第二移动终端的请求短消息后,根据短消息中的服务代码得知是获取个人数据的请求。判断该请求短消息中的识别号码和相应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应用服务器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提取相应的个人数据并转化成特定格式短消息,如果该个人数据超出一条特定格式短消息的容量,则分成多条相同特定格式的短消息,并由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相继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如果不正确,作出相应的错误处理。
以步骤403中的请求短消息为例,应用服务器从“HQHM”得知该请求短消息是要求获取服务器端的个人数据。从“13899999999”、“123456”得到识别号码和相应密码,然后判断数据库服务器是否存在该识别号码的数据记录以及相应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都正确则应用服务器从数据库服务器中提取该识别号码数据记录中的数据,并按照短消息的容量要求组成一条或者多条特定格式的个人数据短消息,传送给服务器端的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由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通过网络发送给第二移动终端;如果数据库服务器中不存在该识别号码的数据记录或者虽然存在该识别号码的数据记录但密码不正确,应用服务器则作出相应的错误处理。
步骤405、第二移动终端的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接收到服务器端发送过来的个人数据短消息后,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将其解析,并将其中的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如果服务器端发送过来个人数据短消息有多条,第二移动终端的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分别解析这些个人数据短消息,然后将其中的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为了节省存储空间,第二移动终端对于相同的个人数据条目也不重复保存。同样根据关键字段对每一条新解析出来的个人数据进行判断,如果新解析出来的个人数据与第二移动终端存储空间中存在相同的关键字段,则不保存该条个人数据,否则将该条数据保存在存储模块中。
在第一移动终端将个人数据保存到服务器端后,可以通过服务器端的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查询个人数据的内容。用户通过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提交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包括识别号码和密码。WEB服务器查询系统首先判断查询请求中的识别号码和相应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向用户的WEB浏览器发出个人数据的内容,否则作错误处理,如向用户的WEB浏览器发出错误提示信息等方式。
本发明在转送个人数据开始前还可以包括对该项业务的用户签约过程即注册过程,在转送个人数据结束后还可以包括对该项业务的用户解约过程即注销过程。
注册过程在转送个人数据开始之前,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移动终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注册短消息;服务器端接收到该注册短消息后进行注册操作,并向第一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注销过程在转送个人数据结束之后,可以是第一移动终端提出,也可以是第二移动终端提出。注销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第一移动终端或者第二移动终端向服务器端发送注销短消息;服务器端接收到该注销短消息后进行注销操作,并向第一移动终端或者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服务器端一般由内容提供商提供。在移动终端和服务器端之间的网络一般由移动网络运营商提供,该网络包括短消息中心(SMSC)和短消息网关。SMSC和移动终端之间通过无线接口连接,短消息网关和服务器端通过因特网(Internet)或者专线连接。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移动终端上增加了一个支持同步标记语言(SYNC ML)协议的SYNC ML协议模块,该模块读取移动终端上所有多媒体消息和Email,收集自上次收集后产生变化的个人数据并且转换成特定编码格式的消息(MSG),然后通过HTTP/SYNC ML方式将MSG发送到无线应用协议网关(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ocol Gateway,WAP GW)。
如图5所示,第二实施例所涉及的装置包括移动终端51、WAP GW52、网络服务器53和个人计算机(PC)54。移动终端上包括存储模块511和SYNC ML协议模块512。存储模块511中保存有多媒体消息和Email,并且存储模块511可以包括收件箱、发件箱、草稿箱等多个文件夹,其中收件箱里保存有该移动终端接收到的多媒体消息和Email,发件箱里保存有该移动终端已经发送的多媒体消息和Email,草稿箱里保存有该移动终端正在编辑的或未发送的多媒体消息和Email。SYNC ML协议模块512根据移动终端提供的应用编程接口(API)读取存储模块511中所有文件夹里的多媒体消息和Email,并转换成特定编码格式的MSG,然后通过HTTP协议承载或者在HTTP协议上叠加SYNC ML协议承载将特定编码格式的MSG经WAPGW发送给网络服务器。由于该SYNC ML协议模块是基于SYNC ML协议的,并且SYNC ML协议能够实现数据的增量同步,因此该SYNC ML协议模块能够收集自上次收集后发生变化的个人数据,而不必收集全部个人数据。
WAP GW 52将从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特定编码格式MSG转发给网络服务器。在转发过程中,WAP GW 52可以不理解特定编码格式MSG的内容,对其进行透明的转发。因为WAP GW通过HTTP协议、根据网络服务器的IP地址将特定编码格式MSG转发到网络服务器,不需要了解MSG内部包含的目标手机号码或其它内容,因此WAP GW对特定编码格式MSG进行的是透明的转发。
网络服务器53至少包括消息接收模块531、数据存储模块532、WEB服务器查询系统533。其中消息接收模块531支持SYNC ML协议,以及多媒体消息和Email的特定编码格式,该模块接收WAP GW转发过来的特定编码格式的数据,并且从中提取出多媒体消息或Email,然后保存到数据存储模块532中。数据存储模块532保存消息接收模块531传送过来的不同移动终端的多媒体消息和Email,并且向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提供相应的多媒体消息和Email。WEB服务器查询系统533的功能和第一实施例中的WEB服务器查询系统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用户可以通过个人计算机(PC)54向WEB服务器查询系统发出HTTP查询请求,并且PC 54接收WEB服务器发送过来的查询结果并显示出来。
如图6所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流程如下步骤601、接收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后,移动终端的SYNC ML协议模块512收集存储模块511中的个人数据,将其转化成特定编码格式的MSG,并将所述特定编码格式的MSG发送给WAP GW。
移动终端提供多媒体消息和Email的读取API接口,SYNC ML协议模块512依据这些接口从移动终端中读取多媒体消息或Email,然后将其转化成特定编码格式的MSG。一条特定编码格式消息可以包括多条多媒体消息或Email,并且与第一实施例中的短消息不同,第二实施例中的特定编码格式消息的容量没有上限,因此第二实施例中的MSG可以容纳多条多媒体消息或Email。
特定编码格式MSG中每一条多媒体消息或Email的编码格式中包括如下字段1.BEGINMSG为该MSG的起始标志;2.ID为MSG的标识,该字段的内容由多媒体消息中心或Email服务器赋以数值,例如“ID1022”,在收件箱中的多媒体消息或Email有此ID值,在发件箱和草稿箱中的多媒体消息或Email没有此ID值,因此ID字段可以不是特定编码格式MSG所必须的;3.FROM为发送者标识,代表MSG的发送方,例如发送方的移动终端号码为13012345678,则该字段为“FROM13012345678”;4.TO为接受者标识,代表MSG的接收方,例如接收方的移动终端号码为13987654321,则该字段为“TO13987654321”;5.TYPE为MSG的类型,包括多媒体消息、短消息、Email三种类型,分别以MMS、SMS、EMAIL表示,例如MSG类型为多媒体消息,则该字段为“TYPEMMS”;6.FOLDER为MSG在移动终端中存放的位置,即所在的文件夹,包括草稿箱、收件箱、发件箱三种类型,分别以DRAFT、INBOX、SENT表示,例如该MSG保存在移动终端中的草稿箱,则该字段为“FOLDERDRAFT”;7.TIME为MSG的创建时间,可以有多种表示方式,这里以“年/月/日 小时:分钟:秒”格式为例,其中年占四位,月、日、小时、分钟、秒各占两位,并且在日和小时之间还有一个空位,例如2004年4月28日8时54分55秒创建了该MSG,则该字段为“TIME2004/04/2808:54:55”;TIME字段可以不是特定编码格式MSG所必须的;8.SUBJECT为MSG的主题,该字段的内容由SYNC ML协议模块提示用户输入,如果用户不输入任何内容,SYNC ML协议模块可以给该字段赋以默认值,包括空白内容,例如MSG的主题为“First test MMS”,则该字段为“SUBJECTFirst test MMS”;9.DATA为MSG数据内容,这里以xml语言举例描述,如果一个多媒体消息的MSG包括文本文件Hello World.txt、语音编解码文件SmileyFace.amr、图片文件SmileyFace.gif、同步多媒体合成语言文件HelloWorld.smil等文件,则该DATA字段包括各文件的名称、类型和文件中的数据,例如其中的文本文件Hello World.txt如下<File>
<FileName>Hello World.txt</FileName>
<FileType>text/plain</FileType>
<FileData>
Hello,world!</FileData>
</File>
其中所用xml语言为公知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10.ENDMSG为MSG的结束标识。
众所周知,SYNC ML技术由开放移动联盟(OMA)制定,是一种用于数据同步的标准协议。这种协议可以使数据实现增量同步,即在同步过程中,只传输数据变化的部分,而不必传输全部数据,因此效率比较高。本实施例中的SYNC ML协议模块能够收集自上次收集后产生变化的个人数据,而不是收集全部个人数据,从而提高了备份个人数据的效率。
步骤602、WAP GW 52接收到上述特定编码格式的MSG后,将该特定编码格式MSG转发给网络服务器53。
WAP GW 52将从移动终端发送过来的特定编码格式MSG转发给网络服务器。在转发过程中,WAP GW 52不需要理解特定编码格式MSG的内容,对其进行透明的转发。在发送过程中,SYNC ML是基于IP协议之上的,客户端配置好网络服务器的IP地址之后就可以发给网络服务器。
步骤603、网络服务器53上的消息接收模块531接收到MSG后,将该MSG中的内容保存到数据存储模块532中,并且给WAP GW 52发送响应消息。
网络服务器53上的消息接收模块531接收到WAP GW 52转发过来的MSG,将该MSG中的多媒体消息、短消息或Email按照移动终端的识别号码保存在数据存储模块532中,该保存过程与第一实施例的步骤402中的过程相似,在这里就不再赘述。在成功存储后,网络服务器53给WAP GW 52发送一个MSG存储成功的响应消息,如果存储不成功,网络服务器53也可以给WAP GW发送一个存储失败的响应消息,这个表示存储失败的响应消息可以进一步包括存储失败的原因。
步骤604、WAP GW转发响应消息给移动终端,移动终端将该响应消息显示给用户。
WAP GW 52接收到网络服务器53发送来的响应消息后,将该响应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
移动终端接收到WAP GW转发过来的响应消息后,将响应消息的内容显示给用户。如果存储成功,用户看到一条表示存储成功的消息,如果存储不成功,用户看到一条表示存储失败的消息,甚至进一步存储失败的原因。
在移动终端中的个人数据成功地保存到网络服务器以后,用户可以通过PC浏览网络服务器中的个人数据,该过程在步骤605和606中描述。
步骤605、PC 54根据用户的指令,向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提交查询请求。
用户通过PC上的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提交查询请求,该查询请求包括移动终端的识别号码和密码,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对查询内容的限制,如所要查询的是多媒体消息。
步骤606、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根据接收到查询请求,向PC发送所请求的内容。
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接收到PC发送过来的查询请求,判断该查询请求中的识别号码和相应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则从数据存储模块532中提取用户所请求查询的内容,然后发送给PC上的WEB浏览器,否则作错误处理,如向PC上的WEB浏览器发出错误提示消息等方式。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接收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后,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转化成特定格式消息,并将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B.网络侧接收到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后,将该特定格式消息中的个人数据保存到网络侧的存储模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格式消息为特定编码格式消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的步骤为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自上次收集后发生变化的个人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编码格式消息包括多条个人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编码格式消息中每条个人数据的特定编码格式包括起始标志、发送者标识、接收者标识、个人数据类型、在移动终端中存储的位置、创建主题、数据内容以及结束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编码格式消息中每条个人数据的特定编码格式进一步包括个人数据标识和创建时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移动终端将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的步骤包括移动终端将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无线应用协议网关WAP GW;WAP GW接收到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后,将该特定格式消息转发给网络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第二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个人数据的步骤。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终端从网络侧获取个人数据的步骤包括C.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获取个人数据的指令后,向网络侧发送请求短消息;D.网络侧接收到上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请求短消息后,根据所述请求短消息的内容向移动终端发送该请求短消息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短消息;E、第二移动终端接收到网络侧的个人数据短消息后,第二移动终端的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将其解析,并将其中的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格式消息为特定格式短消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定格式短消息包括服务代码、识别号码、密码和个人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请求短消息包括服务代码、识别号码和密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号码为移动终端的号码或网络侧分配的号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网络侧接收到上述第二移动终端的请求短消息后,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网络侧判断请求短消息中的识别号码和相应的密码是否正确,如果是则向移动终端发送所述请求短消息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短消息,否则作错误处理。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在网络侧保存个人数据后,网络侧向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为在指定的某一时间备份个人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为在指定的周期性时间备份个人数据。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为在个人数据的增加量达到某一数额时备份个人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在所述网络侧进一步设置网络WEB服务器查询系统;通过WEB浏览器向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查询所述个人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A之前进一步包括用户签约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注册短消息;网络侧接收到上述注册短消息后,进行注册操作,并向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B之后进一步包括用户解约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注销短消息;网络侧接收到上述注销短消息后,进行注销操作,并向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2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E之后进一步包括用户解约的过程,该过程包括以下步骤第二移动终端向网络侧发送注销短消息;网络侧接收到上述注销短消息后,进行注销操作,并向第二移动终端发送确认短消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将特定格式短消息中的内容保存到网络侧的存储模块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特定格式短消息中的每一条个人数据是否与存储模块中所保存的移动终端的个人数据相同,如果是则不保存该条个人数据,否则将该条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2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E中所述将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判断所述个人数据短消息中的每一条个人数据是否与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相同,如果是则不保存该条个人数据,否则将该条个人数据保存到存储模块中。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的步骤进一步包括判断存储模块中每条个人数据是否为已备份,如果是则不收集该条个人数据,否则收集该条个人数据并将其标记为已备份。
26.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进一步包括如果收集的个人数据超过一条特定格式短消息的容量时,将个人数据转化成多条相同特定格式的短消息。
27.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进一步包括如果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超过一条特定格式短消息的容量时,将该个人数据转化成多条相同特定格式的短消息。
28.一种可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移动终端,至少包括存储模块,存储模块中保存有个人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收集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消息,并且将所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为同步标记语言SYNC ML协议模块,所述SYNC ML协议模块收集所述存储模块中自上次收集后发生变化的个人数据,并将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收集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消息,并且将所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进一步包括保存有该移动终端接收到的个人数据的收件箱、保存有该移动终端已发送个人数据的发件箱以及保存有该移动终端正在编辑的或未发送的个人数据的草稿箱。
31.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包括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和数据收集解析模块,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发送和接收短消息,所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将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收集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短消息并传送给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并且将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传送来的特定格式短消息解析出个人数据并保存到所述存储模块中。
32.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为移动终端上的存储器。
33.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为用户识别模块SIM卡。
34.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包括数据收集模块和数据解析模块,所述数据收集模块将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短消息并送至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所述数据解析模块将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传送来的特定格式短消息解析出个人数据并保存到所述存储模块中。
35.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中进一步包括用来保存每条个人数据是否已备份的标记的存储空间,在每条个人数据未备份前,该存储空间中与其对应的标记为未备份,在该条个人数据被备份后,该存储空间中与其对应的标记更改为已备份。
36.一种用于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网络侧设备,至少包括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和存储模块,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发送和接收短消息,存储模块中保存有个人数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一步包括数据收集解析模块,所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从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传送来的特定格式短消息解析出个人数据并保存到所述存储模块中,并且根据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传送来的请求短消息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提取该请求短消息所请求获取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短消息并传送给所述短消息发送接收模块。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收集解析模块为应用服务器。
38.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模块为数据库服务器。
39.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网络侧设备进一步包括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所述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根据接收到的HTTP查询请求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提取该查询请求所要查询的个人数据,并发送给提交该查询请求的客户端WEB浏览器。
40.一种用于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系统,包括移动终端和网络侧设备,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保存有个人数据的存储模块;所述网络侧设备包括接收移动终端发送来的特定格式消息的消息接收模块和保存个人数据的数据存储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进一步包括用于将移动终端发送来的消息转发给网络侧设备以及将网络侧发送来的消息转发给移动终端的WAP GW;所述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收集所述存储模块中自上次收集后发生变化的个人数据并将从所述存储模块中收集的个人数据转换成特定格式消息以及将所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的SYNC ML协议模块。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侧设备进一步包括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所述WEB服务器查询系统根据接收到的HTTP查询请求从所述数据存储模块中提取该查询请求所要查询的个人数据,并发送给提交该查询请求的客户端WEB浏览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丢失的方法及装置。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到备份个人数据的指令后,移动终端收集存储模块中的个人数据并转化成特定格式消息,并将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网络侧接收到上述特定格式消息后,将该特定格式消息中的内容保存到网络侧的存储模块中。本发明的移动终端进一步包括数据处理模块,用于收集移动终端中的个人数据并转换成特定格式消息发送给网络侧;服务器端网络侧设备进一步包括应用服务器,用于将特定格式消息解析出个人数据并保存到网络侧数据库服务器。本发明能够让用户在无需外加设备的情况下,简单便捷的备份移动终端中的个人数据,从而防止移动终端中个人数据的丢失。
文档编号H04W4/20GK1787665SQ200410097008
公开日2006年6月14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8日
发明者戴永刚, 胡歌还, 段智勇 申请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