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无线移动网络中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606518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减少无线移动网络中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方法和装置的制作方法
相关申请本申请依据35U.S.C.§119(e)要求如下美国临时申请的优先权于2003年6月11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0/478116的申请、于2003年8月18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0/495917的申请以及于2004年1月9日提交的序列号为60/535714的申请。这些申请均通过引用全部结合于本文中。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无线通信网络,更具体地说涉及此类网络中对分组数据连接的管理。因重点转移到分组数据业务,当前的和规划的无线通信网络均包括移动性管理特征,以允许当移动台在网络内和网络之间移动时维持与移动台的分组数据连接。例如,在当前的和规划的cdma2000无线网络演变过程中,所谓的“分组核心网络”利用网间协议(IP)中枢路由选择为移动台提供基于分组数据的注册、漫游和转发服务。各种其它现有或规划的无线网络标准(如宽带CDAM)提供类似的分组数据路由选择功能。
典型的cdma2000网络被细分成所谓的“分组区”,其中每个区由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和分组控制功能(PCF)的唯一组合服务。每个PCF通常与一个或多个基站(BS)相关联,因此每个PCF的“分组区”覆盖范围“映射”到其相关联的BS的无线电覆盖范围。每个PDSN可以支持一个或许多个PCF,典型的网络可以包括任何数量的PDSN。无论如何,当在网络和给定移动台之间实现分组数据连接时,网络建立至该移动台的点到点协议(PPP)连接,所述PPP链路的一端逻辑上位于所述多个PDSN中选定的一个,而另一端逻辑上位于所连接的移动台。
当进行有效分组数据呼叫的移动台经历BS间硬切换(HHO)时,通常该移动台已穿越分组区边界,这称为BS间/PCF间HHO。在这种情况下,目标BS必须建立至新PCF的连接,在某些情况下,必须建立至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PDSN)的连接。
如果HHO是要切换到不同的PDSN,则基本的移动性事件改变了移动台的外地网络关联性,因为每个PDSN仿真移动IP网络基础结构内的不同外地代理(foreign agent)。随着外地代理变更,目标PDSN需要执行PPP再协商,并执行代理通告程序以更新相关联的绑定。此类程序一般包括更新移动台的转交地址,并且通常涉及基于代理通告和代理请求消息的交换来执行代理发现处理。
因此,PDSN之间的移动台切换需要PPP再协商和外地代理通告程序。相反,PDSN内移动台切换通常无需链路再协商和代理通告程序,因为移动台仍然仍然归属于同一PDSN,即目标BS/PCF和源BS/PCF归属于同一个PDSN。这些一般要求同时适用于HHO(活动连接)和未在使用移动台数据连接的“休眠”切换(DHO)。识别需要PPP链路再协商和代理通告的切换与不需要所述再协商和代理通告的切换可利用分组区跟踪变量,这种变量允许PDSN跟踪经历移动性事件,即经历某种类型的切换的移动台的先前和当前分组区位置。
例如,第三代伙伴关系项目2(3GGP2)作为3GPP2A.S0013-A发布的“cdma2000接入网接口的互操作性规范(IOS)-第3部分特征”提出在分组数据链路移动性管理场合中采用“先前接入网标识符”即PANID和“当前接入网标识符”即CANID。给定网络中的每个PCF由一个接入网标识符(ANID)唯一标识,所述ANID可包含分组区标识符(PZID)、网络标识符(NID)和系统标识符(SID)的组合。因此,PANID和CANID信息可用于跟踪移动台在网络的分组区之间的移动。
一般来说,当PDSN接收到给定移动台的注册消息(这例如相应于新呼叫建立和移动性事件发生)时,它会判断是否已为该特定移动台建立了分组数据连接。如果没有,则PDSN会为该移动台建立连接。如果先前的连接存在,则PDSN仍将执行对该连接的再协商,如果在无PDSN检测的情况下,无法验证该移动台是否尚未移出PDSN覆盖范围以及是否随后返回PDSN覆盖范围,则执行外地代理通告。这种检查操作基于将在注册消息中接收到的PANID与存储在PDSN上的该移动台的现有连接的PANID信息的比较来执行。
如果接收到不匹配的PANID信息,或未接收到任何PANID信息,则该PDSN假定需要连接再协商和代理通告,因此执行这种处理。在移动台仍隶属于同一PDSN,但经历PDSN内硬切换和休眠切换的一种或多种特定组合的情况下PDSN上的PANID可能发生不匹配的程度上,这种再协商和代理通告意味着不必要的信令和处理开销。
不匹配可能因多种原因发生。具体来说,在现有网络中,PDSN通常存储对应于每个移动台的分组数据连接的PANID信息,并响应移动台的分组区移动来更新所存储的PANID,而不管所述移动是在休眠切换还是硬切换场合中发生。相反,存储在移动台上的PANID信息通常在休眠切换事件期间更新,而不在硬切换期间更新。
具体地说,休眠的移动台监视每个无线电扇区或接入网覆盖范围中发送的一个或多个广播或开销信道来识别它的当前分组区位置。因此,休眠的移动台通过定期将广播的ANID信息与它存储的PANID信息比较而认识到它经历了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在检测到不匹配时,休眠的移动台向网络发送始发消息或其它通知以触发分组数据重新注册,并且它更新存储的PANID信息以反映其当前位置。作为此休眠重新注册操作程序的一部分,PDSN通常更新其存储的该移动台的PANID。
但是,当移动台处于活动分组数据呼叫中时,它们通常不监视这些广播信道。因此,当给定移动台在硬切换期间在分组区之间移动时,该给定移动台存储的PANID信息变得“过时”或“陈旧”。确实,常规移动台通常保持首次建立呼叫的位置的PANID值,而无论它在该呼叫期间经历了多少次后续硬切换,并且仅在该呼叫结束且时更新该信息,然后进入休眠状态。
简言之,常规PDSN更新其存储的对应于移动台的硬切换和休眠切换的跟踪变量,并且典型的移动台在休眠切换而非硬切换期间更新它们存储的跟踪变量。因此,如果在给定PDSN上具有已建立的数据连接的移动台经历该PDSN下的硬切换和休眠切换的组合时,PDSN存储的PANID信息可变得与移动台存储的PANID信息“不同步”。
发明概述本发明提供一种装置和方法,用于区分硬切换和休眠切换,以作为示范无线通信网络中路由实体(例如PDSN)上执行的移动性事件处理的一部分。作为移动台的移动性事件重新注册的一部分,示范PCF包含与所述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切换类型的指示,即它们向支持PDSN指示是响应硬切换事件还是响应休眠切换事件而向所述PDSN发送给定的注册请求消息。
因此,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示范PCF向支持PDSN发送移动性相关注册消息,此消息包含切换类型指示,即是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的指示。然后,示范PDSN检测所述注册事件所涉及的切换类型,并基于所述移动性事件是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来调控用于触发分组数据连接再协商和代理通告的算法。
因此,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减少移动台和具有多个分组区的支持无线通信网络之间不必要的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发生的方法。这种减少可以基于修改网络,以便它使分组区跟踪信息保持与所述移动台存储的跟踪信息一致,从而减少网络存储的分组区跟踪信息和移动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信息之间不匹配情况的发生。
一种示范方法因此包括响应确定接收到的与移动台相关联的切换相关消息中包含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与管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网络路由实体上维护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不匹配,再协商给定移动台的分组数据链路。再者,所述方法还包括如果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而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更新所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以匹配所述移动台的当前分组区;而如果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而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不进行更新。
通过非限定性实例说明,可以在PDSN或网络中类似的路由实体上维护所述跟踪变量,它负责管理在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相关联的分组区中工作的移动台的分组数据链路。在示范cdma2000实施例中,系统包括PDSN,它配置为维护它支持的每条分组数据链路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以及基于一个或多个指示符值(如CVSE或MVSE值),判断涉及具有这些分组数据链路的移动台的移动性事件是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符值包含在从与所述分组区中的不同分组区相关联的PCF发送的A11注册请求消息(RRQ)中。
在另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本发明包括一种基于在所述网络中维护用于跟踪所述移动台的分组区移动的第一和第二跟踪变量,通过如下步骤减少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方法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而选择性地更新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以及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而选择性地更新所述第二跟踪变量。对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基于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硬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对于所述移动台的休眠切换,基于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
根据上述方法的示范实施例,将切换类型的显式指示(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传递给路由实体,例如网络中的PDSN。缺省情况下,将第二变量设为空值,但在所述路由实体的控制下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首次硬切换时将其设为与移动台相关联的先前分组区位置标识符。当移动台在硬切换后转为休眠之后首次休眠切换时,如果第二变量不为空值,则对其进行测试,即为链路再协商触发对其进行评估。
可以由限制定时器(qualification timer)来监控的第二变量的非空值,如果定时器未终止,则将该非空值用于评估是否要触发再协商,但如果限制定时器已终止,则不将其用于评估。在一个示范实施例中,所述限制定时器响应接收到移动台的“全休眠”指示而启动。这样,如果移动台在该定时器的生存期内经历休眠切换,则将所述第二变量用于判断是否要触发再协商以及可选的外地代理路由选择通告。如果定时器已终止,则在再协商比较中利用第一跟踪变量。
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网络可以包括若干BS,这些BS配置为作为硬切换处理的一部分,将所述移动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从源BS传递给目标BS。这样,可以在HHO目标BS上接收到移动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信息,例如移动台存储的PANID值,并将其传递给目标PCF,然后从目标PCF传递给目标PDSN,该目标PDSN可以与源PDSN相同。因此,目标PDSN可以利用移动台存储的跟踪变量来与它自己的一个或多个跟踪变量进行比较,以判断是否需要对分组数据连接执行再协商。这样,通过将建立了移动台呼叫的分组区的ANID从源BS传递给目标BS,该ANID“跟随”移动台通过连续的硬切换,并且可由目标PDSN用于更可靠地判断是否需要再协商链路,例如用于判断在以后涉及同一移动台的休眠切换事件期间是否需要再协商链路。
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征和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在参考附图阅读如下详细说明之后,认识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附图中,相似的部件用相似的参考标记引用。
附图简介

图1以示意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配置的示范无线通信网络。
图2以示意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网络路由实体(例如PDSN)的示范处理逻辑。
图3以示意图说明采用单个选择性更新的跟踪变量来管理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PDSN的示范处理逻辑。
图4以示意图说明补充图3所示的PDSN处理的PCF的示范处理逻辑。
图5以示意图说明采用两个选择性更新的跟踪变量来管理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PDSN的示范处理逻辑。
图6以示意图说明在定时器限制下采用两个选择性更新的跟踪变量管理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PDSN的示范处理逻辑。
图7以示意图说明补充图5和6的PDSN处理的PCF的示范处理逻辑。
图8以示意图说明对应于图5的示范处理逻辑的详细信息。
图9以示意图说明对应于图5的备选示范处理逻辑的详细信息。
图10和图11分别以示意图说明BSC和PCF的示范处理逻辑,其中所述BSC采用对应于移动台的临时分组区跟踪变量。
图12以示意图说明PDSN补充图10和11所示处理的示范处理逻辑。
图13以示意图说明在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场合中的示范分组区标识符(ANID)信息流和跟踪变量存储。
图14以示意图说明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PDSN、PCF和BSC的示范功能处理电路布置。
发明的详细说明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作为分组数据移动性管理的一部分减少不必要的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发生的方法和装置。虽然本发明的至少一些示范细节是在基于cdma2000的无线通信网络背景中描述的,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本发明可以有利地应用于其中分组数据路由选择涉及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路由区并且有移动设备在其间移动的其它类型的网络,如宽带CDMA(WCDMA)网络。
参考附图,图1显示了一个示范无线通信网络10,它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配置,并以通信方式将移动台12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网络(PDN)14,如因特网。注意,为便于讨论,图中只显示了一个移动台12,但应理解,网络10可以在任何给定时间支持数量可能巨大的移动台12。
示范网络10包括通过一个或多个专用IP网络18连接到PDN 14的一个或多个PDSN 16。网络10还包括一个或多个PCF 20、BSC 22、无线电基站(RBS)24和MSC 26。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网络10还可以包括其它未显示的实体,如归属位置寄存器(HLR)、来访位置寄存器(VLR)、接入/认证/记帐服务器(AAA)等。
与本发明相关的是,网络10在多个例示为PZ1、…PZ4的“分组数据区”内提供分组数据服务。网络10根据每个移动台12的分组区位置对分组数据业务进行路由。例如,在PZ1中的移动台12的分组数据业务由PDSN1、PCF1和BSC1处理,而在PZ2中的移动台12的分组数据业务由PDSN1、PCF2和BSC2处理。
为了实现分组数据服务,移动台12和网络10建立分组数据链路(PD链路),该链路可以包括PPP会话,每个PPP会话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分组数据“服务实例”或连接。PD链路的一端在逻辑上位于移动台12,而该链路的另一端在逻辑上位于服务PDSN 16。当移动台12在网络10中的分组区之间移动,以及当该移动台12进入或离开网络10时,该链路必须按需重新配置。
例如,如果移动台12在PZ1中建立PPP会话,则它的PD链路将定位于PDSN1,而PDSN1将存储将该移动台的链路与PZ1相关联的“跟踪变量”。更具体地说,根据本发明,示范PDSN 16存储该PDSN 16所支持的每条PD链路的一个或多个跟踪变量,所述跟踪变量用于跟踪涉及对应移动台12的分组数据移动性事件。
这种移动性事件一般包括硬切换和休眠切换,在硬切换中,移动台12变更分组区,而同时在分组数据呼叫中处于活动状态;在休眠切换中,移动台12变更分组区,而同时处于休眠状态,即移动台的PD链路上的所有数据连接都处于休眠状态。通常,休眠是一种时间受限的非活动状态。例如,如果移动台12未在与它的PD链路相关联的任何数据连接上发送或接收任何分组数据业务超过给定时间,则该移动台12视为处于休眠状态。
虽然已知在常规分组数据网络中可“记忆”移动台的分组区位置,但本发明通过更准确地管理对网络存储的跟踪变量的更新和使用来减少不必要的PD链路再协商的发生。具体来说,不同于常规的跟踪方法,根据本发明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示范网络响应移动台移动性事件,根据这些事件是对应于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来选择性地更新一个或多个网络存储的跟踪变量。
通过拥有根据切换类型进行更新的至少一个跟踪变量,一个或多个网络存储的跟踪变量与移动台上存储的跟踪变量保持一致。因为网络存储的跟踪变量和移动台存储的跟踪变量之间不匹配是导致不必要的PD链路再协商的原因,所以本发明方法通过减少网络存储的和移动台存储的跟踪变量之间不匹配的发生来减少不必要的再协商。
例如,图2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示范处理逻辑的一个实施例。在图2中,处理开始于网络10中的路由实体,它负责维持给定移动台12的PD链路以及接收移动台12的切换相关的消息(步骤100)。例如,PDSN1接收移动台12的切换相关消息。
如果确定需要PD链路再协商,例如移动台12在PDSN之间移动的情况下,以及必须执行外地代理通告处理,则再协商PD链路,并按需执行代理通告程序(步骤102)。通告程序可以基于例如MIP标准。
此时,不同于常规的分组数据网络,根据本发明的网络10对一个或多个网络存储的用于跟踪移动台12的分组区位置的跟踪变量进行选择性更新(步骤104)。常规网络通常维护分组区标识符以跟踪给定移动台的分组数据移动性事件,并更新该标识符来反映该移动台的变化的分组区关联,而无论移动台是经历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
在以上场合中的用于分组区跟踪的增强示范PDSN处理逻辑中,图3显示了PDSN 16将跟踪变量(在附图中表示为“TV”)初始化为空值,以备之后用于跟踪给定移动台12的分组区关联(步骤110)。在此场合中,当建立分组数据连接时TV设为空值。PDSN 16然后接收移动台12的切换相关消息(步骤112)。
在基于IS-2000标准的cdma2000网络的示范实施例中,切换相关消息包括A11注册请求消息(本文表示为“A11-RRQ消息”),它由支持该移动台12的相关PCF 20发送。
根据所定义的网络标准,移动台切换触发的A11-RRQ消息包含“移动性事件指示符”或MEI。给定A11-RRQ中存在MEI说明该注册消息对应于移动性事件,例如,对应于相关移动台的硬切换或休眠切换。但是,MEI并不向PDSN 16提供任何切换类型指示。切换触发的A11-RRQ消息将包含承载接入网标识(ANID)信息的普通供应商特定扩展(NVSE)。
当然,MEI本身可以定义为具有一个用于指示硬切换移动性的值以及另一个用于指示休眠切换移动性的值。其优点在于无需向A11-RRQ消息中添加额外的指示符,但重新定义MEI可能造成配置为以该种方式使用MEI的PCF与不适于识别这种用法的常规PDSN之间的兼容性问题。
总之,该示范PDSN 16响应收到含有给定移动台的切换类型指示的A11-RRQ消息,判断是否存在为该移动台12建立的现有PD链路(步骤114)。如果PDSN 16上尚不存在用于该特定移动台12的PD链路,则PDSN 16为该移动台12建立PD链路,即为该移动台12建立PPP会话,并按需执行移动IP注册程序。此外,PDSIM 16还为刚建立的PD链路分配跟踪变量,并将在A11-RRQ消息中接收到的CANID值赋给它。该CANID唯一地标识发送A11-RRQ消息的特定PCF 20。在设置跟踪变量之后,此处理分支结束。
另一方面,如果PDSN 16接收到A11-RRQ消息并判断它已经具有为该移动台12建立的PD链路,则检查所接收到的消息中是否含有PANID(步骤116)。如果未包含PANID,或所含PANID为零,则PDSN 16无法识别移动台12的先前分组区位置,因此它会基于该消息的包含CANID对PD链路进行再协商,以(大概)反映该移动台12的新分组区位置。PDSN 16按需执行代理通告程序,并更新与该移动台的PD链路相关联的存储跟踪变量来反映再协商的链路,即将该跟踪变量更新为上述CANID。
但是,如果A11-RRQ消息中包含非零PANID,则PDSN 16就有了比较的基础,用于将(如所存储的对应于移动台PD链路的跟踪变量所反映的)与该链路相关联的上一个分组区与A11-RRQ消息中所含PANID报告的与移动台12关联的上一个分组区进行比较。因此,如果该A11-RRQ消息含有非零PANID,则PDSN 16将接收到的PANID与存储的跟踪变量比较(步骤118)。
如果所存储的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PANID不匹配,则PDSN 16如上所述执行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并更新它存储的跟踪变量以便匹配A11-RRQ消息中接收到的CANID。这样,PDSN的不匹配的跟踪变量准确地反映了移动台12的当前分组区位置。
但是,如果所存储的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PANID匹配,则PDSN16不再协商PD链路,而是基于对产生A11-RRQ消息的移动性事件的类型的评估,判断是否应该更新所存储的跟踪变量(步骤120)。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PCF 20配置为将切换类型指示包含在它们发送的A11-RRQ消息中,以便接收PDSN可以判断涉及给定移动台12的给定移动性事件是对应于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
在示范实施例中,PCF 20配置为响应切换相关移动性事件,将切换类型指示(即是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的指示)包含在它们向相关PDSN 16发送的A11-RRQ消息中。因此,示范PCF配置为包括“切换类型指示符”或HTI,接收PDSN 16可以对其进行处理以识别切换类型。因此,该示范PDSN 16配置为基于例如识别消息中是否含有MEI来识别接收到的A11-RRQ消息是否与移动台移动性事件相关联,以及还配置为通过检查所含HTI来识别所涉及的切换类型。例如,设为第一值的HTI指示休眠切换,而设为第二值的HTI指示硬切换。因此,HTI=1(或2)表示硬切换,而HTI=2(或1)表示休眠切换。当然,还可以选择其它指示符值;重要的是PDSN 16接收允许它区分移动性事件切换类型的某种信息。
因为移动台12一般在硬切换操作过程中不更新它们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而是等到进入休眠状态才更新这种信息;类似地,如果HTI指示该A11-RRQ消息对应于硬切换移动性事件,PDSN 16也不更新它存储的跟踪变量。另一方面,如果PDSN 16确定A11-RRQ消息对应于休眠切换,则它更新跟踪变量以反映移动台的更新的分组区位置。
这样,以移动台推迟更新其跟踪变量的相同方式在硬切换期间推迟更新网络存储的跟踪变量。PDSN存储的跟踪变量因此与移动台存储的跟踪变量保持同步。
图4显示了与图3所示的基于PDSN的示范处理逻辑的对应的基于PCF的示范处理逻辑。就生成切换相关A11-RRQ消息以发送到支持PDSN 16而言,示范PCF 20将PANID字段设为等于在从PCF的相关BSC 22接收到的A9-SETUP-A8消息中接收到的ANID IE,或者,如果该消息未包含ANID扩展,则PCF 20将PANID字段设为“0”(步骤130)。处理过程继续,PCF 20将CANID消息字段设为PCF自己的ANID(步骤132),并且,如果移动性事件对应于移动台12的硬切换,则将HTI值设为“2”,或者,如果移动性事件对应于移动台12的休眠切换,则将HTI值设为“1”(步骤134)。在对消息信息作如此配置的情况下,PCF 20将A11-RRQ消息发送到PDSN 16(步骤136)。
当然,应该认识到,上述处理提出了一种用于将HTI设为其适当值的示范机制。即,示范PCF 20可利用可用信息和/或其它消息传送机制,以任何方式来确定切换类型。
接续图3所示处理逻辑建立的示范框架,图5显示了基于PDSN的处理逻辑,其中为建立的PD链路维护第一和第二跟踪变量。所述两个变量用于跟踪对应移动台的分组数据移动,以便响应该移动按需选择性地再协商PD链路。
广义地说,处理过程开始于PDSN 16在网络中维护第一和第二跟踪变量,用以跟踪具有已建立PD链路的移动台12的分组区移动。对这两个跟踪变量的维护基于如下方式进行响应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选择性地更新第一跟踪变量;以及响应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选择性地更新第二跟踪变量(步骤140)。
对于移动台12的硬切换,PDSN 16基于将第一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硬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移动台12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步骤142)。对于移动台12的休眠切换,PDSN 16基于将第二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移动台12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步骤144)。
这样,对至少一个跟踪变量的更新可以与移动台对其存储的PZID信息的更新一致。该方法在将移动台存储的跟踪信息与网络存储的跟踪信息进行比较时减少了跟踪信息不一致的错误情况的发生,而这种情况原本在移动台12经历特定的硬切换和/或休眠切换组合时可能发生。
图6显示了类似的两变量跟踪逻辑,所不同的是其中在测试所述变量之一时采用了时间限制。下面对本实施例作广义解释,稍后再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当在移动台12与PDSN 16之间建立PD链路时,将第一跟踪变量初始化为与移动台12的当前分组区标识符(CANID)匹配,以及将第二跟踪变量初始化为“空”值(步骤150)。响应接收到移动台12(它因此具有现存的PD链路)的切换相关消息,PDSN 16确定切换类型(步骤152),选择性地再协商PD链路,并如下所述更新存储的跟踪变量。
对于硬切换,如果切换类型消息中所含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与网络上存储的对应于移动台12的第一跟踪变量不匹配,则PDSN 16触发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更新第一跟踪变量以便匹配切换相关消息中所含的当前分组区标识符,并且如果第二跟踪变量非空,则更新第二跟踪变量以便匹配先前的分组区标识符(步骤154)。换言之,对于HHO,如果所接收的A11-RRQ消息中所含的PANID与PDSN 16上存储的第一跟踪变量的ANID值不匹配,则对链路进行再协商,将该第一跟踪变量更新为该消息中接收到的CANID,而将第二跟踪变量(如果非空)更新为接收到的PANID。
对于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如果限制定时器尚未终止,且如果切换相关消息中所含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与第二跟踪变量不匹配,则PDSN 16触发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将该第一跟踪变量更新为与当前分组区标识符匹配,并且将第二跟踪变量重设为空值(步骤156)。再者,对于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如果限制定时器已终止,则将第二跟踪变量重设为空值,并且,如果该第一跟踪变量与当前分组区标识符不匹配,则PDSN 16触发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并将该第一跟踪变量更新为当前分组区标识符。
图7显示对应的基于PCF的示范处理逻辑。如上所述,PCF 20基于将PANID字段设为在A9-SETUP-A8消息中从相关BSC 22接收到的ANID,或者如果未从基站接收到任何ANID,则将该字段设为“0”,从而将ANID NVSE包含在它生成的A11-RRQ消息中(步骤160)。此外,PCF 20将CANID字段设为它自己的ANID(步骤160),然后通过对应于HHO将HTI设为“2”或对应于DHO将其设为“1”来指示切换类型(步骤162)。
将显式指示(HTI=2)传递给PDSN 16,PDSN 16就可以将该移动性事件识别为硬切换。具体来说,在上述逻辑中,定义了以“TV2”表示的第二跟踪变量。缺省情况下TV2为空值,但作为HHO处理(即HTI=2)的一部分被设为A11-RRQ消息中接收到的PANID。将TV2作为触发链路再协商的基础测试的唯一时机是在移动台经历先前的硬切换之后进入休眠之后的第一次休眠切换时它非空值的时候。换言之,如果TV2为非空值,则在PDSN已经接收到移动台的PD链路的“全休眠”指示符之后响应接收到含有HTI=1指示符的第一个A11-RRQ消息,才将其用作触发PD链路再协商的基础。这种指示符在用于与该PD链路相关联的每条数据连接的不活动定时器超时之后接收到,或响应某些其它休眠检测机制接收到。
当然,应理解,采用显式HTI仅代表适用于将切换类型信息传递给PDSN 16的许多种机制之一。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A11-RRQ消息生成时采用HTI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个示范性而非限制性方面。
任何情况下,由上述限制定时器监视非空值TV2,PDSN 16可以对该定时器进行维护,以便响应接收到全休眠指示符而对该定时器进行复位/启动,以及使之具有以秒、分等为单位定义的受控生存期。因此,如果休眠切换发生在该限制定时器的生存期内,且TV2值先前被设为非空值,则将VT2用作判断是否应该再协商PD链路的基础。
图8更详细地阐述了上述两变量的、基于定时器的处理逻辑。此示范处理逻辑提供的算法基于确定移动性事件切换类型来调控跟踪变量的更新和/或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该示范处理过程是响应接收到具有或正在建立与PDSN 16的分组数据连接的移动台的A11-RRQ消息而被触发的。
处理过程开始于例如在呼叫建立时由PDSN 16将跟踪变量TV1和TV2初始化为空值(步骤170)。当接收到含有ANID NVSE的A11-RRQ消息(步骤172)时,PDSN 16如下执行示范处理逻辑(1)如果存在移动台12的PD链路(PPP会话),则处理步骤跳到(2);否则,如果消息的HTI=2,则PDSN 16为该移动台12建立PD链路,执行MIP注册,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以及将TV2设为接收到的PANID,即如果引起接收到的A11-RRQ消息的移动性事件是硬切换,则将临时跟踪变量TV2设为接收到的PANID(步骤174)。
如果PDSN 16跳到(2),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176判断A11-RRQ消息中是否接收到PANID。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判断该PANID是否具有非零值;如果两个条件都满足,则处理过程跳到(3);否则,PDSN 16再协商PD链路,并按需执行代理通告程序,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且如果限制定时器未终止(正在运行),则PDSN 16停止该定时器并将TV2重设为空值。处理过程退出。
如果PDSN 16跳到(3),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178评估接收到的A11-RRQ消息中的HTI,以及评估限制定时器的状态;如果HTI=1(指示DHO)以及定时器正在运行,则PDSN 16停止该定时器并向前跳到(4);如果HTI=1并且定时器未在运行,则PDSN16跳到(5);否则,如果HTI=2(指示HHO),则PDSN 16跳到(6)。
如果PDSN 16跳到(4),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180PDSN16评估TV2是否等于接收到的PANID;如果TV2不等于PANID,则PDSN 16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将TV2重设为空值,启动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如果PDSN 16跳到(5),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182PDSN16将TV2重设为空值,并评估TV1是否等于接收到的PANID;如果TV1不等于PANID,则PDSN 16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启动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如果PDSN 16跳到(6),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184PDSN16评估TV2是否为空值;如果是这样的话,则PDSN 16将TV2设为接收到的PANID。再者,如果TV1不等于接收到的PANID,则PDSN16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启动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因此,根据上述逻辑,PDSN 16维护初始化为移动台12的当前分组区位置的第一变量(TV1)以及初始化为空值的第二变量(TV2)。然后响应移动台相对于PDSN 16的第一次硬切换,更新TV2以使其匹配移动台12的变更后的分组区位置。然后在PDSN 16结束呼叫之后,以限制定时器设定的时间限制为限,将TV2值用于测试就移动台12的第一次休眠切换而言是否需要再协商PD链路,所述时间限制定时器在移动台12首次在PDSN下进入休眠时开始。在所有情况下,响应再协商移动台的PD链路而更新TV1来反映与移动台12相关联的CANID。
为理解上述处理过程如何减少不必要的PD链路再协商的发生,将考虑移动台在归属于PDSN1的BSC3控制下始发(或重新激活)分组数据呼叫的情况,然后执行到在PDSN2下的BSC4的硬切换。在硬切换完成之后,PDSN2执行上述算法,并正确地执行PD链路再协商。
此外,PDSN2将它存储的对应于移动台的PD链路的TV2变量设为所接收到的生成的与硬切换事件相关的A11-RRQ消息中的PANID。应该记住,PANID由PCF4设为BSC4在切换请求消息中接收到的ANID。因此,作为硬切换事件的一部分,PDSN2接收到的PANID由BSC4/PCF4设为正确的值(即BSC3ANID)。因此,存储在PDSN2上的VT2的值正确地反映存储在移动台12中的PANID值,因此,如果移动台12在BSC4/PCF4控制下进入休眠状态(即在PZ4中进入休眠状态),则PDSN2响应移动台的始发消息而接收到的PANID将与PDSN2存储的TV2值匹配。该匹配避免了不必要的PD链路再协商。
图9显示上述方法的示范变化,其中PDSN 16再次将TV1和TV2初始化为空值(步骤190)。然后,响应接收到含有ANID NVSE的A11-RRQ消息(步骤192),PDSN 16处理继续执行步骤194(1)在PDSN 16上检查是否存在该移动台12的现存PD链路;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处理过程跳到(2);否则,PDSN 16按需再协商PD链路并执行代理通告,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
如果PDSN 16跳到(2),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196判断A11-RRQ消息中是否接收到PANID;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判断该PANID是否具有非零值;如果两个条件都满足,则处理过程跳到(3);否则,PDSN 16再协商PD链路,并按需执行代理通告程序,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将TV2重设为空值;处理过程退出。
如果PDSN 16跳到(3),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198评估所接收的A11-RRQ消息中的HTI;如果HTI=2(指示HHO),则PDSN 16跳到(4);如果HTI=1,则PDSN 16跳到(5)。
如果PDSN 16跳到(4),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200PDSN16评估TV2是否为空值;如果是这样的话,则PDSN 16将TV2设为等于TV1;如果TV2不等于接收到的PANID,则PDSN 16启动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将TV2设为接收到的CANID,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如果PDSN 16跳到(5),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202PDSN16评估TV1是否等于接收的PANID;如果不是的话,则PDSN 16启动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将TV2设置为空值,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注意上述处理过程与图8所示的处理过程相似,但未使用限制定时器,而且就何时更新TV2和/或将其重设为空值有若干变化。在另一个类似的双变量跟踪方法中,利用基站(例如BSC 22)来维护网络存储的第三跟踪变量,以便减少不必要的PD链路再协商的发生。
即,示范网络10包括BSC 22,它“捕获”对应于分组数据呼叫建立的分组区位置标识符(例如,ANID),然后,作为硬切换处理的一部分,将该ANID值从源BSC传递给目标BSC。因此,作为硬切换的一部分,示范BSC 22传递BS_TV及其自己的(源)ANID。相比之下,常规的BSC硬切换处理方法是让源BSC仅将它自己的ANID传递给目标BSC。
通过传递与呼叫建立相关联的ANID值,网络传递移动台12在呼叫建立时存储的相同值。因此,因为移动台12在连续的硬切换过程中保持该值,因此从BSC 22传递给BSC 22的该值与移动台存储的跟踪信息保持一致。利用BSC传递的信息,要在一连串硬切换中接纳移动台12的最后PCF 20获得与始发呼叫的分组区位置对应的ANID。因此,如果移动台12随后在最后PCF 20中进入休眠状态,则它将发送含有它在呼叫建立时存储的ANID的呼叫建立消息,该ANID将与支持PDSN 16先前作为最后一次硬切换的一部分获得的BSC到BSC传递的ANID值匹配。以下处理过程陈述了本方法的示范实施例。
在图10所示的示范处理过程中,源BSC 22将基站临时变量(BS_TV)初始化为空值(步骤210)。当移动台12通过BSC 22建立分组数据会话时,BSC 22将BS_TV设为它自己的ANID(步骤212)。(注意,该BSC 22可维护与与其有分组数据连接的移动台12一样多的BS_TV)。然后,如果移动台12的分组数据会话被清除或进入休眠状态,则BSC 22将对应的BS_TV设为空值(步骤214)。
但是,如果BSC 22在硬切换中将移动台的活动分组数据会话转移到另一个BSC 22,则它会利用A1切换请求/切换请求消息通过例如支持MSC 26将对应于该移动台12的BS_TV发送到目标BSC 22(步骤216)。这样,非零BS_TV被从源BSC传送到目标BSC。目标BSC 22将它的对应于该移动台12的BS_TV设为来自源BSC 22的BS_TV,目标BSC随后将该BS_TV包含在发往其相关PCF的A9-SETUP-A8消息中(步骤216)。
然后,如图11所示,当相关PCF 20响应从目标BSC 22接收到上述A9-SETUP-A8消息而生成该移动台12的对应A11-RRQ消息时,该消息包含ANID NVSE,其中PANID字段被设为从目标BSC 22接收到的ANID IE。它还将消息CANID值设为它自己的ANID(步骤220)。此外,对于硬切换,PCF 20将BS_TV值包含在A11-RRQ消息中。在此场合中,作为NVSE包含的BS_TV用作给目标PDSN 16的硬切换隐含指示,因此无需显式HTI。
图12显示了补充BSC 22上第三跟踪变量用法(即通过NVSE包含的BS_TV的用法)的示范PDSN处理逻辑,类似于图8所示的逻辑。处理过程开始于由PDSN 16将跟踪变量TV1和TV2初始化为空值(步骤230)。在接收到含有ANID NVSE的A11-RRQ消息(步骤232)时,PDSN 16如下执行示范处理逻辑(1)如果存在用于移动台12的得PD链路(PPP会话),则处理过程跳到(2);否则,PDSN 16为该移动台12建立PD链路,执行MIP注册,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且如果在A11-RRQ消息中接收到TV2,则将TV2设为BS_TV ANID,然后退出(步骤234)。
如果PDSN 16跳到(2),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236判断A11-RRQ消息中是否接收到PANID;如果是这样的话,则判断该PANID是否具有非零值;如果两个条件都满足,则处理过程跳到(3);否则,PDSN 16再协商PD链路,并按需执行代理通告程序,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且如果限制定时器未终止(正在运行),则PDSN 16停止该定时器并将TV2重设为空值,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如果PDSN 16跳到(3),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238评估A11-RRQ消息是否包含BS_TV NVSE,以及评估限制定时器是否在运行;如果未接收到任何BS_TV且定时器在运行,则PDSN 16停止该定时器并跳到(4);如果未接收到任何BS_TV且定时器未在运行,则PDSN 16向前跳到(5);否则,如果在A11-RRQ消息中接收到BS_TV,则PDSN 16跳到(6)。
如果PDSN 16跳到(4),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240PDSN16评估TV2是否等于接收的PANID。如果TV2不等于PANID,则PDSN 16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将TV2重设为空值,启动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如果PDSN 16跳到(5),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242PDSN16将TV2重设为空值,并评估TV1是否等于接收到的PANID;如果TV1不等于PANID,则PDSN 16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启动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如果PDSN 16跳到(6),则处理过程继续执行步骤244PDSN16评估TV2是否为空值;如果是这样的话,则PDSN 16将TV2设为接收到的BS_TV;再者,如果TV1不等于接收到的PANID,则PDSN16将TV1设为接收到的CANID,启动PD链路再协商/代理通告,然后处理过程退出。
在以上方案的场合中,下面考虑利用BSC1/PCF1/PDSN1首次建立分组数据呼叫的情况。在此情况下,作为ANID值的一个简化实例,BSC1存储MS ANID=“1”以作为它的BS_TV值。在从BSC1硬切换到BSC2时,该BS_TV被传递给BSC2,接着转发到PCF2,然后由PCF2在对应的A11-RRQ消息中将其发送到PDSN1。PDSN1因此将TV2初始化为BSC1设置的MS ANID的值。继续后续从BSC2到BSC4的硬切换,例如,该MS ANID值被传递给BSC4,最终传递给PDSN2。至此,PDSN2将TV2初始化为该MS ANID值(即初始化为BSC1 ANID),这意味着PDSN2存储的PANID值准确确地反映了控制移动台12建立其分组数据呼叫的原BSC。
注意,移动台12仍存储BSC1 ANID,因为它尚未在一系列硬切换中更新它的跟踪值。因此,如果移动台12在PZ4中进入休眠状态,则它将认识到在它存储的分组区标识符与PZ4中广播的分组区标识符之间不匹配。鉴于此,移动台12发送含有PANID=BSC1 ANID的始发消息。该PANID最终被传递给PDSN2,由PDSN2用于判断是否需要PPP链路再协商。因为上述处理逻辑通过硬切换期间传递的BS_TV为PDSN2提供了BSC1 ANID,所以存储在PDSN2上的PANID值(即TV2值)与从移动台12接收到的PANID值匹配,因此,休眠切换事件不会触发不必要的PPP链路再协商。
因此,根据上述逻辑,PDSN 16维护初始化为移动台12的当前分组区位置的第一变量(TV1)以及初始化为空值的第二变量(TV2)。然后响应移动台相对于PDSN 16的第一次硬切换,将TV2更新为与移动台12的变更后的分组区位置匹配。然后将TV2的值用于在限制定时器施加的时间限制条件下,就移动台12在PDSN 16下的第一次休眠切换是否需要再协商PD链路进行测试,所述时间限制定时器是在移动台12在PDSN下控制首次进入休眠时启动的。在所有情况下,响应再协商移动台PD链路而对TV1进行更新,以反映与移动台12相关联的CANID。
通过以上述方式在BSC 22上实现跟踪变量的存储,可以使控制移动台12建立或重新激活分组数据呼叫的BSC的ANID“跟随”移动台12经由一个或多个后续BSC的硬切换。这样,在硬切换下接纳移动台12的PDSN 16可以存储启动一系列硬切换的BSC 22的ANID。因为该ANID将是在分组数据呼叫活动时由该移动台本身保持的ANID,所以移动台12的首次休眠相关始发(dormancy-relatedorigination)将包含与BSC至BSC传递的跟随移动台12通过一个或多个后继硬切换的ANID匹配的ANID信息。
了解了所有这些实施例,图13显示根据本发明的几个可能的示范跟踪变量和ANID信息流。可以看到,PD链路的两端如上所述分别位于移动台12和PDSN 16。对于例如休眠切换过程中产生的来自移动台12的始发(或增强的始发)消息,基于移动台记忆的分组区跟踪变量的PDSN信息经中间BSC 22和PCF 20流到PDSN 16。对于硬切换事件,对应于移动台12的PANID信息一般从源BSC直接传递给目标BSC,或经由相关MSC间接传递。
在任何情况下,示范PDSN 16采用一个或多个存储的跟踪变量作为与接收到的PANID信息进行比较的基础,根据上述示范实施例,PDSN 16在选择性更新和检查程序中使用它存储的信息,以避免不必要的PD链路再协商。图14显示了PDSN 16、PCF 20和BSC 22的示范功能电路布置,它们可以按需配置为根据本文讨论的任一示范实施例或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能想到的对这些实施例的变化来实施本发明。
为此,PCF 16包括路由/接口电路30和链路控制电路32,链路控制电路32可包括配置为针对PDSN 16所支持的每条PD链路执行上述变量存储和选择性更新过程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其它逻辑电路。要理解,上述示范处理过程可以硬件、软件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例如,链路控制电路3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电路,这些微处理器电路配置为执行体现以上所述的示范性的基于PDSN的分组区跟踪的程序指令。
此外,为支持本发明,示范PCF 20包括无线电分组(RP)接口电路34和注册控制电路36。在此场合中,注册控制电路36包括配置为执行示范A11-RRQ消息生成的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由此为PDSN 16提供引起消息生成的切换的类型的显式或隐式指示。
同样地,示范PCF 22包括通信控制和接口电路38以及切换控制电路40。在此场合中,所述切换控制电路40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它们配置为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示范性临时变量存储,其中BSC提供对第三跟踪变量的存储,所述第三变量可以被包含在A11-RRQ消息中以供PDSN 16使用。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虽然图14显示了PDSN 16、PCF 20和BSC 22上支持本发明的处理电路的一种示范功能配置,但这些网络实体在实际实现时可能相当复杂。其实,此类实体的实现结构随各种设备供应商采用的具体设计方案有所不同。
因此,应该理解,可以配置其它功能实现方案和其它电路装置,以便执行本文所述的示范方法。因此,本发明并不受所示电路配置的限制。其实,本发明既不受任何附图的限制,也不受任何前述讨论的限制,而受如下权利要求及其合理等效物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包括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无线通信网络,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支持与多个移动台的分组数据连接,以及基于对涉及给定移动台在所述网络的分组区之间的移动的移动性事件是对应于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的判断来决定是否需要对它为该移动台维持的分组数据连接进行再协商。
2.如权利要求1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分组控制功能配置为响应移动性事件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注册消息,以及将硬切换/休眠切换类型指示包含在所述注册消息中,以供在所述PDSN上用于判断给定移动性事件是对应于硬切换还是休眠切换。
3.如权利要求2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基站控制器配置为存储移动台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以及对于给定的移动台,还配置为如果已为所述给定移动台建立了新的分组数据连接,则将所述对应的分组区跟踪变量设为所述基站控制器自己的接入网标识符;以及配置为如果在硬切换中从另一个基站控制器接纳所述给定移动台,则将所述对应的分组区跟踪变量设为从所述另一个基站控制器获得的接收值。
4.如权利要求3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控制器配置为作为在硬切换中接纳所述给定移动台的一部分,将所述接收值传递给所述PCF,以便从所述接收值获得所述给定移动台的先前分组区位置。
5.一种减少具有多个分组区的无线通信网络与移动台之间不必要的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发生的方法,包括响应如下判断结果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确定与所述移动台相关联的切换相关消息中所含的接收分组区跟踪变量与管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网络路由实体上保存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不匹配;以及如果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而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更新所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以匹配所述移动台的当前分组区;而如果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而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不进行更新。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而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更新所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以匹配所述移动台的当前分组区;而如果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而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不进行更新,这一步骤还包括如果所述切换相关消息指示休眠切换且如果响应接收到所述切换相关消息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更新所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由实体包括所述网络中的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以及所述切换相关消息包括从所述网络中的分组控制功能发送到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注册请求消息,所述分组控制功能以通信方式将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连接到与所述移动台进行无线通信的接入网。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上,基于对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的评估来判断给定移动性事件是硬切换事件还是休眠切换事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分组控制功能上,根据从以通信方式连接到所述移动台的基站发送到所述分组控制功能的切换相关消息来设置所述一个或多个指示符,以指示休眠切换事件或指示硬切换事件。
10.用于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种包括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系统,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包括配置为减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与具有与所述网络的分组数据链路的移动台之间的不必要的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配置为响应如下判断结果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确定与所述移动台相关联的切换相关消息中所含的所接收分组区跟踪变量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上维护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不匹配;以及如果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而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更新所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以匹配所述移动台的当前分组区;而如果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而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不进行更新。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还配置为响应再协商与所述移动台的分组数据链路来调用外地代理通告。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如果所述切换相关消息指示休眠切换且如果响应接收到所述切换相关消息再协商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更新所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组控制功能,其配置为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发送切换相关消息,以及还配置为设置包含在所述切换相关消息中的一个或多个指示符,以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指示所述切换相关消息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还是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休眠切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基于对所述分组控制功能设置的一个或多个消息指示符的评估,判断从所述分组控制功能接收到的所述切换相关消息是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还是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休眠切换。
15.一种用于减少具有多个分组数据区的无线通信网络与移动台之间的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方法,包括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如下步骤在所述网络中维护用于跟踪所述移动台的分组区移动的第一和第二跟踪变量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而选择性地更新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以及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而选择性地更新所述第二跟踪变量;对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基于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硬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以及对于所述移动台的休眠切换,基于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初始化为与所述移动台相关联的当前分组区标识符,以及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初始化为空值。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对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如果所述第二跟踪变量值为非空,则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设为与所述移动台相关联的当前分组区标识符匹配。
1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基于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硬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切换相关消息中所含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并且响应检测到它们之间的不匹配而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的步骤包括在所述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与所述移动台之间启动点到点协议连接再协商。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而选择性地更新所述第一跟踪变量的步骤包括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使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保持为最新的。
21.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而选择性地更新所述第二跟踪变量的步骤包括响应初始化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之后发生的第一次硬切换更新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以及响应限制定时器终止而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重设为空值。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接收到第一指示而启动所述限制定时器,所述第一指示指示与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相关联的所有数据连接都处于休眠状态。
23.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网络中维护第一和第二跟踪变量,以跟踪所述移动台的分组区移动的步骤包括将所述第一和第二跟踪变量作为所述网络中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上的存储值维护。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于对在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上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给定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注册请求消息中所含的切换类型指示的评估,判断涉及所述移动台的所述给定移动性事件是对应于硬切换还是对应于休眠切换。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以通信方式将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连接到所述移动台的基站上维护第三跟踪变量,其中维护所述第三跟踪变量的步骤包括如果首次通过所述基站建立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将所述第三跟踪变量设为对应于所述基站的接入网标识符;如果在硬切换中从源基站接纳所述移动台,则将所述第三跟踪变量设为接收到的值;以及作为硬切换中将所述移动台转移至目标基站的一部分,发送所述跟踪变量。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上基于对所述第三跟踪变量是否包含在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上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给定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注册请求消息中的判断,判断涉及所述移动台的所述给定移动性事件是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还是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休眠切换。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在所述分组控制功能上,如果在从所述基站发送到所述分组控制功能的所述切换相关消息中接收到所述第三跟踪变量,则将所述第三跟踪变量包含在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
28.用于具有多个分组区的无线通信网络中的一种包括分组数据发送节点的系统,所述分组数据发送节点包括配置为减少所述网络与移动台之间的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配置为通过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硬切换而选择性地更新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以及响应所述移动台在分组区之间的休眠切换而选择性地更新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从而在所述网络中维护所述第一和第二跟踪变量;对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基于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硬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以及对于所述移动台的休眠切换,基于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与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来选择性地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在所述分组服务节点上建立与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分组数据链路时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初始化为与所述移动台相关联的当前分组区标识符;以及在那时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初始化为空值。
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如果所述第二跟踪变量值为非空,则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设为与所述移动台相关联的当前分组区标识符匹配。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与接收到的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切换相关消息中所含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进行比较,并且响应检测到它们之间的不匹配而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通过在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与所述移动台之间启动点到点协议连接再协商来触发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的再协商。
33.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响应所述移动台的硬切换使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保持为最新的。
34.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响应初始化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之后发生的第一次硬切换,更新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以及响应限制定时器的终止,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重设为空值。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使所述限制定时器保持与其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有效关联;以及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响应接收到第一指示而启动所述限制定时器,所述第一指示指示与所述移动台的所述分组数据链路相关联的所有数据连接都处于休眠状态。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基于对在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上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给定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注册请求消息中所含的切换类型指示的评估,判断涉及所述移动台的所述给定移动性事件是对应于硬切换还是对应于休眠切换。
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通信方式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相关联且配置为执行如下操作的基站维护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第三跟踪变量,以用作向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指示所述给定移动性事件是对应于休眠切换还是硬切换的指示符。
38.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通信方式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相关联且配置为执行如下操作的基站如果首次通过所述基站建立所述分组数据链路,则通过将第三跟踪变量设为对应于所述基站的接入网标识符来维护所述第三跟踪变量;如果在硬切换中从源基站接纳所述移动台,则将所述第三跟踪变量设为接收到的值;以及作为硬切换中将所述移动台转移至目标基站的一部分,发送所述跟踪变量。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配置为基于对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上接收到的对应于与给定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所述移动台的注册请求消息中是否含有所述第三跟踪变量的判断,判断所述给定移动性事件是对应于硬切换还是对应于休眠切换。
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通信方式将所述基站连接到所述分组数据服务节点的分组控制功能;并且所述分组控制功能配置为如果在所述分组控制功能上从与所述给定移动性事件相关联的基站接收到所述第三跟踪变量,则将所述第三跟踪变量包含在所述注册请求消息中。
41.一种用于减少移动台与具有多个分组区的支持无线通信网络之间的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第一跟踪变量初始化为与所述移动台的当前分组区标识符匹配,以及将第二跟踪变量设为空值;判断接收到的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切换相关消息是硬切换移动性事件还是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对于硬切换移动性事件,如果所述切换类型消息中所含的先前分组区标识符与所述网络上存储的对应于所述移动台的第一跟踪变量不匹配,则触发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更新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以使其与所述切换相关消息中所含的当前分组区标识符匹配,且如果所述第二跟踪变量非空,则更新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以使其与所述先前分组区标识符匹配;对于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如果限制定时器尚未终止,且如果切换相关消息中所含的所述先前分组区标识符与所述第二跟踪变量不匹配,则触发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更新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以使其与当前分组区标识符匹配,以及将所述第二跟踪变量重设为空值;以及对于休眠切换移动性事件,如果限制定时器已终止,则将第二跟踪变量重设为空值,且如果所述第一跟踪变量与当前分组区标识符不匹配,则触发分组数据链路再协商,并将所述第一跟踪变量更新为所述当前分组区标识符。
42.一种用于无线通信网络的基站,它包括配置为维护所述基站支持的移动台的分组区跟踪变量的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控制电路配置为响应首次与第一给定移动台建立分组数据连接,将跟踪变量设为所述基站的接入网标识符,然后如果所述基站在硬切换时使所述第一给定移动台转移,则传递所述跟踪变量;以及在硬切换时在与接收给定的第二移动台相关联的硬切换消息中接收跟踪变量,随后如果所述基站在硬切换时使所述第二给定移动台转移,则传递所述跟踪变量。
全文摘要
线通信网络以与与网络具有分组数据连接的移动台用于它们的本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变量的方式一致的方式更新对应于该移动台的分组区跟踪变量。网络因此通过减少网络存储的和移动台存储的分组区跟踪信息之间的不匹配情况来减少不必要的链路再协商的发生。网络路由实体可以配置为如果在移动台休眠切换时再协商该移动台的链路,则更新所存储的对应于该移动台的分组区跟踪变量;而对于硬切换再协商,则不进行更新。该实体可维护对应于移动台的两个或更多跟踪变量,一个对应于硬切换和休眠切换的再协商进行更新,一个对应于休眠切换再协商进行更新,以便更好地匹配移动台存储的变量。可以通过基站在硬切换期间传递第三跟踪变量。
文档编号H04W36/12GK1802871SQ200480015894
公开日2006年7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6月10日 优先权日2003年6月11日
发明者V·朱尔卡, R·古斯塔夫松, E·科尔班 申请人: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