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1805阅读:3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特别是关于一种同时具有双门号操作的移动通讯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移动电话对于当今人们而言,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通讯工具。尤其在繁忙的工商社会中,移动电话所提供的实时远程无线通讯服务,更是让移动电话使用者不至于漏接任何重要的通讯信息。也因为移动电话有如此便利的通讯,几乎让移动电话已到达人手一机甚至多机的受欢迎程度。
而以现行主流的GSM移动电话手机而言,一般皆是在移动电话手机的背面设计有一电池室,可供容置一移动电话电池。且在该电池室的适当位置处,凹设有一SIM卡嵌槽,以供嵌放一张SIM卡芯片。因此人们在使用移动电话通讯时,移动电话经由读取SIM卡内所储存的记录资料,而在与移动电话系统运营商的网络取得身分辨识认可后,即可在其通讯网内使用收发电话的通讯服务。
然而,移动通讯市场的蓬勃发展,已有多家不同的移动电话系统运营商投入此领域,而在各家移动电话系统运营商各自推出各项优惠通话方案及其各项周边服务之后,的确吸引许多移动电话用户的购买兴趣,移动电话用户将同时拥有多张不同移动电话系统运营商的SIM卡芯片门号。
但对于拥有多张SIM卡的移动电话用户而言,如何使用这些SIM卡,常见的方式如下其一为每张SIM卡对应一个移动电话使用,但此方式会造成移动电话用户携带上的不便。而另外一种为了携带轻便的考虑,可以采用一个移动电话轮流共享多张SIM卡,但此方式也有其缺点,例如想改换另一张SIM卡使用时,必须将使用中的移动电话关机,拆下电池,取出使用中的SIM卡,再将另一张想要使用的SIM卡插入移动电话中,重新开启移动电话电源。
针对上述的不便之处,目前市面上也有不需拆下电池即可直接切换不同SIM卡使用的移动电话。请参阅图1所示,为一种一机多卡操作的移动电话,其主要是针对传统移动电话7的SIM卡嵌槽71提出改进,改由一适配卡72直接插置在SIM卡嵌槽71,而适配卡72则通过一排线73连接一软式电路板74,软式电路板74上设有两扩充SIM卡嵌槽741、742,且两扩充SIM卡嵌槽741、742上的电路接点可通过排线73完全兼容于SIM卡嵌槽71。因此图1中的移动电话7即可同时插置两张SIM卡76、77,而当使用者要切换到另一张SIM卡操作时,只需将移动电话关机,再重新开机之后,即可由移动电话的功能设定切换至另一张SIM卡操作,而不用再拆下电池以更换SIM卡。
然而上述对于多张SIM卡的操作,却暴露出一个问题,即多张SIM之间的操作即无法同时进行,而是以切换的方式分时操作,但这对于移动电话用户而言则可能因此漏接另一张SIM卡的重要电话通讯。有鉴于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即提出一种「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藉以改善已知的移动电话多卡操作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可提供一种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该装置是以双机一体为导向的移动通讯装置,并可让双机的通讯服务同时进行。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于一移动电话内电性结合另一移动电话。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移动电话,具有一电池室及一第一导电端;及一第二移动电话,具有一第二导电端,第二移动电话结合于第一移动电话的电池室,并且第一导电端及第二导电端相互电耦接。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电话,可分离或结合于另一移动电话的电池室,包括一壳体,具有一机蕊;一导电端,设于壳体的外侧,导电端用以电耦接于另一移动电话的电池室的对应导电端;及一按键模块,设于壳体的外侧,并与机蕊电耦接,按键模块包括一接听键及一结束键。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示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图1为已知的一机多卡操作的移动电话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子母机分解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的子母机组合示意图;及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结合一盖板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符号说明1、1’ 第一移动电话11 电池室13 第一导电端2 第二移动电话
21第二导电端23电池25按键模块251 接听键252 结束键253 上选择键254 下选择键26机蕊27液晶显示面板29电源指示灯3 盖板已知技术符号说明7 移动电话71 SIM卡嵌槽72 适配卡73 排线74 软式电路板741、742 扩充SIM卡嵌槽76、77 SIM卡具体实施方式
请同时参阅图2及图3,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子母机分解及组合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移动电话1(当母机使用)及一第二移动电话2(当子机使用)。其中第一移动电话1为一般的移动电话,而第二移动电话2为一般具有完整功能操作或是省略部分功能而改采简易功能操作的移动电话,而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移动电话2以简易的功能操作当作举例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第二移动电话2的操作将于后面有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2,第二移动电话2电性结合于第一移动电话1的电池室11,第一移动电话1的电池室11的适当位置处设有一第一导电端13,此第一导电端13即为原本电池室11插置电池时,与电池的电气接点相接触的供电端。
另外,第二移动电话2(背面)结合于第一移动电话1的电池室11时,第二移动电话2相对于第一导电端13的位置处设有一第二导电端21,以其让第二导电端21可与第一导电端13相互电耦接。而第二移动电话2装设有电池23(此电池的设计可为分离式设计或是直接嵌设在移动电话内部),且第二导电端21电耦接于电池23,使第二导电端21可输出电池23的电源,并可于第一移动电话1与第二移动电话2结合后,经由第一导电端13将电池23的电源输出给第一移动电话1使用。
更简单的说,在本实用新型中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的电源供应,主要由第二移动电话2所装设的电池23分别提供电源给第一移动电话1及第二移动电话2使用,以其使第一移动电话1及第二移动电话2皆可同时单独操作,当然在第一移动电话1及第二移动电话2中皆已各自嵌置有SIM卡,如此移动电话才能正常使用。
再次参阅图3,第二移动电话2结合于第一移动电话1的电池室11,第二移动电话2在本实用新型中为简易型移动电话,其壳体的设计因功能操作的简化而可以设计的很小,且足以结合于第一移动电话1的电池室11,当然在壳体内部有一机蕊26的设计,此机蕊26包括有通讯模块(其可为符合GSM、PHS或是自GSM延伸出的GPRS、CDMA、OFDM等通讯协议的移动数据通讯模块)及相关控制电路,至于机蕊26的详细动作与现有的移动电话内部组件并无差别,此部份为熟悉该领域技术人员可轻易推知,在这里对机蕊26功能将不详加叙述。
而在壳体的按键模块25设计上已大幅减少按键数量,仅留下常用的操作按键,如接听键251、结束键252、上选择键253、下选择键254,当然按键模块25亦是电耦接于机蕊26,使按键按压的输入信号能被控制电路接收,并执行对应的命令操作。另外一个特色为壳体的显示部分也改成单行的液晶显示面板27(或直接省略而专门用来接听电话使用),液晶显示面板27亦是电耦接于机蕊26,用来显示电话号码使用,也可以显示电池容量的多少。
而至于第二移动电话2如何拨出电话,可预先烧录至少一组常用电话号码于机蕊26或是透过外接一编辑装置(如计算机)输入电话号码给第二移动电话2。而当要由第二移动电话2拨出时,操作上、下选择键253、254并由液晶显示面板27显示出对应的电话号码,直到出现欲拨出的电话号码即可以按压接听键251以拨出。反之,当第二移动电话2有来电时,一样可由按压接听键251直接接听来电。而前述有关于第二移动电话2的按键模块25的操作,均可由机蕊26中的韧体(Firmware)控制达成,而关于韧体亦为熟知该领域技术人员能轻易知晓。
另外,第二移动电话2亦于壳体的适当处,如液晶显示面板27附近设有一电源指示灯29,并可由电源指示灯29的明灭状况程度的不同,反应出第二移动电话的电池容量多少。
请参阅图4,而为了携带上及整体外观的考虑,当第一移动电话1’的电池室有盖板时,可进一步于第二移动电话2结合于第一移动电话1’的电池室时,第一移动电话1’的背面(即电池室)可盖接一盖板3,使第二移动电话2就如同已知的移动电话插置电池的方式完全收藏于第一移动电话1’的电池室。
经由前面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移动电话2可结合或分离于第一移动电话1使用。当第二移动电话2与第一移动电话1结合一起使用时,电源方面可由第二移动电话2中的电池23同时供给电源给第一移动电话1及第二移动电话2,使第一移动电话1及第二移动电话2皆可同时独自运作,如此一来使用者可将第一移动电话1当成母机,而第二移动电话2当成子机,本实用新型双机一体的设计有别于现有的技术,不但可在一个移动通讯装置中同时拥有两组门号,更重要的一点是两组门号皆可同时使用,而不用如现有技术以切换方式分别使用。
另一方面,当第二移动电话2分离于第一移动电话1时,第二移动电话2仍可单独使用,只是操作接口变得更简单更容易操控,且此时的第一移动电话1可再插置电池于电池室11继续正常使用。
由此,通过本实用新型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具有下述的功效1、双机一体的设计可同时拥有两组门号,可同时使用两组门号的通讯服务,且可选择属于同样移动电话系统运营商的门号作为拨出选择,如此不但可降低通话费用,更可节省移动电话的换机费用。
2、可当作亲子子机,供子女使用以控制其使用费用。
3、可当作情侣子机,供男女朋友专线使用以联络感情。
4、可当作感恩子机,供年老双亲方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完全符合专利申请的要件,故依专利法提出申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最佳的一的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与附图,凡合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精神与其类似变化的实施例,皆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中,任何熟悉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内,可轻易思及的变化或修饰皆可涵盖在所述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该移动电话内电性结合另一移动电话。
2.如权利要求第1所述的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该电性结合的位置在其中之一的该移动电话的电池室。
3.一种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包括一第一移动电话,具有一电池室,及一第一导电端;及一第二移动电话,具有一第二导电端,该第二移动电话结合于该第一移动电话的电池室,并且该第一导电端及该第二导电端相互电耦接。
4.如权利要求第3所述的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一导电端为该第一移动电话的电池室的供电端。
5.如权利要求第3所述的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二移动电话装设有电池,以提供该第二移动电话的电源供应。
6.如权利要求第5所述的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该电池为分离式设计及直接嵌设在移动电话内部的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第5所述的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二导电端与该电池电耦接,并使该电池透过该第一导电端提供电源供应给该第一移动电话。
8.如权利要求第3所述的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二移动电话具有至少一SIM卡。
9.如权利要求第3所述的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该第二移动电话的通讯模块可为符合GSM通讯协议、PHS通讯协议、GPRS通讯协议、CDMA通讯协议及OFDM通讯协议的其中之一。
10.如权利要求第3所述的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其特征是,于该第二移动电话结合于该第一移动电话内部时,更包括一盖接于该第一移动电话的电池室的盖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具有子母机的移动通讯装置,包括一第一移动电话及一第二移动电话,其中该第二移动电话结合于第一移动电话的电池室,且第一移动电话的第一导电端与第二移动电话的第二导电端相互电耦接。而第二移动电话装设有电池,并可从第二导电端输出电源,且经由第一导电端传输给第一移动电话使用。藉此,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移动电话与第二移动电话结合一起之后,可同时独立运作收发电话。
文档编号H04M1/72GK2713754SQ200420006449
公开日2005年7月27日 申请日期2004年3月29日 优先权日2004年3月29日
发明者石匀宁, 汪匀民 申请人:石匀宁, 汪匀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